📖 ZKIZ Archives


納入MSCI“雷聲大雨點小”?A股成香餑餑不單因為入摩

2017年6月宣布A股納入MSCI後,相關權重股經歷了一輪股價波動,截至14日收盤被納入指數的234只股票共有84只年內收獲上漲,而自今年3月MSCI公布有望納入的共235只股票,包括貴州茅臺、中國平安、海康威視在內權重較大的個股雖年內股價有所上漲,但3月以來漲幅卻並不明顯。

市場觀點出現分化。有觀點認為,A股入摩已經耗時數年,市場持續預期並提前反應了股價,因此未來上漲空間有限。但也有專業人士表示,A股目前估值較全球股票依舊較低,有買入空間,且納入MSCI指數長期看來會進一步推動股價上漲,同時牽引市場從“散戶主導”往“價值投資”轉變。

此外,瑞銀證券中國首席策略分析師高挺對記者表示,今年首要任務還是去杠桿,前幾個月在基建投資方面的下滑速度增快、中美貿易等問題會使市場反應過度,因此股市回調反而是偏理性的反應,未來幾個月保險、銀行、白酒、家電等下跌較多的股票會相對受益。

A股是“香餑餑”不單因為入摩

根據公告,234只A股被納入MSCI指數,納入比例為之前宣布的2.5%,今年8月明晟公司將會提升納入比例至5%。在MSCI新興市場指數中,工商銀行、建設銀行和中石油三只A股是市值最大的新增個股。分行業來看,銀行、非銀金融、地產、食品飲料等行業納入公司的數量較多。從4月的資金流向來看,也以金融、食品飲料、地產、醫藥、電子、家電等行業為主,與MSCI主要標的行業有較高重合性。

高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從去年到今年一季度以前,實際上資金流向的變化並沒有很突出,特別是北向資金的偏重並不明顯。然而今年4月之後,北向資金趨於活躍,有提前入市布局的可能性。“布局A股也和市場環境有一定的關系,相關股價的上漲也並非全因入摩而起。”高挺進一步稱,現在總體的市場環境在今年1月中下旬已經開始調整,很多悲觀的預期已經反映在股價和指數中,A股入摩落地對權重股和大盤有一定推動作用,但不是決定性作用。

高挺坦言,雖然此次入摩已被充分預期,但仍有望在短期內提振市場情緒。考慮到A股市場的自由流通市值高達3.4萬億美元,日均成交額達到750億美元,納入MSCI所帶來的資金流入短期內並不會產生較大的影響。分板塊來看,可選消費、必需消費和醫療保健有望受益於外資流入。事實上,這些板塊過去一直受外資的青睞。隨著近期北上資金的加速流入(僅4月就達400億元,這表明當前A股市場對外資的吸引力漸增),此次MSCI納入A股或將提振當前疲軟的市場情緒。

渣打中國財富管理部投資策略總監王昕傑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A股目前的估值相較全球股票仍偏低,在全球基金投資得配置也較低,仍然有吸引外部資金配置的動能。因此他認為,A股的估值在絕對層面和相對層面上都較為合理。

Wind資訊數據顯示,全部A股、上證A股、非銀板塊、創業板和創業板指的絕對估值水平當前分別為17.8 倍、14.3倍、25.2倍、58倍和44.3倍,相對估值水平分別處於自2000年以來的32% ,28%,37.2%、25.1%和31.6%,均處於歷史平均水平以下。

除整體估值水平不存在高估外,王昕傑認為計入溢價因素相對全球其他市場依舊便宜,且A股今年估值水平沒有太大的下行空間。

高挺認為,相對於A股市場的散戶行情,海外投資者以理性機構投資者為主,但這不意味著他們是完全的價值投資,其中不乏包括對沖基金、長期投資在內的各種類型和風格。“但是跟內地的投資者相比,他們會更偏重基本面,並更關註基本面和估值之間的相對匹配等。”

值得註意的是,234只被納入指數的標的平均市值超過1000億,流通市值超過全部A股的50%,普遍集中在滬深300等權重股、白馬龍頭領域,中小票沒有一只納入指數,反映了國外機構仍然偏重價值投資的理念。從行業角度來看,大金融納入數量共計50只個股,占全部納入數量的21.4%,但其市值占比達到44.5%。

食品飲料和家電分別占比6.75%和2.6%,外資仍然比較偏好大消費的龍頭股,根據王昕傑估算,這兩個行業的估值水平分別位於全球市場估值水平的47%和26%,其凈利潤增速仍然較為強勁。盡管很難重複2016、2017年的表現,但在結構性市場修正後仍具備一定配置價值。

此外,大的周期性板塊占比超過10%,考慮到今年供給側因素減弱,上遊價格動能衰減,周期板塊更多只局限在博弈性機會。

今年以來全球估值邏輯有所轉換,十年期國債收益率作為定價錨今年沒有特別大的上行空間,甚至下半年可能重新往下走。王昕傑稱,從微觀上的跡象表明,過去一年半的時間A股估值下降的過程中,全A市盈率下降的沒有全A股非銀快,也沒有全中位數市盈率降的快,意味著大部分股票經歷的價格重估的過程,為未來的估值擴張留下了充分的提升空間。

對港股利空?不存在的

自2018年2月1日至今,A股通累計凈買入額為4329億元。4月日均凈買入為26.4億元,3月為4.9億元,凈流入明顯加速。按2018年4月1日收盤價計算,A股通持有潛在納入MSCI標的市值從4858億元增加到5256億元,增幅達398億元,增幅為8.2%。

隨著 A 股進一步納入 MSCI 指數,對目前在 MSCI China 指數中占據較大成分的港股中資股而言,是否會由於 A 股權重上升而導致遭受資金流失的負面影響?成為港股投資者高度關註的問題。

王昕傑表示,兩地市場互聯互通機制本身是個雙向流動性機制,境外投資者北上配置境內A股,境內機構投資者主要是險資南下香江配置港股,兩者是互補關系而不是替代關系;

此外,全球金融市場展現出同樣的結構性市場的特征,使得主要市場的聯動性已經上升,這意味著A股和港股都受中國經濟、全球經濟周期以及全球流動性的影響。

高挺亦認為,短期內A股納入比例尚小,並不會有明顯的分流跡象。而長期來看,國內金融市場進一步開放,外資可以同時買賣A股和H股,投資者逐漸趨於理性,證券市場的IPO改革促使海外具有強增長潛力的獨角獸和大型互聯網企業回歸A股等條件充沛的前提下,港股市場或許會因此較A股市場降低國際吸引力,但這是更長期的事情,且因素多元。“僅僅因為MSCI納入A股而使港股沒有吸引力是不合理的,而內地市場多方面改革帶來的整個投資環境的正向變化或許會有影響。”

無獨有偶,光大證券的研報在提及會不會利空港股的分析中有三點解釋:第一,A 股“入摩”將更多帶來國際資金配置中資股的增量,權重調整 導致的分流效應只會是階段性的,且不會給港股市場帶來顯著壓力;第二,考慮港股和 A 股市場的比價,以及互聯互通開通以來港股和 A 股 市場走勢日益緊密聯接的現實,A 股“入摩”對港股市場的短期提振效果同樣存在; 其三,長期來看,中資股在全球股票組合中重要性持續上升的過程,將和中國的金融開放進程良性互動,並共同構成中資股系統性地估值修複的必要條件之一。

高挺進一步表示,外資參與度上升,市場機構化加深。滬深港通的順利運行、外資準入條件的改善以及法規的不斷完善將在未來幾年助推A股的權重上行。在“完全納入”的情境下,A股或占到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13.9%,而所有中國股票(含H股和ADR)的權重更將達到40%。盡管長路漫漫(中國臺灣市場和韓國市場分別耗時9年和6年才實現“完全納入”),但高挺預計外資在A股市場的參與度將從目前2%的水平逐步提高,而A股市場也將從重度散戶化向機構化的方向發展。

透過MSCI看到的是,中國和全球資本市場的大融合,A 股國際化過程中需要需要長期的資金、偏向價值投資的理念、更需要全球資本市場的認可,而香港同樣需要借助內地經濟新格局和資本市場的全球影響來重塑本地資本市場,而不是僅僅充當價值窪地的職能。

因此有理由相信,香港市場現在做的一切制度性變革,既拓展同股不同權新制度又回歸同股同權(H股全流通),背後都是中國資本市場走向世界的身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10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