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首席評論丨從特斯拉破產危機看造車新勢力前景

本期嘉賓

趙英 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

田永秋 汽車行業分析師

文字實錄

每分鐘燒6500美元!特斯拉陷破產危機

特斯拉破產的可能性再度引發熱議和深思。日前,特斯拉公布2018年第一季度財報。凈虧損為7.85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凈虧損3.97億美元相比幾乎翻倍。財報公布後,特斯拉盤後股價大跌5.3%。根據彭博社數據統計,特斯拉平均每分鐘燒錢6500美元,如果不進行額外融資,這家公司難以撐過今年。同時4月底,特斯拉債券再遭下調評級,被兩家大型評級機構穆迪和標準普爾評為“垃圾”債券。市場普遍擔心特斯拉持續燒錢可能導致其現金流緊張,面臨破產。不過CEO馬斯克仍然堅稱:“特斯拉沒有融資計劃。”

特斯拉到底出了什麽問題?

張媛:特斯拉是一個非常有代表性的明星企業,但是創新非常艱難,它一路燒錢一路發展一路出名,如何來看待它近期面臨的種種問題?比如評級機構下調它的信用評級,包括彭博社的消息,你認為它遇到的問題是什麽?

資本對新能源汽車產業化進程逐漸失去耐心

趙英:問題是兩方面,第一作為特斯拉高燒錢、高投入、高風險這種經營模式的企業,它的產品不錯,而且迄今為止,新能源汽車而言,全球再造的新企業,發展也是不錯。但問題是產業化進程和資本市場對它的耐心、容忍,可能產生不同步,對它來說造成威脅。

特斯拉成長周期,作為新能源汽車的新來者,它有一段是忍受新能源汽車不成熟和開拓的這種風險和成本。如果特斯拉能熬過,資本市場對它的容忍度,它產業化的進程,它作為先行者的好日子就來了,如果熬不到,在這階段是它很危險的地方。

馬斯克在專業化大批量生產方面準備不足

趙英:第二,馬斯克遇到的一個自身問題,作為一個高技術、高風險為特征的高技術企業,在向傳統的汽車經營生產轉型這一關跨越的時候,有一個非常高的門檻。因為model3是一個大眾化的產品,不是小眾化的,這時候要盈利,突然發現在生產供應鏈的保證上,質量保證上,甚至產能,生產線的組織上,實際上他和傳統企業並沒有那麽大的差異。

但是馬斯克又沒有做好準備,因為他原來準備用開始這種高檔特斯拉的生產,柔性生產來解決這個問題。實際上解決不了這個問題,自有汽車工業以來就有一條規律,你一定是專業化大批量的生產,你才能通過規模經濟來賺錢,那馬斯克到這個階段,他面臨的一些問題,是當時他沒有想到的

特斯拉遠沒到破產邊緣 最壞可能是被收購

田永秋:特斯拉應該遠遠沒有到破產的邊緣,並不像一些資本市場所吹噓的那樣,其實我們知道特斯拉破產的概念已經有兩年到三年的歷史。現在特斯拉碰到的問題,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問題,比如生產線的一些問題。其實把它細分來看,它的問題是在現有時代的要求下,互聯網的這些車,在車里面的創新機制,車聯網,無人駕駛,這些東西是前所未有的,一些新的技術整合到汽車身上來。所以在探索新的領域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是完全不可以避免的。

這時傳統的汽車勢力,有一些資金的勢力,有一些生產的經驗,但是對於新領域探索,仍然沒有經驗,特斯拉爆發出這些問題來講,對於整個行業是一個好事情。個人有一個觀點,倒不是說它破產,將來如果到某一天熬不過去的時候,很可能被其他家並購,這種可能性更大一點。

特斯拉的可持續發展模式是什麽?

張媛:特斯拉是以高科技、高投入聞名,它從2010年IPO的時,到目前股價上漲1000%,但是沒有實現盈利。如何來看支持特斯拉可持續發展的模式?

互聯網造車依舊要遵循制造業規律

趙英:最後支持特斯拉成功,還是要按照制造業企業規律,第一把產品制造出來,第二在汽車行業大批量生產,保證可靠性,保證消費者滿意的基礎上推到市場。

從資本生存程度上來說,在美國這種高風險投資的金融環境中,馬斯克的整體企業,對資本的魅力和吸引程度並沒有減弱。他不一定從企業家和市場角度考慮問題,目前遇上這些挫折,可能逼著他走一條接近被市場和金融投資者接受的路徑。

特斯拉仍是汽車“四化”領頭羊

田永秋:這只是特斯拉發展過程中的一個小坎。我始終相信,特斯拉代表的汽車“四化”,是這一領域的領頭羊,其他企業現在還只是一個跟隨者,並沒有領先。所以它在領先過程中發現的這些問題,逐漸在得到一些解決。比如100%要求工廠自動化,100%要求無人駕駛達到L3、L4的級別,這些都是其他企業所沒有的。無論從大眾,還是資本市場來講,應該有一個比較長遠的眼光看問題。

張媛:它現在新品model3,在生產上已經出現產能不足,滿足不了市場需求,現在產能遠遠低於他定下的每星期五千輛的生產目標,怎麽來分析?

特斯拉Model 3為何產能低?

田永秋:從特斯拉整體產品戰略來講,從開始做高端,然後逐漸從第一款Roadste,然後modelx,最後做model3。model3是一款面向大眾的產品,從利潤率角度來講,可能modelx、models利潤需更高一些,25%以上。但是這些車畢竟比較貴,是小眾市場,每年的貢獻率對於整個特斯拉來講並沒有那麽高。逐漸隨著model3的產能擴張和model3推向市場後,model3是幫助特斯拉,從一個新興的造車勢力,每年10萬臺的規模,逐漸成長為一年50萬、100萬臺,一個真正的汽車中堅力量。

分析這款車它的重要意義,現在把所有的創新的功能,集合到model3上,同時還要保證model3是以最有競爭力的價格給市場提供,基於這一點考慮,model3的利潤率並不比models或者modelx低多少,但它有一個巨大的數量基數。現在應該有50萬臺的訂單,交付可能1萬多臺,現在每周的5000臺的目標,大概還需要兩三周左右,目前這周的產能生產率,已經從原來的2000臺,到現在為止接近4000臺的水平,照這一趨勢發展,5000臺不是太遠的時間。

特斯拉要從原有生產模式轉軌和調整

趙英:這是特斯拉要從原來的生產模式,比較系統地進行轉軌和調整的問題,Model3準確的定位是機遇和挑戰並存,在美國這種市場競爭最激烈的、水平最高的汽車市場上,能有那麽大訂單,說明特斯拉在新能源汽車產業化上的前景是相當好。但馬斯卡沒有想到由柔性向大批量有這麽大的轉換空間,所以下一步要面臨的是整體上的一個調整,調整也不是短期內能完成的。

新能源汽車火爆背後隱藏擔憂

近一年來,汽車業朝著新能源、智能出行發展的趨勢越來越明顯,無論是擁有雄厚技術儲備的傳統車企,還是國內新勢力造車品牌,都開始紛紛展現在新能源方面的產品實力和戰略布局。然而在火爆市場背後,也有市場人士表示擔心,國內新能源車行業雖然獲得大量投資,但產能過剩,廠家利潤小,同時依賴補貼,有可能成為下一個光伏產業。

張媛:國內的新能源車資本熱炒,各種概念也特別多,怎麽來看,是不是特斯拉所面臨的坎,它們一個不能少?

國內新能源汽車和特斯拉至少有十年差距

趙英:肯定是這樣,甚至它們現在還沒到面臨特斯拉這種坎的階段,還早。因為首先要拿出來紮紮實實的、性價比很高的、被市場所接受的新能源汽車產品。這次北京車展有很多新能源汽車的產品,據說很快要推向市場,但其實還是有很大的距離。第一步先是針對確實的市場,能夠推出性價比被消費者所接受的產品;第二步批量生產。國內新能源汽車至少和特斯拉要有十年的差距,在產業化角度。

但特斯拉遇到的問題,新能源汽車企業遇到的一點不會少,為什麽?很多人沒有認識到,特斯拉和國內所謂新勢力造車企業最大區別,所有核心技術不僅是它首創,而且是它自己掌握,國內的造車新勢力不是這樣,所以從特斯拉角度,國內新勢力造車要充分借鑒,其實面臨的坎,比特斯拉目前還要艱巨的多。

國內造車新勢力有自身後發優勢

田永秋:中國新勢力造車起步稍晚一些,他們有一些後發優勢。不排除像特斯拉面臨到的問題它們也會遇到,但這些人都很聰明,最簡單例子,像生產,特斯拉是自己來生產,到現在為止大概五年的生產經驗。對於這些造車新勢力來講,他們意識到,沒有足夠的經驗怎麽辦?他們又想把產品迅速推向市場,采取像代工這種形式,找一些有經驗的汽車企業,幫他們做這個事情,把最合適的人放到最合適的位置。

從汽車工業歷史看 “代工”模式走不通

趙英:我有不同意見,我認為“代工”這條路從汽車工業發展歷史上看,基本上走不通。沒有任何一個主力汽車廠,或者有心在汽車廠上成大事的汽車主機生產企業,把自己的主力產品包給另外一家。有兩個門檻跨不過去:生產的一致性和可靠性,誰來操縱?再有,萬一砸了牌子算誰的?還有第三雙方協調。

所謂“代工”,其實雙方都是三心二意。新勢力的考慮是輕資產,不冒風險,老勢力傳統車廠,反正也不冒風險,富裕的給裝,另外在中間學習。這些都和汽車要求很嚴密的、統一的指揮體系,和生產供應質量管理體系基本規律相悖。

“代工”是權宜之計 把產品迅速推向市場

田永秋:這些造車新勢力,並不是完全拋開原來路子,即使“代工”形式也不是完全交給別人,什麽都不管。目前看到大概有6、7家公司,造車新勢力已經簽了“代工”協議,並且像蔚來已經推出產品。他們是站在稍微更高的層面看,將來汽車是一個終端,制造只是其中一個環節。雖然制造汽車和制造手機,不是一個層面,但它畢竟是一個制造,把最合適的人放到最合適的地方值得肯定。

他們意識到從特斯拉企業來看,制造是短板,不可否認,但它目前要想把產品迅速推向市場,必須得找一個企業幫它彌補短板,長期來講從汽車行業100年發展歷程來看,確實自己控制是最核心的,所以短期他們通過“代工”幫他們解決迅速推向市場的問題,長期來講還是要自己來建,這是肯定的。

張媛:現在是汽車領域當中的新勢力和傳統工業巨頭之間的融合交匯點,究竟下一步會怎麽發展,如何來看下一步的發展以及融合的態勢?

怎麽看未來汽車產業融合趨勢?

趙英:八個字,不分新舊,無問西東。不分新舊什麽意思?新能源汽車現在面臨著很多傳統汽車企業遇到的同樣問題,傳統汽車也在迅速地自我蛻變,自我叠代。比如新能源汽車很多設計方法、思路,傳統汽車都在學,由於它有自己既有的制造基礎,可能學完以後,可操作性更強。

為什麽叫無問西東?在大變革時期,不能一概而論,哪種路一定好,哪種路一定走不通,要允許嘗試,允許失敗,也允許滅亡。在這中間肯定有崛起的勢力,現在對新東西不要輕易否定,對傳統東西要在新的時代予以改造。隨著新勢力發展的產業化,隨著舊勢力看到新的產業革命的趨勢,實際上是在交叉匯流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87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