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8個人、80000元創立起來的在線教育平臺滬江網,截至2017年底,用戶已超過1.7億。
“我們一直沒有忘記要改變優質教育資源不足、優質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創業初衷。”滬江網副總裁常誌韜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近日印發的《關於全力打響“上海文化”品牌加快建成國際文化大都市三年行動計劃》(下稱《三年行動計劃》)提出,打響“上海文化”品牌,要把握主攻方向,聚焦重點突破,圍繞上海國際文化大都市建設的“四梁八柱”,使上海文化發展的優勢更優、特色更特、強項更強,形成鮮明城市文化標識。
而即將在上海展覽中心舉辦的首屆中國自主品牌博覽會上,滬江網、閱文集團、上海國際影視節中心將作為上海文化品牌代表亮相。
“千人千面”的個性在線教育
常誌韜表示,改變優質教育資源不足的“法寶”就是將人工智能與互聯網深入融合,提供 “千人千面”的個性化定制教育,這也是未來十年教育行業的發展趨勢。
滬江網誕生於2001年,從2006年開始公司化運營。目前,滬江網超過一半的員工是產品、技術和研發人員,擁有強大的技術實力。此外,公司還建成了國內最大的在線學習數據庫,平臺上直播、錄播課程已達到132萬節次。這些積累都為滬江網在人工智能時代的探索奠定基礎。
2017年9月,滬江網開始進行布局,組建完成智能學習實驗室,對教育學、心理學、計算機科學三方面進行融合和探索。
滬江創始人、董事長兼CEO伏彩瑞表示,人工智能將加速開啟教育領域個性化新浪潮,未來十年教育行業的發展方向,一定是“人工智能+人的智能”,只有讓海量用戶接受優質教育,提供“千人千面”的個性化定制教育,才能真正解決優質教育資源稀缺和不平衡的問題。
在滬江網采訪時,第一財經記者還看到了在線授課的視頻,老師同時在給兩個貧困地區的小學生上創意手工課,視頻中孩子們一個個聚精會神。
在一張網絡公益課程表上,還顯示了周一到周五的不同網課內容,除了孩子們非常喜歡的手工課,還有鯊魚科學、酷思熊閱讀、生命教育等課程。
常誌韜介紹,從2015年開始滬江網發起了公益項目“互+計劃”,誌願者只要有一根網線、一個攝像頭和一臺筆記本電腦,就可以打破時空的限制,開展線上支教活動,讓鄉村孩子能免費享受到優質的素質教育,為中國鄉村學校探索出輕量級、大規模、可持續的教育公平新模式。目前,“互+計劃”已經影響了10多萬名教師和100多萬學生。
IP開發也要“環保”
“‘中國制造’不僅是制造一些實物,比如具體的商品,還可以通過互聯網產生一些虛擬的文化產品。向全球推廣中國的文化產品,也是‘中國制造’的一個重要方向。”閱文集團聯席CEO吳文輝說。
《瑯琊榜》《步步驚心》《鬼吹燈》《盜墓筆記》《擇天記》……這些耳熟能詳的IP劇,全都出自中國數字文化內容領域最活躍的閱文集團。
2015年3月,騰訊文學與原盛大文學整合而成閱文集團,旗下囊括起點中文網、QQ閱讀等多個知名品牌,聚合了90%的中國網絡文學作家,整體隊伍達到近700萬人。2017年11月,閱文集團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
2015年,隨著中國文化創意市場進入“IP”時代,以及此後“泛娛樂”概念的興盛,閱文集團成為業界最大的文學IP培育器。
除了傳統熱播劇,閱文集團還對IP進行系列深度開發,包括自制IP動漫。2017年,閱文集團共有11部自制動漫開播,其中《鬥破蒼穹》動畫第一季全網播放量超14億,播放數量在國產3D動畫中位列第一;《全職高手》動畫第一季全網播放量突破11億,在國產2D動畫中播放量排第一。
2018年3月,閱文集團推出旗下首個二次元綜合平臺“元氣閱讀”。2019年,IP遊戲開發也會上線。但是對於IP後續全方位開發,吳文輝認為中國目前還是處於比較早期的階段。
尤其是在熱門IP在改編過程中出現的良莠不齊的現象,吳文輝接受記者采訪時也坦陳,更希望有人能花5年打磨一個有影響力的IP符號,而不是一次性地把好的網絡作品囤下來拍掉,這樣的方式“不環保”,也可能把大量的好作品浪費掉了。
他表示,IP作品全方位開發時,也希望作家能參與制作當中。“現在IP使用還是比較簡單和粗暴,對整個產業鏈長遠發展來說並不好。尤其是如果想要和好萊塢、日本動漫等對手競爭的話,必然要求能夠更潛下心來深度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