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穿透式監管護航外匯安全那些事兒

“一些案件中,資金通過地下錢莊滲透到境外,涉毒甚至涉恐。從這個角度說,我們算是外匯安全的守護人。”國家外匯管理局(下稱“外匯局”)檢查工作人員李晴(化名)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通常地下錢莊和虛假跨境交易要麽涉及貪腐、走私、販毒、賭博、詐騙等各類違法犯罪,要麽涉及騙退稅、套匯差等套利活動,通過非法跨境轉移資金,危害國家涉外經濟金融安全。

2017年,外匯局配合公安機關破獲匯兌型地下錢莊案件近百起,涉案金額數千億元人民幣,共查處外匯違規案件3000多起,罰沒款近8億元人民幣。

這樣的成績背後,外匯檢查工作功不可沒。一位外匯局檢查人員告訴記者:“外匯管理根本的宗旨就是防範跨境資金的異常流動,我們的主要職責就是從龐大的跨境交易數據中篩出異常、違規的交易,對虛假、非法交易進行嚴厲打擊,維護外匯市場健康良性秩序。”

嚴打地下錢莊

對多數人而言,地下錢莊黑暗而隱秘。在諸多類型的外匯違法違規案件中,地下錢莊是多年來外匯局和公安部門持續嚴厲打擊的對象。地下錢莊的破獲,往往“拔出蘿蔔帶出泥”,牽涉到背後更多的經濟案件。

從浙江破獲的一起地下錢莊非法買賣外匯案件中竟然挖出一個“買單配票”的鏈條式騙稅機制。浙江小商品等市場采購模式跨境貿易享譽國際,但不法分子利用這一特殊的貿易形式構造了產業化的虛假交易鏈條。境外采購商與國內市場經營戶在境內完成貨款支付並轉移貨物所有權後,由國內市場經營戶委托貨代公司組織貨運報關出口。地下錢莊經營者從貨代公司購買小商品出口信息,買通報關公司將貨物以進出口貿易公司名義向海關申報一般貿易方式出口,並從境外籌集外匯作為出口收回款劃入境內,達到騙取出口退稅的目的。

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外匯買賣必須在銀行、外匯交易中心等場所進行。地下錢莊,繞開合法平臺,從事賭博、套利交易、逃稅和騙取出口退稅等違法違規活動,甚至將可能涉及貪腐、走私、逃稅、販毒、詐騙等各類違法犯罪的資金轉移出境。

在外匯局工作人員劉玲(化名)看來,“現實中的地下錢莊也許和普通的貿易公司差不多,就是幾個人、幾臺電腦,但是,他們通過註冊大量境內外的空殼公司,虛構跨境貿易,或組織大批人員螞蟻搬家分拆交易,將資金非法跨境轉移。”

地下錢莊最常見的操作手段是所謂“對敲”,經熟人介紹,交易雙方不用互相認識,通過電話微信約定轉賬信息就行。地下錢莊在境內收人民幣、境外付外幣。

這種方式中,資金轉移表面上不發生跨境資金流動,隱蔽、快速,成本很低。據犯罪分子交待,地下錢莊的手續費一般為1‰到2‰之間。

如果遇到大額資金跨境轉移,光靠“對敲”還滿足不了。地下錢莊通過大量註冊空殼公司、偽造單證、虛構交易,從銀行渠道轉移資金。

此外,靠螞蟻搬家式的組織大量人員分拆一點點轉移資金也是地下錢莊交易的一種模式,但規模比較有限。

地下錢莊的存在,一方面為違法犯罪活動贓款轉移提供資金通道,破壞社會和經濟運行基本秩序,損壞國家形象,另一方面使得大量資金遊離於正常的統計之外,加大了跨境資金流動風險,影響國際收支數據統計監測,造成統計數據失真,影響經濟金融政策制定,醞釀金融風險。

2017年,外匯局配合公安機關破獲匯兌型地下錢莊案件近百起,涉案金額數千億元人民幣,處理地下錢莊“客戶”外匯違規案件1400余起,處罰金額數億元,有效震懾了此類違規活動。

重點打擊非法套匯、虛假及欺騙性外匯交易

近期,某企業的異常茶葉轉口貿易引起了監管部門的註意。該企業經營範圍是室內裝飾裝潢,但從事的卻是從南非買茶葉到馬來西亞銷售的轉口貿易,典型的跨行業從事轉口貿易,從銀行角度看屬於高風險業務。

“一看就漏洞百出,”李晴對記者表示,“我們看到,有的報關單竟然沒有印章,大量合同雷同、運輸單據塗改編造。”

後來,這家企業不再做茶葉,改成衛生器具轉口貿易,經營範圍是符合了,“但衛生器具都有外包裝,算算一批貨物的體積,一條船能裝得下嗎?基本常識推敲一下,貿易也明顯是假的。”

掌握證據後,外匯局檢查人員和公安機關隨即前往該公司抓捕和搜證,發現該公司掌握數十個境內外公司印章、數百個銀行網銀U盾,犯罪分子足不出戶,隨意取出兩枚境內外公司的印章就能達成一筆國際貿易交易,通過網銀轉款分分鐘就完成境內外資金的籌集和劃轉。

近年來,在金融對外開放的大方向下,跨境貨物、服務貿易資金跨境支付便利化不斷提高,然而有不法分子以貿易為幌子,繞開規則,進行非法跨境資金轉移、套匯套利(套取境內外利差匯差)、騙稅騙匯等活動。

虛假貿易嚴重幹擾外匯市場秩序,還往往伴隨著地下錢莊的存在,帶來諸多危害,甚至威脅國家金融穩定安全。因此,在推動貿易便利化的同時,監管機構對虛假貿易等違法違規行為絕不手軟。

2017年,外匯局開展打擊“逃騙匯、非法套匯”專項行動,對307家銀行機構、407家企業和194名個人進行了現場檢查,查處逃匯、騙匯、非法套匯以及銀行未盡真實性審核職責等外匯違法違規案件211起,處罰沒款1.9億元人民幣。

近期,外匯局就處罰了一家銀行,該銀行為6家企業辦理了名為轉口貿易實為非法套利的付匯業務,合計金額1.62億美元。

檢查人員發現,這6家企業中有5家付匯的申報人為同一人。雖然交易商品從叉車、機床、玻璃門、醫療設備到汽車配件,五花八門,但是提單托運人、收單人與轉口買賣上下家驚人的一致。提單顯示,載重量為1360公斤的叉車自身不足5公斤,載重量為750公斤的立式加工中心自身僅重63公斤。實際上,同型號的加工中心每臺重達7噸。

經過進一步核查,這15筆業務留存的提單均為虛假提單。而銀行在留存單證顯然有悖常理的情況下,未盡職審核就辦理業務,監管機構對該銀行實施行政處罰,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以高額罰款。

劉玲告訴記者,銀行了解客戶背景和經營情況,熟悉外匯管理政策和監管目標,是外匯管理的主要抓手,如果銀行不把好關,不做好交易審查,甚至為地下錢莊牽線搭橋,必將受到嚴厲處罰。

大數據實現穿透式監管

偵破虛假貿易案件不僅挑戰著檢查人員的知識結構與專業能力,也要求辦案人員及時更新知識儲備,跟進不斷“變種”的外匯市場違法違規活動。

據劉玲介紹,近來,不法分子發現,在轉口貿易中,境外船運公司的物流單據以及境外倉儲公司的倉單,檢查核對有難度,因此通過大量境外單據,企圖逃避監管。

“不法分子以為弄點境外的單子,我們就核查不了,船總歸要在公海上跑,只要船跑,就可以查到船的運輸軌跡。我們會看船在哪里、什麽時候裝卸港,分析船的載貨排水量……總之,任何蛛絲馬跡都是我們調查虛假貿易的線索,正所謂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劉玲告訴記者。

2017年,外匯局針對轉口貿易開展專項檢查,嚴厲打擊企業通過集團化運作,以偽造變造提單、倉單形式構造轉口貿易,套取境內外利差匯差等行為。

對於檢查人員來說,現場調查的辛苦都算不上什麽,互聯網時代犯罪技術升級之快,才是他們承受的更大壓力所在。

例如,第三方支付由於小額、分散的特點,調查成本較高,因此容易被不法分子鉆漏洞。部分第三方支付機構為拓展業務,還涉嫌協助客戶偽造物流憑證向境外轉移資金。

隨著跨境通訊和跨境第三方支付的逐步普及,開始出現POS機、第三方支付等新型操作模式。在這種模式中,地下錢莊將POS機非法移至境外為客戶刷卡,並以銀聯卡境外提取外幣現鈔,按照約定匯率交付客戶。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監管的基礎設施也在日益完善。外匯局的非現場檢查系統匯集了涉及外匯交易的大數據信息。根據事先設定的指標,一旦出現異常跨境資金流動,就會進入監管的視線。

“外匯局的職責是跟蹤整個跨境交易鏈條,發現違法違規行為,實現穿透式監管,”劉玲介紹稱,“檢查人員具備的一項基本技能就是大數據分析,在調取大量外匯信息之後,還原梳理出整個資金交易的軌跡。”

“外匯管理根本的宗旨就是防範跨境資金的異常流動,以及異常流動對匯率、境內金融穩定的影響,我們主要的職責就是從龐大的跨境交易數據中摘出異常、違規的交易,對虛假、非法交易進行嚴厲打擊,維護外匯市場秩序。”劉玲說。

2017年,外匯局加大了對各類外匯違法違規行為的打擊力度。在維護外匯市場穩定、保障國家經濟金融安全、引導資金“從虛返實”方面,外匯檢查工作功不可沒。

外匯局方面表示,下一步將圍繞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三項任務,提升跨境貿易和投資便利化水平,同時防範跨境資本流動風險,維護外匯市場穩定,為改革開放創造健康良性穩定的市場環境。

在防範金融風險方面,外匯局稱,將更加突出防範短期跨境資本流動風險,加大外匯檢查工作力度,重點查處虛假、欺騙性交易和非法套利等資金“脫實向虛”行為,嚴厲打擊地下錢莊等外匯違法犯罪活動,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維護國家涉外經濟金融安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53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