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寒武紀發布雲端AI芯片,進軍服務器市場

智能芯片設計公司寒武紀科技(下稱“寒武紀” )正式進軍服務器市場。

寒武紀5月3日在上海發布了Cambricon MLU100雲端智能芯片和板卡產品、寒武紀1M終端智能處理器IP產品,並將於近期向客戶提供這款產品。

寒武紀雲端AI芯片的合作夥伴包括聯想、曙光和科大訊飛。聯想集團在發布會上推出了基於Cambricon MLU100的智能處理卡;曙光也同步推出了基於寒武紀雲端AI芯片智能處理卡的服務器產品系列。

寒武紀創始人CEO陳天石表示:“我們希望讓全世界都能用上智能處理器。通過使用寒武紀的芯片,客戶能花更少的錢,做更多的事。世界上將不再有難看的財務報表。”

與寒武紀系列終端處理器一樣,MLU100雲端芯片仍然延續了寒武紀產品一貫出色的通用性,可支持各類深度學習和經典機器學習算法,能滿足視覺、語音、自然語言處理、經典數據挖掘等領域複雜場景下的雲端智能處理需求。

寒武紀在2016年推出的第一代終端智能處理器IP產品寒武紀1A是全球第一款商用終端智能處理器IP產品,目前已經應用於包括華為Mate10、P20和榮耀10等千萬級智能終端中。

科大訊飛執行總裁胡郁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寒武紀的芯片我們一直在測試,還有待市場驗證。”胡郁還透露,目前測試寒武紀的終端芯片更多一些。

科大訊飛早在2014年就開始與寒武紀的早期研究團隊開始溝通相關語音算法在處理器上的實現。據介紹,一小時的語音數據在一個傳統處理器上進行智能應用處理,需要一萬小時才能完成,因此科大訊飛一直在跟蹤人工智能專用芯片的前沿進展。

此次寒武紀發布主打服務器的雲端AI芯片,意味著公司正在努力實施“端雲協作”的戰略——讓終端和雲端在統一的智能生態基礎上協同完成複雜的智能處理任務。“雲端產品的意義在於能夠更加集中地將數據打通。”中科院計算所陳雲霽研究員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更值得關註的是,寒武紀還在加大力度布局開發自己的編程語言。陳雲霽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編程語言是我們未來一定要做的,我現在把很多精力投入在編程語言方面。”

編程語言是國際科技巨頭競爭的下一個重要戰場,谷歌和Facebook也都在開發自己的編程語言。研究機構Gartner研究副總裁盛陵海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寒武紀很可能會選擇與國內的互聯網巨頭合作開發生態。”

對此,陳雲霽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我們已經與阿里有雲端方面的合作,目前產品尚未公布,未來也不排除會與其它國內和國際巨頭展開合作。”

阿里巴巴近期也剛剛全資收購了芯片公司中天微,全面布局人工智能領域,構建全新的生態系統。胡郁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大的互聯網更傾向於開發自己的芯片,當然也不排除未來有新的收購舉措。”

從端到雲,再到未來的編程語言,寒武紀正在打造一套完整的解決方案。盛陵海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雲端AI芯片是寒武紀目前的主要任務,但是要替代英偉達並不容易。”

目前英偉達是人工智能芯片領域當仁不讓的第一名。去年,英偉達就已經與中國互聯網巨頭BAT宣布戰略合作,並將目標客戶鎖定為國內的聯想、浪潮等OEM廠商,同時,英偉達也與國內的科研院所以及高校建立起緊密的生態圈。

一名接近英偉達的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要做服務器芯片並不容易,硬件軟件和後期的維護升級都非常重要。”

胡郁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做芯片一定要開發周邊,英偉達的周邊非常強。我們通過測試,雖然寒武紀在一些定制化的功能方面可能優於英偉達,但英偉達的特點是比較全面。比如現在在英偉達的平臺上開發任何一個應用都非常容易,新的公司可能還做不到。”

科大訊飛在寒武紀估值還只有幾億人民幣的時候就進行了投資,目前寒武紀估值已達20億美元。不過,胡郁認為這還不夠。“市場化的競爭需要大資本投入,現在估值20億美元,但這還遠遠不夠。”胡郁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現在他們既做端又做雲,這種策略非常聰明,端先做授權,雲先滿足國家層面的需求。但挑戰也很大,因為芯片的巨頭很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46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