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從2018政府工作報告回顧過去五年里中國文娛產業最高政策變遷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8-03-08/1197342.html

過去五年可能是中國文化產業歷史上最重要的發展時期。

根據2018政府工作報告,過去五年,中國文化產業年均增速超過13%,幾乎是GDP年均增速的兩倍。在國家統計局2017年公布的統計數據中,2016年文化產業增加值首次突破3萬億元,占GDP比重為4.14%。截至2016年末,我國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數量達297.65萬戶,註冊資本14.29萬億元。

這使得“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的目標邁入了現實。

自2012年以來,國務院及相關組成部門通過對以影視、演藝娛樂、動漫遊戲、文化旅遊為代表的文化產業出臺一系列宏觀或具體的扶持政策及管理辦法,為中國文化產業提供了成長條件。僅在2017年,國務院等部門發布的相關文件就超過60個。

按照《國家“十三五”時期文化發展改革規劃綱要》要求,“十三五”末文化產業將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

據此,2018年將是文化產業依規推進的關鍵期。對從業者而言,在2018年除了利用政策導向尋求更多機會,如何在這個日益繁榮的市場里,面對愈發嚴格的政策監管與市場秩序規範顯得尤為重要。

《三聲》(ID:tosansheng)整理了過去5年以來中央及相關部門推出的一些主要文化產業政策。

很大程度上,這些政策代表著過去5年政府與文化產業的互動,其中一部分在接下來還將產生持續影響。政策與文化產業間的聯結已經改變了彼此,而熟悉這些政策和產業風向,將是未來5年內我們認知文化產業最合適的切口之一。

2013年~2014年

2013年2月出臺的《新聞出版改革發展工作要點》,率先宣布了針對新聞出版行業進行改革。其中包括深化非時政類報刊出版單位轉企改制,實施出版傳媒企業集團化發展戰略,打造骨幹企業和戰略投資者等。

《要點》明確了支持出版傳媒企業走向資本市場;引導民間資本有序參與出版經營活動等等。

同年11月,《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針對中國文化產業提出體制改革目標: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體制和文化生產經營機制,建立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現代文化市場體系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同時決定提出提高文化開放水平,堅持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社會參與,擴大對外文化交流,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和對外話語體系建設。

2014年兩會期間,政府工作報告首次要求2014年文化產業發展增速要達到15% ,“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加強文化市場建設,文化產業增加值增長15%以上”。依據國務院這份在2014年兩會期間發布的政府工作報告,針對文化產業,在此期間展開了多個角度的政策扶持和方法管理。

相比過去兩年,這一年針對文化產業出臺的相關政策在發展思路上更為全面,部分條例的針對性也較為明顯。

2014年3月出臺的《關於加快發展對外文化貿易的意見》明確了文化產業出海的支持重點。鼓勵和支持國有、民營、外資等享有同等待遇、鼓勵和引導文化企業加大內容創新力度、支持文化企業拓展文化出口平臺和渠道;並加大了財稅支持和服務保障。對國家重點鼓勵的文化產品出口實行增值稅零稅率等,減少對文化出口的行政審批事項、加強相關知識產權保護等。

同月,文化部、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發布《關於深入推進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見》,具體做法包括完善文化金融合作信貸項目庫、文化產業投融資公共服務平臺、貸款貼息,將直接融資、區域股權市場、普惠金融等推廣到文化產業領域,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建設文化金融專營機構、建設文化金融服務中心、創建文化金融合作試驗區。

發布該政策的背景是,根據央行數據統計,到2013年12月,文化產業中長期本外幣信貸余額達到1574億元,較年初新增419億元,同比增長36.28%;185家文化企業註冊發行的債券余額達到2878.5億元;77家文化企業在滬深兩地資本市場上市。截至2013年末,全國各類型的文化產業股權投資基金57只,募集規模高於1350億元。

同年6月,《關於支持電影發展若幹經濟政策的通知》對外發布,重點是加強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的管理,和加大電影精品專項資金支持力度,通過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重點支持電影產業發展,並對電影產業實行稅收優惠政策。

在此時,中國電影市場已經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票房市場,同月上映的《變形金剛4》拿下19億票房,成為當年度的電影市場票房冠軍,此前2013年年初上映的《西遊降魔篇》成為國產電影票房冠軍。

同時,《關於大力支持小微文化企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了對小微企業的政策扶持,《關於推動特色文化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則加大了對特色文化產業發展的扶持力度,成為日後特色小鎮發展的重要綱領。

2014年~2015年

2014-2015年期間文化產業的政策出臺相對平穩,作為之前政策的延續補充。

2015年5月,文化部辦公廳正式印發《2015年扶持成長型小微文化企業工作方案》,延續了此前一年對小微文化企業的扶持策劃,加大了扶持力度,並明確方向為演藝業、娛樂業、動漫業、遊戲業、文化旅遊業、藝術品業、工藝美術業、文化會展業、創意設計業、網絡文化業、數字文化服務業等行業及文博創意企業、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企業等成長型小微文化企業。

9月,經由國務院常委會議,醞釀了13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影產業促進法(草案)》得到通過。同時,這一年的政策落點於“萬眾創新”,創業也從社會議題上升為國家戰略。

2015年3月11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國務院辦公廳關於發展眾創空間推進大眾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宣布將順應網絡時代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趨勢,加快發展眾創空間等新型創業服務平臺,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生態環境。

《意見》明確了各地區、各部門要高度重視推進大眾創新創業工作,並在在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小企業創業基地、大學科技園和其他有條件的地區開展創業示範工程,鼓勵各地積極探索推進大眾創新創業的新機制、新政策。

之後國務院再度印發《關於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幹政策措施的意見》,明確改革重點集中在建立創業扶持的新機制、制定財稅金融的新政策和發展創業服務新模式三個方面。通過支持符合條件的創業企業上市或發行票據融資,推動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建立戰略新興產業板,為創業企業通過資本市場獲取直接融資創造條件。值得註意的是,在次年的“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的修改過程中,“設立戰略性新興產業板”的字樣遭到刪除。

同時在這一年,互聯網文化產業得到了政策的更多關註。

2015年1月,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印發《關於推動網絡文學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要求針對“抄襲模仿、內容雷同,機械化生產、快餐式消費以及片面追求市場效益,侵權盜版屢打不絕,市場主體良莠不齊,管理規則不健全,市場監管不完善等突出問題”進行整改。並要求通過把握正確導向、實施精品工程、健全編輯管理機制、建立完善作品管理制度、推動內容投送平臺建設、大力培育市場主體等措施,用“3至5年時間”,使創作導向更加健康,創作質量明顯提升,陸續推出一批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原創網絡文學精品;使運營和服務的模式更加成熟,與圖書影視、戲劇表演、動漫遊戲、文化創意等相關產業形成多層次、多領域深度融合發展,在網絡內容建設和文藝創新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培育一批原創能力強、投送規模大、覆蓋範圍廣、管理有章法的網絡文學出版和集成投送骨幹企業,打造一批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品牌。

此外,為響應“一帶一路”號召,文化部同年提出以文化先行方式建設“絲綢之路文化產業帶”,通過建設“絲綢之路文化產業帶”,加強影視、演藝娛樂、動漫遊戲、文化旅遊、工藝美術、非物質文化遺產、民族文化、工業制造、建築設計、文化體育等多領域的交流合作,打通文化壁壘。2017年,中國與沙特阿拉伯聯合制作的動畫《孔小西與哈基姆》作為這一計劃的產物在沙特播出。該片融入了中國美食、服飾、功夫等元素,版權總共發行到22個阿拉伯國家。

2015年~2016年

2015年到2016年期間,文化產業迎來多個行業拐點,從傳統影視行業到直播行業,以及短視頻、網劇網絡大電影等互聯網內容的快速崛起,共同導致文化產業的政策制定展現出新氣象。2016年,全國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的五萬家企業實現營業收入80314億元,環比增長7.5%。

以2016年為開端的“十三五”政策制定上確立了“著力抓好創作生產這個中心環節”,“積極主動作為”的戰略方向,並特地指出,社會各界對文化產業的認識不斷深化,文化產業在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消費需求、使中國夢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加深入人心、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推動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促進創新創業、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等方面的作用更加凸顯。

在2015年10月進行的文藝工作座談會上,明確了“繁榮文藝創作、推動文藝創新”的發展目標,同時對部分領域及其從業者提出了重點關註,如民營文化工作室、民營文化經紀機構、網絡文藝社群等新的文藝組織大量湧現,網絡作家、簽約作家、自由撰稿人、獨立制片人、獨立演員歌手、自由美術工作者等新的文藝群體。

“我們要擴大工作覆蓋面,延伸聯系手臂,用全新的眼光看待他們,用全新的政策和方法團結、吸引他們,引導他們成為繁榮社會主義文藝的有生力量。”在隨後發布的《中共中央關於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意見》中,再次明確了大力發展網絡文藝,推動網絡文學、網絡音樂、網絡劇、微電影、網絡演出、網絡動漫等新興文藝類型繁榮有序發展,加強文藝陣地建設的相應主張。

2015年12月,國家新聞廣電出版總局發布了《關於大力推進我國音樂產業發展的若幹意見》。《意見》提出,到“十三五”期末,通過培育“2至3家以音樂內容開發生產為核心,旗下擁有若幹知名品牌企業和優勢產品,資產規模和營業收入雙超50億元,在國內外有較大影響力的綜合性音樂集團公司”、“搭建大型專業音樂平臺”、“實施音樂人才培養計劃”、“推進國家音樂產業基地建設”等措施,令整個音樂產業實現產值3000億元。其中,國家音樂產業基地實現產值1000億元,成為在國內外具有較強影響力和競爭力的骨幹音樂產業集群。

2016年5月份,隨著2022年冬奧會申辦成功,國家體育總局公布了《體育發展“十三五”規劃》。根據規劃,到2020年,全國體育產業總規模需要超過3萬億元,體育產業增加值的年均增長速度快於同期經濟增長速度,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達到1%,體育服務業增加值占比超過30%。

包括形成一批特色鮮明的產業集群和知名品牌,建設50個國家體育產業示範基地、100個國家體育產業示範單位,100個國家體育產業示範項目;人均體育場地面積超過1.8平方米,體育消費額占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例超過2.5%等。

2016年9月,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下發《關於加強網絡視聽節目直播服務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11月4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互聯網直播服務管理規定》;12月12日,文化部印發《網絡表演經營活動管理辦法》。政策出臺的大背景是直播行業在2016年進入爆發期,市場規範尚未確立,競爭處於失序狀態。

同年11月,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正式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影產業促進法》,確立國務院應當將電影產業發展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並將建立電影評價體系,鼓勵開展電影評論。該法於2017年3月正式施行。

2016年~2017年

隨著《戰狼2》打破了沈寂已久的中國電影票房市場和票房紀錄,2016年至2017年拉開了“十三五”的序幕,新一輪的文化產業改革由此開始。

2016年12月,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下發《關於加強微博、微信等網絡社交平臺傳播視聽節目管理的通知》。包括三類內容受到該政策約束:一、利用微博、微信等各類社交應用開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的網絡平臺,二、利用微博、微信等各類網絡社交平臺傳播的電影、電視劇,三、利用微博、微信等各類網絡社交平臺傳播的網絡劇、網絡電影、新聞節目、紀錄片、專題片、綜藝節目等視聽節目。

《通知》要求,利用微博、微信等各類社交應用開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的網絡平臺,應當取得《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利用微博、微信等各類網絡社交平臺傳播的電影、電視劇,相關影視劇應當具有《電影片公映許可證》或《電視劇發行許可證》。

而利用微博、微信等各類網絡社交平臺傳播的網絡劇、網絡電影、新聞節目、紀錄片、專題片、綜藝節目等視聽節目,節目內容應當符合互聯網視聽節目管理的相關規定。微博、微信等網絡社交平臺不得轉發網民上傳的自制時政類視聽新聞節目。《通知》還要求省級新聞出版廣電行政部門依法對轄區內利用微博、微信等各類社交應用開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的行為加強管理。

2017年2月,國家發改委發布《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產品和服務指導目錄》,明確了數字創意產業的主要內容。同年4月,文化部在2017年全國文化產業工作會議上公布《文化部“十三五”時期文化產業發展規劃》,要求到2020年,文化產業整體實力和競爭力明顯增強,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

“十三五”期間,要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文化企業,打造一批具有較強影響力的文化產品和品牌,支持實施一批具有較強帶動作用的重點文化產業項目,創建一批具有顯著示範效應的國家級文化產業園區,確定一批國家文化消費試點城市,打造3至5個市場化、專業化、國際化的重點文化產業展會,支持建設50個左右文化金融服務中心,培訓各類文化產業人才超過5000人次。

同月,文化部發布了《關於推動數字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成為首個明確提出“數字文化產業”概念的政策文件,涵蓋動漫遊戲、網絡文學、網絡音樂、網絡視頻等數字文化產品。該《意見》指出,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強原創能力建設,推進文化創業創新,增強中華文化在數字化、信息化、網絡化時代的國際競爭力、影響力。

2017年5月7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國家“十三五”時期文化發展改革規劃綱要》。其中提到“十二五”時期我國文化建設取得顯著成就,十二五發展改革規劃綱要確定的任務都順利完成。“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也是促進文化繁榮發展的關鍵時期。

《綱要》總體要求包括把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等新理念貫穿於文化發展改革全過程;通過推動文化內容形式創新、發展網絡文藝、完善評價激勵機制、加強版權保護繁榮文化產品創作生產;逐步建立現代傳播體系和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完善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現代文化市場體系;做大做強主流輿論、推動媒體融合發展、發展壯大網上輿論陣地、規範傳播秩序。

2017年8月,國務院印發《關於進一步擴大和升級信息消費,持續釋放內需潛力的指導意見》,其中提出豐富數字創意內容和服務,由文化部、中央網信辦、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等單位負責,實施數字內容創新發展工程。

9月4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商務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五部委聯合下發了《關於支持電視劇繁榮發展若幹政策的通知》,指導電視劇繁榮發展。

《通知》包括:建立和完善科學合理的電視劇投入、分配機制;完善電視劇播出結構;規範電視劇收視調查和管理,對電視劇、網絡劇實行同一標準進行管理;統籌電視劇、網絡劇管理,未取得新聞出版廣電部門頒發許可證的影視劇一律不得上網播放;支持優秀電視劇“走出去”;加強電視劇人才培養;引導規範社會資本支持電視劇繁榮發展等等。

同樣在2017年9月,國家統計局在其官方網站發布了2016年文化及相關產業統計數據。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為30785億元,比上年增長13.0%(未扣除價格因素),比同期GDP名義增速高4.4個百分點;占GDP的比重為4.14%,比上年提高0.17個百分點。

2017年~2018年

2017年10月18日,《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推動文化產業發展,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要以促進文化產業轉型升級為著力點,提高文化產業發展質量和效益。同時要繁榮文藝創作,堅持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相統一,加強現實題材創作,不斷推出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精品力作。倡導講品位、講格調、講責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加強文藝隊伍建設,造就一大批德藝雙馨名家大師,培育一大批高水平創作人才。

截止2017年12月21日,國務院和中央各部委(局)已印發的60多個與文化有關的法規政策中,文化類的專規或分項規劃有21個,占了年度重要政策的40%;涉及到文化產業扶持的有14個,占了年度文化產業政策的23%,政策的級別、數量和指向性均創造歷年之最。

2018年1月3日至4日,2018年全國文化廳局長會議在北京召開。其中2018年重點工作為,加強藝術創作規劃和引導。研究設立現實題材舞臺藝術創作選題庫,制定《2018—2021全國現實題材舞臺藝術創作計劃》,加強現實題材創作。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綜合運用財政金融手段支持文化產業發展,推廣文化金融服務中心模式和文化產業專項債券,聯合財政部發布推廣文化領域PPP模式的政策文件。

優化文化產業結構布局,大力發展數字藝術展示產業,推進數字文化產業系列標準群建設,實施動漫遊戲產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行動計劃。繼續實施特色文化產業發展工程,推進藏羌彜文化產業走廊建設。制定實施《京津冀文化產業協同發展規劃綱要》,構建文化市場信用監管體系。

以網絡表演、網絡遊戲等為重點,部署開展違法違規互聯網文化活動查處工作。加強演出市場、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藝術品市場重大案件督辦,嚴查文化市場禁止內容。加強“一帶一路”文化交流合作,召開文化部“一帶一路”工作會議,健全“一帶一路”文化交流合作機制。

2月2日,國家網信辦公布《微博客信息服務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該《規定》共18條,自今年3月20日起施行,內容包括微博客服務提供者主體責任、真實身份信息認證、分級分類管理、辟謠機制、行業自律、社會監督及行政管理等條款。

2月4日,文化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等部委召開會議,部署2018年工作。其中影視領域長期存在的過度娛樂化和低俗之風為會議重點討論議題。其中明星薪酬過高是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著重解決的問題。

此外,為推動更多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優秀文化產品走出國門,文化“走出去”將加快步伐、提質增效——絲綢之路影視橋、絲路書香等系列工程項目會繼續紮實推進、優化升級;借力國際節展、“中國電影•普天同映”等平臺,讓更多優質產品和服務占領國際市場。

2月8日,國家廣電總局發布《嚴肅整治網上低俗炒作、不良有害視聽節目》通知,提出嚴肅整治近期網上出現的惡意拼接經典卡通形象散布血腥暴力的視聽節目。同時基於網絡直播亂象,中央宣傳部、中央網信辦、文化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全國“掃黃打非”工作小組辦公室作出部署,將於2月上旬至4月下旬進一步開展針對網絡直播平臺傳播低俗色情暴力等違法有害信息和兒童“邪典”動漫遊戲視頻的集中整治行動。

其中未獲得相關直播服務資質的直播平臺和頻道,將被依法予以取締;對具備運營資質、傳播違法違規和不良內容的,責令刪除相關內容,問題突出的直播頻道和直播間,立即下線整改。對違法違規情節嚴重的互聯網站,依法予以關閉;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針對今年年初火爆的直播答題,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於今年春節前發布《加強網絡直播答題節目管理》通知。

通知要求,相關平臺不得宣揚拜金主義和奢靡之風、開展網絡直播答題節目的平臺必須具有法定網絡視聽節目直播資質、直播答題節目主持人應當具備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相應的條件、網絡直播答題活動不得過度營銷和過度炒作等。《通知》要求各級廣電部門清理整頓網絡答題直播活動,對違法違規問題即發現、即處置。

同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下發通知,將在全國5萬余個影廳中,選出5000個作為“人民院線”簽約影廳。簽約影廳在特定優秀主旋律影片和重要時間節點的重要影片實行“專廳專用”,采取組織觀看、優惠票價、給予政策、資金扶持或獎勵等方式,保證放映陣地。

中國電影票房也在今年2月達到101.4億元,刷新了中國內地市場2017年8月的單月票房紀錄,也打破了北美市場2011年7月創下的全球單月單市場13.95億美元的票房紀錄。

2018年3月5日,2018政府工作報告指出,過去五年來,通過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著力培育壯大新動能,並堅持創新引領發展,著力激發社會創造力。中國經濟實力躍上新臺階。國內生產總值從54萬億元增加到82.7萬億元,年均增長7.1%,占世界經濟比重從11.4%提高到15%左右,其中文化產業年均增長13%以上。

其中對2018年政府工作的建議里提到,未來要做大做強新興產業集群,實施大數據發展行動,加強新一代人工智能研發應用,在文化、體育等多領域推進“互聯網+”。

在思想道德建設和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上,將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繁榮文藝創作,發展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檔案等事業。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建好新型智庫。加強互聯網內容建設。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培育新型文化業態,深化中外人文交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138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