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 2010 年後,以陳力為代表的“大公司人”開始創業。不同於魯先平時代,依托中國豐富的CRO 資源及良好的融資環境,他們從國外購買早期項目,帶回中國進行研發,開創了VC+IP+CRO 的新藥研發模式。他們構成了中國新藥產業的一股新力量。

NHW_8173

一個新模式

2011年,華領醫藥技術有限公司(HuaMedicine,創立者們稱之為“華”)成立。

這家初創公司有著一個豪華的董事會:Robert T.Nelsen,ARCH合夥人;BryanRoberts ,Venrock合夥人;Daniel Auerbach,富達亞洲成長基金(FGPA) 合夥人;John J.Baldwin,科學家;藥明康德創始人李革……

他們最終找到了陳力領導的這家公司。在上海張江的一棟別墅里(這是華的辦公地),他們和陳力的合照擺在會議室里。“中國已具備科學創新和新藥創新的環境,我們可以在中國利用中國這些科學家,做出世界一流的創新產品。所以當年他們來跟我談的時候,我們一拍即合。”

這家新藥研發公司沒有一間實驗室,不到20名員工。除了有一個豪華的董事會智囊團,公司還與國內外多家機構展開了合作,華醫藥的兩位投資人——藥明康德和泰格醫藥也是其戰略合作夥伴。

“同時華醫藥也借助國家醫藥創新平臺、中科院、高等院校的研發資源和環境,以及25家三甲醫院的臨床研究資源,為全球原創糖尿病新藥的成功研發提供高質量的運營和管理平臺。”陳力說,“華醫藥的一個優勢,就是能有效地發掘、整合國內外的優勢資源,及時滿足和保證創新藥的研發需求。”

“華實際上是打造了一個聯合艦隊,中西合璧,聯合創新。這樣運作它的一個巨大優勢,就是將大公司似的資源和質量保證優勢與小公司的專註、決策靈活優勢相結合。”陳力說。華開創的這一模式也被稱為“VC+IP+CRO”模式,不同於魯先平時代。自華之後,一批新藥公司普遍采用之。

在陳力看來,這一模式更準確的描述應該為:VC+IP+CRO=VIC的升級版VIC+Q。Q(Quality)是質量。

與陳力回來前相比,中國的CRO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以前我經常跟大家講,你不出張江可以把新藥從靶點一直做到臨床前。現在不止張江,在中國有很多地方,都可以實現這個目標。”

這離不開這些年間大公司及大公司人的努力。陳在羅氏中國研發中心時與國內這些CRO、政府的各類技術平臺展開了很多合作。“讓它們的技術水平、標準有所提升,這也為後來華的運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因為我們對業內這些技術平臺公司、外包公司的能力和潛力非常了解,在選合作夥伴的時候也更加有效。”

陳力說,“整個產業發展中間有很多機會,大家能夠互相支持、互相提攜,對整個產業的發展是很有利的。我們有很多重要的研發在中國進行,也有相當一部分重要的工作在國外進行。在全球範圍內展開的這樣一個系統的藥物研發,實際上不亞於一個羅氏研發中心的功能。”

原創藥在中國首次進入

華的目標是成為一家全球領先的生物醫藥公司,立足中國,服務中國。

“中國目前巨大的醫藥市場需求,仍為中成藥等所主導。新的藥物,尤其是針對中國人的疾病開發的新藥,是一個巨大的機會。”陳力 說。

在華的現有項目中,一款更適用於中國患者的糖尿病藥物正在進行二期臨床。當然,在研發過程中,華也經歷了很多與藥監局等主管部門的溝通。

“由於華的這個工作,我們在中國完成了原創新藥首次進入的研究,這件事情在中國從來沒有。”陳力說,“因為跨國公司做的原創新藥進不了中國做一期臨床,中國的企業以前又不 做。”

如同魯先平將FDA的申報格式帶入中國一樣,陳力也在不斷地將國外相關做法介紹到中國。“我們的一些想法、一些思路,在沒有形成最終決策之前,都要和藥審中心的老師及時溝通。另外最重要的是在做這個的過程中,大家有相互探討的機制,不是說我做的就是對的,或者美國做的就是對的,而是結合國際的標準,然後按照中國的審評原則和法律要求,把這件事做完了。”

早在美國時候,作為美中藥協(SAPA)會長,在美中藥協組織的研討會上,陳力就曾與去美國訪問的藥監局吳楨主任及管審評的專家做過很多交流,將美國的經驗介紹給中國。回到中國,他又作為大公司的成員與主管部門打交道。

“藥監、藥審的主要領導,在藥物審評思路上,確實是和國際接軌了。但是我們的運營模式和國際還不接軌,我們的審評員還太少。此外,藥品註冊法規中相關責任人是藥監局而不是企業,這些都是問題……”對於藥監部門目前的困境,陳力也能夠理解:雖然主審官員認可一些國際做法,但目前的法律等環境還不支 持。

華的這款藥的做法成為藥審中心的一個新案例,在原創藥如何進臨床上,華探索的模式也將影響到後來者。“華的價值不單單是開發一個新藥,尋找聯合創新的研發模式,同時也為中國的整個生物醫藥研發環境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很重要的支持。”陳力說。

華是幸運的。“從報上去到拿到批文8 個月,這在國內也是一個紀錄。”從2013年9月起,華開始了一期臨床,2014年9月一期臨床結束。“這麽複雜的臨床研究,我們竟然能在一年之內完成。”

“第二輪融資的時候,這些投資人請了國際專家團隊對我們的臨床研究進行了非常嚴格的審評,最終他們非常欣慰。”陳力說。“華的數據不錯。”第二輪融資時進入的通和資本陳連勇說。

華的這款藥物出自陳力的前東家羅氏。該項目啟動於1 996 年,當時陳力在美國羅氏。“從項目的早期定位、化合物的篩選到後來在中國進行生產和安全評價等,我都是直接參與領導的,所以對這個產品比較理解。更重要的是我覺得這個產品對中國的糖尿病患者是非常有利的。”陳力說。

華最初打算利用國外風投開發中國本土有潛力的項目,因此早期一度找到上海藥物所等機構尋求合作。後來由於對項目質量評估不一,華決定轉而去國外尋找項目。

從大公司出來創業

陳力記得2004年羅氏在中國建立研發中心,是看到中國今後的機會。但直到他離開時,中國患者的需求在跨國公司的研發中心里也沒有真正體現出來。“在全球範圍內,中國市場對跨國公司來講差不多也就占2%~3%,它不可能圍繞這2%~3%來開發產品。”

陳力在羅氏公司20年,即便成為中國研發中心負責人,也只是大公司里並不重要的一 角。

投資人陳連勇經常跟他在大藥廠的朋友們講,在大藥廠職位越高,將來越迷茫。“真正對藥物研發很有經驗的人,越早出來越好,出來太晚,做藥的人已經很多,你就不是那麽顯眼了。當然有一些人他沒有創業基因也不行。”

陳連勇認為陳力的學習能力很強,從大公司出來經過這幾年的碰撞,他現在已經開始得心應手。

采訪陳力後不久,《創業家》雜誌記者遇見了另一位這兩年回國的創業者。同陳力一樣,他也曾是一家民間生物醫藥組織的負責人。“再不回國創業就只能退休了。”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