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江蘇盱眙捕撈上岸的小龍蝦(資料圖)。(新華社 周海軍/圖)
為了解開疑團,呂克和同事們從歐洲各地抓來16只大理石紋鰲蝦,並對它們進行了完整的基因組測序。結果讓人吃驚:這16只小龍蝦的基因幾乎一模一樣,幾乎都是從同一個母體複制出來的。
更可怕的是,大理石紋龍蝦還攜帶“龍蝦瘟疫真菌”。呂克解釋,歐洲和非洲的小龍蝦對這種瘟疫真菌不具有抵抗力。一旦大理石紋鰲蝦入侵,當地原生的小龍蝦族群將遭嚴重影響。
不過,在中國,目前公眾可能不必過度擔憂。一位寵物愛好者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在國內,這種龍蝦早就在水生寵物圈流傳,大家稱之為“龍紋”,但養者並不多。
一種通過無性繁殖的突變生物,悄悄入侵生態系統,並在短短25年間從一個個體繁衍出了上百萬只,傳遍歐洲和非洲,甚至威脅到了當地的本土物種。
這不是動畫劇集《星球大戰之克隆人戰爭》中的場景,而是正在上演的真實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一種名為“大理石紋鰲蝦”的小龍蝦。
2018年2月5日,英國權威期刊《自然·生態與進化》在線發表的一篇論文,首次報告了大理石紋鰲蝦的基因組序列。德國癌癥研究中心的表觀遺傳學教授弗蘭克·呂克(Frank Lyko)和他的團隊發現,大理石紋鰲蝦是甲殼綱動物里唯一一個無性繁殖的品種,它們均來自於無受精卵子的克隆,因此這個種群只有雌性。研究揭示了這種單性繁殖的動物,如何從德國寵物貿易的寵兒,變身馬達加斯加的強大入侵生物。
“大理石紋鰲蝦的天敵在中國”“盡管放馬過來,能大吃一斤”。呂克研究成果發布後,中國網友們一片熱議。
“大理石紋鰲蝦確實能吃。在馬達加斯加,這甚至是當地市場上的一種美食。”在回複給南方周末記者的郵件中,呂克表示。
2007年,他就在馬達加斯加的市場上註意到了這種獨特的龍蝦——體型比一般的鰲蝦大出不少,身上布滿大理石一樣的花紋,產卵也出奇的多。
不過,相比中國吃貨們最愛的小龍蝦(克氏原鰲蝦),大理石紋鰲蝦算不上美味。它的個子雖大,但只是相對龍紋鰲蝦而言。普通小龍蝦的體長一般在5.5-12厘米,這種變異鰲蝦的肉,還沒有普通小龍蝦多。
在國外,除了野外,大理石紋鰲蝦最常出現的地方是水生物愛好者家中的魚缸。這也是故事的開始。
1995年,呂克接到一個水生物愛好者的報告,說自己在德國的一個寵物市場淘到了一只有點像“德州龍蝦”的淡水鰲蝦。
此後不久,這種龍蝦開始在水生寵物圈流行起來。而買到這些“寵物”的主人,不約而同發現了一個讓人疑惑的現象:這種小龍蝦無一例外都是雌性,它們能夠生一堆蛋,這些蛋還能直接孵出另一窩小龍蝦。
為了解開疑團,呂克和同事們從歐洲各地抓來16只這種小龍蝦,並對它們進行了完整的基因組測序。結果讓人吃驚:這16只小龍蝦的基因幾乎一模一樣,幾乎都是從同一個母體複制出來的。
大多數有性繁殖動物只有兩組染色體,一組來自父本,一組來自母本。而大理石紋鰲蝦是三倍體,三組染色體中的兩組幾乎完全一樣,但第三組則有大量的基因差異。
“大理石紋鰲蝦可能是由來自不同地區的兩只小鰲蝦交配產生的,其中一只龍蝦的配子異常保留了染色體的兩個拷貝,而不是通常的一個。”在《自然·生態與進化》的論文中,呂克的小組推測,這只三倍體鰲蝦自帶雜種優勢,還具備了孤雌繁殖的功能。於是在水族箱里由一只變成幾百只,進軍野外後更是迅速繁衍。
呂克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在自然環境中,大理石紋鰲蝦的生存能力非常強大,“從腐爛的樹葉,蝸牛到魚卵,幾乎什麽都吃。”
除了數量呈幾何級瘋長,它們的分布地域也越來越廣。從德國開始,沒過幾年,歐洲的捷克、匈牙利、克羅地亞也發現了大理石紋鰲蝦的蹤跡。
“目前在亞洲包括中國,我們還沒有發現穩定數量的大理石紋鰲蝦。”呂克說。不過他表示,即便發現,自己也絲毫不會覺得意外,因為這種龍蝦是夜行動物,在白天不容易被發現。
呂克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淡水鰲蝦屬於“關鍵種”(keystone species),能夠對其所處的生態系統產生巨大影響。因此,“對大理石紋鰲蝦可能造成的生態影響,應密切關註”。
在馬達加斯加,生態危害已經出現。呂克介紹,短短十年間,大理石紋鰲蝦的棲息地擴大了100倍,已經威脅到了當地原有的七種鰲蝦。此外,大理石紋鰲蝦會和其他淡水動物爭搶食物,它們吃掉蝸牛和魚卵,導致魚類數量下降,還會啃食水稻,造成稻谷欠收。
更可怕的是,大理石紋龍蝦還攜帶“龍蝦瘟疫真菌”。呂克解釋,歐洲和非洲的小龍蝦對這種瘟疫真菌不具有抵抗力。一旦大理石紋鰲蝦入侵,當地原生的小龍蝦族群將遭嚴重影響。
2016年,歐盟已經通過立法,禁止出售、養殖、擴散或放生大理石紋鰲蝦。在美國的密蘇里州和田納西州,大理石紋鰲蝦也被禁止交易。
有公眾擔心,大理石紋鰲蝦會和被入侵地區的小龍蝦雜交,從而影響基因池。但從目前來看,這種擔憂並不存在。
“它們能和公龍紋鰲蝦交配,但無法產生任何後代。”美國德克薩斯大學河谷分校生物學院教授Zen Faukles目前也正在研究大理石紋鰲蝦,她回複南方周末記者稱,無論再怎麽交配,其後代依然是100%純正的大理石紋鰲蝦。
不過,在中國,目前公眾可能不必過度擔憂。
一位寵物愛好者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在國內,這種龍蝦早就在水生寵物圈流傳,大家稱之為“龍紋”,但養者並不多,“除了難看,繁殖出一大堆也沒地送”。
正如呂克和不少生物學家所認為,變異龍蝦最理想的歸宿,不是餐桌,更不是野外,而是實驗室。如他們的論文提到的,大理石紋鰲蝦的研究可能可以應用在抗癌策略研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