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蘇麗媚出走三立 衝撞兩年成績單


2013-01-07  TCW
 
 

 

二○一○年中,被稱為「偶像劇之母」的蘇麗媚成立夢田文創,其後離開三立電視台。當時電視圈議論紛紛:離開大公司,她能闖出名堂嗎?

近兩年半後,二○一二年十二月底,中華電信董事長呂學錦、夢田文創執行長蘇麗媚、果子電影監製黃志明、文化部常務次長許秋煌等人齊聚華山藝文園區,宣示整合內容與四螢(手機、平板、電腦和電視)一雲的互動服務「Fanily專區」上線。

這個數位匯流平台,是蘇麗媚獨立後的重要成績單。

透過該平台,觀眾看戲變得很不一樣。舉二○一三年二月將上映的《大紅帽與小野狼》(以下簡稱《大》劇)為例,觀眾在中華電信MOD看該片時,可利用游標點選劇中商品與拍攝場景等資訊,並立即購物,等於是「升級版」的置入性行銷。且該劇提供手機、平板下載,也可以透過這兩個平台,一邊看電視、一邊購物。

效應:增加成長引擎衍生商品從漫畫跨到精品

每多整合一個業種,就多增加一道成長引擎。最早,她創立夢田後的第一部偶像劇《醉後決定愛上你》(以下簡稱《醉》劇),衍生出紙本漫畫、電玩、舞台劇等授權產品;且在網站經營粉絲群、開發網路廣告,以App下載擴大營收來源。

夢田的第三部偶像劇《粉愛粉愛你》(以下簡稱《粉》劇),則巧妙的將百年毛筆轉型彩刷筆的林三益刷具置入,在十六集中,完整出現「林三益」三個字僅僅一次,但該店顧客群卻由原本的中老年人,出現眾多年輕正妹。

《粉》劇也引進讓網友決定劇情的機制,不只提高觀眾參與感,而大量臉書(Facebook)粉絲則吸引廣告主購買網路廣告,創造另一營收來源。

在新戲《大》劇中,則請來昆蟲專家廖智安建立台灣原生種昆蟲文化資料庫,將昆蟲天性運用在男女主角個性和情節,昆蟲條紋也變身女主角的圍巾圖案。「就好像豹紋一樣,原只是動物身上條紋,卻變成流行符號。昆蟲條紋也可以授權到各類商品,間接從一部戲劇跨進設計、甚至精品產業,」蘇麗媚分析。

挑戰:最缺跨界人才電視人和技術人亟須整合

據工業局研究統計,《醉》劇所衍生出的漫畫、社群、購物、App等應用,所創作成本產值比是一:七。但對蘇麗媚來說,七倍的槓桿還不夠,「距離好萊塢投入成本與產值比約一:二十,還差很遠。」她認為,內容透過數位匯流無國界力量,產品才有機會行銷國際,創造目標一:十五的成本產值比。

先行者付出的代價不小,戰將折損是其一。前兩部戲,就走了五名幹部,對照夢田不過是十六人的小公司,流動比率竟高達三分之一!

這五人包括技術人和傳統電視人。「會技術不懂電視,懂電視不知道消費者使用路徑思維。做事的人聽不懂我要的,就像打在空氣中,」蘇麗媚坦言。以一位曾待過前三大電信業者副總經理為例,在思考顧客購買圖像解構時,少了故事情節多元開展思維的訓練,往往將平台做成僅提供資訊的入口網站,而非點擊式漣漪開展式的平台,自然無法適用於手機、平板或者MOD電視。

「專業思維的人聽不懂跨界語言。蘇執行長說二十次,等於挫折二十次,」夢田文創總監丁長鈺說。無法對話,這位主管沒一個月便高唱不如歸去。

傳統電視人的問題,來自彼此認知不清。拿一位擁有十五年電視台經驗的離職主管來說,當初覺得串聯跨平台是內容業者出路而加入團隊,但實際執行後,才發現從換腦袋到執行面,都重新被打翻。

該主管待在大公司內可呼風喚雨,要一張設計圖下午就擺在面前,但到了夢田,凡事要親力親為,並且,四螢一雲是可實現的夢想?還是空想?台灣先前沒有成功前例,在前景不明下,遇到有人挖角,便轉身離去。

未來:打造跨國架構與新加坡合作「三網」布局

挺過無數難關的蘇麗媚面對此景,難免挫折,曾經想:「我們還需要做這麼多嗎?回到戲劇製作就好了!」但,丁長鈺反過來勸說:「這是未來趨勢,放棄就只能走回傳統老路!」

痛定思痛後,她改變溝通模式,以集會討論取代單一對話。召集專案相關人一同開會,讓彼此了解進度與困難,而不是每個人忙自己的,卻忙得沒有交集。另方面,透過與各領域產業大老聚會,請益各方跨界人才;且以專案合作方式委外,取代原先全職人員聘用。

但,挑戰依舊在。「電視製作是點的思維,文創產業是團狀開展思維,打破封閉產業生態是一個問題;而資源盤點、新拆價關係、人才思維,都是要克服的關卡,」台灣藝術大學通識中心文創概論課程講師陳明輝觀察。

「團狀開展」不容易,但每開展一步就多一份營收。翻開夢田財務報表,二○一一年營收一億一千二百萬元,淨利近二千三百萬元,每股稅後盈餘(EPS)九.五元;二○一二年營收將破億,淨利估計增至三千一百萬元, EPS十三元。近期,夢田與新加坡第二大電信業者StarHub簽訂數位媒體事業戰略合作備忘錄,將落地新加坡,打造跨國的三網(手機、網路、數位電視)合一新媒體事業。走出舒適圈之後,蘇麗媚試圖將偶像劇的應用範圍擴大,讓獲利來源有更多的可能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644

中國崛起的衝撞 井底望天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1090fd0102ekos.html

這幾天看台灣的學運,才發覺,大家對中國崛起這個事件,仍然缺乏真正的瞭解。

西方對中國的誤判

中國崛起這個概念,從中國政府自己的戰略角度來考慮,應該是2008年奧運會之後,有了一個轉變。其中大國遊戲系列,在高層以及他們的智囊圈子裡面,起的影響還是蠻大的。所以針對台灣目前出現的這種反中國傾向,應該已經有了預案。

其實當時在私下交流的過程中,我早早就提出了這樣的判斷。說白了,也就是奧運會這個時間點,本身沒啥意義。可以說,中國人當時就是想牛叉一下,還想著好好開一個大派對,你和我啊,you andme啊,一家人啊,呵呵!結果就被人家外面把狗血、牛糞啥的全部潑過去了。

可以說,胡和溫這些人,還是蠻熱心於融入世界大家庭啥的。所以我一早就看出來,這個衝撞是不可避免的了。可以說,習哥這一代人,和在2008年還是副部長的一些人,都應該從大國遊戲裡面汲取了不少養分。最起碼,就是在如何保持中國人的自身文化印記,和堂堂正正地在世界做人這方面,最起碼現在已經是公開的政策了。

當時,我基本上就是這樣的一個預判——之前的政府,從小平到澤民,到錦濤,不管是真情,還是假意,起碼是讓西方人,有這樣一種想法:就是你們西方的文化模式和世界秩序,肯定是我們要努力達到的(目標)。但是,因為我們國家歷史包袱重、經濟底子薄、問題多多,請多給我們一些時間,慢慢來……

所以(那時)西方對中國的主要戰略,還是相信(中國)可以顏色革命、和平演變。雖然在2001年911之前,有點要動用軍事手段的想法。基本上(西方)還是相信,神聖偉光正的西方意識形態,是無堅不摧的。你看蘇聯的例子,是吧!

所以(西方內部的)派別之爭,主要就是急演變,和慢演變之爭。那麼當西方開始慢慢明白過來,中國不會按照他們劃定的方向走的時候,當然會如夢方醒。但是,這個時候,對中國充滿失望而怨恨的,首先是海外華人團體。

海外華人和周邊地區的絕望

這個海外華人團體,可以說是徹底接受了西方至上的文化等級主義。在他們認為,中國會慢慢地走進這個西方至上的等級次序的時候,他們可以扮演為中國(向西方世界去)解釋和安撫的角色。但是,當他們發現中國未來的步伐,和他們的期望漸行漸遠,就會變友為敵。

那麼我這個判斷,在2008年初,就已經傳回去了。

其實,我說的這個海外的概念,是包括香港、台灣、新加坡,廣義也包括日本和韓國的。看到日本外交戰略啥的,有一個主題評論就是說,你中國要和平崛起,就要向西方表達善意(給好處哈)。不但要對美國表達善意,也要對我們這些日本啥的,表達善意。

所以你看一下香港的各種反中運動,最近是看到米字旗出來了,這個是以前看不到的。這可以算(海外華人團體對中國)徹底失望的標誌吧。看台灣的學運,也可以看到類似的意思。如果這個服貿是和日本、美國簽的,哪有這樣的反應?

 

(這些人就是西方主子面前矮人一等,自己祖先面前高人一等,這就是典型的沒有獨立人格。什麼「主體意識」,都是假的,骨子裡的奴性才是真的。龍應台就是最好的例子。做西方人的二等公民當慣了,發現看不上眼的大陸三等公民卻翻身做主人了,自己不習慣)

主要是你要看到那種人格里面的分裂。

比如你在香港,本來跑到香港來的內地人,主要是廣東各地鄉下人。你就好像,台南鄉下跑台北來,當然歧視你了。雖然香港不少人的祖先,都是這些地方跑過來的。那麼笑話你,說話有鄉下口音啊,老土啊等等,本來就是常事。結果就是香港地鐵不許這些人吃食物。兩個白人小夥子吃了,(這些香港人)卻不敢管;看到說普通話的,就理直氣壯出來管。突然發覺人家是新加坡的,也不敢說了。這個是庸俗小市民的角度。

但是從知識分子的角度來講,就是漢賊不兩立,斷定他們認同的西方那套,是先進的,文明的。認定中國大陸那套是落後的,野蠻的。現在是你不向文明靠攏,還要拖我落水,變成野蠻?

所以這個時代的大悲情感,真是蠻絕望的!

現在就是內心那點可憐的自信,是沒有金錢來支持的。如果中國發展的勢頭一直下去,這種內心的自怨自艾,會越來越厲害的。

加上台灣這15年,就是李登輝和陳水扁當政,搞去中國化的教育的時候。香港的教育也不要說了,根本還是殖民地至上那一套。中國自己內部的教育都是千瘡百孔,就別說外面了。

所以大家看到現在的年輕人,就是這些教育的結果。

那麼海外華人這種全面的(比大陸的中國人要)高人一等的意識,現在面臨的就是一個挑戰。就是經濟上,這些人已經開始看到窮途末路了。比如台灣,不搞服貿,對大陸來說,無所謂;但是對台灣來說,就是朝菲律賓(的樣子)去了。

所以現在就是這種,你比我有錢,但是我比你高尚的心態。你看狄更斯的小說,就是英國工業革命大潮裡面的落魄貴族,對新興富裕資本家的那種感受。

台灣的情況,就是台灣的大家族,比如連家,江家,辜家等等,都要和大陸聯繫才可以發展。而且不光是國民黨,加上民進黨,各種大佬,都離不開大陸因素。

所以現在美國要搞重回亞太,任何一個地方一鼓勁,反中勢力就很容易抬頭。不過這次美國駐台「大使」已經明確表態,不支持學生運動。認為(學生運動)是反民主的行為。而且表示,如果不簽服貿,也不接受台灣參加TPP談判。

 

(季風:請問井大,台灣人根本對大陸不歸心,為什麼還一直對台灣讓利呢?比如服貿,中國加入全球的服貿協定後,台灣市場自然必須對中國開放,幹嘛還和台灣另簽一個,項數還多得多?)

季風,還是因為(中國政府的)那些統戰思維,沒有改變。

美國對中國崛起的應對

(美國駐台「大使」批評台灣學運,這是在挺馬英九吧?)

不是!是美國沒辦法在兩線,同時對俄羅斯和中國開戰。

大家看到,2008年,一個最大的事件,就是美國金融危機帶來的經濟危機。從那個時候開始,俄羅斯就從對格魯吉亞動武(開始),一直在收復失地。本來烏克蘭已經由親俄政府控制,然後美國就翻盤,打一個防守反擊。那麼現在俄羅斯再打,反反擊。如果美國同時得罪中國和俄羅斯,中東會安寧嗎?

不過一個大國崛起,本來就不是容易的事情。比如日本當年崛起,先打敗西邊的中國,再打敗北邊的俄國,再打東邊的美國,就沒有再了……或者看當年的俄國,也是在克里米亞,被英國、法國和突厥群毆;或者看當年德國,也是打了兩次世界大戰。所以中國不主動挑起戰爭,但是隨時準備打戰爭的拿捏,還是蠻到位的。

但是美國之前討乖巧,是因為兩次大戰,都是游離在外圍。那麼如果直接同中國對抗,不符合美國利益。其實美國最擔憂的,還是被甩出亞洲。所以最理想的選擇,就是要調動亞洲周邊力量,做主要對抗(中國的)角色。然後美國可以左右逢源,來仲裁糾紛。但是其他國家,都是想最好你自己去對抗,好處我們吃。而且美國打了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都沒佔到便宜。

中國的選擇

中國的選擇其實蠻簡單的。

一個就是發展軍工,在15-20年內,把美國逼出西太平洋;

一個就是看著周邊地方的經濟逐漸衰落。哪有蠻夷的日子比天朝過得好的道理!

   蠻荒之地,本來就應該窮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826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