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惡法 通脹 七一苦苦苦

2011-6-30  NM




七一臨近,「反地產霸權」、「反通脹」等口號已捲起上街怒火,無能政府在無諮詢情況下,突然急推立法會議員「替補機制」,剝奪選民投票權。惡法未通過,大律師公會三度狠批違憲。

「當年如果廿三條通過咗,對一個民主社會好有威脅性,所以我出嚟行。」麻醉科專科醫生胡可源今年五十出頭,自言體力不佳,○三年去過七一遊行,行不了半 場,覺得太熱便離場。他像許多港人一樣,平日只關心切身的事。然而,今年七一,他再次出動,他說:「我份人好簡單,我哋擁有一人一票投票權,咪去投票選我 想選嘅人囉,點解政府有個無邏輯、咁難令人明嘅替補機制?」

「替補機制係用嚟對付上年五區公投,但既然啲錢係我哋,啲票係我哋,使乜政府幫我哋決定要點做?五個人辭職再選,係要冒險可能被叮走,但最終佢哋又選番入去,即係有民意基礎!而家監生逼我哋接受替補機制,遲啲又會唔會要我哋接受番廿三條?」胡說。

打惡法名醫也上街

醫學界中不少人都是尊貴又怕曬,但今次七一,也預備上街宣洩不滿,醫學會會長蔡堅便是其一:「嗰日朝早要參加慶回歸酒會,中午要返嚟診所處理文件,下晝再 要過海去維園,我係又怕熱又怕曬o架,仲有份碩士論文未寫完,不過唔去發洩吓,我驚我又嬲到血壓再升高啲。」「替補機制點解淨係針對民選議員?功能組別 呢?仲有特首選舉呢?如果政府話曾蔭權有咩冬瓜豆腐,由梁家傑頂上,OK,我由頭再諗過支唔支持你個替補機制?」蔡說:「我係唔支持五區公投,不過我一樣 去補選,因為投票權係我應有o架!政府策略永遠就係由上而下壓落去,有晒方案決定先嚟『聽取民意』。」不但專業人士上街,音樂人周博賢於○三年七一遊行 後,作了首歌《多謝你!下來吧!》鬧政府,今年首歌被網友放上YouTube轉載。「我唔係年年去遊行,不過呢一年發生好多事:菜園村、預算案、茉莉花革 命、地產霸權、國民教育,以至最近的替補機制,最初話搵一個落選嘅最高票人士去補呢個位,唔理對方係咪同一條隊;而家又改口,話同一名單都得,但政府有無 諗過單議席單選票,先至係最能代表市民?」周說:「警方話唔俾帶樂器嘛,我就帶水樽同埋筷子去敲打,咁樣又算唔算樂器呢?」

卅蚊一餐五個人食

除了新鮮熱辣的替補機制,貧富懸殊是最多人關心的七一議題,像住在荃灣老圍村寮屋的刁家,每日難題是:怎樣卅蚊買一餐餸。刁太說,他們一家五口以前一餐花 二十元,現在通脹狂升,再慳也要三十元:「一斤菜舊年八蚊,而家要十二蚊;豬肉以前一斤十八蚊左右,前幾日已加到廿四蚊;我每次買都係叫阿叔切十五蚊俾 我,嚿豬肉愈嚟愈細,唯有食少啲。」卅蚊一餐餸怎樣買?第一味腐竹豬肉是近日難得好餸,刁太說:「腐竹係街坊齋堂留俾我哋,佢哋好人,有時人哋拜過神嘅祭 物,無人要就俾我哋。」第二味是中午食剩的腐乳通菜,「煤氣又加、電費又加,煮一餐飯都貴過以前,依家我哋都會煮多啲,食幾餐。」就算買餸,刁太也專趁街 市收工時才買,因這時清貨,最筍價,就算買,也挑隔夜菜這些下價貨才敢買。

兩歲女兒一個月食三罐奶粉,每罐要一百六十八元,比半年前加了兩成幾。刁太有時 為了慳奶粉錢,沒按標準餵足奶,有時女兒吃飯算了,「奶粉好貴,慳得幾多得幾多。」免費派食物的食物銀行,刁先生未聽過:「社工無同我哋講過有食物派,可 能呢區無啩,如果有,每個月慳番幾百蚊已經好好。」刁太大女和二子讀六年級和五年級,「書簿費資助唔晒,每學期每人要買一千幾百蚊書,點解啲書會愈嚟愈 貴,又改版,家姐嘅書俾細佬都唔得。學校冷氣費一個學期又一百幾十,中午飯有資助,但每人每月都要貼二百蚊,總之樣樣都貴晒。」刁先生無奈說。刁太做主婦 沒有收入,刁先生本可不打工,申請八至九千元綜援舒服生活,但他自覺有手有腳,不想全靠資助度日,於是做食環署外判清潔工,月入五千多元,只拿三千多元綜 援,幫補家計。但怎努力也鬥不過通脹,「柴米油鹽樣樣貴,人工只係加好少,政府做過咩?有無打擊通脹?社會有好多低下階層,政府有無真正幫助?」刁先生批 評。

替補機制補鑊

源起政府不願再見去年五區公投,上月提出替補機制,建議日後立法會議員辭職、去世或被褫奪職位時,不再補選,改由同一選舉中最接近得票者補上。替補機制的 謬誤極多一)大律師公會指出是違反《基本法》,剝奪市民選舉和被選權二)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指出,以○八年新界東選區為例,假如社民連梁國雄辭 職,便由當年落敗的自由黨田北俊頂上,換言之投給社民連的選民,便再無議員代表,反而得票低的自由黨可入立法會,削弱立法會代表性。下一步政府週一讓步, 改為由同一張參選名單下一名未當選的參選人補上,但仍是取消補選。修訂換湯不換藥,市民未收貨。但政府擬下月通過惡法,堅持不諮詢公眾,令人擔心廿三條隨 時照樣匆匆立法。

天台劏房熱似火爐

通脹之中,赤貧戶最怕是貴租。住在深水埗基隆街唐樓天台劏房的劉太,每天傍晚買了餸,便拖着兩個兒子「行山」回家。說劉太回家路似行山,並不誇張,唐樓沒 升降機,九歲大兒子頂着廿幾磅書包走在前面,劉太就拖住兩歲細仔和大堆餸菜,跟在後面。行到三樓,未及三呎細仔率先「發難」,扭着媽媽抱:「媽咪!我行唔 郁喇!」

細仔死抱媽媽腳,像樹熊般半拖半拉,終行完九層樓,足足二十分鐘!「每次返屋企好似打仗,個大仔成日同我講唔想住天台、唔想行咁多樓梯,我話鬼叫我哋窮, 有咩辦法?」劉太邊喘氣邊埋怨:「政府無租金管制,又唔肯建多啲公屋,啲高官點解唔嚟呢度家訪,了解吓民間疾苦呢?」

天台的家,又是劉太一家四口另一噩夢。他們住的百呎劏房,只是天台僭建鐵皮屋內劏出來的五間房之一,屋內除了一扇不會開的窗,就只一條俗稱「貓梯」的樓梯,連接一片天。

「住天台劏房唔驚就假,好似馬頭圍道大火,細路點走?外面啲房都動輒二三千蚊租,我老公做廚房雜工,月薪七千幾,點負擔得起?呢度只係千四蚊。講真,行都 唔係問題,最慘係熱似火爐,開住冷氣,啲汗都好似沖涼咁,細仔成日打開雪櫃,塞自己入去,我見到實鬧,但諗深一層,佢太熱先咁做。」劉太嘆氣。

夏天乾煎,雨天漏水,頭頂大堆電線,又怕漏電,是劉太這類無領綜援的赤貧戶唯一選擇,「兩個細路仔單單坐校車同學費,都要過千一個月,業主都係因為體恤我哋窮,先無加我哋租,如果政府拆咗呢啲天台劏房,又上樓無期,我哋一家真係要瞓街先得。」劉太無奈的說。

難敵集團商戶逼遷

不單低下層難頂貴租,在大型商場經營的小商戶亦被逼得透不過氣。屯門市廣場今年續租要加一成以上租金,個別新租戶租約比上手貴兩成至兩成半;沙田第一城及 馬鞍山廣場翻新後,平均加租百分之十七,其中醫務所加得最多,加幅達一倍。小商戶除了抵不住加租結業,亦有因為鬥不過大集團被逼遷。「如果你開個價我承唔 到無辦法,但佢哋係突然同我講,你唔可以再繼續喺呢個商場做生意,我覺得好無良。」在火炭駿景園商場經營西餐廳十一年的廖茗勵說。

駿景園商場由港鐵擁有, 並聘用新地旗下的啟勝做管理,年初廖茗勵才從其他租戶口中得知,五月約滿後鋪位會租予一間琴行。當時管理公司解釋要重整商戶組合,將補習社、琴行等歸納一 區,但個多月後卻通知她商場已沒有食肆鋪位,「我哋一直好好生意,全場幾乎最旺,舊年先用十八萬翻新個廚房,無諗過忽然話會唔續約。但附近客人想要咩,業 主唔會理,佢哋係鍾意大集團。」

廖茗勵說來仍然勞氣。本報向管理處查詢,得悉一個食肆鋪位已租予板長壽司,另有一個鋪位仍未租出,正與另一間連鎖餐廳洽 商。廖茗勵續指,作為駿景園租戶,除繳交租金外,另加冷氣管理費每呎三元半,還要上繳相等於營業額百分之十三的「分成」,但最令她氣憤是退租時還原鋪位的 苛刻要求,天花板要噴白,牆身要補窿髹過,地台更要打至見石屎,「足足打咗四吋,我從來未聽過,每晚十點後開工俾雙工,十二點後俾三工,五日工程埋單三萬 蚊。十年前兩鐵合併前,九鐵份合約無呢啲要求,但唔到你唔聽,按金喺佢度。」

熟客:幫襯十年好失落

廖茗勵將鋪搬到對面工業區的坳背灣街,從頭做起。訪問那天,熟客王先生打電話確定門外有車位才過來,「好失落,之前返工日日幫襯,依家要有時間先搭一個站 小巴或者揸車落嚟。」在駿景園工作逾十年的商戶王先生指,這裡食物咖啡合他口味,「我哋睇住佢哋開頭無客,一路守,到依家有忠實住戶捧場就要走,好可 惜。」

他認為,商戶組合調整是無可厚非,但既然有特色,不應扼殺。新鋪鋪面七百呎,座位比舊鋪多一倍,月租三萬五千元。廖茗勵指,以前晚市、假期生意最 好,現在每日五時半可以關門,星期日休息,午飯時間反而最忙,為迎合市場,午餐平均減價兩三元,一點前埋單減一元,希望多做一轉客,「之前每個月賺三、四 萬,依家要重新嚟過,不過唔使追數上繳仲舒服咗。」她期望三個月至半年可以收支平衡,但經過今次,以後都不會再租商場鋪,「明知鬥唔過,怕怕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04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