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靠譜營養師都在哪兒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32238

2017年7月7日,青年營養師大賽在北京舉行,被稱為美女營養師的王曉純榮獲“十佳營養師”稱號。(視覺中國/圖)

(本文首發於2018年1月4日《南方周末》)

超過30萬人獲得國家“公共營養師”認證,但受過正規教育的不到4000人。“全國一哄而上,什麽地方都搞培訓”成了常態。

原本“小而精”的營養師行業急速膨脹,魚龍混雜,營養師也逐漸被妖魔化成了“騙子”或“瘋子”。

母親結腸癌手術結束後,營養搭配一夜間成為周強家“重要且緊急”的事情。

此前幾十年,營養師和周強一家毫無聯系。術後醫院臨床營養師給周強的印象僅限於“問問情況”,真正需要營養咨詢的時候,找上門來最多的卻是推銷保健食品的“營養師”——周強更願意稱他們為“賣藥的”。

最著急的是周強父親,有一段時間父親只做水煮青菜和肉給母親,因為怕油鹽“刺激傷口”;過了段時間紅薯、蘿蔔等根莖類食物又成了禁忌,因為“行氣”。“什麽能吃,什麽不能吃”這一話題不時成為家庭戰爭的導火索。在這個過程中,家里的“抗癌”保健品也堆了起來。周強給微博上的明星營養師們發私信咨詢,但並沒有收到回複。

“靠譜營養師都去哪兒了?”這是周強,也是許多國人的疑問。

表面上看,中國並不缺營養師。2005年以來,超過30萬人獲得國家“公共營養師”認證,但周強們面對一個嚴峻的現實:這其中受過正規教育的只有不到4000人。

行業內職業定位模糊、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社會需求卻逐年加大。內壓外力的共同作用下,建立更科學的營養師認證體系也成了一件“重要且緊急”的事情。

2017年12月18日,“健康中國2030”第一屆全國社區營養與健康管理大會暨首批註冊營養師頒證儀式在北京全國政協禮堂開幕。會上,第一批註冊營養師代表正式獲得認證,代表們說,“感受到了國家對這個行業的重視”。

“希望從此以後,越來越多的合格註冊營養師找到發揮才能的崗位,社區營養師逐漸和社區醫生一樣,納入我國社區健康管理的體系,全方位、全周期保障我國國民健康。”18日晚,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範誌紅在微博上留言。

高門檻的“註冊營養師”

陳然沒想到自己第一次站在國家政協禮堂的主席臺上,是因為執業資格考試。他是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研究員,也是第一批拿證的1500余名註冊營養師之一。

2016年12月,中國營養學會成立註冊營養師工作委員會。彼時,國務院剛剛下發《關於取消一批職業資格認可和認定事項的決定》,取消了共計114項職業資格許可,其中就包括風行全國的公共營養師認證。

中國營養學會理事楊月欣這樣解釋公共營養師與註冊營養師的不同:“我國目前實施兩種職業認證制度:一是從業資格(職業資格)認證,是職業基本入門門檻;二是執業資格認證,必須通過考試獲得,是具有專業水平能力的證明和執業資格認證。”註冊營養師屬於後者。

2017年7月9日,陳然在北京參加了註冊營養師考試。他的直觀感受是,與公共營養師相比,註冊營養師加了臨床營養學知識,在基礎食物營養上的涉獵也很廣。

微博紅人、前友誼醫院營養科營養師顧中一也參加了這次考試,“裸考”成績74.5 分。而這次考試的“狀元”也只有79分,就在顧中一此前工作的友誼醫院營養科。

陳然還註意到,第一批註冊營養師大多科班出身,以醫院臨床營養師為主,像他一樣來自企業的只占到20%-30%。

在臺上接過註冊營養師證書時,陳然和他的研究生導師範誌紅間只隔著五個人。但範誌紅並沒有參加這次考試,她是為數不多“以中國營養學會專家身份”免考的註冊營養師之一。

首次註冊營養師考試,通過率為38%,但範誌紅覺得,門檻必須足夠高,保證營養師的質量,是對社會大眾的健康負責,也是提高營養師社會地位的必須措施。

這已然給出了營養師篩選的新標準。“以後我如果招營養師,也會優先考慮有這個證的人。”顧中一說。

當天,註冊營養師的LOGO也與認證同時發布,主體是RD兩個英文字母——這和美國營養師考試的縮寫一樣。

在美國,成為註冊營養師要有學士學位,並在成熟註冊營養師的監督下,進行至少1200小時的實習,完成之後才可以考試。而要保持RD資格,每五年得修滿75個繼續教育學分,其間營養師行業協會還會定期抽查。

全國一哄而上學營養

範誌紅的微博每天都會收到上千封和周強類似的問題。“怎麽吃有營養,病人要如何註意營養?”

“這樣問我,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在範誌紅看來,營養師和醫生看病一樣,在給出建議前,要做詳細的問卷調查,還要看醫療檢查資料,完全了解後才能給出有根據的個性化指導方案。

許楨也有同感,作為河南省人民醫院營養科臨床營養師,他和同事開出的任何一個營養處方,背後的科學原理遠不是“多喝魚湯雞湯”那麽簡單。

大眾不理解營養師的意義也和營養師群體本身有關。按照中國營養學會副理事長、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蔡威的說法,80%以上的營養培訓都不符合要求。

營養一直是小眾專業,直到2005年,原勞動部啟動公共營養師職業資格考試,掀起報考營養師的熱潮,與之相關的培訓班也應運而生。最初,範誌紅參加中國營養學會組織的培訓授課,感覺挺好:“他們的招生要求是相關專業本科以上,學員里還有研究生,基礎很好。要求360學時的課程做全面培訓。”

不過,其他培訓班卻並不像中國營養學會這樣要求嚴格。隨著社會生活改善和營養師領域的管理缺乏,沒有相關學科基礎的人們通過承諾“交錢包過”的短期培訓班,都成為了“營養師”,資格證發證數量居高不下。

陳然承認,公共營養師在體系設計上並無問題,關鍵是老師根本沒按要求培訓:“最後考試變成了背題庫,把題庫做完基本就差不多了。”

“全國一哄而上,什麽地方都搞培訓”成了常態。原本合格人才極少的營養師行業急速膨脹,魚龍混雜,營養師也逐漸被妖魔化成了“騙子”或“保健品推銷員”。2008年開始,範誌紅“實在看不下去”,不再參加任何培訓班的授課。

大專院校的培訓老師退出,職業培訓緊隨其後。王麗是一家職業培訓學校的老師,專做營養師考試培訓,她的課程可以用於各種類型的營養師考試,但服務最多的人是管家、育嬰師或月嫂。

2011年,王麗進入廣東藥科大學時,是公共營養師最火的幾年。她記得宿舍樓下和飯堂里到處都貼著公共營養師的考試廣告,發布者有培訓機構,也有各地營養協會。

那時候,公共營養師還和地方落戶政策掛鉤。“最開始加70分,後來30分,有些地方加十幾分。”許多毫無營養相關背景的人去參加考試,只是為了積分落戶。

亂象讓行業劣幣驅逐良幣。2013年,陳然從中國農業大學碩士畢業時,營養師的工作已非常難找,最多的職位是保健品銷售:“配營養餐類的職位幾乎沒有,醫院營養師沒關系進不去,師兄師姐中很多人都改行了。”

一個證沒了,千萬個證起來了?

2015年,為了微博認證時有個身份,陳然考了公共營養師資格證。2016年底,公共營養師資格認證被取消,但王麗的培訓工作並沒有受到太大影響——“可考的證太多了”。

王麗說,相比已經“考濫了”的公共營養師,註冊國際營養師顯得更為走俏。原來做公共營養師的培訓機構,大多轉行做起了“註冊國際營養師”。官網顯示,該考試由美國認證協會組織,2003年登陸中國。

但“國際認證”的可靠性在業界一直存疑。王淩宇是上海一所職業學校教師,他發現國際註冊營養師官方網站域名登記的郵箱所有者為一名馬姓女士,登記手機號來自廣東茂名。

冠上“國際”的名頭,實際卻換湯不換藥。南方周末記者自稱為中專學歷、以不相關專業考生身份咨詢某培訓機構,對方表示可以為記者走“特殊渠道”,直接報考高級營養師——這是國內最高級別的註冊國際營養師,一次性通過率為85%,兩次通過率92%。但考生不能自己報名,只有通過培訓機構。

該培訓機構負責人表示,2018年考試改革,只有在2017年內交錢,才不用考英語,也不用論文答辯。報名和培訓費用是5680元人民幣。

但2018年元旦後,南方周末記者咨詢新政,對方又表示“趕緊交錢,還有2017年的補錄名額”。

此外,國務院下屬中國商業聯合會托管的商業飲食服務業發展中心主辦了“國家營養師”認證,中國飯店協會則有美食營養師。各省市都有自己的營養師證。“比如說運動營養師的證,一定要到深圳才能考。”王麗說。

臨床、食品或營養科學出身的營養師們,大多對市面上各式各樣的營養師認證嗤之以鼻。“那些培訓證,遠不如相關專業的學位證有含金量。”範誌紅說。

正規了,無處去?

大半年前,顧中一離開了友誼醫院,在組建自己團隊的過程中,他坦言招人要承擔一定的壓力:“我可以解決他暫時的就業,甚至提供不錯的薪水,但未來行業發展會怎麽樣,能給他們提供怎麽樣的持續發展力,我不敢保證。”

一些人擔心在缺乏對營養師崗位定性、又無專業培養渠道的情況下,註冊營養師認證能走多遠,仍未可知。在範誌紅看來,註冊營養師的未來走向,關鍵還在於要“管住了”。現在的註冊營養師管理必須法制化、規範化,就像醫師資格和律師資格一樣納入國家法律管理,決不能重蹈公共營養師培訓的覆轍。

目前,我國四年制營養學專業本科畢業生每年的數量達3000-5000人。學會理事長楊月欣說,他們計劃在未來三年發展一萬人的營養師“正規軍” 。

但即便是這些營養師學成歸來,一個急迫的問題是:這些“正規軍”今後要往哪里“放”?

“現在雖然有了規範的註冊營養師考試和認證,但如果合格的營養師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崗位,最後難免還是淪為保健品銷售員。”範誌紅說,由於我國沒有營養相關法律,現在高校培養的正規人才也難以獲得和營養工作相關、有穩定收入保障的崗位。

2017年是範誌紅做北京市人大代表的最後一年。此前,她曾連續三年提出在社區試點配備營養師的建議,甚至為實際操作配了詳細的方案。

第一年,建議被轉給了市衛計委,第二年轉給了民政局,第三年轉給了老齡辦。各部門雖然在口頭上都表示是一個好事,但三年過去,仍然沒有一個社區落實這個建議。

“最後就是什麽進展也沒有。”範誌紅嘆息。

在她的設想里,政府可以委托行業協會和學會,比如北京市營養師協會和中國營養學會來幫助找到具有良好專業資質的營養師,政府只要提供崗位和人力費用。為了節約費用,兩三個社區配備一個營養師,每周去1-2天服務居民也可以。“至少讓社區居民知道,星期幾有個營養師在這里幫他們解決營養問題。”

對營養師的討論逐漸陷入一個怪圈:國務院層面不斷發文件,要求提了不少,落到實處的不多:倡議之外,我國迄今沒有營養師相關法律法規,也沒有統一的配套制度。

早在1993年,國務院就提到要創造條件,逐步實行按一定人口比例培養和配備食物營養方面的專業技術人員,設立營養師職稱序列。1997年,《中國營養改善行動計劃(1996-2000)》要求逐步建立並實行營養師制度。2001年,《中國食品與營養發展綱要(2001-2010)》要求提高營養師的社會地位,逐步在醫院、幼兒園、學校、企事業單位公共食堂及餐飲服務業推行營養師制度。

此次註冊營養師認證的政策背景之一,是國務院發布《健康中國2030》和《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後者提出要“註重營養人才培養”。

但營養師職稱,到今天仍未實行。陳然至今走的是企業的技術職稱,理論上他可以自稱為工程師。顧中一在離開醫院前,也是醫院臨床營養師職稱,和外界無關。範誌紅則是學術職稱,職位是副教授。

在範誌紅看來,根本的崗位問題不解決,相關法規不出臺,考證將繼續陷入尷尬境地。根據註冊營養師考試規定,考生考試前須有營養學實習或實踐經歷。但在現實中,“剛畢業的相關專業學生沒有實習崗位,沒有營養工作經驗,如何考證?”

教學研究之余,範誌紅通過微博和微信公眾號積累了大量粉絲。受她影響,許多學生也在做健康傳播工作——這被認為是科班營養師的新出路。範誌紅甚至希望,未來國家能夠出臺規定,為營養健康類電視節目、新媒體平臺和出版社配備營養師,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證媒體所傳播的食品營養知識具有科學性和專業性。

(周強、王麗為化名。南方周末實習生羅逸爵對本文亦有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994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