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三馬為什麽要給眾安站臺?

關於眾安的第N篇文章,今天要討論核心問題:三馬為什麽要給眾安站臺?

 

馬雲持股眾安16.04%,馬化騰和馬明哲分別持股12.09%,鑒於兩位小馬哥在搶占互聯網地盤上爭得你死我活,此次還能一起來資瓷新股,只能再次印證一句話:

 

“沒有永恒的敵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就從招股書里眾安的費用率說起吧。一般而言,財險行業的平均賠付率是65%,費用率是35-40%。對眾安這家互聯網保險公司,除了2014年基本跟行業一樣外,之後每年的費用率就開始節節高升,2017年一季度的費用率飆升到了78%雖然費用率增高跟公司業務結構有關,但為什麽公司要大力發展高費用率業務呢?

 

對比下傳統的保險企業,雖然費用率也在升高,但從2014至2016年,他們的費用率增幅也只在2-4ppt,而眾安的費用率的增幅為27.5ppt!

 

作為股東to be,費用率高了,到你們這里的純利就低了啊(今年上半年可是虧了兩個季度4.87億哦)。


公司解釋,因為我們是互聯網公司,所以我們在IT系統上投入了很多,那我們就進一步拆分眾安五大生態體系過去幾年的費用率,及費用率的受益者唄。

 

眾安的五大保險體系中,直接可比的車險,行業的費用率為36.9%,眾安2016年全年及2017年Q1的費用率竟然都超過了100%(見上圖)。

 

車險眾安主要是跟股東之一的平安做的,雖然是JV,眾安拿三,平安拿七,盡管關聯交易里披露了2016年平安在車險上付了眾安348萬,但沒有披露這里面眾安又要在賠付多少回去。當然對平安來說,自己在全國的車險都很成熟,增加眾安一個小渠道,對平安根本不會有太大影響。

 

另外兩項眾安跟平安的關聯交易:一個是眾安在自己平臺上賣平安的產品,同時賺抽成;二是眾安把自己的資金交給平安做資管,交管理費給平安。過去幾年還有未來預期算下來,在股東身上,眾安就賺了一個季度,剩下全為平安資管做貢獻了。

 

而且看下,到2017年Q1,平安幫他們管了大頭差不多74億的資金(招商管了3000多萬),但總投資收益率,2016年只有1.8%,2017年一季度還是微虧。



然而平安自己的保險總資金投資收益率,今年上半年可是有4.9%的呢。


給平安交了那麽多管理費,還拿不到正數,感覺眾安找了個假平安資管。港真,隨便交給中環哪個基金經理管可能回報都比上面那個好啊,要不要蝸牛妹給你介紹幾個啊?


當然,論反哺股東,還是馬雲厲害啊。眾安跟阿里有三項業務,除了能給阿里賣點保險外,其他都要給阿里付錢,特別是退貨險那里要付很大的技術服務費,真的想問一句:別人家的互聯網公司都是去中介化,眾安家的互聯網模式是把股東中介當神供著,2015年供了2.2億,2016年供了3.55億,今年按照公司招股書里寫的數,2017年打算要供4.57億,2018年供6.4億,2019年再供8.08億。

 

你說一級市場又有估值賺,自己公司業務每年都能穩定收錢,精明如馬雲怎麽會不站臺。不僅要站臺,還要安利給自己股東啊!

 

就想問下,這樣對我們小馬哥公平麽?眾安跟騰訊的業務真的是很單純,要不給騰訊賣保險(今年一季度竟然只賣出去7.9萬的保單,然而今年的小目標是1個億,不知道現在完成的咋樣了),要麽在騰訊平臺上賣自己的信用卡保險和車險,業務的數字倒真沒有螞蟻那麽誇張

 

跟三個股東的關聯交易看完,就知道哪個股東在眾安說話算數,哪個就是隨便站個臺把(可能上次聽了歐老板,馬化騰在平安上賺了錢,再來了個機會就支持支持吧)。

 

最後再來講估值吧,眾安高端定價,已經不能用合理不合理來評價了,13個精算師做了下面這個對比(下面兩個都是按照眾安的中值來計算的,所以現在按照高端定價來算,數字就再誇張那麽一點點把)。

 

跟平安比估值吧,凈利潤只有平安的0.01%,但估值能達到平安的7%。

 

根阿里、騰訊比PE吧,竟然是兩大股東的快100倍!

 

眾安一定是那種吸血鬼跟狼人或者人類的混血啊,出身便是天下無敵。

 

不過牛市不擋人財路,肯定很多人還是相信眾安是美圖十幾倍的加強版,所以建議你們別看我的文章了,免得看完嚇得你們不敢買。

 

祝各位高端定價拿到貨的筒子們,都有收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902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