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IPO堰塞湖水位降三成 中小板排隊企業同比減半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11-08/1159873.html

每經實習記者 陳玉靜 每經編輯 姚祥雲

11月7日立冬,巧合的是,在當天舉行的兩場發審會中,6家上會企業僅春秋電子1家過會,也有報道戲稱“IPO立冬”。
但是,經過相當長一段時間的“排洪”後,無論從縱向還是橫向來看,IPO堰塞湖的水位都在下降。截至2017年11月2日,IPO排隊企業總數已降至489家。而幾乎在去年同時期,IPO排隊企業數量還停留在725家的高位。

也就是說,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停留在堰塞湖中的企業數量就減少了236家。此外,就縱向而言,在今年年初,即1月19日,IPO排隊企業總數還有674家。

對此,東北證券研究總監付立春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稱,首先是IPO審核已經開閘,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背景;另外,IPO審核加速。

他還表示,還有一個重要的方面是標準並沒有降低,並不是像大家說的開閘以後,以及扶貧、綠色通道開啟後,IPO的審核標準會降低、會放松,其實是誤解,而且從新一屆發審委的審核結果來看,其實標準是提高的,現在是更嚴格一些,所以有的企業明知道不能過會的,就撤下來,這一比例還在增多。

排隊企業不到一年減少236家

據證監會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11月2日,IPO排隊企業總數已降至489家,具體而言,上交所排隊企業數量有228家,中小板69家,創業板192家。而幾乎在去年同時期,IPO排隊企業總數還停留在725家的高位。證監會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11月17日,IPO排隊企業總數尚有725家,其中上交所335家,中小板134家,創業板256家。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停留在堰塞湖中的企業數量就減少了236家,也就是說,堰塞湖水位下降了32.6%。值得註意的是,中小板排隊企業數量較去年同期減少了約一半。

實際上,截至今年1月19日,IPO排隊企業總數還有674家,其中上交所313家,中小板124家,創業板237家。而在去年的7月14日,IPO排隊企業數量曾一度達到836家,其中,上交所等待排隊的企業有384家,中小板有155家,創業板297家。

對於IPO排隊企業數量的減少,中國民族證券投資銀行總部董事廣澤峰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IPO堰塞湖的問題一直都有,現在雖然是保薦制,但對於證監會來說還是要核準,核準的話就需要時間,而且中間又有IPO暫停的時候,這算是老大難問題,現在下降主要是因為審核速度相比以前快了,每周都有,一周6家,時間上算的話正好是兩年,不過兩年可能不一定解決完,但三年應該可以。

三大因素拉低水位

首先,IPO審核加速,成為了排隊企業數量不斷減少的原因之一。截至9月30日,證監會今年審核的405家公司首發申請中,328家獲得通過,16家暫緩表決,8家取消審核,53家未通過。而在2016年,全年獲得審核通過的僅有247家。

關於IPO審核的加速,東北證券研究總監付立春也表示認同,他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IPO排隊企業數量減少首先是IPO審核已經開閘,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背景,去年之前的一段時間IPO是暫緩的;還有一個情況是IPO審核加速,現在審核的效率比較高,以前平均需要三年,現在一年多可能就差不多,所以排隊的數量可能就不如之前;另外一個重要的方面是標準並沒有降低,並不是像大家以為的那樣,開閘以後,以及扶貧、綠色通道開啟後,IPO的審核標準會降低,會放松,其實這是誤解,而且從新一屆發審委的審核結果來看,其實標準是提高了的,現在是更嚴格一些,所以明知道不能過會的企業,就撤下來了,這一比例還在增多,所以整體來說,無論是新增的排隊企業、還是排隊過程中撤下來的企業,還是過會以後遭否決的企業,整個過程都比較順暢,在這樣一個動態的機制下,在門口排隊的企業的存量就比之前少了。

其次,除了審核提速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註意到,一些企業主動退出乃至撤回申報材料。如,9月11日,森達電氣表決通過了終止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的申請並撤回申請文件的議案,對於撤回的原因,森達電氣在公告中表示因公司調整上市計劃,決定向中國證監會申請撤回本次上市的申請文件。

森達電氣2017年半年報顯示,公司上半年營業收入7190.29萬元,同比微降0.13%;歸屬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79.45萬元,同比下降30.18%,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僅有471.53萬元,同比下降39.72%;在現金流方面,缺口也有擴大趨勢,半年報顯示,森達電氣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1839.27萬元,而去年同期則為-230.27萬元。

回頭客IPO申請於去年12月28日獲證監會受理,但排隊達285天後,公司選擇停止IPO工作。回頭客表示,由於2017年以來公司的經營業績出現較大幅度的下滑,綜合考慮其經營業績情況及未來業務發展規劃,研究決定暫停IPO上市工作,並已向證監會遞交撤回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A股上市申請文件的申請,10月9日收到證監會出具的《終止審查通知書》。

針對在企業排隊的過程中主動退出的情況,付立春進一步表示,企業主動退出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首先主動退出的企業肯定不合格,因為主動退出是一種極不可能的選擇,對於中國企業而言,在中國A股上市是一個最優的選擇,估值水平又高,各方面還是比較有價值的,只要上了市,即使什麽都沒有,還有一個殼,而去海外上市則是一個次優的選擇,一般企業不會這樣做。換句話說,被動的撤出有兩個原因,第一是排隊的時間比較久,自身業績的可持續性和增長性出現一些問題,公司的業績不支撐企業繼續排隊、過會的情況,所謂的可持續增長能力,還涉及到規模和公司所在的產業、行業以及行業地位,站在新興行業、行業地位比較靠前的,肯定會好一些,反之,持續性、穩定都有問題,更不用說增長了。

除卻可持續性和增長性外,還有規範性的要求。付立春稱企業的規範性不達標,不能按照現在最新的審核標準順利過會,這可能是非常重要的一塊,隨著標準的提高,執行也更加嚴格,即使企業走到過會那一步,也過不了,會被否決,這樣再去等待就沒有意義,所以企業就會半途撤下。

最後,除去上述原因外,新三板被上市公司並購曲線上市也是IPO排隊企業減少的原因之一。付立春分析稱,新三板企業占排隊數量的三分之一,但新三板也是上市公司的並購標的池,組成部分之一,現在交易並不夠活躍,雖然說掛牌新三板後,規範性提高了一點,融到了資,實力更強一些,可以去發展、去上市,但同時也有一些問題,第一,三類股東問題,新三板企業融的資里面可能有三類股東,在現在三類股東問題並沒有完全解決的情況下,這還是有瑕疵的;第二,財報的規範性,在新三板的信披和在A股的信披要求、標準差異還是比較大的,如果前後不一致的話,問題還是比較多,所以被並購借機上市對新三板公司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每日經濟新聞》此前報道,根據Choice數據統計,以首次公告日為時間節點,剔除目前“停止實施”、“未通過”、“暫停中止”的並購項目,截至9月末,2017年第三季度首次披露的上市公司並購掛牌公司案例有45宗,披露的並購交易規模高達164億元,為史上最大季度,與此同時,2017年上市公司並購新三板公司披露可查的交易規模已經高達380億元,已經超過2016年全年交易規模,是2016年全年的1.25倍,為歷年最高。

一些新三板公司借助被並購,可以實現曲線上市,而實際上,還有很多新三板企業卻因多種原因不斷撤回材料或者在長期排隊。就如,今年7月,潔昊環保收到了證監會的《行政許可申請終止審查通知書》,這意味著它歷時一年的IPO之路,暫時畫上了句點。“擬對部分股東進行持股調整”,這是公司公告中給出的原因。還有飽受“三類股東”困擾的海容冷鏈雖然從2015年11月就開始排隊,但是至今無過會的消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883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