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Facebook和Snap的那些事(4):Facebook出大招!190億美元收購WhatsApp為哪般?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814/164581.shtml

Facebook和Snap的那些事(4):Facebook出大招!190億美元收購WhatsApp為哪般?
一個胖子的世界 一個胖子的世界

Facebook和Snap的那些事(4):Facebook出大招!190億美元收購WhatsApp為哪般?

巨頭面對新銳的後來創新者,究竟該采取什麽樣的競合策略?新銳的創新者,又當如何應對?

來源 | 一個胖子的世界(ID:we_the_people)

文丨錢致遠

Facebook和Snap的那些事(1):我們之前理解的閱後即焚可能是假的

Facebook和Snap的那些事(2):為什麽Facebook註定了抓不住閱後即焚的機會

Facebook和Snap的那些事(3):巨頭Facebook的抄襲為何以失敗而告終?

題記

Facebook終於被逼放大招了,花了非常大的代價購買了WhatsApp,為什麽?如果不收購的話,Facebook將會怎麽樣?

2

當年QQ出售要價100萬,為什麽沒人要?

當年微軟出價20億美元,為什麽Google沒有賣?

當年雅虎出價10億美元,為什麽Facebook沒有賣?

如果真的賣掉了,歷史又將會怎樣?

巨頭面對新銳的後來創新者,究竟該采取什麽樣的競合策略?

新銳的創新者,面對巨頭的重金收購誘惑時,究竟應該采取什麽樣的策略?

雙贏的迂回式創新的基本競合策略是什麽?

正文

面對Snapchat這些後來創新者咄咄逼人的挑戰,Facebook有些坐不住了。尤其在前面放了兩個小招都失效的情況下,一個就是準備30億美元現金收購Snapchat,被直接拒絕了。另外一個就是,幾年之內成立了一個創新實驗室,開發了幾款產品試圖能夠模仿,挑戰Snapchat公司,但都功敗垂成。

所以Facebook最終放了兩個大招。一個就是,花了190億美元現金加股票收購一款應用叫Whatsapp。另外一個就是,全力以赴來支持自己早年收購的一家公司的一款應用叫Instagram,全力支持Instagram發展,來挑戰和阻止Snapchat。

這兩個大招的效果怎麽樣呢?我們接著往下說。

3

首先看收購Whatsapp。收購Whatsup在2015年2月份花了190億美元,其中160億是現金,30億是股票。這個收購案非常大了,因為首先160億美元占了Facebook的那個時候整個公司現金總量的差不多1/3。Facebook發展這麽多年,包括上市收的錢,總共也就四百多億美元,花了1/3來收購。

另外一個,Whatsapp那個時候已經有十幾億的用戶量,Facebook收購它,一下子把公司往前大發展了一步,Facebook為什麽要花這麽大代價做這麽大一個收購呢?因為如果Facebook再不做的話,就要被擋在移動互聯網門外了。

因為我們知道現在全世界三款最主要的移動互聯網IM,就是即時通訊軟件,一個就是我們國內的WeChat微信,還有一個是歐美比較主流的Whatsapp,另一個在東亞、東南亞這一帶叫Line。

如果Facebook這三家都沒有參與的話,那麽Facebook就基本上被擋在移動互聯網的主流應用之外了,Facebook畢竟是從PC時代起家的,PC時代的社交網絡霸主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一下子被拋到後面,所以有點著急了。

我們看一下這個收購對我們有什麽啟發或者啟示。第一個就是,看一下Whatsappp為什麽值這個價格,為什麽Facebook會如此青睞它?這個就要從早年的歷史說起,就跟我們之前分析Snapchat的早期歷史一樣。

4

一個成功的創新,像Whatsapp也是一次成功的創新,也是短短幾年之內從零開始。一兩個工程師從車庫開始,突然有一天腦洞大開,突發奇想說要做個應用,這個應用幾年之內在Facebook和谷歌等巨頭的眼皮底下成長起來,成長為大家花重金購買的一個對象。

很多人說我知道啊,Whatsapp不就是移動互聯網IM即時通訊軟件嘛,網上大家進行聊天社交,這是現在的一個總結,往往也是事後的。剛開始做的時候,大家還沒有想這麽遠。

那個時候創始人有一天發現了一個機會,當然之前,他已經嘗試過幾個創業方向,都無疾而終了。然後他發現很多在美國留學的或者工作的東歐人,他們經常要與自己老家的親朋好友聯系,老家的親朋好友聯系一般經過這麽幾個方式。

第一個方式就是發郵件,發郵件大家都用過,一來一往,時間延遲比較大。另外一個就是打電話,但打電話有個問題,就是都是國際長途。老家有個親朋好友打電話給你,有可能你正好不在,有可能你不方便接電話就說了一兩句,說不好意思我要忙了,那我們什麽時候約了再打,這個電話就白打了。那我們大家可以發個短信預約下,問你什麽時候有空,有空我們打電話聊一下。但考慮到國際短信費也是比較貴的,一條短信比方說1歐元的話,那發兩三個短信也是比較貴的。

所以有這麽一個用戶群,他們在這麽一種場景下,他們有一個越洋電話的需求。就是有一個痛點,這個痛點長期以來存在,之前的解決方案,要麽就太昂貴,要麽太麻煩。比方說你也可以發郵件提前預約打國際長途。所以當時沒法解決,大家只能忍氣吞聲了,只能容忍著,直到有一天,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大家發現這個需求有一家公司能解決了。

Whatsapp這個應用很簡單,你裝上了之後,這個應用你可以在里面操作一下,改變自己的狀態。比方說我上課了,我把它設置一下我在上課,我在遊泳或者我馬上要睡覺了,就是最簡單的一個狀態提醒。你更改了你的狀態提醒,你的親朋好友在越洋的那一邊看到了,看到了就可以擇機酌情,跟你進行國際長途聯系。

這樣的話,這個早期的一個應用,一下子得到了很多人的青睞,所以安裝量一下子就鋪開了,但是這個安裝量畢竟是從0到1的第一步。它解決的是特定人群特定場景下一個特定需求,這個需求用特定的方式往往是比較簡單,比較冷門的方式解決的。一般人想不到,你也看不見,也符合看不見想不到的規律。

但是當移動互聯網繼續往前發展iPhone3Gs、4、4s,安裝量越來越多了之後,這個應用就可以直接發短信,大家可以直接聊天,就成了我們現在慢慢看到的雛形。

所以這就是Whatsapp從0到1的創新歷史,我們也是回到它早期的歷史迷霧當中去,挖掘它成功的邏輯。它必須在從0到1的過程中尋求突破,形成爆款,才會有後來的發展。如果你只是等到移動互聯網,等到智能手機功能比較完善比較普及的時候,我開發一個IM給大家聊天。

除了像國內的騰訊相對特殊一點,它是後來者,它來的比較晚。但是微信推出之後,瞬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很快取得覆蓋,反而把前面一些這已經走了一段路的IM給擠出去了。

但是在歐美市場上Whatsapp是走的最早的,就是一步一步迂回發展起來的,最終做大了。大到Facebook橫在前面,把Facebook給攔到了移動互聯網的門外。所以這也是為什麽Facebook花重金去買它,不花重金可以想象,如果Facebook現在還只是PC時代的社交網絡,那Whatsapp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可以想象如果Whatsup發展到跟微信一樣的話,那Facebook麻煩就大了。

第二個值得我們思考的就是,Facebook為什麽要花這麽大的價錢去買。如果你不花這麽大的價錢別人不賣,不賣後果非常嚴重。因為有一句話說的就是,假如你是一個中老年人,你已經很成功了,但是你知道一個年輕人可能是你未來的終結者,或者是你未來全部的希望所在,或者是拯救者,那麽你今天以什麽價格把它買下來都是值得的。

但是悲劇往往發生在,花錢少的時候我們沒有在意這個事情,或者覺得不值得花那麽多錢去買。直到後來等你想買的時候,不得不買的時候高攀不起。所謂今天你對我愛理不理,明天我讓你高攀不起。

所以Facebook為什麽不在三年五年之前把Whatsapp給買下來,這就又符合我們前面說的迂回式創新在早期的時候,你要麽看不見,一兩個工程師從車庫開始。

或者說你看見了,但你看不起,不就是一些東歐的人在歐美在美國生活工作,跟他們以前的親朋好友聯系的一個狀態提示器嘛,方便大家打國際長途的時候來提前查看一下。你說這個應用有什麽前途?

等到後來更多的人裝了之後,發一些短消息,不就是感覺是一個互聯網的短信系統,哪怕你短信發的也是跨洋的,就省點費用,這個也沒什麽特別價值。直到後來發展用戶數越來越多,更多的用戶甚至本土的美國用戶也用的時候,大家就相互之間突然發現,原來我們可以發這麽多短信,不可想象的。這時候等你再去參與的時候,你發現來晚了,這時候價格更大,想要買車票,花更多的錢吧。

這個其實就有點像早年我們聽說過的例子——騰訊,馬化騰有一段時間比較困難,QQ到處去兜售。100萬馬化騰特別想賣掉,但沒人要,有人願意只出六十萬。馬化騰拜見了一個互聯網大佬,那個互聯網大佬說,100萬買你的這個東西,不是我出不起這個錢,如果我要覺得你有價值,我50萬自己做就做出來了,我為什麽給你100萬?

之所以不做,是因為我覺得你這個QQ沒前途,因為那個時候門戶網站郵箱才是正途,你給你的非主流用戶的一些邊緣的小零星用戶一天到晚掛在網上,做個網上尋呼機,聊聊天,鬼知道有什麽用呢。而且美國互聯網聖地就沒有成功的參照物,所以直接pass,當然後來騰訊讓大家高攀不上了。

所以迂回式創新在成長過程中都會遇到一個問題,就是即使你的對標的競爭對手就是巨頭,領先者,其實是有機會在早期跟你進行深度合作或者購買的,但是以各種理由就沒有成功,直到後來,要麽大家還是各自為戰,但是被顛覆被挑戰的滋味很難受,要麽就是花重金去購買。

比方說,我們知道微軟當年試圖購買過Google的,但微軟出價20億,覺得20億已經到頂了,不能更多了。但Google兩兄弟的意思,你要再高一點就好了。

如果當時微軟出100億,我相信Google倆兄弟就心動了。你要拿一筆錢去砸,震撼一下,兩個窮學生一輩子就沒有見過這麽多錢,想象不出自己一輩子還能賺這麽多錢,他就動心了。

20億你給幾撥投資人分完了,創始人自己分就沒幾個億了。幾個億大家覺得這一輩子,也不是說見錢眼開對吧,大家都是有理想的人,為這個錢不會把它賣掉,除非你特別震撼。

但對微軟來講,我可以20億已經是不能再高了,為什麽?我都不知道你怎麽賺錢,不像微軟我賣一份拷貝賺一份錢,賣一份拷貝賺一份錢。我的商業模式很清晰,你Google看起來是互聯網大家比較喜歡的應用,不就是搜索嘛,但是你怎麽賺錢呢?不知道。

或者你能賺到大錢嘛,也不知道,給你20億,那真是已經網開一面。否則就按照正常的投資決策流程,根本不可能買你,談不下來。那談不下來之後,愛理不理,總有一天高攀不起。

其實當年雅虎也是試圖購買過Facebook,出價10億美元,Facebook也不賣,如果能夠出個三十億五十億甚至一百億的話,Facebook要是賣給雅虎了就好了,雅虎今天走到這麽一個結局也讓人唏噓不已。

但如果Facebook現在屬於雅虎的,那完全就不一樣了。包括前面說的Facebook和Google各自都以30億美元40億美元購買Snapchat,Snapchat明白,僅僅是Snapchat上市當天達到了三百多億美元的市值,如果出價高一點也許就賣了。

所以歷史就是這樣,當然歷史沒有如果了。因為為什麽那時那刻出的價格一方出的很高了,另一方面還不動心,那是因為大家對未來的成功,已經成功的價值評估不一樣。

你可能覺得這個年輕人將來會有比較大的前途,年輕有為。但是你沒有想過他的成績會那麽大,他會那麽的成功,成為未來的巨頭,甚至成為你的killer,或者是你的拯救者。

因為你按照傳統的價值分析方式和邏輯來出價的,但這個傳統的就是你自己成功的歷史過程中你總結出來,你再套在一個新的年輕的項目身上的時候,怎麽算都不劃算,不值那麽多錢,這也是不對稱認知的一種方式,大家談不攏。

如果你能跳出自己成功的經驗和固有邏輯與價值評價方式,你真的能夠看到它未來不可限量的成長空間,出大價錢,相對來講,大價錢都是值得的,當然這個大價錢比起你後面付出的代價,其實還是小很多。

那下面一個問題來了,如果一個巨頭把成長過程中年輕有為的公司買下來了,那麽是不是歷史就很順利的往前發展呢?我們講這個不一定了,因為什麽?一旦嫁入豪門,那麽你受到商業規範,規矩比較多,受到了束縛,反而這個項目可能就變成中規中矩了。

就像我們知道的QQ,QQ其實也是有個對標對象的,就當年以色列的叫ICQ。ICQ後來被賣掉了,賣給了美國的AOL美國在線。但是賣給AOL幹什麽用呢?它成為龐大體系里面的一個小角色,它成了一個工具,成為服務AOL主力用戶群的一個聊天工具。

一旦成為聊天工具,就固化同化工具化和矮化了。創始團隊走了,然後再整個大的體系內部把這個工具做好就行了,至於這個工具有什麽其它的發展,有沒有新的用戶群,甚至其它的商業變現方式,就不重要了,就沒人理了。

反而騰訊的QQ賣不掉之後,只能硬著頭皮,然後過程中找到了變現的方式,也得到了很多發展。比方說,曾經有一段時間跟中國移動如膠似漆。大家想象它跟中國移動有段時間如膠似漆的時候,通過SP扣費賺取了一桶金。

後來通過遊戲,大量的遊戲愛好者,其實本人也是QQ的玩家,遊戲是騰訊的主營業務,騰訊也成了中國最大的遊戲公司。

所以這種靈活而又野蠻的生存法則,逼迫也好或者驅使也好,一個成長中的創新公司不斷的去探索一切可能的生存空間。反而被一家大公司花錢買了之後,嫁入豪門反而被各種束縛,同化工具化和矮化,反而沒了大未來。

比方說有一個例子是Skype,視頻聊天的,被微軟以85億美元現金收購了。這是微軟歷史上花的最大的一筆錢。因為微軟錯過了好多公司,錯過了早年的Google,甚至也錯過了雅虎,當然試圖有一段時間以四五百億美元收購雅虎的,但雅虎堅決不賣。當然,現在來看雅虎當時應該賣的,因為雅虎已經過了它的高峰期,後面Google上來了。

所以當微軟再決定進入互聯網領域的時候,Skype就收入囊中。它把Skype收入囊中之後,嵌入到它的Office系統里面,它的設想就是我的用戶群,每天可能是數億人用office。比方說大家都在編輯Word Excel,這時候大家有一個遠程視頻通訊的需求,那正好一點我們就進行視頻聊天了,就進行辦公協同了。

看,又是一次典型的同化工具化矮化固化僵化。Skype再也不會去想著其它的方式去多元化發展,野蠻靈活的生存,然後創造一個全新的領域,就變成永遠是工具了。這樣的話,這個項目就是賣掉了,但是從創新的角度來講,它就死掉了。

所以我們得感謝歷史上那些年輕有為的產品和項目,沒有被巨頭給霸占掉,對我們的用戶來說是非常幸運的,包括Google、Facebook都是這樣的。

但這個邏輯大家就感覺很微妙,那你究竟說是巨頭該不該把它買了呢?他們該不該賣給巨頭呢?賣了之後,又改變了它的結局,就有點像蝴蝶蝴蝶效應的感覺。

其實背後的核心邏輯也很簡單,從巨頭角度來講,其實應該收購,它有錢,而且是未來的大機會。但是收購之後,我們應當做什麽?

不能簡單的一體化,應當讓它還是相對獨立,最好是完全獨立發展,給予獨立的發展空間。但是母體,母公司必須註入資源,這樣的話資源給它,它獨立發展,給它添磚加瓦加把力。這樣的話,這個項目可能就發展的更順利,否則的話,那這個項目可能就扼殺掉了。

早年大家吃的虧多了,所以現在很多收購案之後,大家也慢慢明白了。比方說國內的微信其實也是獨立發展,並沒有被QQ給同化,工具化矮化。它就是相對獨立發展,反而騰訊QQ的母體的資源給註入到微信里面。

支付寶也是這樣,很快就獨立出去變成了螞蟻金服,獨立發展。而不是一個簡單的工具,像國外的PayPal,作為一個支付工具被eBay收了之後,就主要為eBay服務了。那PayPal的成長相當程度上就是受制於eBay的發展。包括Facebook收購的Instagram,後期也得到了非常大的獨立發展空間,Facebook也註入了很多資源。

Facebook 收購 WhatsApp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657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