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辦公廳政府信息與政務公開辦公室組織開展的全國政府網站抽查結果顯示,今年一季度政府網站抽查總體合格率91%,北京等11個地區合格率達100%,而內蒙古、山西政府網站抽查合格率低於60%。
“挑錯”留言辦結率99%
本次通報結果顯示,今年一季度,“我為政府網站找錯”監督舉報平臺的網民有效留言4176條,總體辦結率達99%。縣級以上地方政府門戶網站和國務院部門網站中,有97%在首頁添加了“我為政府網站找錯”監督舉報平臺入口,比上一季度提高4個百分點。
2015年9月,由國務院辦公廳牽頭,在中國政府網開設“我為政府網站找錯”監督舉報平臺,接受網民在線留言。去年7月,國辦要求各級政府門戶網站主頁上提供訪問接口。這意味著,“我為政府網站找錯”監督舉報平臺將實現對各地各級政府門戶網站的全覆蓋全輻射。網民通過不同門戶網站提交的問題,都會通過該平臺經由各級政府網站主管部門流轉和督辦。
個別網站仍“應付差事”
通報顯示,去年第四季度通報的不合格政府網站已經基本完成整改。而本次抽查的個別網站仍存在“應付差事”現象,一些網站的辦事服務功能也亟待完善。
例如,四川省石棉縣“石棉之窗”網、廣西壯族自治區貴港市“中國·貴港”網等雖然開設專欄轉載國務院重要信息,但內容超過1個月未更新;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科技成果轉化服務網”存在為應付檢查突擊發布信息的情況;雲南省大姚縣“大姚公眾信息網”作為縣級門戶網站違規進行了暫時關停;山西省“大同市礦區人民政府網”、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利通區門戶網”等網站未在全國政府網站信息報送系統中申報。
與此同時,第一財經通過對比發現,與以往政府網站抽查結果通報不同的是,本次抽查結果在主要問題中新增“網站辦事服務功能亟待完善”。也就是說,一些網站辦事服務信息不準確、不實用,甚至存在服務不可用等情況首次被集中通報。
例如,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政務服務中心”網部分事項的服務指南僅有名稱而無實際內容;“中國·平潭”網提供的“婦女”、“老年人”等主體服務內容不準確;陜西省太白縣“中國·太白”網“婚姻登記”、“戶籍管理”等服務不可用。江西省德安縣“德安房地產信息網”在首頁大版面刊登商業廣告。
通報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要認真組織開展季度抽查,做好結果公開工作,加大對“僵屍”、“睡眠”、“瞞報漏報”、“違規關停”等問題的檢查整改力度,確保不留死角、不打擦邊球。加強網站內容建設,完善常態化信息發布機制,避免應付檢查突擊發布;定期對網站辦事服務的信息準確性、功能實用性進行核驗,服務事項取消下放或辦理條件發生變化的,要及時調整更新相關信息;對無力維護、問題多發的基層網站,要加快整合遷移,集中力量打造集約化“雲平臺”,提升政府網站整體質量。做好防篡改、防癱瘓、防泄密等工作,全面排查風險,確保各級政府網站有序發聲、安全可靠。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dujuan @yic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