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行業近兩三年來的快速崛起,以及2015年起掀起的場外配資清理,使得為機構提供一攬子綜合金融服務的券商主經紀商(PB)業務崛起,迅速成為券業藍海。然而,伴隨市場結構和風格發生劇變,傳統PB業務中的很多模塊也迎來挑戰:現有交易模式難以滿足機構的定制化需求;靠產品銷售驅動的資金服務業務,在低迷行情中舉步維艱。此外,業務同質化嚴重、托管費每況日下等也困擾行業已久。
升級PB的業務模式,已在券業啟動,發力交易系統、產品及管理人優選、整體服務比拼,都成為了當前的新玩法。這背後,是交易和資金兩大核心訴求、以及從未放松的交易合規底線的共同驅動。
兩大需求和四道紅線
券商PB業務,是指為機構客戶提供的托管清算、後臺運營、研究支持、杠桿融資、資金對接等一攬子綜合金融服務。這項業務的崛起,與前兩年私募行業的崛起密不可分。伴隨私募機構數量的激增,券商除了提供基礎的托管外包等服務之外,資金募集、杠桿融資等功能都為券商帶來了收入增長點。
而另一個重要的發展契機,源於自2015年起對場外配資的清理,第三方外部接口被要求轉移至券商PB系統,而此前盛行的券商出讓交易通道、機構以投顧身份直接下單的“密道”被嚴令禁止。多重發展契機的推動下,PB業務成為券業近兩年大力推進的創新業務。
“通過前期與機構客戶的溝通,機構經紀業務存在一些困惑。”中泰證券2017年私募FOF峰會近日召開,中泰證券金融市場部總經理陳華良接受采訪時表示,在市場結構和風格發生劇變時,傳統PB業務中的很多模塊都迎來挑戰;這在機構對交易和資金兩大核心訴求上,體現得最為直接。
以交易服務為例,券商PB業務在這一業務上的同質化較為嚴重,並且普遍存在定制化需求反應較慢的現象。尤其是去年底到今年上半年,在市場結構和風格發生較大轉變時,私募機構對股票交易提出了更多需求,這對PB業務都是新的挑戰。
券商PB業務中的資本服務,是機構客戶最關註的功能之一。但在當前,該業務也承受多重壓力。陳華良表示,券商傳統的PB業務是以產品銷售作為驅動,但銷售這把雙刃劍在低迷市場行情中受沖擊明顯,“在熊市里,私募產品銷售舉步維艱”。
與此同時,當前資管行業監管收緊、去通道化趨勢明確、投資者適當性全面啟動,原有的募資渠道也隨之生變。此外,從去年下半年去杠桿的監管趨勢不斷強化,資管業務和產品的杠桿比例都出現大幅收縮;分級模式被叫停後,券商之前承擔夾層的種子資金業務也受阻。這些都讓券商PB業務創新受到影響。
就在今年4月末,招商證券因違規被處以暫停新開PB賬戶三個月的處罰,也引發市場和業內的關註。根據深圳證監局公布的行政監管決定書,招商證券PB系統相關業務在現場檢查中,被發現有賬戶曾開展過股票配資業務,但躲過了券商的盡職調查;另有兩個賬戶則被查出涉嫌賬戶出借。一時間,對於券商PB業務將迎來整頓的預期高漲。
陳華良對此指出,針對券商PB業務的監管方向和力度,在2015年後始終沒有放松過。保證產品杠桿結構、賬戶管理、下單模式的合規和禁止違規配資,一直是券商PB業務監管的四道紅線。具體而言,就包括不得涉及場外配資、禁止機構以投顧身份直接下單、加強對高頻交易等策略的監管等。
在實際的業務操作中,出於方便交易、提升效率等考慮,券商也會出現疏忽麻痹。以合規交易為例,目前券商PB系統內部分產品仍是采用投顧模式,機構下單需要通過一套合規方案來實現;但為了解決投顧下單的便捷性,也會出現讓投顧直接下單的情況,而這類操作是嚴令禁止的。
新打法頻現:拼系統、玩優化
需求驅動和合規約束之下,券商PB業務的轉型已經啟動。圍繞著機構對交易、資金的兩大核心訴求,大力投入交易系統建設、提升交易體驗是券商PB業務升級的主流模式。而近年來,券商PB業務更進入到模式升級的新階段:對產品和管理人做優化和篩選、提供整體的系統方案、提高資金募集效率等專業服務能力的比拼,也是當前激烈競爭的焦點。
“之前很多私募是靠券商和銀行的傳統銷售發展起來,但這種模式未來能不能繼續得打了個問號。還有,傳統證券交易員能否適應市場發展的需要,常規交易下單模式是否能夠實現私募的交易支持需求。”陳華良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表示,私募管理人對券商PB業務目前最大的關註點,在於資金募集和專業服務能力。
資金維度上,如何為機構提供系統的募資方案,將成為券商機構業務的核心競爭力。陳華良表示,這一趨勢要求券商從產品源頭設計抓起,包括杠桿方案、渠道來源、資金價格、資金規模及期限撮合等均要加強。“如果現在還停留在銷售驅動,對私募管理人來說,壓力是很大的。從券商層面,必須整合銀行、信托、基金子公司這些通道資源,形成提供整體的方案。這才能幫私募管理人快速將產品落地。”
而在專業服務能力層面,私募管理人的需求一方面聚焦於效率,如托管外包是否足夠快、價格是不是足夠合理。另一方面,創新業務的吸引力也開始逐漸突顯,包括種子資金等業務能不能為私募管理人提供有效支持、孵化、增信等功能。
在更為細化的服務能力比拼中,交易功能仍是重中之重。陳華良強調,當前私募管理人對交易環節的要求越來越高,傳統券商PB交易模式被打破;未來交易中需要加大新工具、新技術的運用。尤其在人工智能的發展和演變中,機器學習、算法使用、模型和場景運用,都會帶來券商PB業務整體的轉型升級。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dujuan @yic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