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寧夏官員們心中,騰格里沙漠汙染事件是這幾年一直抹不去的痛。
去年11月16日,中央第八環境保護督察組在向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政府反饋督察情況時表示,“寧夏自治區黨委、政府對推進綠色發展的艱巨性、緊迫性和複雜性認識不足,存在重開發、輕保護問題”,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騰格里沙漠汙染事件。
2014年9月6日,騰格里沙漠腹地部分地區被發現排汙池。當地牧民反映,有企業將未經處理的廢水排入排汙池,讓其自然蒸發。然後將黏稠的沈澱物,用鏟車鏟出,直接埋在沙漠里面。
而早在2010年,就有媒體曝光了寧夏中衛市的造紙廠將大量造紙汙水排向騰格里沙漠的汙染事件。
2014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批示,國務院專門成立督察組,敦促騰格里工業園區進行大規模整改。
反饋會上,中央第八環境保護督察組通報的督察意見稱,寧夏“推進中衛騰格里沙漠汙染、渝河和葫蘆河跨界水汙染等問題整改,取得積極成效”,但“僅對基層監管人員實施問責,未從決策審批等環節追溯責任”。
第一財經記者28日從環境保護部了解到,寧夏回族自治區已研究制定了貫徹落實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反饋意見整改方案。整改方案提出,“推進中衛市騰格里沙漠汙染後續整改和解決永寧制藥企業異味擾民等突出環境問題”“嚴厲打擊工業園區環境汙染問題”。
航拍寧夏銀川周邊石化企業。攝影/章軻
整改方案提出,到2020年,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基本建立;全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到80%以上,基本消除重汙染天氣;主要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80%以上,重點湖泊達到Ⅳ類水質,全面消除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建成一批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市、縣,全社會生態文明意識普遍提高,美麗寧夏建設水平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相適應。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對中央第八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反饋意見,寧夏回族自治區歸納整理出的41個問題,實施清單制管理,不講條件、不打折扣,堅決整改、確保到位,制定了問題整改措施清單,包括163項整改措施。各地、各有關部門(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整改工作第一責任人,按照不查不放過、不查清不放過、不處理不放過、不整改不放過、不建立長效機制不放過“五個不放過”原則,確保整改措施到位、整改責任到位、整改效果到位。
整改方案表示,全面推進生態修複和建設。嚴格實施重要區域紅線管控制度,開展自然保護區全面排查,加快自然保護區環境恢複治理,著力構建生態安全屏障,打造西北地區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全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推進中衛市騰格里沙漠汙染後續整改和解決永寧制藥企業異味擾民等突出環境問題,深入開展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違規項目專項整治行動,嚴厲打擊工業園區環境汙染問題。
中央環保督察組去年還抽查的寧夏156家企業,發現賀蘭縣暖泉工業園區汙水處理廠、寧東水務公司汙水處理廠等71家企業環保設施不正常運行或汙染物超標排放。監測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平羅恒達水泥、中冶美利紙業、平羅吉青矸石熱電、平羅縣供熱公司、寶豐能源甲醇廠(自備電廠)、寧東鋁業、和寧化學等企業,廢氣汙染物部分排放指標超標50%以上。
寧夏自治區2014年、2015年PM10年均濃度分別比2013年增長20.6%和21.8%,連續兩年未完成國家大氣考核任務。2015年冬季,銀川市首次出現連續霧霾天氣。
2016年上半年,銀川市和石嘴山市PM2.5平均濃度與上年同比分別上升16%和6.7%,固原巿PM10平均濃度同比上升8%。
整改方案提出,嚴格環境執法監督管理。開展督察組交辦問題整改“回頭看”和全區環境保護大檢查專項行動,強化工業汙染源日常監管和環境保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有序銜接,建成天地空環境立體監管指揮系統。推進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2018年年底前完成對各市的環境保護督察任務,夯實網格化環境監管,強化責任追究,促進守法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