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高利貸成壓垮企業的“最後一根稻草”

編者按

有關高利貸的話題成為時下熱門。多年來,金融監管及司法機關一直持續打擊地下錢莊及帶有黑社會性質的高利貸組織和行為。但高利貸行為卻屢禁不止。

第一財經1℃記者多路展開采訪,通過對企業界人士、高利貸放貸者、金融界人士的采訪發現,帶有黑社會和暴力催收性質的高利貸行為,成為壓垮很多中小微企業的“最後一根稻草”;同時高利轉貸行為的普遍存在極大威脅著金融安全,也成為高利貸資金的重要基礎來源;很多小貸公司魚龍混雜,與高利貸行為的錯綜交織,伴生了不少暴力催收案例。借此專題,希望政府有關部門及司法機關進一步細化對高利貸行為的整頓方案,也希望立法機關能夠就高利貸的民事概念和刑事定罪量刑問題予以厘定,更希望金融監管部門加大對中小微企業在融資渠道上的開放和規制力度。

正在熱播的電視劇《人民的名義》中,大風廠老板蔡成功自求囚禁於看守所,他的一個重要目的是為了躲債,準確地說,是為了躲避高利貸。他不怕銀行追償貸款,也不怕一般民間借貸敗訴後被司法機關列入“老賴”名單,他害怕的是:高利貸背後的暴力威脅。

企業經營中出現資金緊張和經營困難,屬於經濟領域的常見情形。他們可以向正規金融機構貸款或者通過一般民間融資緩解困難,但是當自身信用陷入高度危機後,很多企業不得不選擇高利貸。

第一財經1℃記者調查發現,高利貸尤其帶有黑社會性質和背景的高利貸,成為壓垮很多中小微企業的“最後一根稻草”。

一家經營機械配件的企業負責人,向記者講述了他們的遭際。

2012年之前,這家企業按部就班地發展,年利潤曾有幾百萬。但是當年下半年,因為上遊行業主材料價格的巨幅下跌,以及該企業決策層對市場的誤判,他們逐漸陷入到“拆東墻補西墻”的困境。

銀行貸款是這家企業的首選融資方式。1℃記者獲得該企業的一份統計資料顯示,他們在2014年短期貸款數額超千萬,一度達到2000萬以上,其中包括在部分國有大型銀行和地方農商行的貸款。

該企業負責人回憶,很多情況下,他們不得不以貸款還貸款的方式進行運轉。但最終,他們仍有近千萬貸款無法償還,從而陷入信用危機,被司法機關列入“老賴”名單。銀行信貸逐漸對該公司關閉了大門。

實際上,銀行對該企業關閉信貸大門還另有隱情。

上述企業所在的工業園區內,不少公司的經營狀況與之類似。除了抵押和質押等獲得銀行貸款的主要方式外,這些急需資金的企業,在銀行等金融機構的默許下,以互相擔保的方式獲得貸款。這種方式往往是一榮不一定俱榮,但一損卻是俱損。上述企業便與當地至少四五家企業之間形成“互保”關系。

互保套貸,短期內確實可以從銀行獲得貸款,緩解企業的資金緊張問題。這一政策將各企業的資金、信用和責任相互捆綁,表面看來降低了企業風險,實則是一個巨大隱患。多名企業經營者表示,他們其實也都清楚互保套貸的危害。擔保考驗的是信用,互保圈中一旦一方或幾方跑路,無限連帶責任的條款下,沒有跑路的企業就要承擔所有債務。如此以來,即使在互保鏈條中經營不錯的企業也會被拖垮甚至倒閉。

前述企業經營者認為,互保圈里的企業,經營情況可能差不多,信用資質也就差異不大,“表面上是相互擔保,但其實等於沒有擔保”。互保套貸天生的弊端註定這僅僅是一個權宜之計。

正常融資和互保套貸都不能奏效時,有的企業想到了集資。

他們的辦法是,成立一家可控的融資服務公司,通過宣傳和推廣,許諾高息吸引普通民眾融資。有的企業直接將這些融來資金用於經營;有的公司通過中間一家資質比較好、規模都比較大的公司作為樣本,吸引民眾前來投資,再將資金轉用於自己的經營。

上述企業負責人介紹說,他認識的另外一家企業便以此種方式,許諾18%的年息,吸引了30余人近2000萬集資款。

然而,當這些集資款仍不能改變經營狀況後,一個可以想象的結果便是無法按時償還本息。最終極有可能陷入集資詐騙的犯罪深淵並引發社會穩定問題。

已經走投無路的企業,在選擇被揭發犯罪還是繼續掩蓋真相時,他們往往選擇後者。但在銀行貸款和民間集資都被關上大門後,他們只能選擇高利貸來填補資金漏洞。

接受1℃記者采訪的上述企業負責人表示,高利貸也分為一般民間借貸模式的高利貸和涉黑的高利貸等多種形式。對於涉黑性質的高利貸,他們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選擇的。他周邊很多老板在選擇高利貸時,一般會選擇利息上可以接受的放貸者。他曾經向一位自然人借款100萬元,利息為月息3%,也就是年息36%。

月息3%的高利貸尚屬可以接受。但仍無法償還後,又會如何呢?如同銀行貸款一樣,放貸者與借款人之間一般是通過訴訟的方式予以解決,但是借款企業已經不具備可執行財產時,判決書如同一張“白條”。於是,一般民間借貸也對這些企業關上了大門。

那最後只有一條路可走了,即只能選擇利息高到無法承受程度並可能帶有暴力催收性質的高利貸。上述負責人身邊的多家企業就曾有此遭遇。有人借款約定月息高達10%。

年息高達120%的高利貸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棵稻草。壓垮企業的原因不僅僅是利息太高,更主要的原因是這些高利貸背後的暴力因素。

第1℃記者檢索中國裁判文書網發現,2014年-2016年,該網收錄與高利貸相關的刑事判決共411例,所涉罪名涵蓋了非法拘禁罪、故意傷害罪等多個罪名。非法拘禁罪成為由高利貸引發的數量最大的罪名之一,合計108例。

因高利貸引發的更嚴重案件也有出現,中國裁判文書網收錄的判決書顯示,2014年-2016年,全國各地法院作出的高利貸引發的命案判決共4例,4起案件造成4人死亡。4起案件所涉罪名包括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放火罪。

上述企業負責人告訴1℃記者,他聽說的多個企業老板,有的因此妻離子散,自己隱居躲債;有的被多次暴力拘禁;甚至有的人為此自殺。老板如此遭遇,他們的企業更是可想而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697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