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巨頭騰訊阿里的加持下,一個可能變化的風向是,共享單車第二、第三梯隊的日子會越來越不好過,下半年洗牌可能已經快了。
本文由熱點微評(微信ID:redianweiping)授權i黑馬發布,作者 。
日前,ofo宣布獲得螞蟻金服戰略投資,表示雙方將在支付、信用、國際化等領域展開全面深化戰略合作。在資本層面,ofo背後站著阿里、滴滴兩家巨頭,而摩拜的後面是騰訊。
在當前,共享單車隨著騰訊阿里兩馬都已經入局,在ofo 的最大競爭對手摩拜單車,騰訊早在2016年10月即參投了摩拜單車的C+輪融資,並於2017年1月領投了摩拜單車的D輪融資。據透露,目前騰訊是除摩拜單車創始團隊以外的最大股東。但騰訊同時又是ofo的投資方,也就是說,ofo同時有阿里與騰訊的投資。
在當前來看,ofo跟阿里合作有一定的好處,螞蟻金服的用戶平臺、支付用戶和信用體系可以為ofo的競爭力加持。ofo的單車使用數據也能幫助螞蟻金服擴展信用數據,完善其征信體系。但對於ofo來說,最核心的問題就是將可以解決此前共享單車行業備受質疑的押金安全問題。
相關資料顯示,在過去7個月的時間里,包括滴滴出行、小米科技、中信基金等投資方,ofo獲得至少6億美元以上融資。再看摩拜的融資情況包括騰訊、富士康、攜程、紅杉資本等投資方,摩拜同樣獲得6億美元以上融資。此次ofo的融資額暫未透露,不過據說額度不大。在融資額方面,雙方還是處於勢均力敵的態勢。
當前重要的變化是,ofo與摩拜的競爭,開始進入了阿里與騰訊線下支付場景的暗戰階段。在當前,騰訊扶持的摩拜再使用芝麻信用的可能性已經不大,這也為競爭對手設置了競爭障礙。
共享單車之戰已愈發白熱化,下半場依舊看點十足。在線下支付場景之戰中,微信支付與支付寶當前也基本處於勢均力敵態勢,而基於共享單車的投資可以進一步豐富線下支付場景,隨著當前共享單車用戶數與投放量的急劇增長,對於騰訊阿里來說,這已經是不得不投的線下支付場景擴展的市場。
但本質上看,支付入口只是一個必要的基礎設施,對騰訊阿里有很大的價值,但對於共享單車來說,對戰局與勝負的影響作用有限。因此,共享單車戰場玩法的一個風向變化可能是,會從共享單車公司補貼用戶轉變為支付寶微信開始補貼用戶的騎行活動。
前面說到,對於ofo來說,最重要的意義在於通過引入用戶芝麻信用解決押金問題,用戶芝麻信用達到一定分數後可免押金“解鎖”,降低用戶使用單車的門檻,對於拉取用戶可能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不過押金監管問題的規範可能也是時間問題,對於用戶來說,核心的痛點是需要用車有沒有車騎,押金也不會構成絕對的門檻。
但它可能會推動一個風向變化的趨勢是共享單車向免押金的“信用模式”轉型。摩拜單車當前的辦法是和招商銀行達成戰略合作,通過銀行對摩拜監管賬戶內資金進行審核、監管。在ofo推出免押金騎行後,摩拜接下來要麽跟進,要麽也得出招了。
從今年摩拜和ofo紛紛宣布用戶量超過1000萬來計算的話,兩者的押金總額分別達到10億與30億左右。此前用戶與市場都在擔心,如果共享單車企業資金鏈斷裂,會不會變成下一個跑路P2P公司的問題。
但共享單車免押金時代若到來,成本投入的壓力會變大,對共享單車公司的現金流與盈利能力提出了考驗,下半場僅僅是不斷造車投車可能已經行不通了。
從目前來看,摩拜和ofo的充值返現活動、免費騎行、免押金,紅包車、紅包區等玩法都已經玩過了。阿里騰訊入局,接下來之後拼資本,拼供應鏈,拼規模,拼市場投放量、拼入口與補貼將成為常態。
那麽這個遊戲如果要玩下去,必須要達成一種利益的平衡:即政府能夠去產能消化鋼鐵庫存,提升就業率、資本可以賺錢、創業者實現理想、消費者能獲得巨頭廝殺帶來的紅利。在這其中,起決定的主動性的力量將是資本和政府。
雖然政府要去產能,消化鋼鐵庫存,盤活自行車廠能提升就業率,但一個問題是大量的共享單車當前亂停亂放影響行人過道以及阻礙交通的現象已經很普遍,而投入的越多,損壞的單車正在越來越多、單車鐵車架生銹帶來的城市垃圾問題正在凸顯,政府在這個時候已經不得不出來管制了。
近日,北京市就《鼓勵規範發展共享自行車的指導意見(試行)》向社會征求意見。ofo表達的意見的是盡快出臺押金規範,保證用戶資金安全並及時退取。而摩拜則呼籲相關政府部門強制要求行業內所有企業立即召回、全部銷毀不具備衛星定位功能的共享單車。
理由很簡單,ofo牽手螞蟻金服,用戶芝麻信用達到一定分數後可免押金“解鎖”,摩拜單車配備了定位系統以及移動物聯網芯片,可以精細化管控車輛。兩者都在呼籲政府監管部門要打迎合自身的長處,來打對方的短板。
而對於政府監管部門來說,無論是免押金還是對於車輛的管控,都可能將納入監管規範,因為押金涉及到用戶資金安全,車輛管控涉及到公共環境破壞以及公共資源被侵占。另外政府監管方向會嚴格管控車輛的投入數量。政府監管部門要的是兼顧各方的利益並確保這種共享經濟形態的穩定,並通過法律來劃定利益集團的底線。
而資本要的則是壟斷,因為只有壟斷才能賺錢。所以資方會同時投資膜拜和OFO,養兩只雞互鬥,贏家還是自己。至少在當前看來,在巨頭騰訊阿里的加持下,一個可能變化的風向是,共享單車第二、第三梯隊的日子會越來越不好過,下半年洗牌可能已經快了。
而第二第三梯隊的洗牌,不代表第一梯隊依然會惡性競爭下去。有觀點認為,共享單車領域ofo與摩拜由於運營模式差異明顯,即使合並也無法有效降低運營成本。所以兩者不會合並。
但如果從他們當前與未來的競爭態勢來看,都已經步入了巨頭入口與資本加持、瘋狂造車占市場、燒錢來補貼用戶的消耗戰之中,降低運營成本並擴展新的品類與盈利模式成為了共同的訴求。
對於摩拜ofo來說,因為勢均力敵,兩者背後都已經有巨頭戰隊資本加持,兩家背後的投資人陣容都強。
從歷史上的需要不斷燒錢來決勝負的項目中我們可以知道,騰訊阿里紛紛入局戰隊之後往往會比較關鍵,摩拜單車已經與騰訊系社交平臺形成綁定,ofo與阿里的螞蟻金服綁定,兩者將成為巨頭打撈線下流量與擴展支付場景的新工具。
所以,ofo與摩拜幸運的站在了騰訊與阿里軍備競賽的賽道上,雙方未來都可能將擁有現金、流量奶牛,這可能會導致雙方的對決陷入一個勢均力敵的僵局。
城市覆蓋數多一點,用戶稍微大一點、融資額多一點,只能是暫時性的實力變化,但很難形成關鍵勝負手,雙方也將很難形成一個遠遠甩開對手進而遙遙領先對手的格局,所以這個時候的市場往往只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消耗戰。
如何基於線上線下入口發展新的業務品類、擴展出新的商業模式可能是吸引更多資本跟投的關鍵。
因此,雙方現有模式還需要繼續調整和優化,如果說押金取消將成為大勢所趨,那麽如果不能夠利用押金來吸儲以及作為不斷造車的現金流之一,加之各城市政策對投放數量的限制,那麽造車與投放的動力與速度可能會逐步緩慢下來。
那麽兩者如果能放慢節奏、節約成本投入、壟斷市場控制定價權推高估值對於雙方來說都有益無害,合並是應該成為接下來雙方創始人與資本需要考慮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