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工業基地的轉型升級是目前產業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的一大重點。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土資源部、國家開發銀行聯合印發了《關於支持首批老工業城市和資源型城市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建設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支持12個城市(經濟區)建設首批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並明確了各示範區已初步取得的經驗及建議下一步重點探索的示範領域。
12個經濟區入圍
這12個經濟區分別是,遼寧中部(沈陽-鞍山-撫順)、吉林中部(長春-吉林-松原)、內蒙古西部(包頭-鄂爾多斯)、河北唐山、山西長治、山東淄博、安徽銅陵、湖北黃石、湖南中部(株洲-湘潭-婁底)、重慶環都市區、四川自貢、寧夏東北部(石嘴山-寧東)。
這12個城市(經濟區)均是《全國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規劃(2013-2022年)》和《全國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規劃(2013-2020年)》明確的典型老工業城市和資源型城市,經各自省級人民政府推薦申報建設示範區。這些城市近年來在產業轉型升級領域開展了大量的工作,與全國同類城市相比,基礎條件好、工作力度大、改革創新舉措實、示範作用明顯,並已初步形成了一批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的典型經驗做法。
《通知》指出,支持這些城市建設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有利於促進這些城市(經濟區)經濟轉型發展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利於提高這些城市(經濟區)產業集約化發展水平,有利於提高這些城市(經濟區)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有利於示範帶動、典型引路、以點帶面、率先突破,為全國同類城市轉型發展探索經驗。
《通知》明確各示範區下一步要重點探索的示範領域,包括支持傳統優勢產業改造升級和延伸產業鏈、通過創新加快培育新技術新產業、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和加強產業合作、加快特色產業園區和產業集群建設、推進軍民融合、探索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發展、制造業與服務業融合發展等。
東北加快結構調整
這其中,東北老工業基地的轉型升級尤為引人關註。
2015年底,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通過《關於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若幹意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抓好新一輪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重點要在4個方面著力。一是著力完善體制機制,要堅決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形成一個同市場完全對接、充滿內在活力的體制機制。
二是著力推進結構調整,下大氣力改變傳統產品占大頭、“原”字號“初”字號產品居多的單一產品結構。三是著力鼓勵創新創業,把創新作為東北內生發展動力的主要生成點,激發調動全社會創新創業激情。四是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
國家發改委21日同時發布《首批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已初步取得的經驗和下一步建議重點探索的示範領域》,對12個轉型升級示範區下一步重點探索的領域提出了建議。
其中遼寧中部升級示範區的重點將放在四個方面,1、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進一步探索裝備制造、鋼鐵、石化等傳統優勢產業改造升級和延伸產業鏈的有效途徑。2、探索加快高端裝備制造、節能環保、航空、激光、新材料等新興產業發展的有效途徑。3、進一步探索深化國資國企改革、促進央企和地方融合發展的有效途徑。4、探索毗鄰城市產業分工協作和協同發展的有效途徑。
吉林中部升級示範區下一步的探索重點是:1、探索汽車、石化、農產品加工等傳統優勢產業改造升級和延伸產業鏈的有效途徑。2、探索加快先進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光電信息、新材料等新興產業發展的有效途徑。3、探索毗鄰城市產業分工協作和協同發展的有效途徑。4、繼續探索充分發揮科教人才優勢培育新技術新產業和新業態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