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財經記者從中國化工集團網站獲悉,中國化工收購瑞士農用化學品巨頭先正達(Syngenta)12日已獲得中國商務部的批準。這標誌著並購交易已接近終點線,預計交易將於2017年二季度完成。
稍早之前,該收購已通過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歐盟委員會、墨西哥聯邦經濟競爭委員會(COFECE)的反壟斷審查。目前,該交易僅需等待印度監管機構批準。
先正達是全球第一大農藥公司、第三大種子公司,價值創造力突出,盈利能力較強。業內人士分析,如果中國化工成功並購先正達,將形成良好的協同效應。這不僅將彌補國內農藥和種子原創性開發力度不足的問題,還有助於提升中國在作物植保、種子培育的技術實力。
增強中國農化行業競爭力
FTC和歐盟委員會分別於當地時間4月4日、4月5日通過該交易的反壟斷審查。上述兩家機構同時明確提出批準該交易的前提條件,即要求中國化工剝離在當地的部分資產。據接近交易的人士稱,中國化工和先正達在歐盟和美國剝離的資產分別僅占兩家農化業務合並收入1.1%和0.16%,合計起來也只有約2.2億美元。
公開資料顯示,先正達是一家全球領先的農業公司,使上百萬農民得以更好地利用資源,從而幫助改善全球糧食安全。通過世界一流的科技和創新的作物解決方案,先正達遍布90多個國家超過2.8萬名員工正在研究如何改變作物生長的方式。先正達致力於治理土地退化,提高生物多樣性,讓農村社區重新煥發活力。
先正達一直是農化行業表現穩健的領先者,2004年至2015年期間,先正達在植保領域的全球市場份額從18%提高到20%。這基於其強大研發產品線的支撐。研發產品線是農藥行業競爭力的關鍵指標,越多的研發產品線,意味著越多的新產品。過去五年先正達新推出的產品在2016年產生了7.4億美元的銷售收入。先正達的研發產品線仍使業內同行羨慕不已,而且預計銷售峰值將超過40億美元。先正達過去十年對研發的投入超過110億美元,未來將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抓住持續擴展的機會。先正達的創新速度,按新技術研發投入的每一美元計算,是行業效率最高的企業之一。
去年2月,時任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表示,該項收購有利於雙方優勢互補,形成合力,實現共同發展,也將對保障全球糧食安全具有積極意義。支持中國化工按照國際通行商業原則開展這項收購,嚴格遵守當地法律法規,積極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作出貢獻,同時也希望有關國家客觀、理性看待這項收購。
中國化工網總編劉心田在媒體上表示,中國化工集團收購先正達符合國家和企業的長遠利益。國內的種業農藥等企業普遍分散、體量較小,大多缺乏核心技術或專利,面對國際巨頭很難具有競爭優勢。中國化工集團通過此次收購也將擴大資產規模、提升企業競爭力。同時,此項並購對提升中國農產品產量以及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農業現代化有所助力。
此外,這還將為中國企業海外並購積累經驗。中國化工已承諾將保留先正達的一切,包括公司名字、公司總部地址、公司管理層、公司員工,不改變先正達現有的運營系統,只添加董事會席位。這種以尊重為基礎的模式得到了先正達董事會的認可和信任。
並購交易旨在“擴大增量”
目前還有兩個同行業內的大型並購正在進行中。上周,歐盟委員會有條件批準了美國化工公司陶氏化學(Dow Chemical)和杜邦(DuPont)價值1300億美元的合並。
同時,德國制藥及化工集團拜耳(Bayer)也在去年與美國農藥生物技術公司孟山都(Monsanto)達成了660億美元的收購協議。
業內人士分析,陶氏和杜邦的交易、拜耳和孟山都的交易都是更偏向於“成本節約”,而中國化工和先正達的交易旨在“擴大增量”,即由創新和新興市場帶動來實現增長。
一位接近市場的知情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與拜耳收購孟山都交易26.1%的溢價率相比,中國化工收購先正達的溢價率為22.2%,這符合其他全球並購支付的平均水平。
他還表示,作物保護和種子行業的所有主要競爭對手在過去兩年都受到了負面影響。中國化工非常了解導致行業下滑的主要因素,而且也將這些因素納入了收購吸引力的評估範疇。
先正達在作物保護及生物種子方面都是令人矚目的創新者,公司不斷加大研發投入,涵蓋長期及短期,先正達有能力通過結合農化及種子技術,為農民提供一體化解決方案,孟山都和拜耳的交易正是效仿了這一戰略。
根據先正達公開資料整理,過去10年,先正達的稅息折舊及攤銷利潤(EBITDA)利潤率一直保持在很窄的區間(19%-23%)。這一方面說明先正達一直保持著較高的利潤率,另一方面也說明它不會因為市場變化有較大的波浪起伏,比較穩健。先正達的長期(2001-2015年)銷售年複合增長6%,研發投入年複合增長5%,股東回報分紅年複合增長28%。短期(2010-2015年)雖然受到市場大環境的影響,但其銷售年複合增長也達到了3%,研發投入年複合增長保持5%,股東分紅年複合增長了11%。
過去兩年農化行業業績不佳,主要原因包括大宗商品(農作物)價格下降,拉丁美洲市場疲軟,同時美元走強。而業績壓力就成為了主要農化企業整合背後的驅動力。
研究機構分析預測農化行業將回歸增長,而主要企業(專利企業)的收入在未來三年將提高2%-6%,先正達的EBITDA預計在2016至2019年期間將增長約6億美元。先正達管理層繼續相信2018-2019的EBITDA將在24%-26%之間。
2016年2月3日,中國化工和先正達達成收購協議,先正達董事會全體一致推薦中國化工收購先正達100%股權的要約,要約價格為每股465美元現金。要約還允許交易交割時支付的每股5瑞郎特別分紅,取決於先正達股東批準。先正達已發行股本金的總價值為430億美元。
中國化工董事長任建新在交易宣布時曾表示,將與先正達管理層和員工共同努力,保持公司在全球農業科技領域最領先的競爭優勢。
交易宣布時,時任先正達首席執行官John Ramsay表示,先正達是全球農化行業的領頭企業,並在過去十年大幅度擴大了其在全球市場的份額。這項交易將幫助先正達維持並擴展市場地位,同時大幅度提高種子業務的潛力。交易將最有效地確保先正達繼續為種植者提供不同選項,以及正在進行不同科技和作物平臺的研發投資。
中國化工總部設在北京,在150個國家和地區擁有生產、研發基地和營銷體系,是中國最大的化工企業,世界500強排名第234位,主要業務在材料科學、生命科學、高端制造和基礎化工領域。此前,中國化工成功收購了法、英、以色列、意大利,德國等國的9家行業領先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