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雄安新區會是什麽樣子?生活在藍綠交織、清新明亮、水城交融的生態城市中,會是一種什麽樣的體驗?在雄安新區最高層級的建設規劃揭開面紗之前,先聽聽環保專家們怎麽說。
4月9日,在天津大學中國綠色發展研究院、天津大學法學院主辦的“雄安新區建設:如何貫徹綠色發展理念”研討會上,專家們發表了各自的看法。
天津大學中國綠色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胡保林認為,雄安新區規劃編制應該有國際視野、國際標準,也要有中國特色、地域特色,既是國際先進的,也是接地氣的。
4月8日,河北省雄縣。當地人在垂釣。攝影/章軻
4月8日,白洋澱景區內的遊船和小漁船。攝影/章軻
9日上午,河北雄縣縣城里,一位小姑娘蹬著滑板車在“福”字前經過。攝影/章軻
“新區建設要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先行一步,在綠色發展上先行一步,在生態宜居上先行一步。”胡保林說,綠色、循環、低碳、清潔、節約、均衡、安全發展是雄安新區建設應有之意,要以生態文明建設的理念引領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生態安全、社會和諧的新型發展模式。
胡保林認為,雄安新區建設要防止發生五個方面的問題:新區建設不應搞成區域孤島,新區位於京津冀腹地,應統籌與周邊地區的發展,全面銜接、深度融合;註重布局和結構,強化生態空間的管控,形成綠色發展的布局;補好先天不足的短板,如當地經濟、企業水平相對不高,服務業落後,城市分布不合理,城市化水平偏低,環境質量不高等;做好生態修複和環保,在建設中新賬不要再欠,老賬加快還,補齊生態環境的短板,為新區建設發展提供更大的環境容量;最重要的是在新區建設中,資源環境的代價不能超過當地的環境容量和凈化能力。
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執行副會長李慶瑞表示,應“以生態文明理念指導雄安新區的規劃建設”。他說,中央要求的雄安新區建設七項任務中,第一項任務是建設綠色智慧新城。在雄安新區規劃建設之初就應當將生態文明文化道德、制度框架等方面目標納入其中,這是雄安新區與其他經濟特區發展路徑的重要區別,也是雄安新區將為中國生態文明建設作出的重要貢獻。
李慶瑞認為,雄安新區的規劃建設要充分體現生態文明的理念,這是源頭,也是對政府的自律要求。提升系統化、制度化、法治化、精細化、信息化水平。
“生態挑戰是雄安新區的最大問題。”李慶瑞認為,要根據環境承載能力調節城市規模,實行綠色的規劃、設計和施工標準。按照環保法、環評法等相關環保法規對雄安新區進行規劃環評,還要對雄安新區出的重大經濟技術政策進行政策環評。制定符合生態文明建設的政績考核體系。同時,提升對各級幹部、廣大民眾的教育,推進生活方式的綠色化。為生態文明提供足夠的人才保障,不斷提升包括引進國際先進人才在內的各類人才建設水平。
“要以改革創新破解制約雄安新區發展的三大制約因素。”天津大學法學院院長孫佑海說,對大氣汙染問題,首先要確保新區運行過程不產生或極少產生大氣汙染物,其次是運用協同防控的辦法,杜絕散煤燃燒,關閉小散重汙染企業,根治汙染源。嚴格推行河長制,實現上遊和沿澱所有主體都不得向白洋澱排汙,這是解決白洋澱汙染的根本之策。禁止一切形式的濫采濫挖、嚴格水土保持。
孫佑海說,雄安新區應準確把握“以水定城”的方針,但不能過度依賴遠距離輸送水。建設節水型社會,打造節水典範。全力發展水科技,力爭把每一滴水的用途都發揮到極致狀態。白洋澱要充分發揮濕地功能,以水養水。
國家發改委氣候戰略中心原主任李俊峰認為,雄安新區應該成為平衡發展與保護關系的典範。他說,未來雄安新區幹什麽,這是最難的事。有多少真正能夠創新的技術可以在雄安發展,這是需要認真思考的。城市發展不僅依靠規劃,也要順其自然。“雄安新區能否成為全國乃至全世界最幹凈的地方,真正成為一個宜居的城市的關鍵,是保護優先是否真正落到實處。”
“新區建設要充分考慮環境資源承載力。雄安新區究竟能承載多少人口,能夠接納多大的經濟發展規模,這需要在總體規劃之外編制一個詳細的環保規劃,來研究和解決這方面的問題。”環境保護部政策法規司巡視員王夙理表示,雄安新區首先應開展新區水資源環境戰略評價,無論是開發新的水資源還是利用現有水資源,必須要搞清楚現狀,評估承載能力。開展土地資源環境評價,對現有的土地汙染進行風險評估,根據汙染程度列出詳細的開發利用目錄,最大限度地為合理配置土地資源提供決策。同時研究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問題,並註重規劃之間的銜接。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常紀文在研討會上建議,未來,在雄安新區範圍內,實行全域的汙水集中處理和垃圾分類收集處理及其第三方運營;全域的煤改氣、煤改電;全域的電動出租車、公交車和區際軌道交通。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建設海綿城市。
研討會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周宏春也表示,雄安新區定位是首都北京的兩翼之一,不能把討論的落腳點放在“小三角形”上。綠色發展應當堅持經濟繁榮是基礎、資源安全做支撐、環境布局須先行、人流物流更便捷、景色優美為標準、永續發展是根本。“應當按照市場規律的要求,讓企業不僅能生存、還要能發展,人員不僅身在此、心也在此,而不是白天才有人,晚上變鬼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