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晚,一篇名為《勁爆!傳好大夫“虛擬互聯網醫院”被國家衛計委叫停》的文章在醫療圈內廣為流傳。盡管好大夫在線很快發布聲明予以澄清,但一時之間,銀川互聯網醫院試點不被看好的說法甚囂塵上。
根據南方周末記者掌握的情況,3月21日,國家衛計委醫政醫管局牽頭召開了互聯網醫院討論會。包括寧夏衛計委醫政醫管處、銀川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寧夏好大夫在線都有代表參加了會議。會上,國家衛計委擔心,如果虛擬互聯網醫院沒有實體依托,可能會導致法律監管空缺。
“目前,銀川沒有接到國家衛計委叫停虛擬互聯網醫院的文件。銀川互聯網醫院的試點工作不會受到影響,將正常進行。”3月22日晚間,銀川市副市長郭柏春獨家回應南方周末。
3月19日,銀川市政府在好大夫在線“銀川智慧互聯網醫院”和微醫集團“寧夏互聯網醫院”運行一段時間後,集中簽約了15家互聯網醫療機構,意在打造銀川互聯網醫院基地。一時間,叫好聲、爭議聲相互交錯。
“互聯網醫院還處於探索發展階段,更多的爭論也有助於剖析這一新生事物,推動其發展。”
對於外界的質疑,郭柏春表示理解。
他解釋,銀川之所以嘗試互聯網醫院,源於本身優質醫療資源匱乏,看病貴、看病難問題突出。患者的很多花費並不是診療本身,而是花在舟車勞頓上。“此前,銀川也嘗試通過與北上廣一些大醫院進行合作,以多點執業的方式吸引優質醫療資源與實體醫院進行對接,但效果不理想。”
2016年12月,好大夫在線“銀川智慧互聯網醫院”的試點,讓銀川看到了彌補醫療供給不足的希望——運行100天來,來自全國各地的一萬多名副主任以上醫生,通過跨省多點執業,為98.5萬患者提供了診療服務,其中銀川患者6516人。“據我們估算,這些患者節省了1000多萬元的非醫療費用。”
目前,互聯網醫院主要有兩種模式——與線下實體醫院相結合,純線上互聯網醫院。此次簽約的15家企業,今後大多都將采取“純線上”模式。
“對於像銀川這樣優質醫療資源相對匱乏的西部地區,這種模式的意義更大。”在郭柏春看來,“純線上”模式可以整合全國線下醫院的醫生碎片資源,服務範圍不受限制,服務患者人數眾多。而與線下實體醫院結合,雖然可以有效利用固定的線下醫療機構的資源,但再造醫療資源有限,服務半徑過小。
在3月21日國家衛計委醫政醫管局牽頭的互聯網醫院討論會上,有公立三甲醫院專家擔憂,“純線上”模式的互聯網醫院很難監管,會出現風險。“在沒看到比較全面的監管措施前,我對純線上的互聯網醫院持審慎態度。”
但郭柏春並不這麽覺得。目前,銀川要求互聯網醫院將其服務器存入銀川大數據中心,並對監管部門開放端口,利用網上留痕的特征,監管部門對互聯網醫院的診療行為進行全過程、不間斷監管。“相較於傳統實體醫院 ‘斷點式’ 的定期或不定期抽查,這種監管方式反而更先進、有效。”
一位參加了前述衛計委內部研討會的專家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國家衛計委將於近期舉行會議,專門討論互聯網醫院管制事宜。
以下為銀川市委宣傳部3月22日深夜發來的獨家回應:
3月19日,銀川市在好大夫互聯網醫院和微醫互聯網醫院運行一定時間後,集中簽約了15家互聯網醫療機構,打造銀川互聯網醫院基地,叫好聲、質疑聲相互交錯,更有傳言被有關部門叫停。為此,銀川市副市長郭柏春就銀川市打造互聯網醫院基地有關問題進行了詳細解讀。
問題一:3月21日,國家衛計委醫政醫管局牽頭召開了互聯網醫院討論會。包括寧夏衛計委醫政醫管處、銀川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寧夏好大夫在線都有代表參加了會議。據南方周末的了解,國家衛計委相關司局的態度是:互聯網是載體和工具,最終落腳點是醫院,所以一定要有線下醫療機構作為依托。對於國家衛計委的顧慮,銀川市衛計委有何回應?
郭柏春副市長答:銀川地處西部,優質醫療資源匱乏,看病貴、看病難的問題比較突出,很多花費並不是診療本身,往往花在舟車勞頓上。我們也嘗試通過與北上廣一些大醫院進行合作,以多點執業的方式吸引優質醫療資源與我們實體醫院進行對接,但效果不理想。好大夫互聯網醫院在銀川運行100天的實踐效果非常好,集中了來自全國各地的1萬多名副主任以上醫生,在銀川互聯網醫院上進行多點執業,為98.5萬患者提供了診療服務,其中為銀川患者6516人提供了服務,據估算,為這些人節省了1000多萬元非醫療費用。所以,我們認為用互聯網醫院來整合醫生碎片時間,再造醫療資源,來彌補醫療供給不足,再通過網絡信息技術將這些優質醫療資源下沈,來緩解看病難、看病貴,是一個有益的探索。
至於與線下實體醫院相結合還是純線上互聯網醫院,這是目前互聯網醫院的兩種主要模式,兩者各有所長,也各有所限,前者可以有效地利用固定的線下醫療機構的資源,但再造醫療資源有限,服務半徑過小;後者可以整合全國線下醫院的醫生碎片資源,服務範圍不受限制,服務患者人數眾多,對西部這種優質醫療資源相對匱乏的地區意義較大。
問題二:銀川互聯網醫院的試點工作是否會受到影響?
郭柏春副市長答:銀川互聯網醫院試點正常進行。
問題三:本月19日,銀川舉行了互聯網醫院集中簽約儀式,反響很大,有正面的也有質疑的。您如何看待這一現象?
郭柏春副市長答:互聯網醫院是個新生事物,還處於探索發展階段,引來更多的關註和爭論是一種正常行為,相反,更多的爭論也有助於剖析互聯網醫院這一新生事物,從而推動互聯網醫院的發展。
問題四:銀川作為一個西部城市,為什麽要搞互聯網醫院呢?
郭柏春副市長答:銀川地處西部,優質醫療資源匱乏,看病貴、看病難的問題比較突出,很多花費並不是診療本身,往往花在舟車勞頓上。我們也嘗試通過與北上廣一些大醫院進行合作,以多點執業的方式吸引優質醫療資源與我們實體醫院進行對接,但效果不理想。這種線下實體醫院多點執業來進行醫療資源下沈的方式,其實在東部城市的效果也不好。據報道,某省會城市註冊醫生3萬多人,申報多點執業的醫生不到300人,不到1%。其原因:線下的多點執業會耗費醫生的整塊時間,醫生本人和原執業醫院都不適應。互聯網醫院是在整合醫生的碎片時間,再造醫生資源,來彌補我國醫療資源不足的問題。同時,又通過信息技術將醫生與患者進行跨地域對接,實現了優質醫療資源下沈。這是目前能夠緩解看病難、看病貴的一條有效途徑,好大夫互聯網醫院在銀川運行100天,為98.5萬患者提供了診療服務,其中為銀川患者6516人提供了服務,據估算,為這些人節省了1000多萬元非醫療費用。同時,又與我們當地的實體醫院進行對接,建立了五級分級診療體系(穿戴設備、家庭醫生為一級;社區醫院為第二級;互聯網醫院是第三級;本地實體醫院為第四級;北上廣醫院為第五級)。
問題五:銀川為什麽要簽多家互聯網醫院機構,搞互聯網醫院基地呢?
郭柏春副市長答:互聯網醫院是個新生事物,還處於試點階段。試點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分散式的試點,一種是集中式的試點。前兩年互聯網醫院的試點基本上都是采取分散式的,36家互聯網醫院分布在全國多個省份,試點效果並不理想,除了銀川市出臺了“兩個制度、一個辦法”之外,很多省市對如何監管、如何防範風險、如何發展還沒有相關的規定和政策出臺。所以,我們這次集體簽約在銀川建立互聯網醫院基地,就是采取這種集中式試點的方式。這種集中式的試點依托我們智慧銀川的技術支撐和相關人才優勢,來探索互聯網醫院發展的路徑、監管的體系、風險防範的措施、配套發展的政策。這樣,既能為監管部門積累監管經驗,也能為各地發展互聯網醫院提供試點樣板。
問題六:現在有一部分質疑,對互聯網醫院的監管很難實現,會出現風險,您如何看待?
郭柏春副市長答:實體醫院的傳統監管方式是通過定期檢查或不定期抽查來實現的。檢查抽查對象主要是針對醫院和醫生服務行為的數據,來判斷其是否合法合規,這是一種斷點式的監管手段。目前,銀川對互聯網醫院的監管模式:要求互聯網醫院將其服務器存入銀川大數據中心,並對監管部門開放端口,利用網上留痕的特征,監管部門對互聯網醫院的診療行為進行全過程、不間斷監管。應該說這種監管方式相對於斷點式監管方式更有先進性和有效性。
問題七:銀川是如何防範來自互聯網醫院的風險?
郭柏春副市長答:首先,我們對互聯網醫院有一整套的監管體系;其次,我們要求互聯網醫院有一定限額的註冊資本,來承擔相應的風險;再次,我們根據醫療數據的積累分析,會篩選出易發醫患糾紛的病種,來強制互聯網醫院與保險銜接。
問題八:現在互聯網醫院有與線下醫院相結合和純線上醫院模式之爭,您如何看待?
郭柏春副市長答:如果對互聯網醫院的發展進行簡單分類的話,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線下實體醫院利用自己的His系統,進行服務外延,嫁接了預約掛號等服務,這是互聯網醫院的雛形,其實這是一種醫院信息化+服務的簡單模式;第二階段,一些實體醫院成立了互聯網辦公室,抽調各科室醫生在互聯網辦公室值班,進行線上診療服務,線上服務的醫生資源還是囿於醫院本身,還沒有整合醫生的碎片資源;第三階段,出現了第三方的醫療信息平臺與線下實體醫院醫生資源進行銜接,整合醫生的碎片時間,再造醫生資源,通過互聯網進行遠程醫療服務。這個階段又包括兩種形式,一種是與線下實體醫院固定結合的形式,一種是與線下實體醫院不固定純線上的形式,前一種形式雖然也整合了醫生的碎片時間,再造了醫生資源,但由於與固定的醫院相掛鉤,整合的醫生資源有限,服務半徑有限,但能利用固定醫院的醫療檢測、手術治療、康複保健等資源。後一種形式整合醫生資源的範圍更大、服務半徑更廣、服務人數更多。銀川好大夫互聯網醫院運行100天,為全國98.5萬患者提供了診療服務就驗證了這一點,但它需要相關的檢查檢驗機構、手術治療機構、康複保健機構相配套,才能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目前,它是與一些線下實體醫院的松散聯合來獲得這些資源。未來,隨著對第三方獨立檢查檢驗機構、手術治療機構、康複保健機構配套政策的出臺,這些機構的陸續建立,第二種純線上模式更有前景。當然了,這還需要試點之後,發展實踐來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