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153億美元,英特爾+Mobileye=?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314/161859.shtml

153億美元,英特爾+Mobileye=?
黑君 黑君

153億美元,英特爾+Mobileye=?

堪稱以色列歷史上最大的一次並購。

153億美元,英特爾在昨日宣布,花如此大的手筆收購了Mobileye,而這,也堪稱以色列歷史上最大的一次並購。

英特爾表示,將以每股63.54美元的價格,現金收購Mobileye。以此計算,Mobileye的股本價值為153億美元,企業價值為147億美元,這筆交易將在9個月之內完成,目前已經得到了雙方董事會的批準。

關於這筆收購,除了153億美元的價格之外,在Mobileye CEO Ziv,以及CTO、聯合創始人Amnon Shashua發布的內部信中,也公開了關於這筆並購案其他的細節。

這不是Mobileye被融合進入英特爾,而是在交易完成後,英特爾自動駕駛事業部並入Mobileye,總部設在以色列,由Amnon Shashua指揮。英特爾高級副總裁Doug Davis將監督英特爾業務部門的合並,並由Amnon Shashua領導。合並後的新部門,建立與汽車 OEM、一級供應商、和半導體廠商的合作夥伴關系,將對兩家公司的現有生產計劃進行支持,開發駕駛輔助系統,以及部分自動、全自動駕駛系統。

這是一筆絕對不便宜的交易。在2014年上市時,Mobileye的市值是106億美元。根據Mobileye的財報,在2016年,它的全年總收入為3.58億美元,OEM收入為2.759億美元。在2018年它的銷售公認估值為7.32億美元,而英特爾的出價,是這個數字的20倍;也是其每股盈利預期1.58美元的40倍。

Mobileye是家什麽樣的公司?

首先我們來看看,Mobileye是一家什麽樣的公司。這家創建於 1999 年的以色列公司,主要致力於汽車計算機視覺領域的研究,特斯拉7.0更新之後帶來的AutoPilot,就使用的是 Mobileye 提供的視覺輔助方案。

在自動駕駛領域,通過攝像頭,對圖像進行識別和分析、處理作出決策,在自動駕駛解決方案里,比起激光傳感器和毫米波雷達等,無疑大大降低了成本。而且比起激光雷達等,攝像頭可見範圍更廣,可以收集到更多的環境信息。

1

也因此,Mobileye在ADAS自動駕駛領域都有所建樹。在各大汽車廠商的輔助駕駛功能中,Mobileye的技術占據了重要地位。Mobileye的EyeQ芯片是攝像頭領域的視覺處理標桿,幾乎賣給了所有的知名汽車廠商,在2016年,EyeQ芯片銷量達到了596.3萬。

十多年積累下來,Mobileye在ADAS算法方面,牢牢占據著業內龍頭的位置。而現在,隨著越來越多的OEM進軍自動駕駛領域,Mobileye也按捺不住出手了,在去年的CES上,開始公布自己的自動駕駛規劃。

目前在自動駕駛領域的感知、地圖、決策三個不同組成部分中,Mobileye都取得了進展。感知方面,攝像頭和EyeQ芯片是Mobileye的看家本領;在高精度地圖方面,Mobileye在去年CES上,發布了REM地圖定位技術。Shashua教授表示,Mobileye打算用具備深度學習功能的圖像識別體系,來制作高精度地圖。以車載攝像頭監控到的畫面為基礎,分析出畫面中的車道線、各項道路標誌、以及道路上的基礎交通設施(交通燈、攝像頭等),並以此構建能夠讓車輛“看得懂的高清地圖”。

比如說,現在的ADAS技術是依靠車道標線等來輔助車輛判斷行駛路線,而當沒有標線這種情況下,REM可以根據環境綜合分析路況,確定行駛路線。而且,REM可以通過車輛前置攝像頭獲取更多的地圖信息,上傳雲端,對地圖數據庫進行更新。到2018年前,Mobileye計劃將REM技術整合到現有的EyeQ芯片中。

駕駛策略方面,Mobileye也在研發新的方法論,並且在業內力圖加大行業合作力度。

為什麽英特爾非買不可?

英特爾CEO科再奇在其內部郵件中表示,“數據”是推動英特爾收購Mobileye的主要因素。他說,未來將會發生一場數據革命,而汽車行業將不可避免地被席卷進去。“我們的戰略是讓英特爾成為每一種技術、每一個行業數據革命的驅動力量。我們是一家數據公司,我們局聚焦的業務、解決方案的方向,都是創造和分析海量數據。”

而自動駕駛領域,是產生數據最大的行業之一。據科再奇表示,平均每一輛自動駕駛汽車每天產生的數據,約等於3000人帶來的數據量;只需要100萬輛自動駕駛汽車,就能擁有現在全世界一半人口產生的數據。

PC已經成為夕陽產業,英特爾處理器業務也因此大受影響。錯過了智能手機芯片之後,英特爾顯然這次,不願在人工智能時代落伍。英特爾在尋找PC時代之後的下一個金礦,比如無人機、物聯網芯片。而英特爾解決的方法,就是——買買買。

在此之前,英特爾還有過幾次大手筆的收購。2015年,英特爾167億美元收購了可編程芯片廠商Altera;2016年,英特爾收購了無人駕駛和機器人芯片公司Yogitech、俄羅斯輔助駕駛軟件公司Itseez、深度學習公司Nervana Systems,以及計算機視覺芯片公司Movidius,2017年1月,英特爾收購了地圖公司HERE。

英特爾加快了自己進軍智能化的腳步,全面押寶。從科再奇的內部信可以看出,自動駕駛,也是它必然布局的重點領域。但在此之前,盡管經歷了多次收購,英特爾在自動駕駛領域的存在感,還是有所欠缺的。

2016年11月,英特爾成立無人駕駛事業部。在這次收購之前,英特爾和Mobileye以及寶馬公司建立了合作關系,共同開發自動駕駛汽車,並計劃在年底前實現40輛車上路測試。

2

正如同市場機構Loop Capital Markets的分析師Betsy Van Hees指出的,這次收購,將給英特爾帶來和汽車有關的各種增長機會。

作為半導體界的領軍公司,英特爾近來在AI計算平臺上,感受到了NVIDIA的威脅。在過去一度曾經面臨破產威脅的NVIDIA,如今卻被時代所選擇。機器學習等人工智能應用,對數據處理的需求大量增長,而NVIDIA的GPU在這個人工智能時代,能夠為AI程序提供大量計算能力。Nvidia開發了CUDA編程架構,讓GPU能夠解決更加複雜的計算問題。現在,NVIDIA可以提供基於其GPU的全套深度學習解決方案。

在過去的一年中,NVIDIA的股價幾乎翻了兩番。現在,它已經和奧迪建立了無人駕駛汽車研發合作夥伴關系,並先後與IBM、微軟攜手合作發展人工智能,為深度學習提供“最快”的企業解決方案。

英特爾勝在硬件,而現在,它要通過Mobileye,補齊自己在算法方面的短板。

“這次收購是汽車上的智能眼和實際驅動汽車的智能大腦相融合。”科再奇說。通過和寶馬的合作,以及推出汽車計算平臺,英特爾希望把至強處理器CPU配置在自動駕駛車輛中,在自動駕駛車輛中,芯片每天需要處理至少4TB的數據。英特爾希望至強處理器以及最近收購的Nervana系統,能夠形成互補的解決方案,用於數據中心的數據分析,以及自動駕駛算法訓練。

通過收購Mobileye,英特爾還將得到它的一長串頂級汽車客戶:已使用Mobileye的EyeQ處理器處理輔助駕駛的汽車制造商包括福特(F)、通用汽車(GM)、日產、本田汽車(Honda)和沃爾沃等。達到L5級自主駕駛還需要多年的時間,而在此期間,實現L3和L4解決方案,仍需要比現在更強大的芯片容量作為支持。

已經從ADAS公司向自動駕駛公司轉變的Mobileye,在去年的CES上,就提到過,推動行業內的合作,將對自動駕駛領域的發展至關重要。在ADAS這塊它已經占據前排,但現在,它正在面臨前所未有的競爭態勢。在這波研發浪潮中,谷歌、特斯拉、Uber、百度等科技公司走在了前頭,傳統汽車企業正在快速追趕。而對於Mobileye來說,它無法獨立在這場競爭中,取得領導性的地位。

“一個要做大,一個則要破冰。它們強強聯合,是能力互補。”馭勢科技創始人吳甘沙告訴黑智。“拿到自動駕駛這個大市場的門票,而且還是前排,對英特爾來說,是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計算+芯片,軟件+硬件,英特爾建造了和NVIDIA對戰的堡壘。但是,對於ADAS廠商而言,這又是另一件值得思考的事情了。

推薦關註黑智微信(ID:VR-2014)

593985eeeaeb242561601d553e262956

並購 英特爾 Mobileye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945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