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新三板2月券商成績單出爐:負面行為掛鉤券商評級

周五,全國股轉公司發布了2月的主辦券商執業質量評價結果,共有一百家家主辦券商參評,滿分券商家數較前月增加一倍,但負面行為記錄有所回升,做市交易仍然是傳統違規高發項目。

主辦券商執業質量評價是自律監管以外針對新三板主辦券商覆蓋更廣的監管措施,自去年4月以來每月評分。

2月評價結果顯示,興業證券、國金證券、天風證券等13家主辦券商獲得滿分100分,申萬宏源和招商證券獲得最高7分的加分。從2016年4月至今累積評分看,網信證券、萬和證券、申萬宏源排名居前。

上月,主辦券商負面行為記錄共221條。從統計結果看,推薦掛牌業務負面行為最突出的是華融證券,掛牌後督導類中金公司、九州證券負面行為比較顯著,交易管理類負面行為記錄數與其業務量比值最高的為平安證券,綜合管理類業務紅塔證券表現不佳。

記者發現,2月近五分之一的負面行為都發生在平安證券,且主要集中在交易管理類,交易管理類依舊是主辦券商負面行為的傳統高發地。

評價結果顯示,2月的交易管理負面行為主要包括做市商在轉讓日的9:30未對做市股票發布買賣雙向報價,以及前次做市申報撤銷或其申報數量經成交後不足1000股的,未在5分鐘內重新報價的行為達10次。交易負面行為較前月大幅反彈。

一家券商做市業務負責人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開盤不報價現象可能是疏忽造成的。由於初期報價的策略往往需要人工去設定,做市企業數量多的做市商操作員出現失誤,因此應鼓勵做市商人工和交易系統相結合。

除了做市交易,掛牌後督導業務依然券商出錯的高頻區,2月發行備案申請收到股轉公司反饋的負面行為高達39條。

股轉公司指出,問題主要集中在認購對象身份信息前後不一致或不完整,備案材料中部分表述前後不一致,中介機構未就是否存在募集資金專戶存放與管理情況、現有股東優先認購安排、本次募集資金用途等發表意見,未提交自願限售認購對象的限售申請,對賭、回購等特殊條款合法合規性存疑,未提交可編輯word版備案材料等。

根據主辦券商執業質量評價規則,每年主辦券商將按照評分被分為四檔,在制度上受到差異化對待。排名靠前的券商將在新業務或新產品的試點中享有優先權,倒數十名的主辦券商並將需要提交書面說明,並被通報到證監會。

華北一家券商投行業務負責人告訴第一財經,券商在新三板的負面行為評價如果扣分過多會影響券商評級,而大券商降一個評級就要多交很多投資者保護基金費,由於經營新三板業務的收益也不高,因此新三板業務對券商而言性價比偏低。

(第一財經實習生王天然對本文亦有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922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