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國上市銀行年報研究2016:不良貸款增速將趨緩,但未現拐點

3月8日,由中國銀行業協會牽頭組建的上市銀行年報研究小組撰寫的《中國上市銀行年報研究2016》發布。報告顯示,隨著我國經濟邁入下行周期,在風險攀升、息差收窄、監管趨嚴等因素影響下,上市銀行業績呈現資產負債規模穩步增長、營業收入保持較快增速、凈利潤增速大幅下降、不良貸款率上升較快等趨勢。

報告對2017年上市銀行經營作出八大預測:規模繼續保持兩位數的平穩增長;凈利潤仍然保持小幅增長,增速與上年基本持平或略高;利息收入占比較大,非息收入保持持續增長,收入結構呈現差異化;成本收入比呈現兩極分化,“降成本”初顯成效;“金融科技”穩步向銀行業務更多滲透;不良貸款增長趨緩,但難現拐點;資本補充壓力較大,“上市潮”出現;零售銀行業務發展有望邁入新階段。

南京銀行營收領跑

在營業收入方面,16家上市銀行2015年營業收入合計3.6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107億元,其中城商行營業收入同比平均增速最快,達29.78%;增速最慢的為大型銀行,僅為5.62%。各家銀行的營業收入均呈現增長趨勢,但只有3家銀行的增速較上年同期上升,分別為交通銀行、興業銀行、寧波銀行。南京銀行2016年營業收入增速最為強勁,增幅達42.77%。

在盈利來看,16家上市銀行2015年凈利潤總和達1.28萬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40.39億元,同比增速為1.90%,較上年同期的7.75%增速下滑顯著。其中,城商行增速最快,達16.46%,增速最慢的為大型銀行,僅為0.79%,股份制銀行平均增速4.72%。從各家銀行來看,凈利潤增長最快的是南京銀行,增幅達24.92%,最慢的為建設銀行,增幅僅0.28%。

對於上市銀行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增速下滑的原因,報告分析認為,受到宏觀經濟下滑和結構調整影響,實體經濟不景氣,信貸需求動力不足,去杠桿、去產能過程中,銀行不良貸款攀升,銀行紛紛加大撥備計提力度,侵蝕了同期利潤;利率市場化改革疊加利率下行周期,導致銀行凈息差持續大幅收窄,利息收入下降。

在上述因素作用下,一個新的顯著現象是,利息收入下降的同時,非利息收入占比大幅提升。2015年,16家上市銀行中,除建設銀行、中國銀行、興業銀行外,其他銀行手續費及傭金收入占比均有提升。從非利息占比來看,8家股份制銀行平均占比為28.25%,高出大型銀行平均占比2.94個百分點。投行、資產托管、委托收付、理財等代理類業務等非利息收入的主要增長點。

在凈利差方面,16家上市銀行除招商銀行、平安銀行、南京銀行、興業銀行外,均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平均降幅達6個基點。在凈息差方面,除招商銀行、平安銀行、南京銀行外,13家上市銀行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平均降幅達8個基點。其中,大型銀行的凈利差、凈息差下降相對較多,降幅為31個基點,民生銀行降幅最大達33基點。值得註意的是,在央行5次降息和利率市場化不斷升華的背景下,上市銀行的息差普遍收窄,招商銀行和平安銀行逆勢上漲,增幅分別為11個和20個基點。

從業務發展維度看,報告提出,為克服貸款有效需求不足、存款波動性加大、傳統中間業務收入增速放緩等不利影響,各家上市銀行都加強了業務創新力度。下一階段,上市銀行需密切關註時局變化,保持定力,穩中求變,實現新舊業務發展思路的迅速更叠、新舊業務關註領域的無縫鏈接、新舊業務服務模式的有機融合、新舊業務拓展手段的有效配合以及新舊業務風控模式的升級換代等,通過創新盡快實現業務水準與新形勢要求的匹配。

從戰略管理維度看,報告根據近三年的上市銀行年報及相關資料,整理了各家銀行采取的主要戰略,主要是五大類即零售金融戰略、互聯網金融戰略、小微金融戰略、同業金融戰略、組織和管理轉型戰略。報告分析了這幾大戰略實施的痛點和障礙,找到銀行業戰略缺乏落地執行的根本原因。

在此基礎上,報告提出了商業銀行戰略管理未來重塑的方向,如改變過去重視業務戰略和輕視客戶定位、管理轉型戰略,建立差異化戰略、客戶聚焦戰略和低成本戰略的“三位一體”大戰略體系。

資產結構變化顯著

截止到2015年末,16家上市銀行資產總額達118.84萬億元,較上年同期在增長12.36%。其中,大型銀行總資產達82.32萬億元,同比增長9.98%;股份制銀行總資產達33.15萬億元,同比增長17.31%;城商行總資產3.36萬億元,同比增幅26.75%。從各行來看,資產規模同比增速最快的是南京銀行,增幅達40.46%。

報告指出,當前我國商業銀行資產端表內貸款增速回落,惜貸、慎貸並存、買入返售投資下降,應收款項類投資擴大、標準化債券投資大幅增加、同業拆借、現金和存放央行資產下降等趨勢顯著。

從資產構成來看,報告顯示,銀行業資產結構性變化顯著。現金及存放中央銀行款項、貸款和墊款及同業往來資產在總資產中的占比,均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而證券投資和其他資產的占比出現明顯的上升。同業往來資產中,股份制銀行占比下降顯著,較上年同期下滑2.53%,五大行呈現上升趨勢。貸款和墊款的占比均為最大是農業銀行,貸款及墊款規模的擴大源於銀行的資產規模的持續擴張,其占比下降是由於實體經濟的不景氣,加之銀行貸款審慎發放的原因共同造成。存放同業款項、拆出資金及買入返售金融資產的下降共同導致了同業往來資產的下降。證券投資類中,寧波銀行占比最高達42.36%。

從負債情況來看,截止到2015年末,16家上市銀行的負債總額達到110.萬億元,較上年同期持續上升。其中,五大行的總負債規模為75.96萬億元,同比增長9.51%;股份制銀行的總負債規模為75.96萬億元,同比增長17.09%;城商行的總負債為3.15萬億元,同比上升26.65%。南京銀行負債同比增速依舊領跑上市銀行,增速為39.28%。

報告顯示,銀行負債來源多樣化,存款增速下滑。從負債構成看,16家上市銀行存款占比最高達68.2%,但占比均較上年同期出現下滑,應付債券占比出現上升,較上年同期增加3.16個百分點。

報告認為,負債端吸收存款大幅下降、同業負債大幅上升、應付債券力度加大。同時,資產負債配置的期限錯配嚴重、資本管理與資產負債管理脫節、缺乏系統性資產負債管理部門、內外部資金定價機制不完善等問題突出。

對此,上市銀行研究組研究員、華夏銀行發展研究部戰略室經理楊馳表示,造成銀行存款不斷流失有六大原因:銀行競爭激烈加劇,互聯網金融興起存款分流,大資管趨勢下理財等產品分流,銀行資產派生存款的能力下降,存款偏離度管理抑制沖時點沖動,存貸比考核取消。與此同時,同業存單負債規模大幅增加,多種因素交織使得銀行負債成本明顯上漲。

在上述背景下,楊馳分析,商業銀行負債管理面臨很大挑戰:一是對流動性管理提出更高要求,銀行借短貸長造成的期限錯配問題。二是信用風險管理難度增加,銀行紛紛向小微客戶轉型,銀行風險偏好上升,對銀行信用風險管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三是銀行面臨定價能力考驗,亟待完善更靈活的定價機制,定價策略更加複雜,可分區域分行業分客戶定價,根據市場反饋、同業動態、流動性水平隨時調整。

綜上,報告認為,加強表內、外綜合視角的資產負債優化管理策略、並表管理、推動內部資金轉移定價機制、提高外部定價能力、加強資本對資產負債組合管理的約束、構建系統的資產負債管理機構,應為銀行未來發展的重點。

不良資產增勢放緩

2015年,16家上市銀行不良貸款余額為9942.01億元,較上一年增長48.8%,其中五大行不良貸款余額最大為7454.68億元,股份制銀行不良貸款余額為2356.35億元,城商行不良貸款余額最少。16家上市銀行2015年平均不良貸款率為1.47%,較上年末提高0.34個百分點。其中,五大航不良貸款上升最多,2015年末其平均不良貸款率1.68%;平均不良貸款率上漲較快的是股份制銀行,為1.54%,城商行不良貸款率增幅較小,為0.06%。南京銀行在16家上市銀行中不良貸款率最為,僅為0.83%。

對此,報告認為,在全球經濟增速放緩,企業償債能力下降等因素影響下,我國銀行業資產質量承受較大壓力。盡管通過國際比較,我國銀行業的不良資產水平仍然處於世界各銀行的低位。2016年資產質量也相對平穩,但我國銀行業資產質量拐點尚未出現,不良貸款指標值得持續關註,特別是要高度警惕房地產去庫存過程中的風險防範,並關註不良貸款向中西部地區轉移的趨勢。

恒豐銀行研究院執行院長董希渺表示,2016年上市銀行不良貸款增長趨勢雖有所放緩,但資產質量實質性改善的拐點還未來到。當前經濟穩定運行壓力仍然較大,實體經濟面臨的困難仍然較多,“三去一降一補”持續推進,“僵屍企業”重組退出,部分企業的債務風險暴露可能還會有所增加。商業銀行不良資產處置的壓力依然很大,切不可因短期數據走穩而掉以輕心。

同時,報告對2017年上市銀行經營作出八大預測:規模繼續保持兩位數的平穩增長;凈利潤仍然保持小幅增長,增速與上年基本持平或略高;利息收入占比較大,非息收入保持持續增長,收入結構呈現差異化;成本收入比呈現兩極分化,“降成本”初顯成效;“金融科技”(FinTech)穩步向銀行業務更多滲透;不良貸款增長趨緩,但難現拐點;資本補充壓力較大,“上市潮”出現;零售銀行業務發展有望邁入新階段。

報告預計,2017年國內經濟有望保持平穩健康發展,這將為上市銀行化解不良貸款創造有利環境。但由於中西部部分地區以及一些傳統行業不良化解仍面臨較大壓力,預計2017年上市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將小幅上升至1.80%左右的水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871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