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穩居黃金產量第一省 山東計劃在地下5000米“掘金”

一般情況下,人們對黃金的計量單位是“克”,而山東對黃金的計量單位是“噸”。

20日,山東省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該省在國土資源科技創新工作的有關情況。其中,關於黃金等礦產資源的下一步勘探計劃引人註目。

發布會上介紹,上世紀60年代,山東省找到了全國第一個金剛石原生礦;70年代,發現和評價了一大批金礦,特別是特大型“焦家式”金礦的發現,在金礦成礦理論上取得了聞名中外的重大突破;80年代末,發現和評價了大型的“歸來莊”金礦,這一新類型金礦的發現打開了魯西地區找金的新局面。

2015年,山東在煙臺市萊州三山島北部海域探明資源量超過470噸的我國第一個海上特大型金礦床。“十二五”期間,山東省探明黃金儲量超過2700噸,超過了建國以來60年探明儲量的總和。

山東是黃金生產大省,多年來產量一直穩居全國省市區第一位。截止到目前,山東省已發現探明儲量的礦種150種,其中,累計探明黃金資源量4600噸,煤炭資源量400多億噸,鐵礦石量371.72億噸。

發布會上,山東省國土資源廳廳長李琥一直把黃金作為主題詞之一。

“(山東省)要完善2000米勘查技術體系,實現3000米深度探測能力,形成5000米深度探測技術,綠色勘查和深部探測技術繼續保持國內領先水平。基本目標是:以金、鐵、煤等重點礦種綠色勘查和深部探測為主攻方向,建立和完善深部找礦綜合勘查技術體系。”李琥說。

有學者研究認為,如果我國固體礦產勘查深度達到2000米,探明的資源儲量可以在現有基礎上翻一番,而目前我國勘查深度大多小於500米。

山東省國土資源廳副廳長宋守軍介紹說,山東省國土資源廳將依托山東省地質科學研究院現有的“國土資源部金礦成礦過程與資源利用重點實驗室”和“山東省金屬礦產成礦地質過程與資源利用重點實驗室”,在“十三五”期間全力申請建設“金礦成礦過程與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重點實驗室將立足山東省金礦資源優勢,以世界第3大金礦集區(膠東金礦集區)為對象,深入研究金礦成礦富集機制與成礦規律。

宋守軍說,未來5年,山東省一是要以金礦、富鐵礦、金剛石為重點,組織開展深部資源勘查開發技術攻關,提升深部資源探測能力,優選深部潛力巨大的礦集區,拓展第二找礦空間。二是要建立深部三維找礦地質模型、區域三維地質實體模型,開展深部成礦預測與靶區優選,逐步評價深部3000米資源潛力。三是要在膠東金礦集區積極開展試點,推動深部金礦成礦預測與勘查評價示範。四是要開展深部探測關鍵技術攻關,提高裝備自主研發能力,突破國外技術壟斷和封鎖,為深部資源探測提供技術支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14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