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上海技能人才求職底氣足 經濟轉型升級帶來新機遇

近日,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就業促進中心發布《上海市居民求職信心調查報告(2016)》(下稱《報告》),一系列數據表明,上海市技能人才求職底氣更足。

《報告》顯示,2016年度上海市居民求職信心指數為133.2,總體處於“信心較強”區間。其中,有職業技能證書的求職信心指數為156.9,高於上海市居民求職信心指數,也高於沒有任何職業技能的求職信心指數(129.4)。

同時,《報告》也顯示,大專學歷的求職信心指數為157.3,高於本科學歷的求職者(149.8)、研究生學歷的求職者(149.1)和高中及以下學歷的求職者(122.7)。大專學歷的求職者意向就業崗位主要集中在制造、傳統服務等行業,這些行業正是技能人才集中的行業。這也進一步應證了技能人才求職底氣更足,這與上海近年來的努力分不開。

近年來,上海圍繞經濟轉型升級、建設“四個中心”和“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對技能人才的需求,大力加強職業培訓,強化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

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提供的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上海市參加職業技能培訓23.85萬人,同比增長31.04%。在高技能人才培養方面,到2015年末,上海市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勞動者的比重達30.17%,較上年增長1個百分點,到2020年力爭達到35%,逐步接近發達國家平均35%~40%的水平。

截至2016年8月,上海市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有76家,其中國家級培養基地10家,覆蓋的行業不僅有先進制造業,還有生物醫藥、集成電路、新能源、高端裝備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現代農業等產業領域。

作為企業新型學徒制全國十個試點省市之一,2016年3月,上海巴士、強生、申通地鐵、上汽等市屬國企,東航等央企、龍工機械制造有限公司、企順信息系統有限公司等民企,上海信息安全、燃氣、電梯等行業協會,以及上海臨港產業園區共11家單位成為首批試點單位。培養崗位覆蓋先進制造、運輸物流、公共安全運行、信息技術等多個領域的職業工種。

在建立首席技師制度方面,“十二五”期間上海已實施系列資助項目,從單純的榮譽激勵轉為資助項目。目前,上海對建立首席技師制度且有工作成效的企業,按照3萬~5萬元/人的標準予以經費資助。同時,上海依托首席技師在內的企業高技能領軍人才建立技能大師工作室 ,對成績顯著的工作室予以重點支持,按照10萬元/個的標準予以經費資助。“十二五”期間上海市已認定資助1021名首席技師、106個技能大師工作室,其中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共28個。

上海申通地鐵集團人力資源部相關負責人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目前他們集團也實行首席技師制度,這些首席技師除享受原崗位待遇外,每月還享受技師津貼。此外集團還會為首席技師工作室開展相應的技術攻關提供相應的資金、工具設備、場地、人員等方面的支持。

其實,在2015年底,上海就發布了《上海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5~2030年)》(下稱《職教規劃》),提出對職業技能人才的培養結構進行調整,以實現人才對產業的支撐。

比如,制造大類鼓勵發展高端裝備制造、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民用航空、節能環保設備、高端船舶與海洋功能設備等專業。

現代信息產業將與金融服務、汽車制造、現代貿易、機電設備制造和現代生物醫藥等產業高度融合,成為“互聯網+”時代上海新的支柱產業。《職教規劃》中明確提出“電子信息大類重點是專業建設方向的轉型升級,對口服務產業轉型升級和新興業態發展。重點培育發展與移動互聯網、衛星導航、雲計算、大數據、智能穿戴設備、物聯網等新興業態相關的專業”。

為順應現代貿易發展對高層次人才的需求,《職教規劃》中提出,財經大類“重點擴大高職層次培養規模,在會計、國際貿易、連鎖經營等相關專業擴大中高職貫通培養。”

專家分析指出,近年來上海市用人單位對於技能人才的招聘需求迅速增長,各種“高、精、尖”產業對於技能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缺口也越來越大,技能人才“一匠難求”的現象已是上海人力資源市場的新常態。從未來發展趨勢看,技能人才將會受到更多用人單位的更大程度歡迎,收獲更多的社會認同感和職業榮譽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82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