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新任國防部長詹姆斯·馬蒂斯(James Mattis)目前身在歐洲,將於當地時間15日出席上任以來第一次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外長會議。
馬蒂斯此次歐洲之行明顯有兩大任務,一是面對面地給北約盟友們帶去信心,這也是歐洲目前最期待的;但同時,馬蒂斯還有一個更實際的任務,就是向北約成員國們重申他們應該交足各自承擔的北約軍費份額,這也是特朗普在上任前後均一直強調的。
在前往歐洲的途中,馬蒂斯已經向隨行記者再次強調了自己對於北約重要性的看法,把北約稱為“史上最成功的軍事同盟”,而美國依舊“保持對北約的承諾”。
詹姆斯·馬蒂斯落地布魯塞爾
不過,馬蒂斯也提到,北約各成員國需要充分認繳他們的軍費份額,達到盟約所設立的攤派基準線。
誕生於1949年的北約現有包括美國在內的28名成員。北約協議第5條規定,成員國中的一國(或多國)在遭武裝襲擊時將會被視為對所有成員國的武裝襲擊,所有成員國將立即援助被襲擊成員國。該條款在2001年“9·11”恐怖襲擊中第一次生效,美國和北約盟友隨後對阿富汗等地的“基地”組織展開圍剿。2014年,北約各國承諾將軍費開支增加至各自GDP的2%。
上個月在接受參議院聽證時,馬蒂斯便強調北約是他任上的第一要務,他希望美國“和北約維持最緊密的關系”。在正式就任之後,馬蒂斯的第一通電話就打給了北約秘書長延斯·斯托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
可以很明顯地感覺到,馬蒂斯的表態和特朗普的表態有明顯差別。
特朗普強調的是,如果盟友不交齊軍費攤派,將撤回對他們的保護,比如早在去年7,特朗普就稱如果俄羅斯向波羅的海三國發起進攻,那麽美國應該在考慮這些國家是否已經履行了它們對北約的軍費義務之後才決定是否出手相助。
馬蒂斯雖然領了總統之命去催北約盟友們要錢,但他明顯把維護盟友關系放在對話基礎之上。
暫不論軍費攤派,馬蒂斯對美國將維持北約同盟表態已經讓不少歐洲國家松了口氣。畢竟,此前特朗普認為北約“過時”,還顯示出與俄羅斯關系升溫的趨勢,這些無疑讓歐洲國家深感“沒底”。
分析認為,作為對馬蒂斯的回應,北約各國可能會表態將在2024年完成GDP2%的軍費攤派目標,但也將避免對加速這個進程作出任何承諾。稍早前,斯托爾滕貝格稱歐洲的北約成員國去年已經增加了100億美元的軍費開支
對歐洲的一些國家來說,尤其是波羅的海三國和東歐國家,他們維持各自地緣安全的重要指望就是美國保持對俄羅斯的遏制,包括維持對俄制裁,以及在邊界地區布置軍事設備,以對抗俄羅斯的潛在威脅。
美國是北約的根基,所以,白宮的表態會直接影響美國與盟友間的互信。
僅有5個北約成員國軍費開支在GDP的2%以上
在上文提到的參議院聽證會上,馬蒂斯還表示他與特朗普已經就北約進行過討論,特朗普對於改變自己的立場持開放態度。
特朗普最近提到北約時明顯放緩的語氣也證實了這一點。
比如,英國首相特蕾莎·梅1月底訪美時,在與特朗普會面後便向媒體表示,特朗普向她保證,將百分百支持北約;此外,特朗普與德國總理默克爾通電話之後發表的聯合聲明中也提到,同意“北約對跨大西洋關系的根本重要性”,同時各成員都應該負擔各自的軍費份額;在與法國總統奧朗德通電話時,特朗普也做了類似表述。
除了上述兩個任務以外,馬蒂斯還希望北約加強對阿富汗事務的責任,以及如何壯大美國主導下在敘利亞和伊拉克打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的盟軍實力。
對於白宮國家安全顧問弗林被迫辭職一事,馬蒂斯稱這對他來說沒有任何影響:“我沒有改變此次歐洲之行的目的,這件事不會改變我要傳遞的信息。總統身邊的人員就是我要與之共事的人。”
去年,在美國之外,只有英國,愛沙尼亞,希臘和波蘭認繳了相當於各自GDP總量2%的北約軍費份額,雖然拉脫維亞目前還沒有完成占GDP2%的軍費攤派,拉脫維亞則表示已經大幅上調40%的軍費開支將會在2018年完成攤派份額。目前,美國承擔北約總軍費開支的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