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交易的誘惑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3/716092.html

1994年1月,我受邀到芝加哥,在《期貨雜誌》主辦的交易研討會上演講。中午用餐時,我正好坐在某大型交易圖 書出版公司總編旁邊。我們熱烈討論為什麼能夠成為成功交易者的人這麼少,甚至在其他領域很有成就的人也很難打破這一現實。這位總編問我,大家根據錯誤的原 因從事交易是不是這種現象的可能原因之一。

我必須停下來想一想這件事,我同意促使大家從事交易的典型原因,包括參與其事、欣喜、成為英雄的願望、交易成功所能吸引的注意力或虧損造成的自憐 等。產生的問題最後會破壞交易者的表現和整體成就,但是交易真正的吸引力遠比這一點深入和廣泛多了,交易活動讓個人獲得表達創意的無限自由,以及大部分人 一生大部分時間裡無法得到的表達自由。

這位總編當然問我,我說的話是什麼意思。我解釋說,在交易環境中所有規則幾乎都由我們自己制定,這點表示我們選擇表達自我的方式時,不會受到什麼限制,沒有什麼範圍。

其中當然有一些形式需要遵守,如必須成為交易所會員,才能當交易廳交易員。如果你不是交易員,你必須符合最低財務標準,才能開立經紀商賬戶。但是除此之外,只要你開始交易,你如何交易的可能性幾乎不受任何限制。

我告訴他幾年前參加研討會時的例子。有人計算過,如果你結合債券期貨、債券選擇權和現貨債券市場,可能的價差組合超過80億種。再加上你怎麼解讀市場現狀的時機因素,交易的方式幾乎等於毫無限制。

這位總編輯想了一下問:「既然能夠利用這麼沒有限制的環境,為什麼最後失敗卻相當常見?」我回答說:「因為無限的可能性加上利用這種可能性的無限自 由,為個人帶來獨一無二的特殊心理挑戰。做好準備、正確應付這種挑戰的人很少,不然就是根本不知道有這種挑戰。如果大家連這種情形是問題都不知道,就不可 能正確地努力解決問題。」

從事交易需要做一些心理調整

自由是好事,大家似乎都很自然地想要自由、追求自由,甚至渴望自由。但這點不表示我們具有適當的心理力量,能夠在限制很少,卻可能對我們造成重大傷 害的環境中有效運作。不論大家的教育背景和智慧高低,不論在其他領域中多麼成功,從事交易時,幾乎每個人的心理都需要做一些調整。

我說的調整攸關創造內部心理結構,以便交易者能夠在自由自在的行動,和碰到自由可能產生的財務與心理傷害之間追求最大的平衡。

要創造心態結構可能很難,特別是你希望灌輸進去的東西與你的既有信念相衝突時就更為困難。但是對於希望成為交易者的人來說,要創造適當的心態結構,會由於我們從人生初期開始發展的種種抗拒心理而變得更為困難。

我們全都誕生在某種社會環境中,不論社會環境或是家庭、城市、州或國家都表示其中已經有結構。社會結構包括規則、限制、界限和一套已經變成行為準則 的信念,這種準則會限制個人在社會結構中的自我表達方式;此外,大部分社會結構的限制都在我們出生前就已經建立。換句話說,我們誕生後規範個人表達自我的 大部分社會結構已經根深蒂固地建好。

我們可以很容易看出來,為什麼社會需要結構和個人自我表達的需要之間可能產生衝突,每一個希望精通交易藝術的人都會碰到這種基本衝突。

好奇心的本質:自然的吸引力

我希望你問自己,世界上每一個小孩——不管出生地點、文化或社會狀況——有什麼共同的特性(個人表達方式),答案是好奇心。每一個小孩都很好奇,都熱衷學習,可以說是小小的學習機器。

我們考慮一下好奇心的本質,從最基本的層面來說,好奇心是一種力量。說得更清楚一點,好奇心是內在的引導力量,表示你不需要鼓勵小孩學習。放小孩自 由活動,小孩也自然會探索週遭環境;此外,這種內在的引導力量似乎也有自己的行程表。換句話說,即使所有的小孩都很好奇,並非所有的小孩天生都對相同的東 西好奇。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些引導個人認識某些物體的獨有經驗,連小孩似乎都知道自己要什麼和不要什麼。成人碰到小孩表現這種獨一無二的個性時,通常都會覺得 驚訝。他們認為小孩內心沒有什麼東西,不能讓其表現出獨一無二的樣子。小孩除了表達對週遭環境事物的好惡之外,還有別的方式表現自己的個性嗎?我把這種內 心發出的指導稱為「自然的吸引力」。

自然吸引力就是我們自然覺得感興趣或極感興趣的東西,我們的環境是多元的大世界,每個人都可以學習和體驗很多東西。但是這點不表示每個人對學習或體驗其中的所有東西,都自然感興趣或極感興趣。我們內心有一種機制,會促使我們做出「自然的抉擇」。

如果你想一想,我敢說你可以列出很多該做的事情,或是列出你絕對沒有興趣的事情。我知道自己可以列出來,你也可以列出你只稍微感興趣的事情。之後,你可以列出你極感興趣的事情。當然隨著興趣水平升高,名單中的事情會越來越少。

濃厚興趣從何而來?我個人認為,來自我們生命最深層,來自我們真正認同的層次,來自我們生命的一部分,這部分存在於從社會化教養學到的性格與人格特質之外。

交易時是你在決定要冒多少風險

要在交易環境中有效地運作,我們需要規則和界限規範我們的行為。交易中有一個簡單的事實,就是我們可能對自己造成重大傷害。這種傷害可能遠超出我們的想像,大的不成比例。

為了防止可能遭到損害,我們需要以特殊的心智紀律與觀點,創造一種內心結構規範我們的行為,使我們採取行動時總是關注自己的最大利益。這種結構必須存在每個人的心裡,因為市場和社會不同,不會提供這種結構。

市場以行為形態的方式,提供結構,提示買賣的機會什麼時候存在。但是市場結構也到此為止,以簡單的提示作為盡頭;此外,從個人觀點來看,市場沒有正式的規則規範你的行為。市場與我們參與的所有其他活動幾乎都不同,甚至沒有開始、中間或結束。

這種差別極為重要,對心理具有深遠的影響,市場像河流一樣,不斷流動。沒有開始和結束,也不會等待。即使市場收盤,價格仍然處在活動狀態中,沒有一 條規則規定任何一天的開盤價必須與前一天的收盤價相同。我們在社會中做的任何事情都不能讓我們做好適當的準備,在這種「沒有界限」的環境中有效地運作。

連賭博都有內在的結構,使賭博與交易大不相同,危險也少很多。例如,如果我們決定玩21點,我們首先必須決定要下多少賭注和冒多少風險。21點的遊戲規則要求我們做這種選擇,如果我們不做選擇,就不能玩。

進行交易時,除了你自己,沒有人會強迫你事前決定要冒多少風險。事實上,我們面對的是沒有限制的環境。任何時候,幾乎都可能發生任何狀況,只有長期贏家事前會決定要冒多少風險。

對其他人來說,事前決定風險會強迫你面對每筆交易都有可能虧損的現實。不管交易看起來多好,長期輸家幾乎會盡一切力量避免接受可能虧損的現實。

如果一般交易者沒有外在的結構,強迫他用其他方式思考,就可能接受各種理由、合理化說法和扭曲的邏輯。從而使他將來從事交易時會認為交易不可能虧損,事前決定風險因而變得無關緊要。

所有賭法根據決定賭博結果的事件順序都有特定的開始、中間和結束。一旦你決定下注賭博,你就不能改變心意,必須賭到最後。交易並非如此,交易時價格不斷波動,除非你決定應該開始;否則沒有開始。你希望投入多久,交易就會延續多久,除非你決定結束交易;否則交易不會結束。

不管你可能有什麼計劃或希望做什麼事情,任何心理因素都可能發揮作用,促使你分心、改變主意、害怕或過度自信。換句話說,促使你做出怪異和無心的行為。

交易沒有正式的結束

賭博會有正式的結束,因此會迫使參與者變成自己掌握主動的輸家。如果你連輸多把,除非你刻意決定繼續賭下去,否則你不可能繼續再輸。每一把結束會促成新一把的開始,你必須掏出皮夾。然後把一些籌碼放在賭桌上,主動拿出更多的資產去冒進一步的風險。

交易沒有正式的結束,市場不會強迫你退出交易,除非你擁有適當的心態結構,總是以符合本身最大利益的方式結束交易,否則你可能變成被動的輸家。這點 表示一旦你從事的交易虧損,你什麼事情都不必做,就會繼續虧損。你甚至連看都不用看,你可以完全不理會。市場會奪走你擁有的一切,甚至奪走你更多的資產。

交易有很多矛盾的地方,其中一種矛盾是同時提供好處和壞處,好處大概是讓我們平生第一次可以完全控制我們所做的一切;壞處是沒有外在的規則或界限規範或組織我們的行為。

加上環境具有毫無限制的特性,因此我們行動時必須具有某種程度的自我約束與控制。至少如果我們希望創造某種程度的長期成就時,必須如此。我們需要有 一種結構規範自己的行為,這種結構像有意識的自由行動一樣必須發自內心,內心正是很多問題開始的地方。(摘自《交易心理分析》,馬克·道格拉斯著,劉真如 譯,標題及文中小標題為編者加,艾經緯整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41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