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穩匯率鼓勵資金流入 人民幣債市成“主戰場”

根據央行網站信息,2016年12月,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貶值0.63%,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卻為94.83,較此前一個月上漲0.16%。央行網站近日轉發中國貨幣網評論員文章亦顯示,人民幣總體仍呈現穩定強勢特征。

不過,隨著1月20日美國新任總統特朗普將正式走馬上任,來自美國的不確定性因素也將影響人民幣匯率的前景。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在資本外流壓力加大的背景下,2017年我國資本項目管理的大方向是加強資金流出的監管,同時進一步開放流入的通道。其中,人民幣債券市場的對外開放將大有作為。德意誌銀行預測,2017年,外資流入的規模或將在3000億元人民幣左右。

自今年10月人民幣正式加入特別提款權(SDR)後,境外央行類機構對在岸人民幣債券市場的投資規模逐步擴大,目前已有40~50家境外央行類機構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

根據央行的數據,截至2016年10月底,共有373家境外機構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總備案金額約為人民幣1.9萬億元(約合2750億美元),實際持有投資人民幣7663億元,約占境內債市份額的1.5%。

前述評論員文章指出,隨著中國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的推進,境外投資者增持人民幣資產對資本流入的積極作用也將逐步顯現。

德意誌銀行預測人民幣債券有望在今年下半年被納入主要國際債券指數。“市場的投資者有一些是主動投資者,不過人民幣債券是否納入指數,都可以投資;還有一些是被動投資者,這些投資者是跟隨指數來投資,每年保證回報率跟指數是一樣的。”德意誌銀行高級策略師劉立男近日在北京的媒體見面會上稱,從這個意義上講,如果人民幣債券納入國際指數,那將極大地擴大投資者的數量。

而納入主要國際債券指數的一項要求就是境內債券市場對境外投資者的“完全開放性和可投資性”,換言之就是要求市場對外開放,同時投資的貨幣可自由兌換使用。劉立男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實際上,從2016年10月人民幣正式加入SDR至今,境外機構投資者進入人民幣債券市場的規模有限,主要原因是盡管目前中國債券市場已經對外開放,但退出機制仍然不健全,在開戶、結算、清算、匯出、征稅等多個環節都需要進一步的完善。這也成為2017年央行需要完成的重要任務。

近日央行還透露,考慮進一步出臺相關措施提高境外機構投資者進入人民幣債市的便利性,為主要國際債券指數編制機構將人民幣債券納入相關指數創造條件。具體而言,主要的措施為:允許和引導境外投資者進入境內外匯衍生品和利率衍生品市場進行交易,以對沖利率和匯率風險;進一步明確對匯出投資本金和收益的規則以及對投資收益和利息收入的稅收政策;探索通過境內外基礎設施合作,延長交易時間、減少境外投資者重複開戶負擔等,提升交易便利性,從而引導更多境外資金進入中國債市。

劉立男表示,“開放境內衍生品市場標誌著境外投資者將享有與境內銀行間市場投資者相同的投資範圍。央行此舉表明中國將持續推進境內資本市場的對外開放。”

此次央行進一步開放國內債市,“境外投資在岸人民幣債市的規模範圍將在未來五到十年極大提升”,劉立男預計,2017年新外資流入的規模或在人民幣3000億元左右,之後四年外資流入還將進一步提速。未來五年內有望有7000~8000億美元的外資流入在岸人民幣債券市場,其中六成來自國際央行類儲備管理機構和主權基金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63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