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微信是如何飛起來的

http://www.infzm.com/content/68273

與騰訊的發展史一樣,微信在罵聲中飛快成長——雖然既非原創,又不具備首發優勢,但僅僅一年,微信竟遠遠超越對手們,擁有了5000萬用戶。

它的風行,既依託於騰訊源源不斷的彈藥支援,又源自其持續改進的細節拿捏——2011年,微信一共發佈了45個不同終端的版本,平均1.15周發佈一個。

「再多自個兒牛逼的日子,也比不上一起傻逼的歲月,以此紀念我們共同度過的2011。」

2012年1月初,騰訊廣州研究院約200名成員,每人收到一份新年禮物——一張印有上述文字、個人姓名以及張小龍簽名的卡片,以及一台MacAir。

這群人中的約80人在過去一年中參與了一款叫做「微信」的產品研發。這是一款通過網絡免費發送語音短信、視頻、圖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機通信軟件,適用於大部分智能手機。

微信在2011年1月正式推出後,其發展速度遠超微信團隊自身的預期,也超出外人的想像。2011年11月初,微信用戶數超過3000萬;一個月後,這個數字已達5000萬,數倍於其先行者、競爭對手。

2012年1月,微信的廣告出現在廣州街頭的公交車站牌上,除了白色線條勾勒的幾個拿著手機形態各異的小人,畫面上只有四個字「微信·生活」。這是微信在騰訊平台之外的第一次大規模推廣。

但微信的對手仍有增無減。米聊、神聊、飛聊、翼聊、沃友、口信、友你等等與微信類似的二十多個產品,陳列在各智能手機應用商店,這些繞開電信運營商一毛錢/條收費、基於網絡的通信應用,除了省錢,還紛紛加入社交功能,試圖更進一步滲入人們的生活。

微信一躍成為繼開放平台之後騰訊公司最大的亮點。它的成功,究竟是得益於騰訊龐大的即時通訊用戶群,還是產品本身的優越性所致?在模仿與被模仿的角逐中,微信能火多久?

既非原創,也非首發

騰訊2011年第三季度業績報告顯示,QQ同時在線人數已經達1.454億。熊明華透露,這其中有一半來自手機QQ。這也意味著,移動互聯網的佈局,關係著騰訊的未來。

和很多產品一樣,微信既非騰訊的原創,也非首發。他們的學習榜樣是加拿大的移動IM服務提供商Kik Interactive公司。而在微信推出之前,國內同類產品已有多種問世。

2010年10月登陸蘋果、安卓應用商店的Kik,是一款基於手機本地通訊錄實現免費短信聊天功能的社交應用軟件,因為上線15天就收穫了100萬 用戶而聲名鵲起。隨後卻遭遇了一系列打擊——2010年11月,在收到用戶反饋之後,黑莓(RIM)經調查認定,Kik違反合約義務及責任,將其從應用商 店下架;2011年6月,蘋果iOS5發佈,其中最重要的一項iMessage服務,同樣可通過網絡免費發送文字、圖片、視頻信息。

在中國,互動科技最早於2010年11月7日推出「個信」;一個月後,小米科技推出了「米聊」。

而騰訊的微信則姍姍來遲。微信正式立項是在2010年11月18日,2011年1月21日先是推出了iOS版本,隨後幾天陸續出了安卓和塞班版本。

雖然慢了一拍,但騰訊早已意識到微信的重要性,對其寄予厚望。

2011年6月中旬,騰訊CTO熊明華在接受南方週末記者採訪時提到,從2009年開始,騰訊已經留意到QQ手機用戶不斷增長的趨勢。如何確保騰訊在移動互聯網領域的優勢,是騰訊必須面對的挑戰。

騰訊2011年第三季度業績報告顯示,QQ同時在線人數已經達1.454億。熊明華透露,這其中有一半來自手機QQ。這也意味著,移動互聯網的佈局,關係著騰訊的未來。

手機QQ,是QQ客戶端從PC到手機的平移,但它並不能保證騰訊就能高枕無憂。2010年嶄露頭角的新浪微博,就越過QQ成為不少手機上網首選的應用,給騰訊敲起了警鐘。

持續改進

把不認識的人圈到一起,成為了微信用戶增長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在微信1.0版本一年前發佈的時候,打出的口號是「能發照片的免費短信」。但這個口號並未讓用戶感到驚喜。微信並沒有收穫預期的用戶。接下來三個月,微信團隊埋頭優化程序,改進包括收發消息速度、流量節省等等產品細節。

經過幾個月打磨,2011年5月10日,微信發佈了2.0版本,新增語音對講功能,用戶數開始出現大增。這功能並不新鮮,也非微信獨創——早在2011年1月推出的Talkbox就是主打免費語音。

不過,微信做了相應的改進。當距離感應器無感應,語音對講默認為揚聲器播放,只要把手機貼近耳朵,馬上就改為聽筒模式,方便在會議中接聽。類似這樣的改進,還有很多。

真正讓微信從國內Kik類軟件中脫穎而出的,是第一個加入LBS(基於位置的社交)元素。2011年8月3日,微信2.5版本發佈,推出「查看附近 的人」功能。它直接將微信從熟人之間的溝通,推向陌生人交友。第二天,陌陌這款定位於陌生人交友的軟件也在App Store推出。

微信產品總監劉樂君對南方週末記者介紹說,設計「查看附近的人」功能,為用戶提供了查看附近人的頭像、暱稱、簽名及距離,初衷是讓微信走近用戶生 活,以便用戶之間產生進一步聯繫。譬如拼車上班,用戶可以把拼車想法寫入簽名,讓人家找到你;如廢舊物品出售,也可以把商品信息放進去,很快可以找到買 家。

把不認識的人圈到一起,成為了微信用戶增長的一個重要里程碑。用劉樂君的話說,查看附近的人功能出來之後,微信新增好友數和用戶數第一次迎來爆發性增長。

微信並不是第一個想到要把手機聊天和LBS結合起來的。一個來自韓國的女同性戀交友軟件EL,2011年2月發佈的1.5版本,會列出其他用戶和你的距離、所在城市,並按照從近到遠排列,方便用戶交流。

但通過QQ郵箱和口碑營銷,微信倒是第一個被更多用戶知道有這個功能的產品,此後模仿者眾,幾乎成為國內同類產品的標配。

微信產品總監劉樂君對南方週末記者表示,微信從來不擔心被模仿,也從來沒有去模仿別人,一直都是圍繞用戶需求來做產品。

但在微信的主要功能中,很難說有哪一個是微信獨創。

少就是多

「做產品,少就是多。我們希望產品簡單,把一些本質東西做出來之後,其餘看用戶的想像力。去掉某些功能,反而會讓用戶產生更多想像空間。」

2011年10月1日,微信發佈第三個里程碑式產品3.0版本,兩個主要功能是搖一搖和漂流瓶。搖一搖是找到與你同時晃動手機的人,漂流瓶是對陌生人信息的回應,也是QQ郵箱漂流瓶功能的平移。

2011年底,微信推出3.5版本,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功能,是加入了二維碼,方便用戶通過掃瞄或在其他平台上發佈二維碼名片,拓展微信好友。

搖一搖和二維碼,同樣也是微信在國內首創,但國外已經有先行者。2011年8月16日,來自日本的同類產品LINE發佈了1.2版本,新增 Shake it!和QR碼(二維碼的一種)添加好友的功能。當然,最後二維碼功能還可以追溯到BBM身上。BBM是黑莓(RIM)開發的即時通信IM解決方案。

作為跟隨者,在細節上比前人做得更好,是過往騰訊成功產品的一貫風格,同樣也體現在微信上。比如,搖一搖的第一個版本中,搖動一下手機,視覺上男性 用戶可以看到一個維納斯雕像,女性用戶看到的是大衛雕像(因為版權的問題,現改為一朵小花);聽覺是來福槍上膛聲;搖到用戶之後手機會有震動。

在改進過程中,微信團隊還面臨著更多細節的考量。

微信剛上線的時候,很多用戶反饋,希望能夠支持消息已讀狀態功能。這個問題在微信團隊內部爭論了三天三夜。大家爭論的是,微信究竟要給用戶帶來怎樣的感覺?

消息狀態,有時候會給用戶帶來壓力,譬如睡午覺的時候,收到上司發來微信討論產品問題,消息狀態變成已讀之後,上司知道你讀了這個消息居然不回,可能會不高興。最後他們的討論結果是,要給用戶輕鬆愉快的體驗,不做這個功能。

「做產品,少就是多。我們希望產品簡單,把一些本質東西做出來之後,其餘看用戶的想像力。去掉某些功能,反而會讓用戶產生更多想像空間。」劉樂君對南方週末記者說。

譬如,很多人想找異性搭訕,建議微信做一個過濾性別功能。這當然也沒有被接受。「附近的人」也是基於這樣思路,先把人綁在一起,後續事情是用戶自行想像發揮。

2011年,微信一共發佈了45個不同終端的版本,平均1.15周發佈一個。微信的定義已經從「能發照片的免費短信」、「最時尚的手機語音對講軟件」,變成了「最火爆的手機通信軟件」。

而這種快馬加鞭的研發速度,是在沒有盈利KPI考核的狀態下完成的。雖然沒有考核,但微信團隊一天24小時都有人在辦公室幹活。微信團隊所在的騰訊廣州研究院,前台實行三班倒工作制,每到開飯時點,電梯口擺了一長條桌的外賣盒。

在2011年12月9日的騰訊媒體開放日,劉樂君介紹完微信,出人意料地說了一番動情的話作為結尾,「每天早上叫醒我們團隊的,不是桌上的鬧鐘,而是心中的夢想。」

「離大決戰還早」

「互聯網應用一波接一波,三兩年出一個新產品,2010年是微博年,2011年是微信年,明年希望微信還能紅,將來很難說。」

回看這些聊天軟件的功能,原理並不複雜,其實是利用了智能手機的各種性能。圖片分享對應的是手機高清攝像頭,手寫輸入對應的是多點觸屏,語音對講對 應的是高清麥克風和揚聲器,查看附近的人對應的是GPS定位,搖一搖對應的是重力感應器。技術門檻並不高,當一個新功能出現之後,很容易被其他競爭對手快 速「借鑑」。

如何防止「被借鑑」,儼然成為同業競爭中的難題。2011年11月,神聊CEO王本睿索性在微博上公開了線控對講技術原理,並@米聊、微信,這一策略起了作用,沒有人好意思抄襲了。

而微信最讓競爭對手們羨慕的,還是騰訊這個平台。2011年,騰訊對微信的投入約一億人民幣,這其中包括人力成本、帶寬,以及上千台服務器。微信的系統插件,已經打通了QQ通訊錄、QQ郵箱,QQ微博等產品,表現出移動互聯網時代成為平台型產品的潛質。

微信發展快,離不開QQ的推廣,從QQ聊天面板到QQ郵箱,不遺餘力,幾乎動用一切力量。

儘管獲得了3000萬美元的投資,王本睿告訴南方週末記者,神聊很少做推廣,因為「太耗錢了,我們得省著花」。

王本睿認為離大決戰還早,在無線圈子「騰訊恐懼症」陰影下,眼下他和投資人討論更多的是如何以弱勝強,並做好了持久戰的準備。在他看來,互聯網的歷史很短,可是已經有無數大企業衰落、被取代的前例,現在看起來也許困難重重,但只要能堅持下來,移動互聯網有很多機會。

2011年第三季度,在中國大部分應用商店,手機QQ和微信在社交類別中,總是一前一後排在榜首。耐人尋味的是,手機QQ2011版,也陸續添加了 查看附近的人、語音對講等功能。在微信之後,騰訊又推出了視頻通話軟件微視、陌生人交友軟件搭搭,不敢輕易放過任何一個佈局移動互聯網的可能。

但微信的對手不僅在國內,也在海外。2011年6月23日,NHN日本公司(NHN是一家韓國互聯網公司,擁有韓國排名第一的搜索網站Naver和 最大網絡遊戲門戶網站Hangame)發佈的手機聊天軟件LINE,3個月下載超百萬,6個月下載量超過1000萬次,7個月下載量超過1500萬次。

LINE的用戶已經在日本、新加坡、香港、澳門、台灣、中東之外,延伸到了歐洲,並在瑞士、澳洲、德國、新西蘭等國手機應用下載中名列前茅。目前支持日、韓、英、中、土耳其五種語言。它在日本本土還開啟了天氣預報、餐廳查找等生活服務功能。

在2011年12月9日的騰訊媒體開放日上,熊明華表示,移動互聯網時代,用戶需求不斷被發現並被滿足,「互聯網應用一波接一波,三兩年出一個新產品,2010年是微博年,2011年是微信年,明年希望微信還能紅,將來很難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939

四叔飛起名醫謝德富

2012-8-2  NM




醞釀多年的私家醫院地皮上週五截標,原本戰情最激烈的黃竹坑地皮,只有三個財團入標,當中兩個更是來自新加坡及印度的過江龍,本地幫只有香港大學獨力支撐,反應極之冷淡。

原本一直高調表示會競投的仁安醫院,臨時縮沙,負責向該院獻計及撰寫建議書的富豪名醫謝德富,在截標前一日還信心十足向本刊表明會「去馬」,可惜最後仁安陣前脫腳,當時身在南寧的謝德富也是在本刊通知下才知悉被玩了一鋪,酸溜溜地說:「喺大鱷魚潭裡面,我哋只係o靚,今次只係可以當學嘢!」

一個星期前,六十八歲的心臟科名醫謝德富,在他創辦的中建大廈八一三醫務中心接受本刊訪問,當時他信心十足,表明已經與仁安醫院取得共識,夾份競投黃竹坑醫院地皮,而且有關計劃書亦已交給仁安的董事,亦即恆地主席李兆基過目。

他自言與李兆基相識多年,「當年佢會親自上嚟診所睇病,唔使帶保鑣,不過佢做咗千億富豪之後,就好少上嚟,但身體有咩唔舒服,或者頭痛傷風等,都會打電話俾我問嚇意見。」他還說︰「我哋呢啲係personal service,診金唔會收得特別貴,一般人診金五百至一千,富豪收二千。」

私人御醫俾意見

除了他之外,八一三醫務中心的家庭專科醫生許君恕,亦是李兆基的私人醫生。謝說:「許醫生識咗李先生仲耐,佢爸爸許達三都係做地產,係本港早期地產商,今次投地,李先生都有問嚇許醫生意見,搵埋我哋八一三成班醫生一齊做。」及至上週四,亦即投標截止前一日,他進一步向本刊透露投標大計,具體提到新醫院的股份分佈,指四叔個人會佔大股,約佔七成,其他則由他們八一三醫務中心的醫生分攤,整個項目投資金額達三十億。「有人話塊地對面個斜坡影響發展,又話將來港鐵南港島線喺地底行過時,會影響醫院的儀器運作,我哋搵人睇過曬,都發覺冇問題。」他說。當時雖然已有消息指新加坡及印度財團會入標,但他仍信心十足:「咁就要睇嚇振英哥(即特首梁振英)點決定啦,睇嚇佢鍾意港人港地,定係要有多啲競爭,係咪想引入海外投資者健康啲……」

管理醫院好容易

一心以為若果投地成功便能成為院長的他,還一副志在必得的口脗說:「我覺得管理一間醫院根本好容易,好多人話香港唔夠醫生,點會唔夠呀?唔夠係個班cheap labour醫生,有經驗嘅點會冇呀,香港醫生夠,仲有一萬個中醫睇傷風咳啦,我哋就算做到退休,都可以再幫手繼續做,你睇范上達(港大前外科部主管,本港換肝之父)同黎嘉能(港大前內科主管,腎科醫生,孫明揚主診醫生),退休後都繼續做啦。」不過,謝氏這番豪情壯志,都因為仁安的退出而徹底粉碎。上週五,醫院地皮截止投標,據瞭解,李兆基是在該天早上最後拍板,決定不以仁安名義投標。仁安醫院亦在該天傍晚發出聲明,指由於建築成本太高,而黃竹坑用地又偏遠兼有斜坡問題,所以沒有參與投標。當時身在廣西南寧的謝德富原來一點也不知情,直到記者致電給他,他顯得十分愕然。記:你知唔知仁安冇投標呀?謝:嚇?最後冇落標咩……仁安唔投,咁即係無我哋份!記:係呀,點解你最初同我講,話一定會落標,仲話會一定去投?謝:我上星期一交曬功課俾仁安,finalize曬所有嘢,我同四叔佢哋開過一次會,做完份報告就交俾四叔。記:四叔佢哋冇話你知最後唔投標咩?謝:佢哋好高層次,冇就真係冇o架啦,我哋係minority,佢哋係一切……謝其後還拋下一句︰「喺大鱷魚潭裡面,我哋只係o靚;,就算俾人玩,今次只可以當學嘢,可以點介意?!」滿是酸溜溜。事實上,除了仁安外,不少本來高調表明會競投黃竹坑地皮的醫療集團都紛紛縮沙,目前已知入標的財團只有三個,包括印度富斯集團(Fortis Healthcare)、新加坡萊佛士集團(Raffles Medical Group)以及香港大學。

傳李兆基另起爐灶

香港大學直言是夥拍財團一起競投,但卻拒絕透露其背後財團身份,坊間甚至有傳言指,背後支持港大入標的財團,正是李兆基,消息人士說:「四叔其實對發展醫院好有興趣,想喺港島有多間醫院,問題係如果以仁安支旗入標,用番仁安原班人馬,未必夠班打入港島去同港安或者養和嘅醫生競爭,所以支持港大其實好正常。」仁安醫院於九四年落成,初期一直蝕本,後來仁安向政府申請將醫院停車場改變用途發展住宅補貼醫院,興建豪宅名家匯,套現約三十億。本週一,記者向港大查詢李兆基是否就是幕後財團,發言人以保密協議為由拒絕回覆,「現在不能comment,到適當時候,如果大家有共識先可以公佈。」記者再向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查詢,他說:「我唔知道,答唔到你。」恆地公關部則在截稿前未有回應。對於坊間的傳聞,謝德富知悉後十分勞氣:「如果佢(李兆基)撇甩咗我哋去投標,我覺得唔應該!」

零雙非嚇窒財團

早在兩年前,政府落實推出黃竹坑地皮招標,當時本港醫院擠滿雙非嬰,內地人蜂擁到本港求診治病,不少財團以為醫院是門必賺生意;不過,梁振英政府上場,各財團擔心政策朝令夕改,紛紛縮沙。新世界集團便是因為零雙非理由縮沙,非執行董事鄭家成近日更曾私下向人說這個項目「五年內都好難賺到錢」。本來有意支持中文大學的查濟民家族旗下的香港興業集團,一直想發展私家醫院,更希望藉此大賺雙非錢,不過自從梁振英宣佈零雙非後,查家對興建私院的慾望即時冷卻,而缺乏大水喉的中大,唯有退出投地。另外,曾表示會投資三十億投地的亞洲金融集團總裁陳智思說:「政府今次招標條件實在幾辣,要有三成病床要套餐收費,條數計不出來。」最後決定退出。無獨有偶,查家的查史美倫和陳智思都是行政會議成員。

入標三大財團

業界預計,印度的富斯醫療是唯一可與港大拗手瓜的對手。私家醫院聯會主席劉國霖表示,醫療保險是其殺食招,「佢哋收購咗卓健醫療集團,而卓健本身有好多醫保套餐,同好多保險公司都有合作,可以一條龍做埋保險,就算未來新醫院唔能夠即時賺到錢,保險都可以cover,就好似英國Bupa咁,搞醫院又搞保險。香港成日話搞醫保,呢方面富斯會有較多經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635

看北大才子陳生如何讓土豬生意飛起來!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50457.html

颱風來了,土豬也會飛。

2009年「北大才子賣豬肉」的新聞博得了大眾的一片唏噓時,「壹號土豬」開始起飛,這年在廣州開出了100多家店。2013年,它在廣州已有230家連鎖店,在珠三角有550家連鎖店,上海和北京也正在佈局中,預計今年在上海開100家店。

壹號食品董事長陳生就是「北大才子賣豬肉」新聞的主角之一。不過他的故事並不悲情,卻很是勵志。現在「壹號土豬」是土豬肉市場遙遙領先的第一品牌,年養殖、屠宰、銷售土豬30萬頭,是第二名的10倍。就在我們採訪的當口,他創辦的另一家蘋果醋飲料公司——天地壹號即將登陸港交所,2012年引入風投時的估值已達到40億元人民幣。

關注生活的品質的市場機遇

但上市帶給他成就感仍不能和壹號土豬相比:2006年廣州土豬肉只佔市場的1%,在壹號土豬的帶動下,現在已經上升到10%,「我們開創了一個行業。」

「『壹號土豬』發展這麼快,是因為大家都開始關注生活的品質。」陳生說,「我們踩對了趨勢,在正確的時間、選擇了正確的行業和產品。」

這聽起來有些事後諸葛亮,沒錯。2006年,陳生開始做壹號土豬,多少有些被逼無奈的意味。2004年的禽流感,讓他養的100萬隻土雞成了燙手山芋,只能賤價處理,「一隻賠10塊錢,就是1000多萬。」養土雞的起因源於陳生的不滿足。那時陳生的蘋果醋飲料「天地壹號」在廣東已經小有名氣,但看見土雞正日漸流行,他就在家鄉湛江辦了一個養雞場。持續了將近兩年的禽流感,讓他如坐針氈。在去農貿市場轉的時候,他發現土雞已經有一些品牌意識,比如有「湛江雞「、「走地雞」這樣的品牌名字,但是土豬肉卻幾乎沒有品牌意識。而豬肉市場的規模是雞的6到10倍,他當即決定馬上轉型改養土豬,賣土豬肉。

市場的機遇:在市場需求最大的地方,供應卻是最少的

1994年之前,中國只有土雞、土豬,但是很快被轉化率高、生長快的洋雞、洋豬取代,因為它們更便宜。土豬生長週期達10個月,而洋豬(即瘦肉型豬)只需要5個月。10年之後,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開始懷念很久以前土雞、土豬的好滋味。陳生做過調查,2006年廣州土豬肉佔肉禽1%的市場,地級市是20%,縣級市是50%,而鄉鎮裡面全都是土豬。在市場需求最大的地方,供應卻是最少的,「這其中某些東西是割裂的,如果結合起來,就是商業機會。」

這成為壹號食品最重要的一個轉折點。陳生說,關鍵時刻的一個選擇,決定了「你是成為個體戶、小企業、中型企業還是大企業」。轉型決定沒什麼阻力,因為公司只有幾個員工,風險和壓力全在他一個人身上。建養豬場,找土豬苗,收購豬肉檔口,挖賣肉的刀手——陳生邊學邊干,他調侃「創業者都是專家」。壹號土豬在廣州上市時,他讓員工牽著一頭頭戴大紅花、渾身漆黑、270斤的大土豬在菜市場裡面遊街,讓城市裡的人看看土豬的模樣。雖然價格比瘦肉型豬貴了50%以上,但土豬肉靠香味留住了不少消費者。

集中力量辦大事

雖然第一年壹號土豬虧損,但陳生能算出來「再過多少時間就能賺錢」。他把當時的虧損稱為「戰略性虧損」,因為營銷費用過高。比方說要先開10家檔口,但是已經儲備了30家的人力。如果把運營成本扣掉,很多檔口當月都能盈利。一個能看得非常清楚的好苗頭是,壹號土豬的營銷費用每個月都在遞減。到2008年,壹號土豬已經在廣州站穩了腳跟,陳生決定把養雞場關掉,專心養土豬。

「如果做土雞不轉型,現在也能做到一兩個億,但不會有土豬市場這麼大。」陳生說。2012年,壹號豬肉銷售額已接近7個億,連續幾年淨利潤保持在10%。

「壹號土豬」還給了他更大的想像空間——下一步,他還準備把土雞、「土牛」等「土」字號的食品都裝進他規劃中的「壹號廚房」,這將是一個事關數億中國人餐桌的大市場。不少超市看到壹號土豬肉賣得不錯,主動問他能不能供應些土雞、土牛肉?2012年,他把關閉的養雞場又開了起來,還養了幾百頭牛。2012年已經有風投和他談對壹號食品進行投資和上市的事情,他認為時間尚早,「做到20個億的規模再上市是最合適的」。

土豬市場的兩種風險

可怕的豬週期

在中國,養豬是一件風險很大的事。中國一直有「豬週期」一說,這個行業最近幾年看似風光,但向上會受到飼料等原料成本的影響,下游會受到市場供求變化的影響,還有最可怕的疫病風險,投入大,但回報卻未必穩定,不少中國養殖戶因摸不準「豬週期」而虧得血本無歸。

土豬市場上的兩種人

陳生認為這個行業有兩種人,一種是技術派,養豬技術不錯,但是不會面對市場;另一種是完完全全的外行,既不懂技術也不是市場型。在土豬肉這個全新的領域,這兩種人都有些脆弱。壹號土豬的成功,得益於陳生既懂技術,又懂市場。在做豬肉之前,他一直在做快消品,「賣過酒,賣過飲料,已經交了非常多的學費」。在他看來,快消行業沒有10年弄不清楚裡面的門道。養土豬之前,他已經養過土雞,對於養殖行業也有研究。決定轉型做土豬之後,他把中國從南到北、從東到西的土豬品種都考察了一遍,試吃過無數的豬肉。他還開辦了一個土豬研究所,專門研究土豬育種問題,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地方豬種基因庫。

前幾年豬肉猛漲,很多外行資本紛紛進入,最著名的是網易董事長丁磊也號稱要養豬。陳生認識不少做房地產的、能源的都在養豬賣豬肉,但是「到目前為止,沒有聽說做土豬賺了很多錢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327

搜索巨頭Google:哥是如何站在風口上飛起來的!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3/1129/56703.html

【導讀】谷歌是一家非常少的在兩個極其重要的關鍵點上踩對了的公司。高端手機市場正在趨向飽和,谷歌更多地把目光投向中低端市場,也就是發展中國家市場。在此黑馬哥分享這篇21商評網(魏武揮)的文章,第一個關鍵點是,當信息極大豐裕、供給爆炸式增長後,信息匹配變得極為重要——就如長尾理論的發明者安德森所說的:一種豐裕就會造成一種稀缺。第二個關鍵點是,當移動互聯網興起後,為移動設備做操作系統成為了底層基石。蘋果率先用軟硬合流的方式佔到了先機,谷歌雖然稍稍慢了點,但基本趕上了車。

時間:2010年4月

話語人:卡羅爾·巴茲,時任雅虎CEO

話語:谷歌會出現問題,因為谷歌出名的只有搜索,而那只是我們業務的一半,卻是谷歌99.9%的業務。他們必須要去發現新業務。

後續:彼時,谷歌的股價不到600美元。近日突破1000美元/股,目前市值約在3500億美元。

找靈感、挖黑馬、評熱點、抄本質-這裡是黑馬通訊社:2010年4月,有兩個背景需要注意。其一,蘋果iPhone 3GS大獲成功之後,正在緊鑼密鼓地準備iPhone 4,並於兩個月後的蘋果大會上由喬布斯發佈;其二,在2月份的時候,Android與Linux正式分道揚鑣,5月,Android 2.2(Froyo)由谷歌推出。大概到了10月份的時候,Android宣佈在它的應用商店裡,應用數突破了10萬個。

巴茲的話分成兩個部分,前一個部分有為自家雅虎貼金之嫌:谷歌的業務沒我們多(但其實巴茲有些無知了,谷歌業務樹極其龐雜);後一個部分說明她似乎沒有意識到,Android就是谷歌的新業務,而且這個業務將撼動整個互聯網的格局。

谷歌是一家非常少的在兩個極其重要的關鍵點上踩對了的公司。第一個關鍵點是,當信息極大豐裕、供給爆炸式增長後,信息匹配變得極為重要——就如長尾理論的發明者安德森所說的:一種豐裕就會造成一種稀缺。搜索便成為了門戶的替代者,部分滿足了信息需求和供給的匹配。第二個關鍵點是,當移動互聯網興起後,為移動設備做操作系統成為了底層基石。蘋果率先用軟硬合流的方式佔到了先機,谷歌雖然稍稍慢了點,但基本趕上了車。

操作系統對谷歌最現實的意義,就是它保障了搜索和廣告系統在移動設備中的力量。谷歌執行董事長埃裡克·施密特所謂「一台手機谷歌只要賺一美元,鋪貨十億台手機就是十億美元」的生意,大抵就是指的廣告。谷歌很少自己做手機,即便買下了摩托羅拉移動部門也是為了進行專利儲備。從目前來看,谷歌對利用硬件賺錢興趣不大。它的硬件,更多意義上是一種示範作用。我甚至有時候懷疑,谷歌眼鏡這個東西有可能是一種sample式的產品,以圖吸引更多人製造可穿戴設備,當然,操作系統的核心是Android。

谷歌在這幾年遭遇到的最強競爭者是蘋果和Facebook:它無法探測這兩個龐大的信息黑洞。不過,蘋果的軟硬合流既保證了蘋果的用戶體驗,但也帶來了非常大的不便:它很難在其它設備上複製它的系統,也就不用談APP生態了。至於Facebook,從廣告效果來看,它依然被視為效率低於谷歌廣告系統的社交網絡。於是,經過漫長的一段互不往來,雙方終於坐在了一起:谷歌的競價廣告系統DoubleClick宣佈,旗下實時購買工具Bid Manager將為Facebook實時廣告交易系統服務。

2011年9月,巴茲以一種很屈辱的方式被雅虎董事會革職。就在那個時點,Android系統的應用數目已達到了48萬,手機系統佔有率已經達到了43%,Android 4.0(Ice Cream Sandwich)準備出爐。沒有跡象表明谷歌在邁向衰退。

兩年後的9月份,Android的激活次數超過了十億大關。11月1日,谷歌宣佈了Android 4.4(Kitkat)。這個操作系統最有意思的地方在於,它不像過去新系統會需要更多內存,甚至可以在入門級的手機上運行。換而言之,谷歌也意識到,高端手機市場正在趨向飽和,它更多地把目光投向中低端市場,也就是發展中國家市場——這個市場上的發展速度是發達國家的三倍。同時,kitKat也被賦予了這樣的厚望:終結Android生態的碎片化問題,儘可能地一統Android手機的操作系統版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3264

炒得飛起的“無人機”:抱歉 這片天空暫時不讓你飛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108/148807.html

i黑馬:無人機在國外吵得飛起,但在中國黑馬哥知道,天上若真飛個無人機,很可能會被某人拿獵槍射下來。美聯社美聯社今天發了篇文,說無人機革命近在眼前,但仍面臨監管、技術障礙。

最常用的猜測,無人機可能會先拿來送貨,取代卡車、三輪車。其實,它還有很多用處,比如拿去撒農藥、檢查高壓電線、拍電影等。
 
以下為文章全文:無人機來了。

\.pcb{margin-right:0}
本帖最後由 晗晨 於 2015-4-5 09:17 編輯

公募可投港股 兩只分級B已經飛起!


相關數據顯示,目前市場上有兩只港股QDII基金B級,分別為銀華恒生H股B和匯添富恒生指數B。本周這五個交易日時間內,二級市場分別上漲了36.4184%、38.7274%,顯示出市場對這一類產品的“饑渴”。而且,這兩只基金上周凈值也上漲了7.32%、3.71%,表現突出。






為什麽這兩只產品能最受益於這一新政?因為銀華恒生H股、匯添富恒生指數均為指數分級產品,最大限度受益於港股。前者是恒生中國企業指數,後者是恒生指數。這兩個指數均包含不少內地大盤藍籌股,其中不少成分股的H股與A股之間存在差價,滬港通的成分股超過半數以上。在A股上漲的大背景下,不少機構投資者認為今年港股或會出現一波機會,這兩大指數都能從中受益。


而且分級基金都有杠桿效應,彈性巨大。因近期申購資金眾多,二級市場漲幅巨大,實際杠桿明顯提高。由於恒生中國企業指數和恒生指數波動性較強,H股市場沒有漲跌幅限制,杠桿彈性好,適合波段操作,有利於投資者博取超額收益。


值得註意的是,因為二級市場的追捧,目前這兩只基金都出現較大幅度的溢價。分級基金網數據顯示,目前銀華恒生H股整體溢價為8.829%,A類折價11.229%;B類溢價24.274%。匯添富恒生指數整體溢價11.518%,恒生A折價14.709%,恒生B溢價達到33.639%。目前這兩只產品的溢價幅度具備套利的價值。投資者可以場內申購這兩只基金的基礎份額,然後在“T+2日”申請拆分為A、B兩類份額,然後分別賣出。不過並非所有券商系統都支持“T+2日”拆分,很多要“T+3日”。這意味著,如果凈值不變的情況下,扣除1%左右的交易費用,可能能套利7%~10%左右幅度。不過投資者還要綜合對比市場情緒、成交情況等進行投資。


相關閱讀
恒生指數本周一及周二成交金額均超過1400億港元,創下七年新高
南下資金眷顧 港股通春暖花開


忽如一夜春風來,港股通終於迎來了內地政策的眷顧。


在上周五內地證監會剛剛放行5萬億公募資金投資港股之後,保監會也放行10萬億險資投香港創業板。這兩份厚禮,使恒生指數在本周一及周二成交金額均超過1400億港元,創下七年新高。4月2日,恒生指數、國企指數、中資指數、綜合大型股指數、綜合中型股指數、港股通精選100指數等主要香港市場指數均創出新高。隨著南下資金的流入,港股通有望春暖花開,而近期相關個股已經潛流暗湧,精彩紛呈。


七成港股通標的股 今年漲幅為正


自去年7月22日上證指數開啟牛市之旅以來,至今漲幅已達88.07%。即使經過連日的沖鋒,恒生指數同期漲幅僅為8.07%,投資者熱盼的滬港通,相應一直呈現“南熱北冷”的現象。


政策的春風,吹散了港股通的悶局。同花順統計顯示,今年以來,港股通標的股相對活躍,今年漲幅為正的股票有209只,所占比例達到71%。今年漲幅超過20%的股票為64只,所占比例約22%。4只股票今年股價翻番,包括高銀金融、高銀地產、漢能薄膜發電和合生元。此外,今年漲幅超過50%的股票包括吉利汽車、南方航空、複星國際、浙江世寶、金山軟件等。按所屬恒生行業分,主要分布在消費品制造業、資訊科技業、工業、地產建築業。


(點擊查看高清大圖!)


由於沒有漲跌幅限制,港股上漲的速度更是驚人。主要發展中國房地產業務,特別是高端優質物業的高銀地產,在3月16日和17日突然狂飆16.33%和17.64%。其隨後發布公告,確認主席兼控股股東潘蘇通獲多家金融機構就公司重組和私有化作出的建議。受考慮私有化影響,該股3月份漲幅高達229.98%,在港股通標的股中排名第一。同系的高銀金融則於3月15日公布,向控股股東兼主席潘蘇通收購位於天津東疆保稅港區及廣州保稅區用作貯存酒品的物業,以拓展酒品相關業務。該股今年以來小步節節上行,雖然3月份69.43%的漲幅遜於高銀地產,但今年累計漲幅達206.67%,年振幅更高達250.4%,賺錢效應更為明顯。


漢能薄膜發電也是今年引人關註的港股,其今年漲幅為152.67%,年振幅也達228.47%。公司控股股東兼主席李河君因此成為新晉“中國首富”,同時面對外界質疑,李河君不得不出面澄清從未操控公司股價。


另一只今年股價翻番的股票合生元,則由於公司堅決“觸網”,介入母嬰網購市場,後續可能引入戰略投資者而受到追捧,今年以來累計漲108.90%。


今年以來跌幅超過10%港股通標的股有27只,主要是受累於香港反“水客”群體示威事件的股票,如莎莎國際、六福集團、周大福等;受累於內地反腐的澳門賭業股,如美高梅中國、銀河娛樂、澳博控股等;以及部分內地地產股,如綠城中國、融創中國、富力地產、華南城等。


水往低處流 尋找“價值窪地”


近期,隨著A股的暴漲和政策面的轉向,估值相對較低的港股已經成為許多專業人士眼中的“價值窪地”。


從市盈率上看,目前港股通標的股的平均市盈率約為22.41倍,估值相對較低。同花順統計顯示,目前市盈率在20倍以下的股票有202只,占比將近七成。市盈率在10倍以下的股票有94只,占比也超過三成。很多香港老牌的上市公司,如信德集團、電能實業、創興銀行、會德豐、九龍倉等,市盈率都在5倍以下,可謂“便宜”。


從市凈率上看,目前港股通標的股的平均市凈率約為2.18倍。與A股市場中破凈股只剩鞍鋼股份一只相比,港股通標的股中破凈股仍有88只,占比達到三成,主要以地產建築業為主,既有內地的合生創展、北辰實業、雅居樂地產、綠城中國等,也有香港的新世界發展、鷹君、嘉里建設等。


對此,國信證券一位分析師表示,港股有很多不錯公司,比A股有吸引力,雖然流動性相對較弱,但對於以價值投資為導向、願意長期持股的投資者而言還是有吸引力的。事實上,港股通有很多品種,如神州租車、中廣核電力等,這種行業在內地且具有牛股基因的個股,存在不小的投資機會。以神州租車為例,其3月份資金流入明顯,1月份成交總額為6.59億港元,2月份為4.68億港元,3月份突然增至16.6億港元,為2月份成交總額的3.55倍,該股於3月份也大漲27.38%。


俗話說“水往低處流”,那麽,哪些港股會是專業人士眼中的“價值窪地”呢?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董事總經理胡一帆認為,在美國經濟持續複蘇、美元持續上漲的背景下,國際資本繼續回流美國,所以2015年香港市場行情還是要靠國內資金推動。最近放寬基金對港股的投資以及可期的深港通,給港股引入源頭活水。他認為,香港優質小盤股市值遠低於國內,隨著深港通的推出,小盤股漸入佳境,最近已有明顯升溫跡象。不過,香港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黃國英則認為,內地公布公募基金不需具備QDII資格也可以通過滬港通參與港股之後,來的會是“高富帥”的基金經理,不再是“大媽”或者莊家,大方向完全不同,所以選股要唯大是美。


A股對H股折價股票 僅剩2只


在專業人士看來,滬港通加上即將開啟的深港通,將逐漸形成一個規模龐大的互聯互通的大中華區股市,兩地投資者將相互滲透,估值更低的港股對國內投資者越來越有吸引力,這最終也將反映在AH股差價上,因此價差逐漸縮窄是大勢所趨。


恒生AH溢價指數在2014年7月24日,即A股啟動這輪大牛市前夕,曾經觸及88.72點的新低,相當於當時A股股價總體上比H股股價折價11.28%。不過風水輪流轉,隨著A股展開了一輪波瀾壯闊的大行情,而港股相對滯後。截至昨日收盤,恒生AH溢價指數報131.18點,反映目前A股股價總體上比H股股價溢價已超過30%。


個股價差上的對比更令人贊嘆。通達信行情系統顯示,目前僅有萬科和海螺水泥兩只股票的A股相對H股折價,前者折價率為6.56%,後者為2.75%。僅從港股通標的股來看,海螺水泥成了唯一一只折價股。此外,招商銀行和寧滬高速的A股、H股股價接近,溢價率均低於1%。


統計顯示,滬市的70只AH股(即港股通標的股)中,A股相對H股溢價率超過50%的股票達到46只,占比達到66%;A股相對H股溢價率超過100%的股票有29只,占比近半。昆明機床、一拖股份的溢價率分別為217.89%和207.65%。洛陽玻璃、兗州煤業、石化油服、京城股份和北辰實業的溢價率也超過180%。以往基建股通常排在折價榜中,但經過去年底至今年以來的一輪暴漲之後,中國南車、中國北車的A股對H股溢價率已超過100%,而中國交建、中國中鐵、中國鐵建的溢價率也都在80%左右。


關於“水往低處流”的規律,其實近日已反映在港股通標的股H股的異動上。4月2日港股“複活節”長假前夕,上海電氣、創業環保、洛陽鉬業、石化油服、洛陽玻璃的H股均暴漲10%以上,遠遠跑贏相應的A股,這幾只均是A股對H股溢價率超過100%的股票。其中上海電氣H股本周以來漲幅達到44.21%,而其A股本周漲幅為7.51%。(中國基金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8680

產業 | 迎著互聯網+的風口,運動健身O2O也要飛起來了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171

產業 | 迎著互聯網+的風口,運動健身O2O也要飛起來了


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健康觀念的改變,全國掀起了一股健身熱潮。而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以其時尚、便捷的O2O模式,及其自身獨特的社交體驗,為健身行業註入了新鮮力量。


相比發達國家,中國的體育運動健身行業起步較晚,尚不及美日韓等國家的平均水平,這也意味著該領域存在較大的市場空間,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加大在非醫療服務上的消費以保持身體健康,與此同時基於移動互聯網O2O模式促使運動行業走向互聯網化。

而運動類O2O產品也開始從初始階段的預約場館服務轉向“去中介化”的一對一式預約教練服務。

通過運動獲得健康和樂趣,是人們堅持走進健身房等運動場所的主要原因。廣義上的健身包括體育運動類和器械類健身運動,相比後者體育運動類健身更加講究技巧性,也更容易在運動中獲得樂趣,因此也更加需要專業的教練進行指導。

目前的體育運動教練多為駐場形式,用戶與教練之間繞不開運動場館這一環節,導致費用高昂且無法擺脫場地限制,如何改變這一局面?基於移動互聯網的O2O模式給出了答案。

運動類健身O2O是否已到風口?體育運動類健身O2O市場需求究竟有多大?互聯網是否已經具備“顛覆”行業的基礎條件?這是擺在該領域O2O項目啟動前要思考的問題。基於如下幾個方面的原因,筆者認為體育運動類健身行業已經具備互聯網化的條件。

1.生活水平提高、健康觀念增強、審美標準轉變
全民健身意識的覺醒與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著直接關系,是解決溫飽問題之後才能 夠考慮的事。美國家庭平均每年將20%左右的收入用於健身,而隨著國內人均收入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投身到體育運動中。與此同時,人們對於健康的重視 也推動了全民健身運動的發展,通過運動獲得健康的觀念愈發受到大眾認可。另外,大眾的審美標準也與過去發生了很大轉變,這一點在娛樂明星身上體現的尤為明 顯,幾乎每個男明星都在通過運動刻意塑造出健壯的身材。

2.傳統運動方式已無法滿足個性化的運動需求
限於場館的傳統體育運動方式,運動者需要找到附近的場館,交納高昂的會員費用,而且在教練的選擇上缺少話語權和選擇權,遇到性格和教學方式不適合自己的教練也只得自認倒黴。另外某些運動項目其實沒有必要非得去運動場館,比如羽毛球運動,一些小區等公共場所的運動場地完全可以滿足運動條件,再比如最基礎的跑步運動,相比場館內的跑步機,戶外顯然更加適合,但由於教練無法外出貼身指導陪練的原因,運動者只好被迫走進運動場館。從用戶的角度來講,傳統的局限於運動場館的健身方式已經無法滿足個性化的需求。

3.O2O模式發展成熟,用戶消費習慣已養成
隨著智能手機等移動終端設備的普及和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人們已經習慣用手機搜索本地生活服務,並進行下一步的消費體驗,也就是我們說的“O2O”。 目前O2O生活服務場景十分豐富,包含餐飲、零售、旅遊、教育甚至房產等現實生活中的方方面面,O2O產品也已經走過了教育用戶的階段。對於體育運動健身 行業而言,O2O模式下的運動健身服務在價格、課程、教練等方面相對傳統的場館式運動更為透明化和標準化,用戶只需要通過手機預約指定教練並通過在線支付 交納費用,便可直接享受指導陪練等服務。

互聯網能解決體育運動健身行業哪些問題?

目前國內市場運動健身O2O應用有很多,且呈現出細分化的發展勢頭。比如專註於跑步運動的“咕咚”,比如健身女王鄭多燕創辦的主打減肥運動的“也瘦 網”,再比如專註於體育運動的“初煉”,都是基於O2O模式的運動健身應用。這些應用均有各自的用戶群體,也分別解決了某些“用戶痛點”,那麽O2O模式 究竟能夠哪些問題呢?

1.去中介化。場館相當於橫亙在運動者和駐場教練之間的中介,運動者要將費用交給場館,場館再支付給教練,一方面用戶要支付更高的費用,另一方面教練也僅獲得所有支付費用中小部分抽成。

關於這個問題,運動O2O產品“初煉”的創始人章恒曾做過調查:目前健身場館的教練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僅拿工資的駐場教練,一種是與場館合作賺取抽 成的合作形式的教練。無論哪一種都只拿到消費者支付費用中的很小一筆,大部分費用都歸場館所有。這導致許多教練開始明目張膽地在場館內“上私課”,刻意繞 開場館這一環節。

同樣專註運動健身O2O的“約教練”,其創始人趙龍在市場調查中也特別註意到了這一點。“許多人認為運動是個麻煩事兒,定場、找人、約教練,每個環 節都把人的熱情磨掉一點兒。”O2O模式能夠解決的最大痛點在於,它直接將用戶與教練對接,去除了中間環節,讓用戶在最短時間內找到適合自己的教練,同時 實現雙方利益的最大化。

2.解放教練。雕爺在做河貍家的項目時曾有一句口號叫“解放手藝人”,將美甲師從店面中解放出來,砍掉店面租金和老板抽成,實現手藝人自由定價。對於運動健身來說同樣如此,通過O2O模式,教練可以擺脫對於場館的依賴,直接接受用戶預約訂單,並針對運動項目和陪練時間的不同自主定價。

在初煉的創始人章恒看來,目前體育運動健身的門檻和成本依然較高,原因在於傳統運動模式的場地成本和地域限制。通過O2O模式,教練可以在平臺上零 成本接單教學,每個教練都擁有自己的專屬主頁,用於展示個人信息,管理課程和訂單,改變傳統私教招收學員渠道唯一且封閉,閑時無單可接的局面。從根源上降 低了運動健身的門檻,且擺脫了場地限制,實現跨城市學習,避免課程斷檔。

3.打破場地限制。“大眾體育運動的O2O服務,用戶對教練的黏性要高於場館,高水平運動員和大眾運動私教更是運動健身產業發展的驅動力。”初煉的創始人章恒認為對於用戶而言,教練相對場地更為重要,打破場地的限制,突出教練的作用將是運動健身O2O的關鍵。

基於O2O模式的體育運動健身在場地的選擇上更為靈活自由,小區、公園或者用戶指定的運動場館都可以滿足場地需求。另外運動O2O應用本身也在加快 場館的布局,通過與健身房等運動場地合作,實現用戶隨時隨地的運動需求。比如北京的用戶到上海出差,同樣可以通過平臺預約到相應教練,繼續之前的課程。

4.社交化。大多數情況下,運動、健身是一個很枯燥的過程,尤其是在學習某 一項新的體育運動初期,由於缺乏足夠的技巧,用戶很難在運動中獲得樂趣。移動應用給出的解決方式是建立用戶之間相互交流的社區,通過社交增加運動的樂趣。 此外用戶還可以在社區中與眾多教練交流運動心得,使運動更安全和快樂。

未來運動健身O2O產品如何保持可持續性大多數O2O項目初期為了迅速積累用戶均不考慮盈利問題,甚至花費重金補貼用戶,但出於長久的考慮,未來在用戶群體穩定之後如何實現盈利以保持產品的可持續性是需要提早想好的問題。以下幾點可供運動健身類O2O產品盈利方式參考:

1.生產智能設備盈利。智能手環等可穿戴式設備的出現為運動帶來了巨大的想 象空間,同時也為運動健身O2O項目帶來了新的商業模式。比如通過與硬件廠商合作,針對不同的運動項目設計相應的智能硬件實現盈利。教練是專業的運動指 導,也是最佳的產品推銷人員,利用平臺海量的教練資源銷售智能硬件是實現盈利的方式之一。

2.定制化服務。為有特殊需求的用戶提供定制化的服務收取相應費用。比如肥胖用戶想在固定的時間段內將體重減至預期重量,平臺教練為其制定相應的運動課程收取課程費用。再比如用戶想始終預約某一位教練為自己指導陪練,平臺便可針對這類用戶推出特定的會員服務,收取一定會員費用。

3.健康管理咨詢。通過智能穿戴設備對用戶的運動狀況進行跟蹤,長時間積累下來的大數據為用戶身體健康狀況提供了可供分析的素材,後期可針對有需求的用戶提供健康管理咨詢服務,收取一定服務費用。

只是能有那麽多教練,可以規模化,這個模式可以持續嗎?

(本文來源:鈦媒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1211

中國陸軍要在“一帶一路”上飛起來,軍方解讀,必看!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243

中國陸軍要在“一帶一路”上飛起來,軍方解讀,必看!
文/喬良空軍少將


中國正在開始自己的全球化,“一帶一路”就是中國的初始全球化,就是國家利益和需求對中國軍隊改革的一個巨大牽引。國家正是通過“一帶一路”的戰略設計,確定了對軍隊的戰略需求。

現在大家都在談全球化,特別是提出“一帶一路”這個概念以後,很多人在解讀“一帶一路”意義時都講到了中國與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接軌問題。筆者覺得這是個誤解,是我們對全球化這個概念的誤解。

從歷史來看,每一個帝國興起的時候,隨著其擴張期的到來,都有圍繞其自身展開的全球化,就是說,每個帝國都有它自己的全球化。歷史發展到20世紀末到21世紀初,新的全球化正在全世界蔓延,這是一個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嗎?很多人都這麽認為,其實不對。

這一輪的全球化只不過是美元的全球化,是美國為了向全世界輸出美元而推動的全球化運動,所以筆者說這是美元的全球化。在此之前,我們看到的是另一個帝國的全球化,大英帝國的全球化,大英帝國的全球化是貿易的全球化。我們千萬不能認為這兩次全球化都是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其實,這只是小國、弱國無法抵禦的大國擴張。

“一帶一路”:中國的初始全球化

前一段有人從西方拿過來一種理論,說全球化實際上從古羅馬時期就開始了,一直延續到今天,全球化的進程斷斷續續,這完全是概念的混淆。

全球化並不是一個綿延不斷的漫長歷史進程,而只是一個個核心帝國的擴張過程。每個帝國的擴張都會有伴隨它的全球化,古羅馬有,大秦帝國也有,只不過這兩個帝國的全球化由於當時其擴張規模有限,並未遍及全球罷了。

大秦帝國的全球化,首先就是統一七國,車同軌,書同文,錢同銖,統一度量衡。然後征百越,平西戎。雖然它沒有完全實現它的目標,但這確實就是它的全球化。

羅馬帝國限於當時的交通工具和運輸能力,以及它的軍事力量所能達到的範圍,也只是沿著地中海的邊緣進行擴張,實現它的全球化。

後來的全球化,比如說大英帝國,它的全球化是以工業文明革命為基礎,然後以貿易文明為其主要的擴張手段展開的全球化。這輪全球化隨著一次世界大戰、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而結束。

美國的全球化一開始還是接續英國的貿易全球化,大工業基礎上的貿易全球化。但是隨著美元與黃金脫鉤之後,美國人開始向全世界各個角落輸出美元,它需要所有的角落都接受美元,這時候它推進的就是美元全球化。美元全球化目前雖然還沒有結束,但實際上結束的鐘聲已經在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時就敲響了。所以這一輪的美元全球化也基本上進入了夕陽時代。

隨著中國的崛起和中國經濟的擴張,筆者認為,中國正在開始自己的全球化,“一帶一路”就是中國的初始全球化。所以,我們必須把“一帶一路”看成中國的全球化,而不是接續美國的全球化。這是中國的崛起,它必然帶來一個全球化的新進程,“一帶一路”就是它的初始階段,只不過中國的全球化將不再是帝國式的劫掠別國財富的全球化。

其實,每一輪全球化的目的,都是要讓它能夠影響到的地區接受它的發展模式、遊戲規則和信用體系,美國如此,英國也如此。那麽,中國選擇“一帶一路”這個發展戰略,也應有此意圖和含義,但為什麽我們不說這是中國的全球化?這是策略考慮,而不是戰略考慮。

從戰略角度看,這就是中國的全球化,只不過因為現在美國的力量還很強大,它主要強大在兩點上:一個是軍事力量強大;一個是軟實力的強大。這兩個強大,還在支撐著風燭殘年的美元。因為美元目前還是美國主要的獲利工具。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當然不能選擇跟美國直接對抗。在美國戰略重心東移的情況下,中國采取西進戰略,這從戰略上講,是非常巧妙的非對抗性戰略對沖。

你別以為我是在躲你,在避讓你,其實這恰恰是一種背向對沖。你東移,我西進,表面上好像是我回避你,但實際上這是一個戰略對沖,所以筆者覺得這一戰略選擇是一個意義重大而深遠的設計。

“一帶一路”不能甩開安全意識

中國人有一個毛病,喜歡談戰略,不喜歡談策略;喜歡談目標,不喜歡談指標,這樣談來談去最後的結果就都是大而化之。有戰略沒有策略,這個戰略就沒有實現的可能性,有目標沒有指標,那這個目標實現到什麽程度算是實現?

這次提出“一帶一路”,最擔心的就是雷聲大、雨點小,談得轟轟烈烈,最後不了了之。這樣的事情我們已經幹過多次,但願這次不是。因為如果“一帶一路”失敗的話,那對於中國經濟甚至中華民族的複興都可能是非常沈重的打擊。

現在有很多官員談“一帶一路”都不談安全問題,也不談政治問題,更沒有人談軍事問題。甚至有些官員專門強調,“一帶一路”沒有政治訴求,沒有意識形態訴求,完全是一種經濟行為。

這種說法,如果是對沿線國家的宣傳,是可以的,因為戰略意圖總是要有隱蔽性的,你對人家說我是帶著政治意圖來的,帶著意識形態意圖來的,那誰還接受你?這從對外宣傳上講是非常必要的。

但是,假如這成了我們官員的自身意識,就大錯特錯了。對外宣傳說我們沒有政治訴求,沒有意識形態訴求,沒有軍事訴求,沒有地緣訴求,我們唯一的考慮就是發展經濟,互利共贏,把它作為一個宣傳口徑沒有錯,但是絕對不能變成我們自身的意識。

現在感覺有些官員是真的要排除這些東西,當他說出這些話的時候,就已經在自己的意識中排除“一帶一路”戰略構想中不可避免地內含著的政治訴求,特別是地緣政治訴求,以及安全訴求、意識形態訴求。

實際上,不管你準不準備“輸出革命”,習主席多次講到,中國不輸出革命,可是既然我們現在強調中國價值觀,毫無疑問你會通過“一帶一路”輸出自己的價值觀。那麽,這個價值觀輸出其實就是一種意識形態輸出。

另外,在推進“一帶一路”的進程中,如果你沒有政治訴求,你沒有與沿線國家的政治綁定,這將使你處於不安全狀態。尤其是陸路的“一帶”,幾乎全程伴有一個非常複雜的因素,就是所謂的“奧斯曼墻”。即15世紀奧斯曼帝國攻克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使其龐大的帝國之軀成了阻斷東西方的“奧斯曼墻”。300年後,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束,奧斯曼帝國解體,“奧斯曼墻”轟然倒塌,但是如果你沿這條路走下去,沿途所經之地,全都是伊斯蘭世界。這就意味著隱含的“奧斯曼墻”還在。

如何去突破這個隱形之墻?你的價值觀和伊斯蘭世界的價值觀不同,不要指望僅僅靠經濟利益的捆綁,就能把大家完全拴在一起。要知道,那些伊斯蘭國家也可能只想獲利,獲了利之後再把你踹開。那個時候怎麽辦?

中國企業走出去,我們最大的教訓,就是跟那些國家進行經濟合作之後,人家得利後把我們甩開,或者人家主觀上可能並沒有甩開我們的意圖,但是客觀情況發生了變化。


比如蘇丹,我們投資進去了,西方要給我們搗亂,然後當地也有人給我們搞亂,我們硬著頭皮頂住,開始沒給我們造成太大的影響,我們該掙的錢還是掙到了。這時美國人釜底抽薪,把蘇丹變成南北蘇丹,我們傻眼了,你的投資在北蘇丹,而油田在南蘇丹,這個時候,你肯定要受損失。

但我們中國人有一項很強的能力,就是攻無不克的“搞關系”的能力,雖然蘇丹分裂了,但是我們“想辦法”把南蘇丹也拿下。按說,南北蘇丹都讓你拿下,應該能擺平了吧?可美國又挑起了南蘇丹的內戰,最後的目標就是讓你在這個地方的投資打水漂。

這只是其中一例。實際上我們與所有國家的合作,凡是美國沒有參與的美國都要反對。最後的結局是我們在很多地方都鎩羽而歸,這是我們一開始就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識所致。

“一帶”為主,“一路”為輔

現在,我們又開始新一輪的“走出去”戰略行動了,前面吃了那麽多苦頭,總該接受點教訓吧?

“一帶一路”怎麽走? 筆者認為應該多管齊下,應該讓政治、外交先行,軍事做後盾。而不是讓企業自己單打獨鬥走出去,凡是企業單獨走出去的幾乎就沒有能夠全身而退的。

從現在來看,“一帶一路”好像是兩線出擊,雙路並舉。其實,“帶”是主要的,“路”是次要的。因為你要是以“路”為主攻方向,你就死定了。

因為海路這一條,美國戰爭學院的一個學者最近專門撰文,說他們已經找到了對付中國的辦法,就是只要掐斷海上通道,中國就死定了。

這話雖然說的有些大,但也不能說完全沒有一點道理,因為美國眼下從軍事上講確有這個能力。這也從反面印證,在“一帶一路”主次方向的選擇上,我們應確定誰為主路,誰為輔路。如果把“一帶一路”比喻成一次作戰行動,那麽,“一路”是輔攻方向,“一帶” 則是主攻方向。

所以說,對於我們來講,將來真正重要的是如何經營“一帶”的問題,而不是經營“一路”的問題。那麽,經營“一帶”首先就面臨一個與沿途國家的關系問題,即如何先把與沿途國家的關系全部打通。


從我們現在的做法來看,顯然不足以保證“一帶一路”的順利通暢和成功。為什麽呢?我們習慣上總是喜歡跟政府打交道,喜歡跟執政黨打交道,喜歡跟這個國家的有錢人打交道,誰在位跟誰打交道,誰有錢跟誰打交道。這樣的話,要想成功就很難。

實際上我們要做的工作是什麽呢?既要跟政府、跟執政黨打交道,還要跟在野黨打交道,而更重要的是,跟整個“一帶”上的部落長老們打交道。這些部落長老往往比在野黨和執政黨的影響力大得多。

我們在阿富汗、巴基斯坦的塔利班占領地區能辦成什麽事,幾乎都是通過部落長老去實現,通過政府基本上幹不成什麽事情。所以,我們的外交部、我們的企業,都不能忽略這些區域內的重要關系。


(“一帶一路”)

何不拉美日“入夥”?


“一帶一路”還有一個到今天都沒有人去觸及的問題,就是一些人心中的疑問:中國是否想用“一帶一路”排斥美國?毫無疑問,美國幾乎在所有它沒能參與的國際組織和國際行動中,都會扮演搗亂的角色。只要它起不了主導作用,甚至只要它不是發起人,它就會給你搗亂。

看一看APEC。APEC之後為什麽會出現TPP?就是因為美國發現自己在APEC中不能起主導作用,它就一定要另搞一套,另起爐竈。如果“一帶一路”完全排斥美國,那將使美國不遺余力地打壓它,而且由於美國不在其中,它打壓起來就沒有顧忌,因為它沒有利益在里邊,所以它打壓起來就會無所顧忌、毫不手軟。


所以筆者認為,中國的“一帶一路”應該巧妙地把美國納入進來,應該讓美國的投行、美國的投資機構,以及美國的技術,在“一帶一路”中發揮作用,完成“一帶一路”對美國的捆綁。完成了這個捆綁之後,美國在它下手的時候就會投鼠忌器。

看一看中國和美國打經濟仗、打貿易仗,為什麽每一次都無疾而終?就是因為中國和美國的經濟利益互相捆綁得非常緊密,每一次美國要對中國的某一個行業或企業進行制裁或者是懲罰的時候,一定會有美國和我們這個企業綁定在一起的相關的院外集團跑到國會去遊說,最後讓其胎死腹中。

所以,一定要讓美國進入這個利益捆綁。“一帶一路”在資金上、技術上,不但不應排斥美國,還要把它拉進來,完成對它的捆綁。

由此筆者想到,我們甚至也不能排斥日本。不能認為誰不跟我們好,跟我們鬧,我就另外搞一套把你甩開,其實這於對方不利,對自己同樣不利。你一旦甩開了它,它打你也就無所顧忌,只有當它的利益也在其中的時候,它打你才會有所顧忌,它才會小心翼翼,保護它那一份利益。而如果利益完全捆綁的話,它想摘都摘不清,所以筆者覺得這一點也是我們必須考慮的。


(中國陸軍必須飛起來,必須實現陸軍航空化,這意味著整個中國陸軍的一場革命。)

“一帶一路”牽引中國軍隊改革

到現在為止,就是對我們國家沒有精確的戰略定位,國家戰略有些模糊。結果,各種所謂的“戰略”層出不窮。

2014年喊得最響的不是“一帶一路”,是什麽呢?是中國要成為海洋大國,要推出中國的海洋發展戰略。你要什麽樣的海洋發展戰略?有人說要突破三條島鏈,走出去,走向太平洋。到太平洋去幹什麽?我們想過嗎?想透了嗎?如果沒想透,就不宜提出那些遠水不解近渴的極度燒錢又不見成果的戰略。

現在提出“一帶一路”,我們突然發現,我們更需要的是陸軍的遠征能力。

那今天我們的陸軍究竟如何?中國人關起門來認為中國陸軍天下第一。英國人蒙哥馬利說,誰要在陸上跟中國的陸軍交手,誰就是傻瓜。而美國人由抗美援朝戰爭得出的結論是:中國人絕對不能容忍美國大兵的軍靴踏到中國的陸地上。這都沒問題,中國陸軍以它現有的能力保家衛國一點問題都沒有。

可是一旦面對“一帶一路”,中國陸軍擔負的任務就不是保家衛國,這就需要你具備在沿途展示陸上遠征的能力。因為光是陸上,能夠數出來的就有22個國家。這就需要我們必須劍到履到。不是去侵略別人,而是要有能力跨境保護我們自己的國家利益。

最後一點,就是如何有側重地發展軍事力量的問題。如果我們明確了以“一帶”為主攻方向,那就不僅僅是要努力發展海軍的問題。海軍當然要根據國家的需求去發展,而現在凸現的問題,恰恰是如何加強陸軍的遠征能力。

中國100多萬陸軍,保家守土沒有問題,跨出國門去作戰有沒有問題?我們現在陸軍的發展方向正確嗎?合理嗎?當現在全世界都開始放棄重型坦克的時候,我們卻還在以剛剛生產出來的重型坦克為榮,這些東西將來準備用在什麽地區作戰?在整個“一帶”這條路上,重型坦克根本沒有施展余地。

前蘇聯的重型坦克在阿富汗讓遊擊隊隨便敲,為什麽?在所有的山溝溝里,你還能往哪走?坦克又不能飛,最後人家拿火箭筒瞄準一輛就是一輛,全部給你幹掉。


所以說,陸軍的作戰能力必須重新提升,就是加強它的遠程投送能力和遠程打擊能力。這方面,筆者覺得我們遠遠沒有認識到,更不可能做到。

如果陸軍沒有能力走出國門,將來在這“一帶”上,任何一個國家發生了內亂或戰爭,需要中國的支援,而且更需要我們出手保護自己在沿途的設施和利益時,陸軍能走得出去、派得上用場嗎?這是我們今天必須思考的問題。

那麽,陸軍要怎麽辦?筆者認為中國陸軍必須飛起來,必須實現陸軍航空化,這意味著整個中國陸軍的一場革命。

今天,當我們談軍隊編制體制改革的時候,如果你根本不知道國家的戰略,也不知道國家的需求,關起門來搞改革,你會改革出一支什麽樣的軍隊來?這支軍隊和國家利益有什麽關系?

如果你不從國家利益和需求出發,僅僅比照美軍的葫蘆畫自己的瓢,想當然地認為自己應該是怎樣一支軍隊,可是國家不需要這樣一支軍隊,而是需要一支與國家的發展需求相匹配的軍隊,那時你怎麽辦?

所以說,不了解國家的需求是什麽,不知道國家的利益在哪里,就關起門來搞改革,這將會改出一支什麽樣的軍隊?筆者認為,“一帶一路”就是國家利益和需求對中國軍隊改革的一個巨大牽引。國家正是通過“一帶一路”的戰略設計,確定了對軍隊的戰略需求。

結論


中國必須有一支更強大的陸軍,以及一支能與之聯合作戰、協同行動的海軍和空軍,一支能夠跨出國門遠征的陸軍、海軍和空軍,組成在千里萬里之外仍然有足夠的保障和戰鬥能力的遠征軍,我們才可能使“一帶一路”真正在安全上獲得可靠的保障,從而確保這一宏偉目標的最終實現。

(來源:軍工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1622

塞納河上“飛起來的船”

法國初創公司SeaBubbles正準備在塞納河上推出一種全新的交通工具——“會飛的水上出租車”,這或許能夠改變巴黎目前的交通狀況。公司表示,很快將把這種交通工具帶到矽谷灣區,預計將為人們的出行帶來便捷。

懸浮的“氣泡”

這家成立剛滿18個月的初創公司目前已經募集了三輪融資,並且僅在過去一個月中就已經融資345萬歐元,投資人包括法國的保險公司Maif和風險投資公司Partech Ventures。公司預計,今年第二季度融資金額將會再翻10倍,超過3億歐元,包括來自法國和美國的投資。

SeaBubbles發明的全球首款水上出租車其實是一種類似電動船的交通工具。它的形狀就像是一個氣泡,所以取名為SeaBubble。它可以在離開水面70厘米的地方懸浮,一次可以載客6個人。這種蛋形船只目前每艘零售價為3萬歐元,今年將投放市場。舊金山和倫敦都表現出興趣。盡管每小時18公里的速度比不上陸路交通快,但是有望減輕陸上交通的壓力。

SeaBubbles聯合創始人Anders Bringdal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這個想法最早是他和另一位創始人Alain Thebault駕駛帆船穿越太平洋從洛杉磯到夏威夷時所產生的靈感。Anders Bringdal說:“大城市變得越來越擁擠,陸路交通擁堵現象嚴重,但是人們卻忽視了水路交通。比如從舊金山市區到矽谷坐這種水上出租車來回能夠幫助人們節省約1小時的時間。”

2009年,Anders Bringdal和Alain Thebault一起設計的帆船Hydroptere(水翼號)速度打破紀錄,最高的航速超過60節(約111公里/小時),成為世界上最快的帆船。後來他們又嘗試橫跨太平洋兩岸從洛杉磯至夏威夷檀香山,並再次打破穿越太平洋的最快航行紀錄。

之所以會選擇在矽谷灣區拓展業務,Anders Bringdal表示:“矽谷是創業者的聖地。過去幾周公司已經和潛在的客戶密切接觸,同時也和潛在合作夥伴共同研究自動駕駛以及充電技術和充電甲板,讓水上出租車的性能得到更好的提升。另外,公司還在開發類似於Uber的水上打車平臺應用。這些都將於今年6月在巴黎展示。

據了解,SeaBubbles的電動船只將由玻璃纖維和高密度海綿材料制成,並采用亞麻作為內飾。而船身的水翼設計則可以減少阻力,使船只最高速達30英里/時。每艘船最多可搭乘5名乘客和1名駕駛員。Anders Bringdal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他們希望船只最終能實現自動駕駛。另外,他們還在碼頭上給船只特別設計了充電站。Alain Thebault表示,船只連接上智能手機後,就能完全由機器人控制。該類船只也可以像Uber一樣通過手機APP下單,他們已經在商談該類合作事項。而且,巴黎市長Anne Hidalgo也對他們的想法表示了支持。

然而,SeaBubbles如今仍面臨著巨大的財政和監管方面的挑戰。因此,Anders Bringdal和Alain Thebault已經建立起一個工作原型來吸引投資者並說服市政官員同意SeaBubbles的水上運營。此外,SeaBubbles還為乘客開發一款類似Uber的APP,以支持乘客手機下單。也就是說SeaBubbles從頭開始創建了一個完整的交通網絡。它的盈利模式也與Uber相似。

神奇的“水翼”

Alain Thebault設計的Hydroptere是一種高速航行時靠艇體下部所裝水翼產生水動升力並將船體托出水面航行的船型。由於最大限度地減少了水對船本身帶來的阻力,所以水翼船往往能獲得極高的速度,看起來,就像是在水上飛翔一樣。

這艘船的神奇之處就在於它的“水翼”。所謂“水翼”,看上去就像是兩片金屬薄片,實際上由高強度的碳化纖維制造,其工程和材料技術堪稱奇妙,融合碳化纖維、鈦金屬,並采用層壓技術,海上航行時,就像是一架伸開了機翼準備起飛的飛機,最高能漂浮到水面15英尺高。

Alain Thebault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設計這款“飛船”面臨很多技術方面的挑戰。由於船的水翼面和海水接觸面積很小,單位面積壓力非常大,無論對船體材料還是結構來說的確都是非常苛刻的考驗。所以盡管夢做了許久,但直到數十年後借助材料科學的進步,才制造出了能夠提供足夠升力,並且不會產生水擾動的水翼。但這僅僅是第一步,依照水翼船的原理,當船的速度逐漸增加,船底的水翼提供的浮力會把船身擡離水面,從而大為減少水的阻力和增加航行速度。

Alain Thebault告訴記者,這一設計使用類似飛機的原理,當以非常高的速度航行時,水相對於人來說變得就像是石頭。為了保證船體的堅固性,整艘水翼號上的一切都盡可能精簡,僅包含了前桅支索、自動前帆和後支索,以減重和簡化操作。船員通過絞盤控制支索帆,主帆則由液壓方式調控。


此前,Alain Thebault的夢想是用水翼艇將凡爾納用氣球“80天環遊地球”的旅程縮減一半到40天。而現在他又多了一個夢想——在塞納河,甚至太平洋上,把這種帆船的概念變為一種水上交通工具,供人們每天通勤使用,並將其命名為SeaBubble。

此前,Hydroptere已經邀請過包括谷歌聯合創始人Larry Page、摩納哥王子Albert和ABB的太陽能飛機“大蜻蜓”的飛行員Bertrand Piccard等名人試乘。

“科技興國”戰略

SeaBubbles最初的註資來自於去年7月法國無人機生產商Parrot公司、風險投資公司Partech Ventures以及法國政府背書的BPI基金共同投資的50萬歐元。

近年來,法國政府在鼓勵公司創新方面加快步伐,成為全球給予初創公司支持力度最大的國家。法國政府一直在試圖利用“法國科技”計劃(La French Tech)把本國初創公司推介到世界各地。

在剛剛結束的拉斯維加斯CES(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上,法國初創公司的勢力也空前龐大。法國希望由政府支持的創業團隊致力於提升法國初創公司的形象。“法國科技”計劃選中的初創公司,政府將為它們支付參加CES的費用。

CES主席Garry Shapiro也在CES上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政府在鼓勵創業方面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他說:“在一些地方我們會看到小的初創公司被大的科技公司投資或者收購,但是在法國初創公司的形態非常特殊,由政府投資的公司比例在全球範圍來看非常高。”Garry Shapiro還向記者透露,在和法國相關部長會晤時,對方也傳遞出清晰的信息——法國已經把“科技興國”放在重要的戰略地位,並且在科技方面投入巨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2388

【壹週刊】辣著環球 無綫反口飛起Kelly吳雨霏

1 : GS(14)@2015-08-10 08:34:45

【壹週刊】閂埋門一家親的無綫,綜藝節目極度環保,鄭俊弘、吳若希、許廷鏗重複又重複,睇到觀眾叫救命。唔想收視愈插愈低,監製麥鎮東主動向環球唱片借將,成功得到陳慧琳、吳雨霏、盧冠廷幫手做下個月舉行的《星光熠熠耀保良》表演嘉賓。點知大台高層余詠珊又反口,突然飛起Kelly同吳雨霏,出爾反爾,再次辣着環球。下月二十六日在紅館舉行的《星光熠熠耀保良》,是無綫年度大騷,監製麥鎮東為交功課,早於六月已向各大唱片公司敲門借將,當中包括有不少紅人在手的環球唱片。「監製主動搵環球嗰邊幫手,對方亦即時做嘢度期,最後俾咗Kelly、Kary、盧冠廷同Robynn& Kendy我哋。點知去到上個月底,突然話唔使環球歌手做個騷!」一名無綫人說。據了解,無綫突然反口,全因高層余詠珊玩嘢。「Sandy話環球歌手一直唔肯簽歌星合約,年底頒獎禮亦唔肯撐場,所以無理由搵佢哋出大騷喎!」度完期又話唔要,環球唱片對於大台出爾反爾,亦感不滿。「Kelly年底要開演唱會,已經忙緊籌備,Kary結完婚返嚟亦有好多工作要還債,佢兩個唔係得閒冇嘢做,無綫浪費我哋時間,以後再話要攞人幫手,真係要認真考慮。」一名環球員工說。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50810/1924966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198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