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世界上每一個富爸爸,留給下一代 的東西都不同。比爾.蓋茲(Bill Gates)僅給了子女五%的遺產,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只留給兒女夠用的財富,台灣許多金控和科技業第二代,從父親手上接過經營的棒子,也有如鴻海董事長郭台銘,用財力支持兒女各自的夢想。 而英業達集團創辦人和廣達的催生者葉國一,留給兩個兒子葉力銓、葉力誠的「傳家之寶」,是和科技業毫不相關的蘭花業和房地產產業。 不過,葉國一把蘭花業交給兒子時,並不是一家已經上軌道的公司,而是面臨被掏空、問題一大堆的公司。 從二○○○年開始,葉國一迄今挹注在蘭花業的資金,已經超過十五億元;他還在○三年成立皇基公司,由兩個兒子接手經營蘭花事業。去年,皇基轉虧為盈,向來低調的兩兄弟,終於願意面對媒體。 門外漢救家業 因為不喜歡輸的感覺 皇 基成立前,葉國一就自掏腰包投資日昇生技;皇基成立後,日昇負責蘭花研發和栽種,皇基則專注行銷業務。沒想到,日昇的負責人,根本就是想向金主葉國一撈 錢,不但以高於市價四○%的價格,把花苗賣給皇基,而且品質極差,皇基在越南的生產基地,有高達七十五萬株的苗,最後只能被丟掉。 ○五年底,皇基終於拿到日昇人謀不臧的證據;不過,這只解決了一半問題,接下來,皇基等於要從研發到銷售,全部自己做起。 「因 為對蘭花完全不懂,所以也不知道哪裡對、哪裡錯、什麼是好、什麼是不好,只能聽別人講,」從栽種、催花、包裝到運送行銷,「你要同時想那麼多問題,又覺得 沒有一樣是你可以解決的。」皇基總經理葉力誠說,明知道問題百出,卻礙於自己對蘭花一竅不通,也只能被動的見招拆招,完全掌控不了全局。 回想接手的那段時間,他承認,當所有東西都不是自己可以控制,「那時候就覺得,很不想做,」可是,最後他還是一步一步帶著公司,轉虧為盈,「就……不喜歡輸的感覺(大笑)。」 導入荷蘭栽種法 學習期縮短,產量也暴增 台灣曾經號稱「蝴蝶蘭王國」,台灣蝴蝶蘭在國際上屢屢得獎,但葉力銓和葉力誠這兩個門外漢,偏偏不走蘭界老前輩的路。 傳統上,台灣是用水草來栽種蘭花,水草種植最困難之處,在於乾濕管理,就是將水草澆濕後、讓它乾到一定程度,再澆濕。一個新人,得要學習澆四十個月的水,才能出師,葉力誠老實說,「我沒有時間、也沒有辦法這樣培養人。」 為了將學習期縮到最短,兩兄弟毅然決定採用荷蘭的「樹皮法」來栽種;樹皮栽種不需要高超的人工澆水技術,而是應用大規模的自動化灌溉工程。 可是,有經驗的老師傅都說,用樹皮是種不好的,蘭花想種好,水草就是品質的保證。「大家會說不好,是因為他們沒有種過,」大家都唱衰,葉力誠還是很「鐵齒」,「我們覺得一定要走一條不一樣的。」 事實證明,兩人採用樹皮,的確是一個有效的奇招,他們用最少的人力、最短的時間,讓蝴蝶蘭的年產量,由○六年的五萬株,暴增到今年預估將有八十萬株。 導入科技業流程 不再一個師傅一款種植法 有 了量,還不夠。葉力誠發揮自己過去的所學,將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業資源規畫)導入蘭花種植,用科技業的管理方法,來管理蘭花業。 主修資訊管理系統的葉力誠,對於ERP一點都不陌生;事實上,英業達的ERP系統,當初就是由葉力誠參與建置。 ERP多用在大型製造業,是 一套幫助企業建置流程、制度、規範、庫存與控制成本的管理系統。對科技業來說,從買料到出貨,前置時間(lead time)大概就三到四個月,但是蘭花從育種到產出成花,要花上兩、三年時間,如何讓客戶能如期拿到花,庫存資料庫就派上很大用場。 長期輔導國內蘭園的優碩企管顧問游振昌認為,農業面對的是「有生命」的庫存,「管理會比工業更困難。」 管理的困難成了他們的利基;皇基靠著這套系統,成本控制得宜,穩定的維持四○%以上的毛利率,加上產量增加和穩定出貨,○六年開始到去年,營業額成長了三十倍。 除此之外,葉力誠還堅持,建立自己的研發生產資料庫。 起初,葉力誠像個小學生,到處向台灣的蘭園師傅請益,但是,「你去問十一個師傅,就有十一種不同的講法,」換句話說,今天若皇基有一個五公頃農場,每個師傅管理一公頃,每個人的種植方法都不一樣,「這是很恐怖的一件事情。」葉力誠說。 科技業的訓練告訴葉力誠,沒有標準作業流程,就不可能有穩定的產量和品質。於是,針對不同品種,每個環節需要的溫濕度、日照時間……,皇基從零開始累積資料庫,資料則來自於每個第一線的員工,不斷不斷的記錄。 拿下國際賽首獎 參賽那盆,是隨機選出的 這是一個很理想化的方法,但也付出很大代價,許多員工受不了皇基的企業化管理,不願意成天寫報表,離職率之高,十個人走掉九個是常有的事。可是葉力誠不放棄,跌跌撞撞過來,皇基的人才和經驗同時被累積起來,現在不但可以做到終年供花,品質也做到高度一致化。 二 ○○八年十月,皇基的白色蝴蝶蘭,獲得全世界最大園藝花卉比賽Horti Fair首獎,葉力誠說,拿去比賽的花,是他們從要出貨的生產線上,隨機挑選出來的,而不像許多台灣蘭園,會專門養一盆「比賽花」,「我們很高興跟客人 說,你買到的,就是跟這個參展第一名一樣的品質。」 現在,皇基除了穩拿日本殯葬業的訂單,他們派行銷人員到歐美長期駐點,親自拜訪所有通 路,成功打入歐美的高級飯店和婚禮、派對等市場。皇基海外事業部副總經理林厚志半開玩笑的說,有荷蘭的量產技術、日本的高品質、越南的低成本(皇基的生產 基地位於越南),跟台灣的拚鬥精神,皇基再做不起來,大家就可以去跳樓了。 葉力誠不諱言,葉國一的財力,讓他們兩兄弟創業的「風險」比別人少;而且父親的光環,幫了他們不少忙。但是,他們心裡明白,這個光環只能用一次,之後還是得靠自己。 不過,眼看著其他企業第二代的好朋友,動輒管理數百億的事業,會不會覺得自己的池塘太小? 葉力誠不以為意,他認為,不管自己在哪一個行業都一樣,只要成績好,就會快樂,雖然企業規模不同,但「從無到有、從賠錢到賺錢,這個成就感不會差異太大,困難度我也沒辦法比較,自己做到自己開心,我覺得最重要。」 為了讓下一代擺脫電子業「毛三到四」的宿命,葉國一沒有讓兒子們做科技新貴,反而在農業闖出一片天。至今,葉國一對皇基成為全球最大蝴蝶蘭生產企業的目標沒有變,就看葉力銓和葉力誠兩兄弟,能不能讓這傳家事業,發光發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