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iPad陰影下的平板電腦

http://www.21cbh.com/HTML/2011-3-14/xOMDAwMDIyNjExOA.html

「要麼就不用平板電腦,要用都用iPad。」回顧近一年來乘坐飛機的旅途經歷,深圳一家平板電腦廠商負責人大為感慨對記者說。

過去一年,細心的乘客不難發現,使用平板電腦打發無聊的航空旅途的乘客變得越來越多,而且幾乎清一色的使用同一款產品——蘋果公司的iPad。

這是令平板電腦業界既興奮,又尷尬的現實——「iPad的熱銷培育了平板電腦的用戶群,但它同時在一定程度上也壟斷了這個市場。」愛國者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總裁兼CEO曲敬東這樣形容。

來 自CNZZ數據中心的一項調研顯示,截至2011年2月,蘋果iPad在平板電腦市場佔有率約98.89%——「比美國微軟公司的視窗系列操作系統 (Microsoft Windows)在國內個人電腦操作系統市場的佔有率還要高。」CNZZ數據中心的一份研究報告如此評述。

而多位受訪的業界人士分析,由於對平板電腦形態,在統計口徑上存在一定差異,如果算上非品牌類產品,「iPad佔有率約在90%左右」。但這也足以證明iPad對這個新興電子消費品市場的壟斷。

與此相關的產業效應是,蘋果憑藉規模優勢,快速地壟斷了部分上游供應鏈資源。在供應鏈成本的門檻下,兩極分化已然顯現。而在蘋果之外的挑戰者,還面臨Android這一原本應用於手機的操作系統,帶來兼容性和穩定性的困擾。

但在現實的另一面,這又是一個值得期待的市場。本報記者從產業鏈多方瞭解到,2010年中國市場平板電腦出貨量約在150萬台上下,業界普遍預計今年市場整體銷量有望突破500萬台。

「平板電腦市場成倍數的增長率,是傳統PC和手機難以企及的。」一國內PC廠商市場部人士認為,平板電腦市場遠未爆發。

蘋果僅是引爆了這個市場。而對於更多生活在蘋果陰影下的產業競逐者,現在正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候。

iPad的影子

蘋果顯然不希望平板電腦市場格局生變,相反它希望進一步強化自己的市場壟斷優勢。

北京時間3月4日,蘋果公司突然宣佈將iPad一代降價1100元人民幣。「蘋果一般是採用推出新的版本來刺激銷售,很少採用大幅度降價的策略。」北京三里屯蘋果專賣店一銷售人員這樣告訴記者。

在曲敬東看來,蘋果iPad罕見的大幅度降價,是清理庫存之舉。

「此時降價儘可能地緩解iPad一代的庫存壓力,同時對競爭對手產品產生抑制作用,從而為iPad2的發售做市場鋪墊。」iSuppli中國區研究總監王陽認為,蘋果的這種一箭雙鵰之舉,將令對手十分難受。

以愛國者N系列平板電腦為例,此前平均約3000元左右的定價,相比較蘋果iPad行貨產品有著近千元的價格優勢。「價格優勢是愛國者應對iPad的重要競爭力之一。」曲敬東告訴記者。

但隨著此次iPad降價,在中國市場熱銷的WiFi 16G版售價僅為2888元。「同樣的價格,讓消費者決定是買iPad,還是買其他平板電腦?這對於任何一個類iPad平板廠商,都是一個難以迴避的考驗。」王陽分析。

事實上,同樣面臨考驗的還有外資品牌。去年12月在中國上市的三星Galaxy Tab P1000,一度被譽為最有可能跟iPad抗衡的產品。根據三星公司提供的數據, GALAXY Tab P1000上市短短4個月,銷量即突破200萬台。

但據Galaxy Tab P1000在中國的獨家包銷商愛施德一內部人士透露:「春節旺季一過,就面臨iPad降價,這對三星影響不小。」

據悉,Galaxy Tab P1000已經從上市之初6999元的售價,在不到兩個月時間內下調到5000元左右。「受iPad調價的影響,Galaxy Tab P1000的價格還將進一步下調。」前述愛施德人士透露。

在曲敬東看來,平板電腦是由蘋果iPad開始定義的一個產品門類,而保持價格優勢一直是國產平板電腦產品對抗iPad的競爭力之一。

「目前的產業現狀是,除了iPad其他廠商的量都很小。」深圳一家平板廠商負責人估測,2010年在中國平板電腦市場上,類iPad類平板產品出貨量不到50萬台。

一個值得注意的細節是,從平板電腦市場熱炒至今,山寨市場對於平板電腦始終處於觀望狀態——這有別於山寨市場當年對手機和上網本的狂熱。

「連做山寨的都對平板電腦沒興趣,可見這個市場的爆發尚未到來。」前述深圳平板廠商人士這樣告訴記者。

短缺的屏資源

事實上,在對消費類電子產品最為敏感的深圳山寨市場,並非沒有平板電腦的「試水者」,但大多鎩羽而歸。

「蘋果對上游供應鏈的控制,令其他的平板廠商十分難熬。」深圳一平板電腦廠商負責人告訴記者。

曲敬東則認為,由於平板電腦是一款由蘋果iPad定義的產品,因此電容觸摸屏,幾乎成了平板電腦產品的標配。

據悉,目前蘋果掌握著全球60%以上的電容式觸摸屏產能——iPad的觸摸屏主要由台灣廠商宸鴻和勝華兩家企業生產,它們的產品大部分被蘋果包了下來。

「事實上,部分大陸廠商也能提供電容式觸摸屏產品。」前述深圳平板廠商負責人告訴記者。但生產一個適用於平板電腦的高性能的觸摸屏,其工藝要求非常高,往往還需要廠商和觸摸屏生產廠合作開發,事實上真正能生產高性能的電容式觸摸屏廠商並不多。

「事實上,電容觸摸屏市場一直處於一種供不應求的狀態。」iSuppli中國區研究總監王陽認為,隨著智能手機市場的爆發和平板電腦的熱銷,對電容觸摸屏的需求,短期內難以緩解。

深圳平板電腦廠商創智成科技總經理徐建平則告訴記者,目前國內平板電腦的電容式觸摸屏主要來源於台灣廠商,而台灣廠商目前產能有限,這進一步推高了電容觸摸屏價格。

「從去年下半年至今,電容式觸摸屏價格就沒有下調過,而且供貨緊張。」徐建平告訴記者,對於相當一部分平板電腦廠商,屏資源短缺是其面臨的最大瓶頸。

曲敬東亦對記者表示,由於蘋果有著龐大的採購量,往往能夠以相對優惠的價格,規模化的採購上游屏資源。這對其他競爭對手,造成缺貨和成本的雙重擠壓。

不止於此,除了觸摸屏之外,蘋果還大量買斷關鍵的零部件,例如圖形處理器、隨機存儲器(RAM)、Nand-flash內存等——這些都是生產高性能平板電腦產品不可或缺的供應鏈。

「你會看到這樣一個平板電腦市場現狀。」前述深圳平板廠商人士直言,一方面三星、摩托羅拉這樣的產品價格高企;另一面,比iPad有著價格優勢的平板產品,在產品性能上差距太大。

Android的困境

上游供應鏈的瓶頸,顯然還不是困擾平板電腦產業鏈全部阻力。

據本報記者瞭解,目前除了蘋果iPad採取獨立的操作系統配置外,絕大部分的平板電腦產品採用Android——這款原本為手機平台設計的移動操作系統, 有的採用2.1版本,有的採用2.2。

「Android的本質是一款針對手機平台設計的操作系統,當它用於平板電腦平台之上,或多或少會存在適配上的差異。」壹人壹本副總裁方禮勇這樣告訴記者。

譬如,基於Android平台的平板電腦,在多任務顯示上,反應不夠流暢。「Android的設計是專門針對手機的,手機的多任務處理不會有平板電腦那樣頻繁。因此,將它運用至平板電腦時,會存在一定的不適應。」一國內平板電腦廠商負責人透露。

正因為如此,專門針對Android平板電腦構架的芯片解決方案,在市場上也實屬有限。本報記者瞭解到,高通、飛思卡爾、英飛凌、TI等國際通信芯片大廠雖然都有涉足,但出貨量並不大。

Android平板電腦芯片方案供應商瑞芯微市場總監陳鋒告訴記者:「系統的穩定性,是目前Android平台平板電腦最大的一個考驗。」

曲敬東也對記者表示,在愛國者平板電腦的研發過程中,基於Android系統的穩定性,也是研發最重要的一項投入,「只有一些大的廠商,穩定性問題才會解決得很好」。

而據本報記者瞭解,目前市面上為數不少的中小品牌Android平板電腦,在系統穩定性上均存在一定的缺陷。「目前,基於Android的平板電腦遠沒有手機產品那樣的成熟。」前述深圳平板廠商人士直言。

不止於此,Android操作系統不斷頻繁的版本升級,這個困擾手機平台的難題,也同樣影響著平板電腦的開發者。

「相對於Android手機僅面臨系統版本升級的困境,Android平板電腦還面臨手機應用軟件與平板的不兼容問題。」前述平板廠商人士分析。

儘管作為開放的系統平台,目前Android已經吸引了超過10萬個應用軟件,但絕大部分是針對手機平台設計。

「很簡單的一個道理,同樣一款遊戲應用,在手機上操控和在平板電腦上操控,體驗完全不一樣。」前述平板廠商人士透露,甚至部分針對手機設計的軟件應用在平板電腦平台上,完全跑不動。

這讓Android平台的平板電腦廠商,不得不耗費更多的成本,去做應用軟件的二次開發和適配工作。「我們成立了一個專門的團隊來負責應用軟件商城的工作。」方禮勇告訴記者,該團隊主要是與第三方開發者合作,對Android平板電腦平台做一些優化和適配工作。

即便如此,面對Android數以十萬以上的海量應用,真正能夠穩定應用在Android平板平台上的實屬有限。一個可供參考的細節是,壹人壹本的應用商城大約只有700個應用,而愛國者自己的應用平台也僅有1000個左右的應用。

靜待Android 3.0

「事實上,在Android 3.0版本正式適用之前,市場上並沒有真正成熟的基於Android平台的平板電腦產品。」某家國內品牌平板電腦廠商負責人直言不諱。

該觀點或許過於武斷,但可窺看目前的產業困局。靜待Android 3.0成為這個行業的整體期守,當然蘋果公司除外。

今年2月3日,谷歌正式發佈了專用於平板電腦的Android 3.0 Honeycomb系統——這是首個基於Android的平板電腦專用操作系統。

為數不少的業內人士認為,在Android 3.0之前,Android平板只是簡單的「手機放大版」。 Android 3.0則是谷歌針對平板的大屏幕而做的全新設計,在界面、桌面客戶端等細節均做了大量改進。

這些改進讓Android 3.0在多任務處理、提醒等方面的使用體驗更好。「Android 3.0版本的上市適用,能夠讓平板電腦形成一個相對穩定的產品形態。」陳鋒表示。

更為重要的是,伴隨著Android 3.0的推出,網頁版Android Market正式發佈——這讓谷歌的應用軟件市場走出手機的小屏幕,在平板電腦上也能顯示。平板電腦將有自己的應用軟件市場,而不用飽受「嫁接」手機應用軟件帶來的困擾。

「我們一直在關注和跟蹤Android 3.0系統的情況。」方禮勇告訴記者,一旦Android 3.0系統成熟,硬件適配合理,壹人壹本肯定會推出相應的產品。

更為期待的則是為數眾多的中小型平板電腦廠商,甚至山寨廠商。「Android 3.0一旦穩定成型,我們肯定會第一時間嘗試。」前述深圳平板電腦廠商人士直言,如果Android 3.0的硬件適配在一個合理的成本範圍內,肯定將有大量的廠商會批量上市。

與此同時,上游屏資源的短缺現狀,也出現改善的跡象。本報記者從多家與台灣電容式觸摸屏廠商有著合作的平板廠商瞭解到,隨著平板電腦產量的增加,上游廠商已經開始不同程度的擴產。

「屏資源緊張的情況,有望在下半年得到緩解,價格也有望下降。」徐建平告訴記者,屆時將有更多的廠商參與到平板電腦產業,蘋果或將面臨壓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0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