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經濟理論 --- 加息 Jay

http://hk.myblog.yahoo.com/jay_cwc/article?mid=1631

http://hk.myblog.yahoo.com/jay_cwc/article?mid=1632

http://hk.myblog.yahoo.com/jay_cwc/article?mid=1633

事先聲名,小弟並不是讀經濟科出生,以下都係小弟係呢幾年嚟睇書、雜誌同評論度學翻嚟,若果當中有咩錯誤、謬論,善心人可以留言,指出錯處,好等小弟改正。

================================
首先要有d基本概念先:
1. 通脹 --- 通脹其實係一種貨幣現象 - 過多貨幣去追逐有限嘅資產/實物。量度通脹通常會用cpi或消費支出指數,但由於各國消費結構不同,這些指標都未能完全反映通脹,只可作為一個參巧。

2. 貨幣供應 --- 一般有三種(M1, M2 同M3)。基本上,一個國家嘅貨幣供應會同佢嘅GDP及通脹有關,Formula 如下:貨幣供應增長率 ~= GDP 增長率 + 通脹

3. 經濟調控 --- 政府調控經濟大致有兩種方法:a. 貨幣政策 b. 財政政策

  • 貨幣政策主力調控市場資金數目來達到調控經濟目的,一般為加減息、RRR等,此方法較為被動,因為政府只調控息口,務求增加/減少資金成本來達到目的,結果要視乎該國銀行、投資者是否配合而定。
  • 而財政政策是政府主力介入,通過削減/增加開支來達到目的。

4. 根據 M(money supply)V(money velocity)=P(price)Y(經濟產出),除非科技有突破,Y嘅變化不大,所以P會完全受M同V嘅影响。

經 濟向上時,需求上升增加企業投資意欲,產出增加令GDP上升而循環下去。但當供過於求,經濟開始發熱時,政府會利用貨幣政策(加息)去抑制,務求達到供求 平衡,經濟平穩向上;相反,需求不振,政府會減息+增加開支,誘導資金投資,希望拉升GDP。當然,呢個係一個理論架構,現實又復雜好多好多。

入 正題,經過金融海潚,各國政府都採用貨幣 + 財政政策希望減低由此而帶來嘅衝擊,同一時間,海量嘅資金湧入市場(實體 + 虛擬),以4嘅算式嚟睇,M大升,理應便會造成通脹(P);但由於海潚後,企業信心減低,而「受傷」嘅企業要用資金嚟填TUM,造成貨幣流速相應減低 (V),所以P變動不大,甚至有減少情況發生(即通縮)。

可惜,由2010年下半年開始,企業開始復完,社會上嘅V開始回復正常,但政府係回收貨幣上慢左幾拍,導致M居高不下而引致今日嘅通脹危機。

基於以上危機,各高通脹國家都開始用政策來應付。一方面用加息收回流動性(增加誘引去令資金回到銀行體系, 減低V),另一方面用限價、限出口等方法買時間,仲有限制外資流入去減低國內嘅貨幣數量(M)。

同時間,發達國(主要係美國),經濟增長似有還無,加上通脹無迫切性,政府係收回流動性上無新興國咁積極,游資為左尋求回報,會不斷流入高GDP地區及炒實物資產。

由於中國經濟增長不俗,而通脹有向上危機,中國人民銀行利用RRR同息口等貨幣政策,希望壓下通脹苗頭,避免社會動盪(如中東情況)。

呢個就係中國加息嘅背景。
比多一個概念先:

唔同資產會有唔同嘅風險,係比較唔同資產嘅回報吸引力時,要計埋當中所受嘅風險程度。市場一般價將美國三十年國債息率定 為無風險利率(risk free rate --- RFR)(以前可能好穩陣,因為唔相信美國會賴債,但今日其實已經係超錯),股票嘅風險較高,所以要求嘅回報(股票市場嘅息率)會係無風險回報上加一個溢 價;溢價幾多就好視乎市場對股票/經濟前景嘅睇法,樂觀時可以係負溢價(皆因除左息之外,仲可以係資本增值,兩者加埋會高過RFR),悲觀時溢價會好高 (息口要計埋資本減值幅度)。

其實以上所講嘅咪係所謂機會成本概念。

>>>姐係當通脹嘅時候, 政府就加息, 收緊銀根, 而當消費支出指數低嘅時候, 政府就減息, 減少市民開支

好啦,講翻你嘅問題。

或者咁講你可能會易理解:
  1. 加息,通常都係存貸息都加;
  2. 加存款利息,咁相對其他資產上嘅投資價值會上升,因為息多左,咁某部份資金會由其他資產流入銀行存款
  3. 當中資金有普通市民嘅資金,亦都有企業本來用嚟投資嘅資金
  4. 而加貸息,其實係增加左投資成本,對於企業嚟講,回報少左(甚至負),自不然會減低投資興趣,寧願將資金泊落銀行、國債等收取風險少一點嘅工具。
  5. 兩者都會將流動係市場嘅資金減少,m 同 v 同時下跌,p 理論上自然會回落。
  6. 但同一時間,太高息會令經濟失去動力(因投資落實體經濟上嘅資金少,自不然會減少器材、買地起工廠、減少人手等),經濟有很大可能會掉頭回落。
好啦,正如你所講,若消費不振,投資意欲不大兼有閒置產能時,經濟唔荒好,呢個時候政府就要運用貨幣同財政政策去刺激經濟:
  1. 減息:a) 存款、國債等嘅回報減少;b) 融資成本減少;兩者都會將資金由銀行體系抽離,進入市場(m 及 v 上升)
  2. 增加政府開支:由於減息效應有滯後性,短期嘅投資空缺要由政府擔任,務求做到短時間增加需求而帶動投資上升/降低閒置情況
  3. 但由於呢d政策由開始到見到成效係要時間,市場對企業盈利未感到樂觀,反映在股票市場上;
  4. 減息幅度要到咁上下(~2%)先會驅使更多資金抽離銀行體系;

所以一開始減息會對資產市場不利。

而減息一段時間後(幾耐就視乎經濟有幾差啦),由於增加嘅資金會投資於實體經濟(買器材、工廠、請人),並沒有多餘資金去炒呢樣炒個樣,所以通脹一般嚟講係溫和(由基本需求帶動)。就業率上升下,消費回升,導致企業盈利跟隨上升,股市都會提前反映而上升。

到後期,資本市場回報大過實體投資,資金會相繼進入資本市場去炒炒炒,咁通脹會開始拋物線咁上升,對於企業盈利會不利(原材料上升,一時間成本未能完全轉嫁到消費者身上,要硬食),咁又循環到加息調控經濟過熱、通脹升溫嘅階段。

其實呢個課題真係可以講幾日都講唔完,我再嘗試下點樣理清經濟、通脹、息口等嘅關係。

經濟同通脹有四個唔同組合:
  • 高經濟增長 + 溫和通脹   (2009年至2010年上半年嘅中國)
  • 高經濟增長 + 高通脹 (而家嘅中國)
  • 低經濟增長 + 高通脹 (70-80年代嘅美國)
  • 低經濟增長 + 低通脹(甚至負通脹) (2010年嘅美國)

投資環境(經濟增長率 - 通脹)最好嘅係 1,而3 係最差,所以係2008年尾至2009年嘅中國股票市場回報係相當高,相反,係滯脹(3)情況下,股票市場嘅回報好唔得去邊。

根據近來美國嘅經濟數據,經濟增長似有加速嘅跡象,而相對佢嘅通脹指標仲係徘徊係低位,開始由4進入1,所以呢幾個月美股強到無朋友。

而中國郤因高通脹嘅關係,會減慢經濟增長而出現GDP ~= CPI,甚至有跌入3嘅可能,所以A股同有中國概念嘅港股(尤其係國企指數)就如扶不起的阿斗咁,點都升唔起。

咁多年以來,各國政府都希望利用政策去做到1嘅情況,可惜嘅係維持唔到太長時間,始終市場/人為因素變化太多,好多時都係兩個極端之間循環,就是所謂嘅經濟周期。

2009 年,中國掦言用四萬億投資去刺激經濟,加埋民間資本,總數超過二十萬億,造成2009-2010年中國嘅貨幣供應增速極高,令到中國係今日面臨高通脹;為 左社會穩定和諧,便要用利率政策去減低通脹及投資意欲,寧願要一個稍為低嘅經濟增長(~7-8%)及溫和通脹(<3%)。

由於實體經濟回落會先於通脹(投資減少 ---> 企業盈利減少、消費需求回落 ---> 供不應求轉變為供需平衡再轉為供過於求 ---> 通脹回落),回報會係一開始時有所減低。

但當通脹有所回落,情況會慢慢轉移到4。

係呢個時候,政府見減低通脹有成效而經濟有點不振,便開始轉變政策,由緊入鬆,正如現在美國般。

正如前所述,經濟會1->2->3->4咁循環不息。而息口會因應經濟同通脹係邊一個情況下而作出調整。

而若果再加埋同股市嘅關係,就更加更加復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84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