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傳米聊結盟YY對抗微信 眾矢之的騰訊還能笑多久?

http://news.cyzone.cn/news/2012/07/27/230336.html

7月26日深夜,記者從熟悉小米的圈內人處獲悉,小米旗下的米聊業務將與YY合併,目前雙方已經開始就合併細節展開洽談。合併後,米聊將獲得來自YY在語音通訊方面的強大技術支持,屆時,米聊有望在語音通訊方面與微信進行對抗。

據悉,米聊與YY的合作由來已久。2012年5月,米聊推出YY語音,這次合作被小米內部人稱為「兄弟公司之間互相幫忙」。而業內人士則認為本次合作是米聊與YY的「磨合」,為後續的深入合作奠定基礎。

自米聊YY語音推出之後,很多業內人士也曾猜測米聊與YY的合併。早在6月28日,資深互聯網人士程苓峰就在微博上表示,「小米和YY會合併嗎?猜這可能是雷軍後手之一。雷軍是YY天使投資人,大股東。YY和米聊本質上是一個東西:音視頻通話、交友和社區。」

程苓峰指出,YY與米聊合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補上被微信遏制的互聯網短板,加強抗打擊的合力。無論是對抗360還是騰訊,YY都是雷軍系下各資產裡最微妙的子。

米聊官方微博也曾經公開表示,在7月份米聊將有「大招」祭出。目前,7月已經接近尾聲,卻遲遲未見米聊動作。知情人表示,由於米聊與YY在一些合併細節上並未達成一致,所以時間上有所推遲。

基於此事,記者也通過微博與雷軍、李學凌進行求證,截止發稿時,並未得到回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433

國產手機集體漲價:一場不得已而為之的賭局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227/161493.shtml

國產手機集體漲價:一場不得已而為之的賭局
熱點微評 熱點微評

國產手機集體漲價:一場不得已而為之的賭局

廠商們現在需要做的就是把路往回走,重新複盤之前的戰略,推倒回來。

本文由熱點微評(微信ID : redianweiping)授權i黑馬發布,作者:王新喜。

據悉,iPhone 8售價將超過1000美元,也就是接近6882元人民幣,成為迄今為止最貴的iPhone。但另一方面,小米、魅族、努比亞、樂視等許多國產手機都在紛紛調高售價。

與此同時,許多廠商逐漸減少或者砍掉了入門機型,今年手機漲價或成為大趨勢,短時間看來漲價趨勢會波及到多數廠商,短時間內並不會價格回落,有專家表示,未來還有漲價空間,但之所以要漲價,這背後原因比較複雜。

供應鏈資源短缺的問題已經被進一步放大

隨著很多中國手機廠商將產品線從中端向高端轉移,資源短缺的問題已經被進一步放大。從目前的趨勢來看,OLED面板的需求量會越來越大。

因為在2016年,三星的Note7,小米5、華為Mate9 Pro、vivo的Xplay 5等手機都采用了三星的OLED面板。屏幕將成為整部手機中頗為稀缺的剛性資源。

臺灣DigiTimes也指出,今年的OLED面板資源會非常短缺,除此之外,內存、LCD和光學傳感器等也將會很緊張,原因是華為、OPPO、vivo等國產手機廠商出貨量增大,從而造成需求上漲。

臺灣某內存大廠總裁指出,因為全球供應短缺,DRAM內存的價格會在2017年上半年持續快速增長。

DRAMeXchange集邦科技送出的最新統計稱,DRAM協議價來到了18個月以來的新高。據悉,4Gb DDR4存儲芯片的協議價已經上升到了3.347美元,比去年底漲了18%。

另一方面是,OLED屏幕。有數據指出,當前OLED手機占比達13% ,2017年看漲飆到25%。筆者此前撰文指出,手機要漲價走高端,上OLED屏幕應該是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一個標配。

而目前蘋果三星又幾乎壟斷了OLED屏幕的產能,高通最新的驍龍835處理器、索尼的傳感器等,也會給大廠優先。很多廠商又要上,那麽這類稀缺的元器件價格上漲也就成為必然了。

另外在屏幕之外,國產手機廠商的諸多元器件依然並沒有擺脫依賴進口的窘境,制造業包括手機供應鏈上的人力成本也在上漲、人民幣相較美元貶值的影響導致消費者國內商品需求更大。

加之特朗普上臺之後,中美之間的關稅政策可能會發生巨大變化、國產手機廠商在引進以美元為結算單位的元器件時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這樣的刺激下也會出現漲價的情況。

總體而言,從元器件成本到美元匯率波動,從供需關系變化到消費者需求變化到等外部客觀原因都在推動手機的漲價潮。

不過另一方面,手機供應商不太看好未來的手機市場增長空間,對於擴充產能持比較謹慎態度,導致產能需求沒有被完全釋放出來也是部分原因,去年底智能電視行業出現漲價潮,當前數碼家電產品都在漲價,原因也可能與此類似。

廠商們心照不宣的默契:不要成為下一個被拋棄的性價比廠商

但外部客觀因素可能並不能主導行業集體漲價行為,更多是內因的驅動,而內因來自於廠商們的一種心照不宣的默契與戰略變化。

我們知道,小米已經在走下坡路,小米的標簽是性價比與屌絲經濟,這幾乎已經深入人心,無論小米從價格定位品牌上如何調整,幾乎難以扭轉大眾對它的定性與刻板印象,畢竟無論是對人還是對產品,人們的第一印象總是難以被改變,人心就是這麽頑固。

之所以要普遍調整售價,是因為沒有廠商希望自己在大眾心目中被定格為一家低端廠商品牌,成為下一個被拋棄的性價比的廠商,標簽貼上了就很難撕掉。某種程度上,在消費升級與逼格經濟的大趨勢下,貼著“屌絲經濟”的廠商很可能著意味著前景不妙,甚至步入到手機鄙視鏈的下遊。

總的來說,國產品牌這兩年雖然產品越做越好,品質的提升也是有目共睹,本質上是有一定的溢價能力,但由於大眾與消費者對國產產品定性的關系,國產手機廠商再不改變品牌形象,恐怕很難再上的去。

360手機總裁李開新日前就指出,成本漲價不一定要轉嫁給消費者,手機廠商可以通過內部調控來讓消費者花更少的錢買到更好的產品。

之所以集體漲價,是因為國產手機要逐步去屌絲化。手機行業出現“漲價潮”在元器件成本上漲和匯率波動的外因之外,廠商們對自身開始重新品牌定位,要盡量與屌絲經濟與性價比脫離幹系,沒有歷史包袱才能更好的沖擊中高端市場。

頭部廠商對其他廠商品牌的上升時能形成了壓制

另一方面,國內華為、OPPO、vivo銷量上行,目前媒體到大眾的關註度基本也多數集中於這三家,在這三家之外,包括小米、努比亞等在內的許多廠商非常被動,它們事實上是很焦慮的。

因為品牌溢價與中高端銷量越來越集中於這幾家頭部廠商,對其他廠商的品牌上升勢能形成了壓制。

當下廠商都在打存量用戶的換機需求,用戶換機會選擇越換越好,因此,相對來說,整個大盤雖然銷量趨緩,但對於品牌形象較好、稀缺的用戶青睞的國產旗艦機型,卻在走向供不應求,供求關系也在驅動其價格上漲。

另一方面,許多慢慢小型或者曾經輝煌如今沒存在感的廠商的中高端市場份額空出來之後,需要有廠商去填補,比如類似HTC等勢頭下行廠商空出來的市場份額與潛在銷量必然要被國產廠商消化,但部分廠商將從淡出人們視野之後逐步退場,而增速強勁的廠商可能會進一步占據更大的市場份額,品牌開始集中化。

一定程度上,一旦消費者選擇越來越集中於幾家廠商的情況下,也意味著這幾家廠商有了更大的話語權與中高端潛在用戶群。

都在發力線下,借機漲價要給線下渠道預留利潤空間

國產手機與蘋果呈現出來的勢頭走向是,蘋果品牌效應正在下行,而國產頭部廠商正在上行。智能手機發展到今天,在產品本身的硬功夫之外,所謂的屌絲經濟、粉絲經濟、情懷牌與撕逼罵戰、線上線下花式營銷用戶早已司空見慣,這些已經很難打動用戶。

要沖擊高端,技術研發、渠道布局、廣告營銷等等這些方面的投入,都不可少,因此當前的許多原本以線上為主的國產手機都在學習OV集體發力線下打造實體店體系。

雷軍早前定下的“小目標”是未來3年在中國布局1000家“小米之家”,華為早前也定下了在全球新開15000家華為零售店的目標等等,這導致許多廠商的實體店運營成本、研發成本、線下渠道成本、營銷成本等都在上漲。

所以包括小米華為在內的所有廠商如今都在發力線下廣告營銷,當然也有技術研發的投入,總體上投入越來越大,當利潤只能簡單的依賴硬件時,手機漲價就成了一場不得已而為之的賭局。

有廠商的線下渠道商表示,還是要給線下渠道留有一定的利潤空間,這次借機漲價可能也是考慮了這個因素。

小米的下滑讓所有廠商看清了生態戰略的現實:漲價是一場無奈的賭局

過去手機廠商紛紛走低價戰略,想的是一個手機用戶對應著一個潛在的軟件付費用戶,有一天能夠通過最大化的占據擴展用戶群,進而依賴更好的移動生態布局以及賬號體系捆綁軟件或增值服務盈利,補貼硬件的不賺錢。

但現在終於認清,因為目前真正能夠做到持續性的依賴軟件服務賺錢並且營收勢頭越來越好的,還是只有蘋果。因為廠商們沒有辦法在軟件層面構建封閉生態體系與黏性,沈澱用戶並且驅動軟件層面上的營收。

另一方面,據CanaccordGenuity日前發布的一份數據顯示,2016年第四季度,蘋果攫取了智能手機市場92%的利潤,蘋果通過軟硬件兩方面的高額營收已經將智能手機的紅利幾乎吸幹了。

國產手機廠商已經沒有太多時間來圓自己所謂軟硬件商業模式,因此意識到規劃好產品體系、渠道體系、供應鏈戰略等才是最終驅動手機高端戰略的基礎。

經過資本寒冬以及市場飽和之後,小米的下滑讓所有廠商看清,依賴硬件升級走性價比低價走銷量依賴軟件賺錢補貼硬件這條路基本走不通了,現在要做的就是把路往回走,重新複盤之前的戰略,推倒重來。

另外,部分小型互聯網手機品牌從市場上消失,許多國產品牌也紛紛主動放棄機海戰略,與此同時,各大廠商的新品推出時間變慢,機型收縮,中低端的機型需求被市場壓制了,而用戶更多是被迫向高端轉移。

對於許多低端廠商來說,漲價是原因是因為本來就虧損,企業現金流不足,漲價只不過考慮的是不能讓2017年虧損再加重。去年IHS Technology研究總監王陽表示,好幾個大的手機廠商都虧得厲害, 2017年越虧越多,挺不住的就得倒掉。

面對年複一年蘋果在不斷蠶食掉手機行業絕大部分利潤,而手機市場正在越來越飽和,廠商們事實上比之前更為焦慮,也更為無奈。

無論是給線下渠道預留利潤空間還是填補虧損的漏洞,與其說集體漲價是一種順勢而為的集體戰略,但背後更多是一種不得已而為之的賭局與無奈。

手機 漲價 渠道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7155

滙率協議落空 中國避成眾矢之的北京拆彈 G20不談人民幣

1 : GS(14)@2016-02-28 16:25:13

■G20會議閉幕,與會代表合影。 


備受關注的20國集團(簡稱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昨在上海閉幕。會後公報顯示,西方期待達成一項可能對中國是「地雷」的滙率協議落空,亦未就中國經濟拖累世界置喙。北京利用主辦國便利成功拆彈,避免成為「眾矢之的」。消息指,會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給中方主持人下達12字方針:主場作主、避「中」就「經」、紙上談「金」。結果顯示習願已遂。西方輿論認為,此次G20毫無實效。本次G20會議是中國擔任G20輪值主席國後首次,也是今年9月要在杭州舉行G20領導人峯會前奏。尤其在當今中國和世界經濟都陷入滯脹之時,經濟問題已成大國政治角力延伸。本次上海G20會前,美國和西方金融機構一直呼籲並期待,G20應共同敲定一項滙率協議,以穩定全球正在動盪的金融市場,促使經濟增長。



■IMF主席拉加德(右)與德國央行行長魏德曼交流。

■美聯儲局主席耶倫(右)和美國財長傑克盧(左)密密斟。路透社




防「新廣場協定」成陷阱

輿論將這項協議稱作「新廣場協定」,仿效1985年美日英法德五國(時稱G5)在紐約廣場飯店簽定的廣場協議(Plaza Accord),那個協議對穩定美國金融是起了作用,但卻讓日本大受其害,日本經濟由此陷入長達20年蕭條。所以中國經濟界一早就敲警鐘,籲當局要警惕西方借中國主辦G20簽署所謂「新廣場協議」,挖陷阱讓中國踩。昨午,為期兩天的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落幕。會後發表公報顯示,成員國同意動用貨幣、財政等工具促進經濟增長,但強調光靠貨幣政策無法實現均衡增長;成員國同意密切留意並協商外滙市場形勢,警告匯率過度波動可能破壞金融和經濟穩定;承諾改善對資本流動的監控,從而更快發現潛在風險,並重申要避免競爭性貨幣貶值的承諾等。換言之,本次G20並沒有就滙率達成對中國構成壓力的協議,甚至也沒有提到中國經濟衰退對世界經濟影響、人民幣滙率等問題。會前經濟學者普遍認為,世界經濟走下坡及世界股市動盪,主要原因與中國有關,中國是「罪魁禍首」。本次G20前,北京一直擔心成為眾矢之的。會後公報顯示,北京成功「拆彈」。



避「中」就「經」 紙上談「金」

海外有報道指,習近平為中方主辦本次會議定調,要求會議聯合主持人、中國財長樓繼偉和央行行長周小川執行12字方針:「主場作主、避『中』(中國)就『經』(經濟)、紙上談『金』(金融)」。會前及會間中方一直協調各方,避開中國問題,確保人民幣滙率、中國股市和中國經濟不成為焦點,防止達成翻版「廣場協議」;而為安撫美國,中方甚至同意將所謂「網絡安全」列入議程。鳳凰網/新浪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228/1950864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6298

陳維安處理手法成眾矢之的

1 : GS(14)@2016-10-13 08:02:41

【本報訊】面對不少本土、自決派新丁預告會在宣誓時「加料」,監誓的立法會秘書長陳維安是昨日焦點之一,他一早做足「預防措施」,開會前向議員發信,表明若不按法律規定宣誓,不能參與會議或表決,最終判定3位議員宣誓無效,處理手法異於上屆,成為眾矢之的。現年51歲的陳維安在2008年曾蔭權政府年代加入政府,出任教育局副局長,之後離開官場,2012年6月起出任立法會秘書長,當時月薪為18.7萬。


上屆未完成宣誓准投票


上一屆立法會亦由陳維安為議員監誓,黃毓民宣誓時將「特別行政區」等字眼咳走,被質疑未完成宣誓程序,但仍可繼續在議會參與其後的主席選舉投票,直到曾鈺成獲選主席後裁定黃未有按照《宣誓及聲明條例》宣誓,需要黃在一周後的會議上補回宣誓程序;陳維安昨日判定三人不能參與主席選舉的會議,處理手法與上屆明顯有異,一旦引起法律訴訟,料陳維安難置身事外。陳維安中學就讀拔萃男書院,在普林斯頓大學取得機電工程理學士學位後,先後在哈佛大學及賓夕凡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取得應用數學及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加入政府前是馬會高層。■記者許偉賢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013/1979943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176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