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保監會印發了《關於加快貧困地區保險市場體系建設 提升保險業保障服務能力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保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就有關問題答記者問。
一、《意見》出臺的背景是什麽?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扶貧工作,2015年12月印發《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明確要求加大金融扶貧力度。我會堅決落實中央精神,積極采取措施,深入推進保險業助推脫貧攻堅工作。成立了由項俊波主席任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與國務院扶貧辦聯合出臺《關於做好保險業助推脫貧攻堅工作的意見》,創設了開發扶貧保險專屬產品、降低扶貧保險費率、開展異地理賠等多項支持政策,保險扶貧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農業保險方面,十八大以來累計提供風險保障7.46萬億元,共支付賠款1546.88億元。今年南方特大洪澇災害,農業保險支付賠款超過70億元,保險賠款已成為農民災後恢複生產和災區重建的重要資金來源。大病保險方面,已覆蓋城鄉居民9.66億人,累計超過800萬人直接受益,患者實際報銷比例在基本醫保的基礎上普遍提高了10-15個百分點,整體報銷比例達到70%,個案最高賠付達111.6萬元。保險資金運用方面,已累計投資規模達55.49億元的項目,包括綠色農業、高端生態農業、農業科技、農業水務等領域,推動成立中國保險業產業扶貧投資基金,一期資金10億元。經過行業不斷的努力和探索,保險業已經形成了一批可推廣、可複制的典型經驗和模式,河北阜平縣“金融扶貧、保險先行”、寧夏鹽池“脫貧保”、四川涼山“惠農保”等制度創新得到各界的高度肯定。
保險機構在分散風險、擴大就業、完善社會治理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貧困地區保險市場不發達,專業化產品服務不足,保障人民生活和促進經濟發展的作用有待加強。今年以來,我會堅持“服務國家戰略,兼顧區域平衡,支持專業創新”的原則,對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及中西部機構較少省份予以傾斜,但絕大多數貧困地區依然面臨保險機構數量偏少、覆蓋程度較低等問題,與脫貧攻堅工作的實際需要仍有一定差距。《意見》將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加快貧困地區保險市場體系建設,提升保險業精準扶貧能力。
二、《意見》的基本思路是什麽?
一是
切實服務國家戰略大局。把助推脫貧攻堅作為各項支持政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引導保險機構資源向貧困地區配置,努力構建與國家脫貧攻堅戰略相適應的保險市場體系。
二是
堅持精準扶貧基本原則。對特困地區、老少邊窮地區給予重點支持和政策傾斜,優化保險機構布局,創新保險組織形式,確保扶貧政策精準、對象措施精準、脫貧成效精準,培育貧困地區自我發展能力。
三是
更加註重扶貧措施的實效。以貧困地區經濟社會保險需求為導向,加強政策引導,采取務實有力的舉措,為脫貧攻堅提供有力有效的保障支撐。
三、《意見》在增加貧困地區保險機構配置,提高貧困地區保險供給方面有何舉措?
一是
在符合條件的情況下,優先支持中西部省份設立財產保險公司和人身保險公司,填補保險法人機構空白。支持貧困地區設立專業性保險公司,特別是聚焦農業保險、大病保險等與民生密切相關的領域,精準對接脫貧攻堅多元化保險需求。支持貧困地區開展相互保險試點,設立農村保險互助社,發揮其成本低廉、機制靈活的優勢,為貧困人口提供便捷實惠的普惠保險服務。對貧困地區企業,或對扶貧工作曾有突出貢獻的企業,投資設立保險公司的,給予重點支持、優先審核,從另一層面帶動更多企業落戶貧困地區,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
四、《意見》在促進貧困地區公司良性發展,有效服務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方面有何舉措?
一是
支持雙總部發展,少數民族地區常住人口較少、經濟發展落後,難以吸引專業人才且市場份額較小,允許其開業時可在兩個省份設立分支機構並開展業務,通過發達地區的對接幫扶,有效解決“起步難”問題。支持拓展業務範圍,貧困地區保險公司開展與扶貧密切相關的保險業務,並得到政府政策支持的,可適當增加農業保險、信用保證保險等擴展類業務,增強保險機構對接精準扶貧的服務能力。推進分支機構和網點鋪設,對於涉及貧困地區的分支機構申請,予以優先支持,加快審批節奏,以提高保險服務的可及性。
五、《意見》在優化貧困地區保險生態環境,解決人口就業、提高生活水平方面有何舉措?
一是
鼓勵保險公司呼叫中心、後援中心、信息平臺等勞動密集型專屬機構,以及保險專業中介機構落戶貧困地區,有效解決當地貧困人口就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鼓勵保險公司在貧困地區設立與保險產業鏈相配套的非保險子公司,提供醫養護理、客服後援、汽車維修等多門類培訓,提升貧困人口職業技能,吸納貧困人口就業,增強貧困地區自我發展能力。
六、《意見》在鼓勵保險公司參與貧困地區社會治理體系,服務民生保障方面有何舉措?
對於承接社保商辦、大病保險、公立醫院改制等政策性業務,具有社會治理功能,政府給予政策支持的保險公司設立申請,予以優先支持。貧困地區財政普遍薄弱,通過保險市場化機制,可以放大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減輕財政負擔,有效提升社會管理效率。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發揮保險專業優勢,提高公共服務效率,切實為貧困人口改善民生保障。通過參與公立醫院改革等途徑,保險公司可通過相關數據采集、分析和測算,積極協助地方政府制定大病保障方案,提高大病保險服務水平和保障程度,有效緩解貧困人口“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現象。
七、《意見》出臺的意義和下一步相關舉措是什麽?
《意見》是我會貫徹落實國家脫貧攻堅戰略的重要舉措,也有利於發揮保險自身優勢,體現行業價值和責任擔當。下一步,我會將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要求,堅持保險業姓保,著力提升保障服務能力,針對扶貧開發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做好相關支持政策的配套和銜接工作,努力成為國家發展的穩定器、人民生活的保障器、實體經濟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