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李鐵:要重視發展中小城市 北京核心區人口過度集中

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理事長李鐵在15日的2016城市中國計劃年度論壇上稱,要尊重城市發展規律,通過調整城市間的空間格局,促進中小城市的發展。

李鐵提到,中外的城市發展模式存在差異,而且城市之間的關系也是不同的。

他表示,1997年,中國實行嚴格的土地保護制度,按指標分配土地。自此以來,土地的稀缺性越來越強,導致國內房地產一枝獨秀,成為各大城市的財政主要來源。而地方官員上任伊始最先做的肯定是招商引資,以解決稅收,維持政府財政運轉,不過這只解決了“吃飯”問題,幹不了別的。於是,就利用土地的計劃分配,獲得超額土地出讓金,補償城市基礎建設,解決發展問題。

但是,招商引資也並不容易。

李鐵提到,中國的城市實行等級管理,這決定了資源分配和流向。資源分配多集中於高等級城市,導致低等級城市的發展受到很大遏制。其次城市彼此間是赤裸裸的競爭關系,誰能開出豐厚的條件,將土地出讓金降到最低、提供的資源最多,誰就能在招商引資中占到優勢。這樣導致政府在競爭中付出較多,於是就需要依靠房地產來彌補。

李鐵分析道,中國的城市發展,形象得說,是用別人家的錢來蓋自家的房子。這導致大城市、特大城市很多。而城市發展規律不是有些學者所說的建設特大城市,真正能夠疏解城市功能、緩解城市壓力、平抑房價的還是中小城市。對比國內同等規模的省份跟國際上的國家會發現,國內20—50萬人口規模的城市跟國外差距特別大,50—100萬規模的城市差距更大。

由於當前的城市發展模式沒有發生轉變,開始遇到挑戰。

李鐵說,雖然經常看到房價的上漲,但房價上漲是極小部分的情況,二三線城市的房子根本賣不出去。由於房地產出現危機,導致整個國家的產能過剩,房子賣不出去,新房子又不能蓋,受到壓抑遏制的房地產傳導到鋼鐵、水泥、煤炭等所有產業,都開始受到限制。可以說,正是城市的發展模式影響著整個宏觀經濟的變化。

而這樣的城市發展模式,在他看來,還會產生未來的就業需求脫節,排斥中低端人口,而且城市規模越大排斥越強,城市的債務危機也會逐步加劇,基礎設施配置不合理。而且服務業發展嚴重滯後,不能充分吸收就業,而且發展方式粗放問題突出。

針對這些問題,他認為,要出臺改革政策,釋放土地要素的活力,改革土地指標分配機制,更多的向中小城市釋放,而且存量的土地改革還有很大的空間。還有就是要尊重城市發展規律,通過調整城市間的空間格局,促進中小城市的發展。對比擁有3000多萬人口的東京,是由周邊無數小城市支撐起來的,而北京核心區明顯人口過度集中。此外,還要將政府職能轉型列入議程,未來的城鎮化要是不解決政府發展導向問題,所有的城鎮化都無法推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791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