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月初開始,橡膠價格快速攀升。本周隨著國際油價上漲,橡膠今日午後發力站上20000元關口,再度刷新三年以來新高。截至收盤,橡膠Ru1705合約報收20110元/噸。
上海成俊橡塑有限公司研投總監範燕文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表示:“隨著期現套利資金介入,現貨價格不斷擡高,從而導致可流動資源有限,價差回歸的過程需要到明年四五月份;另一方面全球進入落葉期,泰國受氣候影響,產出一直不如預期,原料價格跟隨盤面水漲船高,終端需求工廠原料庫存低,對比其他輔料天膠漲幅不及,後期補貨行情依然存在,需求預期良好。”
中信期貨高級研究員童長征告訴記者,近期橡膠價格上漲一方面是停割期帶來的季節性供應收緊,利多12月橡膠市場,另一方面是重卡、乘用車等下遊消費良好,導致了市場近期的強勢。
進入停割期 全球供應短缺
天然橡膠出產國聯盟(ANRPC)的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天然橡膠產量同比增長0.4%至1010.6萬噸。其中泰國、印度同比分別增長1.3%和7.4%;中國、馬來西亞則維持下滑態勢。
全年來看,數據顯示今年ANRPC成員國的天然橡膠供應總量預計為1080萬噸,僅較去年略微增長0.1%。而ANRPC成員國的天然橡膠消費量預計將同比增長4.1%至820.4萬噸。ANRPC成員國占據了全球需求65%的橡膠需求。
這是橡膠繼2014年供應量下降1.9%,2015年微升0.8%後連續第三年供應處於低迷狀態。
主要原因是作為亞洲橡膠主產國的泰國等東南亞國家這幾年一直飽受厄爾尼諾現象困擾,橡膠樹產膠量減少,原本每日可割膠20公斤,如今減產至10公斤,割膠期也大幅縮短。此外,由於泰國政府治理侵占山林種植,很多地方的膠農不得不砍掉侵占了山林的膠樹。
此外,11月末開始,我國天膠主產區以及東南亞天膠主產國將陸續進入停割期。
就我國而言,國內天膠產量90%以上位於海南、雲南地區,進入12月初國內產區陸續進入停割,到明年2月國內產區全面停割。2016年由於厄爾尼諾效應,國內產區受到幹旱氣候影響,開割普遍推遲近一個月,整體天膠產量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前10月中國天膠產量同比下滑7%。
汽車產銷良好 需求旺盛
除了供應短缺以外,橡膠下遊行業需求也較為火熱。今年11月,重卡市場共約銷售各類車輛8.8萬輛,比去年同期的4.67萬輛大增88%,環比今年10月增長26%。只要12月銷量能夠達到8.6萬輛,2016年全年就能夠達到74萬輛的規模。
另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2016年11月份汽車產銷繼續保持增長態勢。11月份,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01.1萬輛和293.9萬輛,比上月分別增長16.4%和10.9%,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7.8%和16.6%。產銷量創歷史新高,本月產銷率97.6%。
汽車產銷良好推動了輪胎廠商積極性。截至2016年12月9日,山東地區全鋼胎開工率為 72.65%,國內半鋼胎開工率為73.39%,輪胎開工率高位企穩。
長江證券分析稱,未來汽車產銷及輪胎等下遊需求向好有望繼續導致天然橡膠供需偏緊。
輪胎出口反補貼稅取消也是膠價上漲的重要催化劑。11月3日,美國海關宣布將不再對進口自中國的卡客車輪胎征收反補貼稅,此舉有利於中國恢複對美輪胎出口,利好天膠價格。
另有業內人士分析,下遊汽車和輪胎消費的平穩也導致橡膠供求緊張預期出現,這使得橡膠價格在旺季反彈後出現期貨現貨同步走高的走勢。
消費需求也推動了庫存消耗。截至12月9日,滬膠庫存量增加為264869噸,較8月末減95899噸。倉單量則比上月同期縮減105480噸。
截至11月30日,青島保稅區橡膠庫存為10.02萬噸,本月呈現凈入庫趨勢。但與去年同期相比,橡膠庫存總量同比大幅下降57.38%,庫存維持低位水平。
長江證券認為,春節過後為輪胎廠的開工旺季,年底至明年一季度下遊存在較大的補庫需求。未來隨著財政支出基礎建設的力度加大及治超政策,橡膠消費持續升高將加劇天然橡膠供需短缺。
橡谷智庫王海濱則認為,春節過後是輪胎廠的開工旺季,但不一定能讓橡膠迎來新一輪的上漲。他告訴記者:“我認為今年的行情對橡膠的透支比較嚴重,包括輪胎的需求透支比較嚴重,我相信很快在今年或者明年一季度會被消化掉。此外特朗普的貿易保護主義也已經看到一些端倪了,今天美國對中國的洗衣機懲罰性關稅已經出來了。這個意味著明年對中國商品,對中國輪胎這一塊並不是一個利好。從周期性影響來看,我認為春節之後,很有可能會出現下跌行情,甚至是暴跌行情,這個我們需要觀察。”
天然橡膠價格歷史上存在7年漲7年跌的周期,雖然短期市場有些分歧,但是中長期來看,不少業內人士認為2016年天然橡膠的上漲僅僅只是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