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基本上就這樣慘淡收場了。”12月12日,資深市場人士李鷹桂這樣告訴記者。當天,上證指數下跌2.47%,而創業板指更是驚天一跌,跌幅達到了5.5%,刷新半年來的新低。深港通的到來被市場寄予厚望,而在IPO加速、限售股解禁、險資入市趨緩、人民幣貶值等多重利空的打壓之下,原本已經疲弱的創業板難扛壓力。那麽,如此大幅的下挫之後,創業板接下來將會怎麽走呢?
創業板緣何大跌?
今天早盤一開盤,創業板就開啟了下跌模式,沒多久就破位下行跌穿2100點。一開始,上證指數尚且艱難上行,但是沒多久,就被創業板拖累失守3200點。
從盤面上來看,創業板上的白馬品種如網宿科技、華宇軟件等也出現了破位下跌。之前大張的新股紛紛跌停,同花順新股與次新股指數下跌了8.13%,新股中頗有代表性的絲路視覺也出現了跌停,而在之前公司還處於延續漲停的狀態。
早在上周五的時候,市場就已經開始出現了分化,銀行、保險等權重板塊大幅拉升,而部分新股和近期漲幅較大的品種紛紛遭遇重挫。“該漲的時候沒漲,所以就該跌了。本來深港通開通,照理說應該是要漲一漲的,但是沒漲,所以就跌了。利好兌現都不漲,那說明沒有上漲動力,只能向下拓展了。”李鷹桂說。
事實上,今天對市場而言,可謂利空不斷,也是推動創業板大跌的重要原因。
中金公司策略分析師王漢鋒分析認為,以創業板為代表的中小市值高估值股票近期表現不佳,主要是受到解禁高峰、IPO提速和基金回贖三個因素的共同打壓。一方面12月份的解禁高峰對這些成長股壓力更大;另一方面新股發行近期明顯加快,對於中小市值股票的稀缺性也帶來一定影響。
另外,受個別創業板權重股影響,短期重倉小市值成長股的基金可能會面臨贖回壓力,也會帶來流動性上的擾動。目前按照創業板的整體估值雖然已經回到了歷史均值水平(基於盈利一致預期),但很多個股仍不便宜。
創業板止跌信號仍未出現?
事實上,趨勢的形成在短期內恐怕難以改變。今年下半年以來,盡管有一些熱點主題的小市值股票,但是由於創業板權重股的表現不佳,難以帶動板塊整體出現趨勢行情。
久盤必跌的背景下,再疊加利空,就容易出現大幅度的下跌。那麽,重回“1時代”的創業板接下來到底會怎麽走呢?
“等創業板真正砸出坑來的時候會反彈,目前可能還沒到位。”李鷹桂表示,對上證指數來說,估計跌到3000點處會停住,然後再反彈,越彈有可能越低。
國元證券分析師王明利則認為,近期風險釋放期仍未結束,控制倉位仍然是首要任務,隨著股價的下跌和管理層對保險資金態度的明確,市場風格有望在風險釋放完畢後轉化到成長股。對此,需要關註創業板止跌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