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在產品和運營的“不確定”面前,兩種工作方法和判斷邏輯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1126/160035.shtml

在產品和運營的“不確定”面前,兩種工作方法和判斷邏輯
三節課 三節課

在產品和運營的“不確定”面前,兩種工作方法和判斷邏輯

方法一:重邏輯重理性;方法二:為了自己和直覺而做。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三節課(微信ID:sanjieke),作者黃有璨。

1.

做產品或做運營,總會面臨很多“不確定”的狀況,即:你想幹一件事,但你完全不知道這件事用戶認可不認可,喜歡不喜歡,做完之後到底有沒有意義。

每逢此時,你往往會變得很糾結。

我個人一向喜歡依賴於兩類工作方法。

2.

方法一,是為數據和理性而做。也即,你所做的每一個決策,都需要有數據來進行佐證和檢視,也需要持續圍繞著數據再進行調整和優化。

好比,三節課的微信公眾號想要開一個新的內容欄目,但我們又不知道有多少人會喜歡它,我們就可以先試著發幾篇對應的內容出來,再通過發出來後的閱讀數、用戶反饋等進行下一步決策和調整。

又好比,如果微信想要推出“付費入群”的功能,但又不確定用戶對這個功能的反饋如何,更不能確定這個功能上了之後會不會頓時間一大堆群都開始收費,小廣告滿天飛讓用戶不堪其擾,於是,他們就可以通過先小範圍發布一個帶有此功能的測試版本,讓一部分人先用用看,再通過對這個小版本的數據監測來決定是否要正式面向全部用戶上線此功能。

換句話講,你想做的每一個決策,在做之前你就需要想好可以用來去檢視和驗證這個決策的對應數據,並對之進行監測。同理,在拿到監測的數據之後,接下來的產品和運營方向如何推進和調整,你也需要嚴謹參照數據來進行思考和評估。

我們在三節課的課程中常說的“向叠代要數據,向數據要叠代”,大抵也就是這個意思。

3.

方法一重邏輯重理性,好在嚴謹和客觀,但問題則是評估成本和溝通成本都很大。比如,你可能從一堆數據中發現了某個關鍵的蛛絲馬跡,並圍繞著這個蛛絲馬跡做了一系列追蹤後有了一個特別重要的判斷,但面對老板和同事時,為了要把這個判斷的邏輯講清楚,你可能需要做一大堆的陳述和分析,還要確保他們能聽懂。

又比如,假如你不幸身在一個“就差幾個程序猿”了的創業團隊,你會發現,很多時候你是根本沒機會看到那麽多數據的——因為根本沒有資源幫你做數據後臺、數據埋點等等相關的一大堆東西。

此外,數據也會存在自己的局限。好比,像調性、社區氛圍這樣的東西,你就很難通過數據來界定。

4.

於是,就有了第二種方法。

方法二,則是為了自己和直覺而做。它的具體做法,是無論如何要先把自己變成一個典型用戶,再去做一個可以讓自己“有感覺的”,真的發自內心喜歡甚至熱愛它的東西出來。

我在《運營之光》中講過一個故事——我有個朋友,有段時間,她在做一款“反社交的社交產品”,定位則是面向一群“害怕與抗拒現實世界中負擔沈重的社交,但仍然對美好事物充滿向往,雖然有很多東西想要表達,但又不希望被那些不會理解自己的'異類'看到”的用戶。

是的,就是這麽個怎麽聽怎麽抽象的產品和用戶群,她做起來,卻如魚得水。在她的團隊里,每一個界面展示出來的東西好還是不好,每一篇要推送發布的內容用戶是不是會喜歡,每一處產品的核心邏輯要怎麽來設定,鮮少會看數據做分析,而大部分都會是她來說了算。而神奇的是,她的決策,鮮少出錯,幾乎90%以上她看似拍腦袋所決定的東西,事後都被證明,用戶非常喜歡。

這一切的秘密很簡單。要知道,她本身就是一個“害怕與抗拒現實世界中負擔沈重的社交,但仍然對美好事物充滿向往,雖然有很多東西想要表達,但又不希望被那些不會理解自己的'異類'看到”的人。正因為這樣,某種意義上,她其實是在給自己做一款產品。所以,無須數據,也無須複雜的邏輯判定,很多時候,只需要確保做出來的東西可以讓她自己認可和喜歡。

她知道,只要做得到這一點,這八成就一定會是一個用戶們喜歡的東西。

這個邏輯聽起來似乎很神奇,但它真的是有效的。

5.

4年前,我跟幾個朋友創業做了一個學習類的網站,我們為一群“學習控”型的用戶提供各種五花八門的學習課程——上至如何早睡早起,下至如何2小時內學會打德州。

在創業起初,為了離用戶更近一些,我花了差不多2個月的時間讓自己成為一個典型的“學習控”。為了做到這一切,我在2個月內往返奔波,參加了大約50場主題各異的線下學習課程和沙龍,與用戶們大量交流和攀談,並嘗試著完成那些我們的目標用戶最常幹的事:記筆記、畫腦圖、寫日記、早起等等,直到我慢慢真的可以讓自己變得很享受這一切。

然後,奇妙的事情發生了。在那之後,我發現,我們網站上線的課程,但凡是能讓我覺得很喜歡的,上線後的銷售額和報名量基本都不會差。而另一部分讓我覺得不太喜歡的課程,往往結局都很慘淡。

甚至是,同樣主題但講師不同的兩門課,有時候我在看一眼之後大體就能判斷出來哪一堂會更受用戶歡迎。

在那之後,我憑借這種直覺做出的很多決策都獲得了成功。

必須要說,真的身處這種狀態下,是一種很讓人興奮的感受。在那個時刻,身為一個產品或是運營,你既具備能力和空間可以去推動你的產品和服務發生變化,又可以完全憑借自身的標準和判斷來獲得一大群用戶的認可和贊揚,再也沒有比這更讓人感到興奮和滿足的事情了。

那感覺,就像你是一個背負了巨大使命,而又確實具備某些特異功能可以拯救世界的救世主。那會帶給你巨大的成就感和滿足感。

6.

這樣的方法二,是一種摒棄嚴密的邏輯和理性的分析,而更多依賴於感性和直覺的方法。它的好處是,一旦你真的可以做到把自己變成一個典型用戶,那麽你判斷一件事的決策成本會變得極低,同時你也能夠從中獲得更高的工作成就感。

但壞處則在於,你也很容易因此而遇到天花板或陷入局限。好比我那位做“反社交的社交”產品的朋友,如果她長期執著於只做一款可以讓當下的自己滿足的產品,那哪怕再美,這也會是一個非常小眾的產品。

7.

在實際工作中,這兩種方法往往需要搭配起來使用,才會更容易成功。

而就個人而言,我更喜歡采用的方式是:通過第二種方法的邏輯來判定什麽一定不能做和什麽也許能做,再通過第一種方法的邏輯來確定什麽一定能做。

好比,要做三節課的微信公眾號運營,我會在充分了解用戶的前提下,完全憑借自身的喜好來判定我們一定不會做什麽,以及可能會做些什麽。

我舉個真實的例子——

一年前,我憑借直覺做出了這樣一個判斷:三節課的微信公眾號一定不能一味轉載那些早就爛大街,被轉得滿世界都是了的所謂“幹貨”;一定不能發一大堆我們自己都看不過來的行業資訊;也一定不能再發一大堆自嗨型的活動總結。

相對的,我們可能需要通過很多細碎的工作如文案、互動、活動、運營機制等把這個公眾號變得更有調性一些;我們可能可以去講更多真實的三節課學員的故事;我們也可能可以通過去做一系列的分析報告,一步步帶大家去學會如何認識產品和看待分析產品,以及去主動對於行業內發生的很多經典的運營活動進行分析和解讀——我覺得,相比起一味看很多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幹貨”而言,這樣會有價值多了。

然後,在依靠方法二有了“絕對不做”的底線和“也許能做”的猜想之後,我會再通過邏輯和數據來一一判定,到底什麽是一定能做的。例如——

我們的產品分析報告對外發布了一段時間之後,閱讀、轉發和點贊是不是真的那麽好?或者說,頻次大抵在一個什麽節奏會更合適?

我們的那些關於人的故事大家又是不是真的會喜歡看?

然後,你就會看到,在三節課公眾號里,我們那種純粹的產品分析報告開始少了一些,發布頻次開始降到1個月一篇;而關於“人”的故事和解讀,則差不多會提升到每2周左右一篇。

當然,你也會註意到,三節課公眾號里開始有了占比越來越多的互聯網行業產品事件報道和運營活動複盤。

然後,也正是依賴著這樣的工作方法和判斷邏輯,我們在短短不到1年的時間里把“三節課”這個微信公眾號變成了一個在互聯網圈內還有些知名度,以及口碑還算挺好的微信公號。

在我眼中,一個好的運營或產品,是一定需要能夠在這兩種狀態間不斷切換的。

8.

還是依照著這樣的邏輯,關於三節課的微信公眾號,我在2016年臨近結束的時候又有了一些新的想法——

我感覺,因為關於產品和運營的各種方法論和說法實在太多太雜,這導致了對於很多概念大家也往往處於一種越聽越模糊越聽越抽象的狀態。典型比如說,對於“用戶運營”這樣的概念,很多人其實是非常難以理解的。所以,也許我們可以試著從事情的本質出發,帶領大家每周都去重新思考和梳理一個類似的概念和話題。

我感覺,很多新人們其實缺的不是“幹貨”,而更多是一些學習方法。所以,也許除了方法論和案例分析之外,我其實可以花點時間試著來聊一些關於互聯網人的學習方法。

我也感覺,其實我們應該圍繞著一些不是那麽標準的問題,試著開放一部分欄目,讓用戶來與我們共同去創造出來一些有價值的內容。只要看看《聽說騰訊在微信和QQ之外又上線了一款社交產品?》這篇文章的評論區,你就知道三節課的用戶們其實能夠貢獻多麽優質的內容了。

……

我覺得,要是這些事情中的一半都能做好做實,這個公眾號也許會變得更好,更加性感,影響力也更大。

從2017年1月開始,我會依照著今天提到的邏輯,試著去落地這些所有的想法。

你也許已經見證了在過去一年里三節課微信公眾號上發生的一切。關於這套邏輯在接下來半年內是否還能一樣有效,歡迎繼續見證。:-)

產品 運營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86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