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可口可樂中國出售瓶裝業務遇阻

可口可樂出售中國瓶裝業務生出波折。

由於可口可樂中國幾家瓶裝廠的員工擔心企業股東發生變化後,權益受到損失,因此提出了一系列訴求,要求可口可樂幫助解決。

可口可樂中國公關經理金孜華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我們已經收到員工的訴求書,目前我們在跟員工解釋此次交易帶來的變化,簡單來說,重組帶來的是瓶裝廠股東層面發生股權變化,瓶裝廠法律實體繼續存在,包括客戶合同、供應商合同、瓶裝廠員工的勞動合同都不會有變化。”

上周,可口可樂宣布將其在中國的裝瓶業務出售,中糧和太古接盤。

 

今年2月份,可口可樂公司宣布了與現有的裝瓶合作夥伴中糧和太古達成非約束性意向,就在華裝瓶業務重組特許經營權進行談判。重組完成後,在中國內地,中糧將擁有並運營18家裝瓶廠,太古將擁有並運營17家裝瓶廠。

然而,可口可樂中國瓶裝廠的員工坐不住了。目前已經有四川、重慶、吉林三個省市的工廠的員工向可口可樂中國發出了訴求書,提出了一系列補償協議,甚至包括“買斷工齡”。不過,記者通過查閱法律發現,“買斷工齡”的訴求並不合法。

記者在員工訴求書上看到,員工要求與可口可樂召開員工大會,邀請重組與並購管理層見面,與可口可樂相關瓶裝廠工會及員工作正面溝通,同時提出2N+4(N為員工平均工資)的賠償標準,以及相關福利待遇在一定期限內不變等要求。金孜華表示:“對於提出賠償的要求,可口可樂方面並不理解為何有這樣的要求,沒有法律法規支持這樣的訴求,所以我們還在跟員工進一步溝通。”

對於可口可樂目前面臨的困境,中國食品產業評論員朱丹蓬向記者表示,背後反映了跨國企業在調整中國市場的過程中,尤其是重組企業資產過程中,與員工溝通不足,在企業交接中員工如何平穩過渡的問題上,缺乏一攬子解決方案。

此次重組背後是市場環境的不景氣。可口可樂方面表示,基於市場環境變化,全球的策略將向側重品牌以及特許經營系統。對此,中略資本創世合夥人高劍鋒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可口可樂此舉背後還是想把業務放在利潤較好的輕資產上面。

 

“目前很多外資企業包括百勝、麥當勞等都在嘗試重組中國公司,由於全球大環境處於低谷期,加上中國市場表現不佳,主要表現在碳酸產品出現下滑,去碳酸產品戰略實施的也並不是非常理想,於是在業績和利潤的雙重壓力下選擇出售中國瓶裝業務,一旦把重資產變成輕資產,可口可樂的業務板塊就會更優化。” 朱丹蓬表示,如果在重組方案出臺的同時,也出臺相應的員工交接一攬子解決方案,可能就可以很好避免這樣的問題產生。

事實上,除了可口可樂,中糧出售金帝巧克力也遇到了員工訴求難以協調的問題。朱丹蓬表示,隨著中國商業環境發生變化,企業重組並購等現象日益頻繁,另一方面,員工維護權益意識加強,建議企業在重組過程中能夠對員工安置方面提前拿出一個過度方案來,才能更好的讓重組順暢進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28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