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國土資源部要求”,一些房地產市場熱點城市近日陸續出臺2017-2019年三年住宅用地供應計劃,以求穩定市場預期。
國土部調控和監測司近日也表示,要堅持“因城施策,分類調控”,積極配合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督促和指導各地充分尊重市場運行規律,適時采取宏觀調控,通過密切跟蹤市場動向,及時分析研判;合理編制和公布供地計劃,穩定市場預期。
多地制定未來三年供地計劃
11月1日,合肥市國土資源局發布消息稱,按照國土部要求,該局擬定了全市2017-2019年住宅用地滾動供應計劃,三年住宅用地供應總量約為32500畝。各年度具體住宅用地供應計劃,按照年度房地產市場狀況、供需預期情況確定,實行動態管理。
天津市國土局近日對外發布了2017-2019年住宅用地供應三年滾動計劃,具體為2017年560公頃,2018年550公頃,2019年540公頃,三年合計1650公頃。
該局稱,這為今後三年住宅用地市場供應提供較為充足的土地,同時也為今後全市商品住宅持續不斷上市奠定基礎。
11月1日,濟南市國土局公布未來3年住宅用地供應計劃公告,2017-2019年,濟南市市本級計劃年均供應住宅用地7000畝左右。
10月底,武漢市國土局也在官網發布了2016年度第四季度住宅用地供應計劃及2017-2019年三年滾動計劃。
11月4日,鄭州市國土局發布消息稱,2017年計劃供應住宅用地840公頃,2018年計劃供應780公頃,2019年計劃供應780公頃,三年合計2400公頃。各年度具體住宅用地供應計劃,按照年度房地產市場狀況、市場需求情況進行編制,為住宅用地市場供應提供充足土地。
據記者查詢,截至目前,京滬廣深四個一線城市尚未對外發布過類似供地計劃。
今年以來,一些熱點城市土地供應不足,而房企資金寬裕,高價爭搶土地的場面層出不窮。
國土部中國土地勘測規劃院地價所所長趙松表示,今年第三季度,全國主要監測城市中,住宅地價上漲城市個數環比達到九成,同比超過八成;上報異常交易地塊數量、平均溢價率及平均競價輪次均明顯上升,一些城市“高價地”頻出。
2016年三季度各地上報異常交易塊176 宗(其中一線城市上報10宗,二線城市上報62 宗,三四線城市上報 104宗), 比上季度增加了79 宗,漲幅為 81%;比2015年同期增加了137宗,漲幅為351%。
趙松表示,下一步,在把握去庫存主基調的思路上,因城施策或將成為常態。既要推進庫存壓力較大城市土地供應計劃的調整,以利於達到庫存消化的合理周期,也要落實好熱點城市三年滾動房地產用地計劃的公布和房屋有效供應的形成,穩定市場預期。
今年房地供應或創六年來新低
業界一直將土地比喻為房地產的“面粉”,面粉供應的多寡將影響到未來房源的供應,進而影響市場對房價的預期。
而最近三年的房地產用地供應一直處於下降通道中。
數據顯示,今年1-9月,全國房地產用地供應7.10萬公頃,同比減少7.8%。分地類看,住宅用地供應4.79萬公頃,同比減少8.4%;商服用地供應2.32萬公頃,同比減少6.6%。
國土部調控和監測司人士表示,從結構來看,住宅用地占房地產用地比例呈現趨穩態勢,最近5年我國住房用地占房地產用地比例一直穩定在66%-68%之間,反映我國房地產用地比例正在由市場化配置趨於合理。
從目前的現狀來看,2016年的房地產用地供應量可能將連續第三年下跌,甚至有可能創下2010年以來的新低。考慮到房地產開發的周期性,2016年的房地產用地供應量的下降將影響到明後年的新增房源供應。
下面為近年來全國房地產用地供應情況:
2015年全國房地產用地供應12.0萬公頃。
2014年全國房地產用地供應15.1萬公頃。
2013年全國房地產用地供應20.32萬公頃。
2012年全國房地產用地供應16.56萬公頃。
2011年全國房地產用地供應為16.91萬公頃。
2010年全國房地產用地供應15.42萬公頃。
2009年全國房地產用地供應 10.91萬公頃。
今年9月底至10月初,一些熱點城市紛紛出臺樓市調控措施,其中重要一項就是要增加土地供應。
中國人民銀行參事盛松成近日撰文表示,提高土地利用的效率、增加城市住宅用地的供給,不僅可以從供給端緩解我國熱點城市房價過高、增速過快,而且有助於穩定公眾的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