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雙11專題|洗盡鉛華 阿里日活躍用戶數才是重點

今年雙11給人最大的一個感受變化是,太多娛樂與互動元素的增加。盡管去年開始就由馮小剛辦了第一屆晚會,但今年從捉貓貓遊戲、網紅直播,到維密大秀等,都是去年無法比的。這種種熱鬧背後,最核心的一個效果是增加日活躍用戶數量,提升用戶黏性,對於平臺型電商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

所謂日活躍用戶數(DAU),可以理解為每天登錄網站的人數總和。相比之下,互聯網公司中更流行的一個數值是月活(MAU),即每月登錄網站的人數總和(去除重複人數)。借用遊戲行業衡量用戶留存度的一個公式,DAU/MAU,即日活躍用戶與月活躍用戶的比值,數值越大,說明新用戶留存度越高。理論上的極端情況是,當這個比值為1時(最大值),說明每個月登錄該網站的用戶里,他們每天都在登錄。

細心的投資者已經註意到,至少在最近兩個季度的財報後分析師會議上,阿里董事局副主席蔡崇信、CEO張勇、CFO武衛等人反複提到月活用戶、用戶留存、用戶平均使用時長這些指標。武衛透露,今年三季度(2017財年二季度)阿里的DAU/MAU為40%,用戶平均使用時長為20分鐘,她認為這些數值很高,表現可喜。

阿里高管之所以重視這個比值和日活用戶,要從阿里零售平臺的變現模式說起。盡管淘寶與天貓在品牌與營收結構上存在差異,但它們通常以一個整體面對投資者。與Google、Facebook類似,阿里最核心的收入來源於平臺的營銷服務變現,說白了就是對商家賣廣告,這其中有按時間收費的展示廣告,也有按點擊收費的效果廣告。

去年5月和10月,阿里兩次增加了品牌廣告的廣告位,這個舉動對營收的增長效果已經在今年的季度財報中體現出來。但廣告位與用戶體驗之間存在一定的博弈,畢竟當總交易額已經有超過七成是移動端所貢獻的前提下,無限度增加手機上的廣告位,會破壞用戶瀏覽體驗。相比之下,效果廣告的影響會小很多。

盡管阿里平臺的主要活動是交易,但營收方式中一個很有意思的地方在於,理論上用戶並不用實際去購買某件商品,只要他點擊了,平臺就可以按照效果廣告的價格收錢。因此,大流量的保障是阿里巴巴能夠不斷從商家身上賺錢的資本。

但不光阿里,整個電商行業都面臨一個人口紅利退減的趨勢。根據阿里最新的三季報披露,2016年三季度零售平臺年度用戶數同比增長為14%,而環比增長只有1%。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日活用戶數提高,意味著整體用戶訪問頻率的提高,同時再加上平均每個用戶停留時間的延長,這就會在即便年度活躍用戶數增速趨緩的情況下,也能創造出更多的流量與點擊量,從而增加營收。

流量如何持續增長?眼下,阿里巴巴正在整合大優酷、UC等文娛資源,去籌備文化娛樂集團,再加上關聯方微博等媒體平臺的導流,這些外部流量會灌註到阿里零售平臺上。但張勇認為,未來零售平臺要使用更多原生流量來增加可變現的流量庫存。所以消費者明顯感受到,一年來,淘寶App上增加了很多社交、用戶推薦、互動直播等新功能,其目的是增強用戶黏性,提升用戶的參與度,不光是對購物的參與度,還包括對營銷活動的參與,比如類似於Pokemon Go的“捉貓貓”遊戲。

阿里想建立社交關系鏈的目的,也是為增強用戶的黏性與參與度。此前阿里在社交工具上的嘗試屢次受挫,如今卻有望“墻內生花”,即通過大量創新的內容營銷方式建立起消費者之間(比如興趣分享)、消費者與商家(比如全渠道會員服務)之間的聯系,讓零售平臺本身原生出更多流量和更長的用戶停留,從而轉化成更多交易。另外,廣告技術的提高也對營收增長有正向作用,比如個性化推薦更精準。因為技術的提升可以提高廣告客戶的投資回報。

所以,DAU背後的訴求被這樣揭示。至少在雙11開始前,這個聲稱有億級別觀眾收看的晚會,成功抓住了用戶的時間,通過花樣繁多的互動讓用戶更長地停留在淘寶App上。這是雙11營銷方案越來越熱鬧的一個核心訴求,如果這種停留與黏性能夠在平日里常態化地沈澱下來,不僅是在有購物需求時才登錄,而是變成一個對用戶更“有用”的平臺,就是一個成功的策略。本質上,這也是線下商家常說的“不怕你不買,就怕你不來”,沒事就來逛逛,總有一部分轉化成銷售額。

相關鏈接:

雙11專題丨新零售催生首個“立體雙11”

雙11專題|洗盡鉛華 阿里日活躍用戶數才是重點

雙11專題|直播為電商平臺唱主角

雙11專題 | 低價遊被點名難擋OTA混戰雙11

雙11專題|酒類垂直電商罷鬥 買超低價茅臺五糧液沒戲了

雙11專題 | 董事長代言、線上線下同價 實體店“火拼”電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02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