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关于李宁动向之类运动用品股 takeout

http://space.wolun.com.cn/2589/blog/30278.html

春节看了不少bloger好象很多价值投资者都中刀中国运动用品股.
而且很多还乐此不疲持续逆向投资.

那我就来说下我不看好这行的理由.
07年我就看过动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现金.真是现金牛!
去年我7.1我写半年巨献也提到过内销股但不包含运动品牌股.早就提示过不可介入运动品牌.

半年巨献之投资策略(此帖不涉及代码)
未来一年做空任何以中国制造为关键词的公司
未来一年做多任何以中国消费为关键词的公司
不包括中国运动品牌
也不包括房地产,房地产以政策为准


版权所有:潜水员 原作 提交时间:2010-07-01 13:33:25


不看好的具体理由主要是四个

A.个体理性导致的集体非理性就是泡沫

个体理性,08-10年所有运动品牌都上市圈钱.然后在Real market上跑马圈地.

放眼过去.匹克一万家 李宁一万 安踏一万 361 特步 喜得龙 鸿星尔克 美克 甚至野力..听说这家?在新家坡上市的.

每家都是拿了巨额投资圈地去了.就个体而言他们绝对的理性.如果我是他们的老板一样圈地一样砸钱.

问题是就一个行业来说这就导致了泡沫.

2010年上半年我特意跑到345线城市看过一圈.镇子上已经可以看到361特步之类专卖店.有新开也有开了若干年

3线城市更不用说已经在一条街上看到不至一家.我是说一个品牌不至一家.安踏我就看到过两三家.

从这个Real market的观察看,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就是拓展空间已经有限.无论你用什么理由,只需要看看镇上的消费水平就可以知道.一家足够.如果所有品牌都来开专卖一定吃不饱.这点只需要常识就可以得出结论.

当然这些都是报表上看不到的.

所以全信书不如没有书.全信报表等于是在看着反光镜开车.很牛但是只有碰到坑才知道是坑.没有任何先验性.

B 库销比

代理商制度和库销比会导致在加速开店阶段财务数据异常亮丽.

我看了那么多博客竟然没一个提到过库销比.可见多少脱离实际.

做过生意的都知道,代理上开店一般厂家都会要求库销比在1:3-6之间.

就是新开店要进三个月或者六个月的销量做为库存.

所以简单可以推算如果加速开店周期内销售会成倍增加但是都是增加在渠道中而没有到客户手中这当中的差别很值得玩味.

反过来如果开店减速,那么财务上的反应也提前.只要开店速度减缓销售立刻加倍下滑.

这算是代理制+库销比的一个财务特征.所以这波的运动品牌下滑核心未必是销售下降只是开店速度减缓后导致的财务数字显示.

增长没了.那么这些公司必须重估.


C.运动品牌有行业属性.看行业不看特定公司.特别需要关注的是行业领袖的言论.

比如地产就要看王石在说啥.

运动品牌呢?看张志勇呀.2010年7月1日他就说过运动品牌减速,难道要他高呼你们可以来做空了?

李宁CEO张志勇:体育用品高增长时代结束
2010年07月01日
李宁[25.75 -1.91%]公司CEO张志勇昨日表示,国内体育用品市场30%以上的增长时代已经结束,今年增速在15%左右;在人力成本和租金成本上涨的压力下,大量开店战略面临天花板,运动用品企业必须提升现有门店单位面积的效益产出。
张志勇是在李宁公司成立20周年品牌重塑战略新闻发布会上作出上述表示的。张志勇说,2008年之前,体育用品市场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这是行业的爆发增长期;2009年,行业增速降为11%,今年增速在15%左右,转入行业的稳定发展时期。
张 志勇说,2009年前后,国内体育用品市场打折现象越来越严重,主要原因是各大体育用品企业出现了同质化的现象,导致竞争力降低。此外,目前劳动力成本日 渐增加,这意味着产品的制造成本水涨船高,而体育用品零售店的用工成本也相应提高,加上城市商业繁华地段租金大幅上升,整体来看企业通过扩张门店数量提升 业绩已触到天花板,提升现有门店单位面积的产出效益十分必要。
在国内一线城市,繁华商业地段的租金水平已经越过每年每平方米10万元的门槛,而劳 动力成本增加对于依靠代工的李宁公司来说,在成本上也构成一定压力,张志勇说:“中国体育用品市场的推动力,此前主要是靠分销,也就是开店;但这不是一个 没有止境的事情。”接下来,提升门店平效(终端卖场平均每平方米的销售金额)显得颇为重要。以李宁目前的门店为例,销售较好的门店平效是一般门店的3.6 倍,提升平效的空间很大。
国内体育用品品牌在开店数量上的竞争一直很激烈,随着开设独立门店所受到的成本约束越来越大,张志勇认为竞争焦点有可能 重回百货商场。李宁方面的资料显示,未来体育用品的销售模式将逐步向店中店的模式转变,不同品牌必须在同一店铺内脱颖而出,才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同,这需要 从文化和感情上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因此需要进行品牌创新和产品创新,张志勇说:“要在百货商场中胜出,你的产品必须鲜明有个性。”
根据李宁正式公 布的品牌重塑战略,李宁新标识将从原来的“L”形转变为类似于汉字“人”的字形,品牌口号从“一切皆有可能”变为“Make The Change”(改变一切),张志勇说新的品牌标识和口号将在全国李宁的门店分期进行更换。李宁目前在全国有7000余家门店

张志勇在说行业减速,动向把秦大中换掉难道还不是行业危机来临的信号?如果这些都不是?那么什么才是?

普遍意义上说,企业战略转型都是碰到危机后的动作哪怕不是碰到危机,我们也可以用财务语言解读.要转型不就是要花钱吗?转型是对前期的否定,没见过公司异常红火生意来不及做公司要转型的一定是增长减慢或者衰退然后发现原有招数已经用老消费者不吃你那套!,
用财务语言就是销售减少开支要增加.那么利润必定减少且不去计算估值是否变化.利润的变化直接导致股价下跌.这都是可以预见的.

而且显而易见.至于转型能否成功,这和我们投资者无关.等转型成功再探讨.至于转型的痛苦谢谢.请企业家自己承担.

一个行业都在转型不是行业出问题才怪!避之不及!

D.行业对手的动态决定行业变迁

翻开近30年的中国商业历史,一直就是内地企业和外资企业缠斗的历史.内地企业永远是走农村保卫城市.先2-3-4线城市扩展然后到一线肉搏.运动品牌也是如此.
外企从不重视到重视.从一线开始逐步渗透.
从电视机开始到白色家电到手机.每次都是同一个故事的翻版.
而且只要外资重视哪怕开始重视2-3-4线城市.内地企业就要承受压力.
运动品牌也是如此.更有意思的是单就一线城市而已Nike之类已经开设无数Factory store这些商店价格的竞争力并不在李宁安踏之下.
所以只要渠道下沉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从目前形势看,Adidas换帅.和Nike渠道下沉的力度都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所以早期因为对手的不重视获取的市场分额能否保持?这个疑问不解决我看会重复过去的商战历史.

综上所述。
四点1.泡沫2.库销比3.行业领袖言论4.竞争对手动作。
可以看出运动品牌短期内不值得投资。短期的长度是2-3年。
三年后应该可以看出端倪谁会是家电行业的长虹或者美的。
从整个行业看.我也咨询过无数业内的看法.李宁还是最有希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2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