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普華永道:內地43%家族企業計劃將管理權交給專業團隊

普華永道的調研報告顯示,27%的中國內地家族企業在上一個財政年度的業績下滑,下滑企業的數量比2014年增加了11%。超過7成的內地家族企業認為創新是未來首要挑戰。

11月3日,普華永道發布了其兩年一度的全球家族企業調研《家族企業如何拉近策略差距--當中缺少的部分》。根據該報告,中國內地家族企業在上一個財政年度的業績有所下滑,只有73%的受訪家族企業實現了銷售增長,而在2014年,該比例為84%。其余27%的家族企業銷售業績下降。與兩年前相比,更多受訪的中國內地家族企業表示希望平穩發展, 而不是擴張性發展。

普華永道深圳分所主管合夥人周世強介紹,本次調查的樣本中,中國內地和香港的家族企業數量共100家。其中,內地企業48家,年營業額大多在1000萬美元以上。

周世強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這一結果和整個經濟形勢有關。中國內地家族企業從事制造業的比較多,受經濟影響比較大。此外,中國經濟正在轉型,制造業首當其沖,轉型壓力大。

中國經濟正在從以制造業為主的模式向消費者需求和服務業驅動的新模式轉型。 顯然,以制造業為基礎的家族企業在經歷了曾經的興旺繁榮後,必須找到新的發展道路,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加強數字化可能是他們要走的途徑之一。周世強介紹,調研過程中將近有一半的內地家族企業認為數字化和互聯網對他們造成了沖擊,尤其是那些業務複雜的大型企業,數字化的沖擊更明顯。

上述報告也顯示,今年73%的中國內地家族企業認為,持續的創新需求是未來五年內的首要挑戰。而在2014年,這一數字為66%。

中國內地家族企業中計劃引進職業經理人的占比增加了15%

調研發現,中國內地和香港的家族企業繼任者規劃薄弱。中國內地雖然有71%的家族企業中有下一代家庭成員參與經營,與全球水平69%基本持平,香港也有44%的家族企業中有下一代家族成員參與經營,但是中國內地和香港僅有10%的家族企業準備有健全的、有書面記錄及充分溝通的繼任或傳承規劃,低於全球15%的平均水平。

不過,與2014年相比,上述調研顯示,2016年中國內地和香港有更多的家族企業傾向於將企業所有權交與繼承人,但引進專業管理團隊參與管理。

例如,中國內地有43%的家族企業計劃將企業所有權交於家族下一代,但引進專業管理團隊參與管理,相比2014年,這一占比增加了15個百分點。香港則有31%的家族企業希望將企業所有權交於繼承人,但引進專業管理團隊參與管理,較2014年增加了18%。在2016年,計劃將公司管理權交於家族下一代的香港家族企業顯著減少,減幅達12個百分點。

周世強分析:“國外的家族企業已經發展到第三代或第四代了,對於如何將企業交給下一代,已經頗有經驗,並有成熟的運作方式。而中國家族企業的發展大多還在第一代,交接的專業化過程還沒有完成,所以還需要借助外部的資源。”

報告也顯示,雖然經歷經濟不穩定,但是全球受訪的64% 家族企業的業務去年仍有所增長。在亞太地區,家族企業顯得更雄心壯誌,其中21%的受訪者正尋求最快速和最進取的增長途徑,而在歐洲這一數字為10%,北美為12%,全球則為1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16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