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經濟學人智庫:2030年3/4中國人成中產 重慶高收入人群增10倍

經濟學人智庫(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本周三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將在2030年前成為中產階層社會,3/4的中國人將成為中產。在中國經濟新常態下,“三駕馬車”中的投資和出口陷入了低谷,但城市居民消費將扮演中國經濟的主要貢獻者,成為未來中國經濟的主要動力。

居民消費年均增長5.5%

如今中國在人均消費方面則處於早中期階段,相當於馬來西亞在2000年的水平。

據去年的數據顯示,40%的中國人屬於低收入人群,年可支配收入低於2100美元(約合人民幣1.4萬元),然而到了2030年這一比例將下降到11%,這部分人口將進入中等收入初期階段(年可支配收入為2100~10800美元,約合人民幣1.4萬元~7.2萬元)。隨著低收入人口比例的縮小,在未來15年中,約3/4的中國人將成為中產。

收入水平的上升直接影響到居民的消費能力。據經濟學人智庫的報告,居民消費將在2016年~2030年間每年平均增長5.5%,最終在經濟總量中占據近50%的份額。

高收入人群比增長最快

與此同時,中上收入階層(年可支配收入1.08萬~3.21萬美元,約合人民幣7.2萬元~21.5萬元)的人口比例將從2015年的7.1%上升到19.7%。而高收入人群的比例增長速度最快,將從2.6%增長到14.5%。

“過去,中國的經濟增長依賴於國家雄厚的金融投資,但在未來,中產階級不斷增長的物質需求將成為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最大動力。”上述報告也提出,“但貧富差距將繼續存在。”

高收入人群仍將聚集北上廣深

了解中國未來收入的地理人口對於投資者來說至關重要。上述報告還指出,未來中高收入人群仍將聚集在經濟發達的城市,尤其是一線城市,比如北京、廣州、上海和深圳。

該報告稱:“在未來的15年中,年可支配收入超過20萬人民幣(大約3萬美元)的城市居民數量將翻倍,上海地區的數字將會突破1000萬大關(相當於43.2%的當地人口)。”

與此同時,內陸城市的增長勢頭將同樣強勁。在未來的15年間,重慶高收入人群將以10倍的速度增加。內陸省會城市比如成都、西安和長沙也會有不俗的表現。

2030年前,作為中國最富有的城市之一,廣東珠海和浙江紹興的高收入人群將分別占到當地人口的36%和26%。

這些行業將顯著受益

當前中國消費的主體仍然集中在生活必需品領域,如食品、飲料、服裝和鞋類等。但隨著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消費重心將進一步轉移到汽車、奢侈品、金融服務和健康領域。

由於中國在交通和通訊領域的消費水平依舊低於同時期的馬來西亞,因此這兩大領域也將表現出巨大的潛力。

經濟學家智庫中國分析學家王單(音譯)表示:“隨著中國消費者變得越來越富裕,他們對於高質量產品和服務的需求將會越來越大。”(實習生王筱麗對本文亦有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98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