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前三季全國財政收入破15萬億 房地產相關稅收增長快

財政收入是經濟的晴雨表,10月19日,財政部披露了9月份財政收支情況,受經濟下行壓力、營業稅改增值稅等減稅舉措落地,前三季度財政收入形勢嚴峻,第四季度也不容樂觀。

房地產相關稅收高增長

財政部數據顯示,1~9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21400億元,同比增長5.9%,略低於同期經濟增速(6.7%),不過以地方土地收入為主的全國政府性基金收入達到29777億元,同比增長11.3%,遠高於經濟增速。

上述兩項收入相加,前三季度全國財政收入首次突破15萬億元(15177億元),而這離不開房地產相關稅收高增長的支撐。受今年來一線城市和部分二線城市商品房銷售較快等影響,帶動相關稅收強勁增長,遠超全部稅收收入增速(6.6%)。

前三季度,房地產企業所得稅3035億元,同比增長高達25.4%,契稅3158億元,同比增長11.7%;土地增值稅3280億元,同比增長13.7%。受二手房交易活躍等帶動,前三季度個人所得稅中的財產轉讓所得稅增長27.2%,個稅增速也因此高達17%。

樓市增長,也直接拉動地方土地收入的高增長。

前三季度,全國政府性基金收入約3萬億元中, 地方政府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約2.3萬億元(23306億元),同比增長14%。

去年全年,地方政府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約3.3萬億元,同比下降21.4%,而今年前三季度這一增速直接飆升至14%,增長強勁。

營改增減稅沖刺5000億元

今年5月1日,國家全面推開了營業稅改增值稅(營改增),建築業、房地產業、金融業和生活服務業被納入營改增試點,預計全年減稅規模達5000億元。

根據財政部前三季度數據,這一減稅效應正愈來愈強。財政部稱,考慮收入在稅種間轉移因素,將改征增值稅與營業稅合並計算,1-9月累計增長11.4%,其中上半年增長24.2%,7、8、9月則分別下降10.9%、17.6%、21.3%,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的政策性減收效應逐步體現。

此前國家稅務總局數據顯示,今年1~7月營改增整體減稅共計2107億元,其中全面推開營改增後,5月至7月減稅規模達1260億元。

營改增專家、上海財經大學教授胡怡建曾告訴第一財經記者,5月1日全面推開營改增後,減稅力度明顯增加,今年前7個月營改增減稅總規模相當於去年全年,5月~7月每個月平均減稅大概400億元,而之後力度會更大,如果按此推算,今年全年有望實現5000億元的減稅預期目標。

除了營改增外,其他減稅效應也在體現。比如,受去年10月1日起對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減半征收車輛購置稅政策影響,前三季度車輛購置稅同比下降10.8%。資源稅改革後,首個月減稅達5.54億元。

財政部預判,今年第四季度,受經濟下行壓力持續、營改增政策性減收效應進一步顯現等影響,財政收入形勢依然嚴峻。

財政部要求各級財政部門要密切關註經濟形勢變化,加強財政運行監測分析,積極做好預研預判,切實采取有效措施,促進財政收入平穩增長。

財政支出積極

今年國家明確繼續實施積極財政政策,除了上述大規模減稅助力企業發展外,另一大舉措就是加大財政支出力度。

數據顯示,1-9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35956億元,同比增長12.5%,遠高於收入增速。

財政支出進度也明顯加快,年底突擊花錢現象將不再。財政部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財政支出為年初預算的75.2%,超過序時進度(75%)。

具體來看,今年財政在基建領域發力明顯。

今年前三季度,全國財政城鄉社區支出15657億元,增長34.1%;農林水支出12000億元,增長11.4%;住房保障支出4614億元,增長22.7%。

另外,前三季度全國政府性基金支出28121億元,同比增長7%。

此外,財政部等力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落地,近日推出了第三批萬億規模的PPP示範項目,以示範效應推動總投資規模破12萬億元的PPP項目落地。

另外,國家發改委推出的專項建設基金規模已經達到1.8萬億元,這也解決了地方政府基建的資金缺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947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