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蘿蔔加大棒已行不通 如何促進團隊合作

http://xueyuan.cyzone.cn/guanli-HR/225941.html

一直以來,微觀經濟學都基於這樣一種假設:人人都是自私的,他們之所以原意給別人提供服務和產品,是因為這樣能給自己帶來更多利 益,這就是被稱之為「無形之手」的市場的力量。基於這種假設,我們總是根據物質激勵、獎勵和懲罰來建立制度和組織,推動人們去實現公共、企業和社區的目 標。

然而,這個假設很可能是錯的!在進化生物學、心理學、社會學、政治學、實驗經濟學等眾多領域,研究人員都發現人類實際上並非我們認為的那樣缺乏合作 精神、自私自利,可以說,人類根本就不是天生那麼自私的。進化生物學家和心理學家也從神經學和遺傳學方面找到了證據,證明人類是樂於合作的。

對於企業管理來說,這意味這什麼呢?這意味著,利用控制手段或胡蘿蔔加大棒政策來激勵員工,已經行不通了。企業應該通過鼓勵參與和溝通以及樹立共同 使命感和認同感,來建立制度。如果企業能夠幫助員工調動並發揚慷慨的合作精神,而不是認為他們只想著自身利益,這樣的管理風格往往會更加有效。

哈佛法學院教授約哈伊.本科勒通過分析眾多學科有關人類合作的研究,發現了一些工具,能夠幫助企業高管建立合作制度。在建立一個合作制度時,首先要 確保制度構建的真誠性。絕大多數人都很聰明,他們會根據不同的情境構建方式做出不同的反應,因此情境構建要符合現實並確保真誠,這樣合作才會持久。

人們都希望自己能受到公平的對待,公平的企業價值觀對合作至關重要。通過討論、解釋並強化哪些事情是正確的或符合道德的,人們就會更多地去做這樣的 事。合作制度的準則必須更多地以社會規範而不是正式規則為依據,它們必須具有一定的靈活性或可塑性以適應變化,還必須透明,讓成員感受到公平。

除此之外,建立有效的獎懲制度非常重要。促進合作的關鍵是,建立的制度能吸引參與者的內在動機,而不是只考慮監督人們,並根據他們的行為予以獎懲。 要想調動人們的積極性,我們不僅要為他們提供物質回報,還應該讓合作變得社會化、自治化、有回報,甚至充滿樂趣,從社會和智力角度去激勵他們。

合作依賴於長期的直接互惠和間接互惠,但這種合作制度很容易受到破壞,而信譽是對抗這個問題的最有力工具。在合作型組織中,參與者之間的溝通也非常 重要,人們經常溝通,就會更有同理心,更加信任別人,更容易找到解決方案。同時,培養同理心與團結精神也能讓團隊更能團結一致,為集體利益著想。

在設計合作制度時,除了創造力、驅動力、靈活性和多樣化,我們還必須考慮社會良知和真實人性。在當今世界,適應能力、創造力和創新精神似乎已成為組 織和個人發展壯大的先決條件。這些素質不好監督和量化,但對於組織的長期穩定發展非常重要,一個合作型組織應該透過內在動機去展現這些素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747

估值五百億美元的新創公司為何惹毛歐洲人? Uber法國行不通的六大爭議

2015-07-13  TWM

Uber在法國遭到前所未有的抗拒,兩高層遭到拘留,被控詐欺與違法活動。它最引人詬病的,除了對有執照的計程車生意帶來威脅外,濫用客戶行動資訊、從事不道德競爭、未嚴格篩選司機等,都是未被社會認可的主因。

譯者•吳國卿

乍看之下,Uber最近在法國的問題,似乎是頑固保守國家對科技破壞的反應特別激烈的例子。我也曾忍不住想從這種觀點,看Uber在歐洲的法律問題。

現在,我想法國政府有一個正當理由,可以抗拒Uber的擴張。這家公司在說服政府或歐洲大眾相信它不是騙局上,做得還不夠。

Uber的問題,在法國特別嚴重。上周,巴黎有執照的計程車司機圍堵馬路和機場、焚燒輪胎和垃圾車。在此之前,法國總統歐蘭德已要求Uber旗下的UberPop服務「解散」,並沒收其車輛。

六月二十九日,警方拘留兩名Uber法國高層主管問話,分別是Uber法國分部總經理辛法爾和西歐區主管高爾柯提,他們九月將出庭面對詐欺和違法活動的指控。

未獲「社會營業執照」

但Uber並不是受害者,它是自己活該。管理顧問業者Futureye總經理蒂懷特說,新事業創立,必須建基在所謂的「社會營業執照」上。

他指的是一個組織的營運和產品,被社會或社區認為可接受、並符合社會的價值。如果社會開始感覺某個產業或一家公司的行為,不再可接受,就可以撤回其認可,要求採取新的和更高的規格,甚至「取消」執照。基本上,這就是Uber在歐洲和世界其他地方遭遇的問題。

Uber之所以引人爭議,可從以下六個面向探討:一、對既有運輸體系造成財務威脅。

Uber據稱價值五百億美元,但其商業模式能否存活仍是未知數,且該公司對其財務向來保密。

《彭博資訊》(Bloomberg)六月二十九日報導,Uber已計畫對潛在投資人發行十二億美元的可轉換債券,並在公開說明書上表示,公司營運虧損達四.七億美元,比營收四.一五億美元還高。

一家快速擴張的科技公司虧錢、卻有極高估值,並不是問題。但問題是,它是一家運輸事業,如果用低價與傳統計程車競爭,會不會導致所有或大部分計程車沒生意或倒閉?誰會受害?

二、對客戶隱私的顧慮,尚未提供令人滿意的解答。

去年,《Buzzfeed》兩位記者布宜安以及華澤報導,Uber美國紐約公司總經理莫瑞爾曾在訪問中誇稱他跟監布宜安。Uber表示,已對莫瑞爾採取行動,然而這名主管仍保有他的職位。

正因為這一點,我已經決定永遠不再使用Uber。這是個人的選擇,但政府也應停止鼓勵一家可輕易取得和濫用大眾實體行動資訊的公司。

三、曾經從事不道德的競爭活動。

這包括對競爭者Lyft下假訂單,目的是要挖角其司機。過程中曾用到拋棄式手機和信用卡,以避免被偵測,這已超越「科技破壞」和競爭性定價的範疇。

Uber否認故意取消向競爭對手叫車,但對挖角對手司機的作法,毫無悔意。

機制不透明頑抗法律

四、司機篩選作法不夠透明,有些甚至沒有篩選程序。

印度發生的一樁強暴案,牽涉一名曾因性犯罪遭判刑的Uber司機。這暴露出雖然Uber依賴印度政府做必要的查核,比如要求司機必須擁有執照,但印度和其他許多國家一樣,傳統計程車的監管,其實相當鬆散。

在一些國家如德國,Uber也碰上司機保險的問題;在美國,一名Uber司機輾死一個六歲女孩,Uber卻拒絕理賠,因為當時車上並未搭載客人。

五、對待司機的方式,不被眾多歐洲國家接受。

近日一項Uber委託的調查宣稱,Uber司機每小時賺的錢比計程車司機多,但它未計算載運客人的等候時間,也不包括汽油和保險等成本。

在歐洲,這些人的生活可能比大多數勞動人口差,因為他們不受歐陸保障勞動市場法規的保護。政府不希望這類法規遭到侵蝕,特別是這有違社會黨政府的主張。雖然許多美國人可能不在乎這類法規,但這並非大西洋彼岸的主流態度。

六、頑抗法律規定。

在數個法國城市禁止Uber服務,並開始對司機開罰後,Uber對罰款的金額表示不服。在德國,Uber的策略也一樣,儘管法院命令對它不利。Uber可能把這種頑抗,包裝成是為進步而勇敢奮戰;但對歐洲人來說,那只是美國人對他國法律的輕蔑。

Uber提供的運輸模式,如彈性定價、以先進軟體減少等待時間,以及司機不必依循固定工作時間,其實都是進步的想法。不過,並不表示Uber最終可以從中獲利。

法國政府有一個正當理由,可以抗拒Uber的擴張。這家公司在說服政府或歐洲大眾相信它不是騙局上,做得還不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2619

醒醒吧!用陳舊的思維做企業宣傳已經行不通了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6/0214/154231.shtml

導讀 : 這是一個文案從業者多年工作生涯的觀察,願為業內帶來一些思考,讓企業宣傳擺脫雞肋現狀實現其真正的價值。

作為一個文案老兵,混跡過500強大公司也在小型創業公司做過事,在無數個挑燈夜戰苦寫文案的時間里,最大的感觸是大部分企業做宣傳都缺乏章法。在許多領導眼中宣傳就是寫寫文案,拍拍宣傳片搞幾個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即無戰略思維,對企業宣傳的重要性也認知不清。而且企業一旦遇到經營困難,承擔宣傳的部門大多數是優先被裁員的部門。殊不知,在強調品牌建設的現代商業時代,企業宣傳的重要性日趨提高,很多公司因為疏於宣傳,導致知名度低下,網絡上充斥各種負面信息,甚至因缺乏必要宣傳被競品公司截流了客戶而不自知。作為一個文案老兵在經歷過各種讓人哭笑不得的企業宣傳之後,一直想就這一怪現象做個深入的探討,讓更多的創業者躲過企業宣傳中存在的那些坑,真正發揮宣傳部門在企業發展中的作用,避免花了錢卻無效果甚至負效果的畸形現狀。

企業宣傳誤區一:

宣傳工作只是市場部的事

中國現代商業進程真正算起來不過幾十年,目前大部分成功的企業皆是依靠其在商業模式、資本運作、前沿技術等某方面的領先,這導致中國企業叢林法則思維很普遍。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和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宣傳在企業發展中的重要性愈發重要,然而大多數企業延續著工業時代的商業思維,講究精細分工,認為企業宣傳只是市場部自己的事,忽略了企業宣傳的系統性,導致宣傳跟不上企業需求,錯失良機被競爭對手超越。

從業以來記憶最深的事情,所在的企業通過並購和重組在該領域排行第二,為了對外宣布集團公司正式成立舉辦發布會,因此需要寫一篇涉及公司業務進展的宣傳稿,及制作涉及公司發展各項數據的宣傳片。當同各部門進行溝通時,阻力重重,各部門都認為宣傳只是市場部自己的事,認為相關數據應該市場部自己搞定。最終發布會雖獲得了媒體空前的關註,但由於市場部未能協同各部門,導致廣為流傳的稿件和宣傳片內容缺乏幹貨。這次宣傳除了告知外界集團公司成立之外,未給公眾留下任何有價值的印象,喪失了一個絕妙向外展現實力的機會。產生這種遺憾的原因就是其他部門都認為宣傳是市場部自己的事情,消極配合,市場部也只能在能力範圍之內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企業宣傳誤區二:

缺乏戰略規劃做宣傳憑感覺

作為一個不算太資深的文案,從業以來最大的困惑是自己本來是執行者,卻往往扮演者創造者的身份。現代企業宣傳理論里,文案、宣傳片、戶外廣告甚至社交媒體互動都是執行層的落地,在這些企業宣傳的具體實施手段背後是企業發展戰略作為指導,由企業戰略目標決定企業宣傳的最終的走向。然而,中國現在的企業包括一些全球500強巨頭,皆有一個錯誤的認知,認為宣傳只是把企業發生的事或想說的話傳播出去,並沒有上升到戰略的高度。導致企業領導層往往是心血來潮就下達宣傳指令,最可笑的一次經歷是企業官方微信發布的文章閱讀量某天突然爆發增長了十幾倍,領導丟過來鏈接讓寫篇文案做宣傳,自己一臉茫然只能發揮創造力應付差事糊弄一篇文章了事。

在商業文化高度發達的美國,廣為流行的定位理論中甚至將“打造品牌”作為公司最核心的目標,產品、服務甚至讓位於品牌,把定位提升到企業戰略層面——戰略定位層面。品牌打造過程中企業宣傳的地位是戰略級,而中國大部分企業內部宣傳部門的定位往往是服務部門。區別企業宣傳是屬於戰略地位還是服務地位,最明顯的地方就是有沒有長期規劃還是憑著感覺走。以本人的文案生涯說起,中國企業市場部門大部分時間承擔是服務其他部門的職責,一篇閱讀很高的文章,公司領導在某大會上發表的言論,都成了市場部應負責的事項。在雜亂和無目的的各種宣傳任務背後,是企業宣傳部門疲於奔命的應付上級命令,做了很多工作卻難以形成合力提升企業競爭力。

企業宣傳誤區三:

不分場合一味自吹自擂

隨著媒體平臺的豐富,企業宣傳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在傳統媒體一統天下的時代里,企業只要投入巨資霸占紙媒版面和電視臺黃金時間段,靠灌輸粗暴的宣傳信息就能獲得很好的效果。比如被網民瘋狂吐槽的腦白金體及恒源祥12生肖廣告,就是在互聯網尚未普及和移動互聯網時代尚未到來時期最典型的企業宣傳案例。互聯網帶來的媒體變革及移動互聯網去中心化特征的到來,讓這些簡單粗暴的手段逐漸退出企業宣傳歷史舞臺。然而歷史的慣性使然,大部分企業仍然走著這條宣傳路數,不分場合一味自吹自擂。如果有興趣你可以點開目前較知名的企業官方微博和官方微信,在講究互動性和社交性的這兩個平臺上,很多企業依然是不停地刷著“我很棒”“我很強大”等邏輯的信息。一面是用戶懶得關註這些企業的官方微博和官方微信,一面是承擔企業宣傳任務的部門應對死板的宣傳套路的無奈。

其實這背後隱藏的問題就是企業把結果當做手段的認知失位,企業宣傳的目標就是打造企業的良好形象和提高企業知名度。在消費者心智中打造“我很棒”“我很強大”是企業宣傳要做到的結果之一,但結果不等於手段。如果把商業比作戰爭,企業宣傳就是輿論戰,輿論戰最重要的作用是引導社會輿論、影響民意歸屬,造成有利於己的輿論態勢,而不是簡單的用大喇叭說我比對手更強大。例如在工作中運營官方微博和官方微信,適度的自黑和賣萌可以拉近與網民的距離感,但在具體實施中卻阻力重重,在公司領導眼中,宣傳就是自我吹捧,卻忽視在不同的媒介平臺上,采用相應的宣傳策略才能有效的達成目標。

企業宣傳誤區四:

網絡時代推廣不用花錢

互聯網時代最大的特征是讓信息傳播更加平等,打破了傳統媒體時代媒體機構對信息傳播權力的壟斷。互聯網及移動互聯網催生繼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外新的媒體形態,如社交網站、微博、微信、博客、論壇、播客等社交媒體及網絡媒體、手機媒體、數字電視等新媒體。同傳統媒體需要付費才能刊登企業信息相比,社交媒體及新媒體降低了信息刊載的成本,為了吸引大量UGC內容這些平臺大都采取用戶免費上傳內容策略。隨著大量依靠獨特創意的UGC內容一夜爆紅,導致很多企業認為網絡時代推廣創意才是最重要的,根本不用花錢。

在工作中經常碰到上級領導在工作群里分享標題如“資深市場總監告訴你,如何不花一分錢做推廣”“我是怎麽做的,零成本刷遍五大門戶頭條”“花錢做宣傳太Low了,創意才是王道”。尤其是前貓撲網產品運營總監XXX一篇《不花錢怎麽搞好活動運營?》的文章流傳很廣,似乎花錢做企業宣傳是笨、傻、無能的表現。不可否認在網民極度活躍的時代,能引起共鳴的免費內容可以產生無可估量的價值。創意的重要性無人可否認,但在一個成熟的商業社會,無論媒介平臺如何變遷,資本的作用都是極其重要。以利用社交媒體搞傳播獲得巨大成功的杜蕾斯,在無數讓人驚嘆的創意背後是一個很強大的內容團隊來支撐,以及適時的傳播操作。真正的零成本推廣是逆商業邏輯,創意重要,但要認清創意的落實是需要資本助推。

以上四個誤區是本人工作以來所遇到的問題的匯總,作為創業者或企業領導層,在實施企業宣傳時應該分為四步走:首先,提高對企業宣傳作用認知的意識,要明白不會對外發聲的企業就像瘸了一條腿,會讓企業發展中積累的競爭優勢因為不會宣傳而打折扣;其次,明確企業具體目標,制定企業宣傳的清晰戰略,有了總體目標才能有效組織力量讓宣傳真正的為企業服務;繼之,在傳播平臺日益多元化的今天,要懂得在不同的平臺應該發布對應的內容,不懂變通往往費了很大力氣卻並不被用戶買賬;最後,要知道當所有人都知道創意很重要的時候,資本助推的價值就會顯現。這是一個文案從業者多年工作生涯的觀察,願為業內帶來一些思考,讓企業宣傳擺脫雞肋現狀實現其真正的價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5412

在SaaS領域,單純的免費策略根本行不通!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6/0309/154615.shtml

導讀 : 2C市場的日益飽和是SaaS引起廣泛關註的直接原因,除去這個直接原因,更根本的原因是企業級SaaS在國內發展的客觀條件不斷成熟。

2016年:中國SaaS的發展年

在過去的2015年,我們見證了O2O從火熱到遇冷,再到不斷的兼並收購,2C市場日益飽和,資本進入了合並與退出階段。

在2C市場日益飽和的同時,更多的創業者和投資人把關註目標轉移到2B市場,尋找互聯網與傳統行業的深度結合。

因為SaaS模式在為企業帶來便捷的營銷手段、為企業管理作出貢獻的同時,消除了傳統軟件模式所需要的購買、構建和維護基礎設施和應用程序的投入,成為了很多傳統企業向互聯網+轉型的選擇。

據易觀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企業級SaaS市場規模將達到199.3億元,這是一個正經歷著裂變式高速增長的市場,預計2016年,市場規模將超過300億元人民幣。

正式因為這個原因,近年來SaaS領域的投融資異常活躍,在過去的2015年里,國內SaaS領域獲投事件近百起,融資金額金額近40億元。和創科技以42億人民幣的估值掛牌新三板,更是為中國SaaS領域打了一劑強心針。而在大洋彼岸,一夜成名的slack也給國內SaaS領域的從業者帶來了很大的震撼和激勵。

在眾多資本、媒體的追捧下,SaaS在2015年迎來了一個行業性的高潮,2015年因此也被稱為中國SaaS的元年。

SaaS領域2015年融資(部分)盤點

SaaS領域2015年融資(部分)盤點

時間進入到2016年,創業者和投資人對國內SaaS領域的關註度依舊很高。東方富海合夥人陳利偉這樣調侃到:“現在的投資機構如果不把投資方向確定為企業級應用,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做投資的。很多投資人在2C市場受挫太多,都在2B市場找溫暖。”

近日,紛享銷客剛剛完成了中信產業基金和高瓴資本主投,IDG資本、北極光創投、DCM創投跟投的E輪融資;今天又傳出微信企業版進入內測階段的消息。

從種種跡象來看,我們有理由相信,SaaS已經迎來了屬於它的風口。如果說2015年是中國SaaS的元年,那麽2016年可能會是中國SaaS的發展年。

SaaS風口形成的原因是什麽?

2C市場的日益飽和是SaaS引起廣泛關註的直接原因,除去這個直接原因,更根本的原因是企業級SaaS在國內發展的客觀條件不斷成熟。

底層IaaS的成熟 

SaaS的崛起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底層IaaS的成熟。從美國市場的發展來看,salesforce、netsuite等SaaS企業的爆發,正是得益於Amazon、Rackspace的IaaS服務的成熟。

在過去的幾年,國內雲計算產業發展滯後,限制了SaaS的發展。自2012年開始,在政府的強力政策推動下,雲計算基礎設施開始在國內進入快速普及階段,亞馬遜、微軟、IBM的雲服務相繼在國內落地,國內雲服務龍頭阿里雲也引來了業績上的爆發。底層Iaas的成熟,有力推進了SaaS的崛起。

智能手機的普及和用戶習慣的養成

互聯網應用場景上,PC向移動端的遷移已經成為定勢。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與智能手機的普及,讓C端用戶養成了一個非常好的使用習慣,教育門檻成本幾乎為零。員工人手一部智能手機,讓手機替代PC實現企業管理和信息化成為可能。PC時代由於較低的PC終端滲透率而導致企業軟件市場發展受限的問題,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已經基本不構成實質性障礙。

傳統企業的轉型需求 

越是在勞動力成本提升、宏觀經濟走弱的時候,企業對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質量、降低運營成本的轉型升級要求就越迫切。但是傳統軟件模式昂貴的解決方案,直接堵死了很多傳統企業的互聯網轉型之路。考慮到國內經濟持續走弱的大背景,以及SaaS業務本身在采購成本、決策鏈條等方面的優勢,企業用戶端對SaaS需求意願正日趨強烈。

處在風口的Saas接下來會怎樣發展?

主要面向中小企業

從SaaS本身的成本效益以及規模拓展角度來看,中小企業將成為SaaS的主要客戶。一方面是由於國內市場有足夠龐大的中小企業規模,蛋糕足夠養活很多SaaS供應商;另一方面在於,在面對沒有足夠的費用聘請IT技術專家的中小企業時,SaaS服務更容易獲得企業的歡迎。

出於數據安全性、業務連續性方面的考慮,部分大型企業不願意使用SaaS服務;願意使用SaaS的大型企業,由於業務、組織結構的複雜性,通常具有深度定制的需求,而很多SaaS供應商不能向這些大型公司提供所需要的定制服務;聚焦大型企業客戶領域,容易導致研發費用、銷售費用雙雙高企,形成持續虧損,比如workday。

所以,目前國內企業SaaS市場中,面向中小企業提供服務的企業是參與者最多的一個群體。從中小企業開始切入,待產品能力、市場品牌形成一定積累後,再逐步擴展至大型企業,是最常見的做法。

單純的免費策略不可行

在2C領域,很多互聯網公司依托免費甚至補貼政策獲取用戶獲取,並通過沈澱的規模用戶群實現商業變現。但是在2B領域,企業更多基於具體業務需求,以及產品安全性、穩定性進行產品的采購決策,依靠簡單免費的策略並不能實現有效用戶的獲取,甚至會因為免費策略導致企業對產品價值的質疑。所以目前為止,也沒有免費的SaaS模式成功。

雖然當企業SaaS平臺發展到一定規模後,在SaaS平臺上沈澱的企業客戶以及其後面的用戶群,可以通過對接外圍企業服務和平臺企業用戶來變現,但這是一個較為漫長的過程。更關鍵的是,企業用戶的獲取和沈澱,並不能依靠免費來完成,而是要看產品能不能滿足企業的具體業務需求。

所以我認為,在SaaS領域,單純的免費策略不可行。原因有兩點:

1.SaaS服務的核心問題是產品是否滿足企業需求,而不是免費或者收費;

2.收費並不是因為SaaS平臺不具備流量變現的途徑,沈澱了足夠多企業用戶的SaaS平臺同樣具備流量變現的途徑,只是企業用戶的獲取和沈澱並不能依靠免費來完成。

通用模塊類SaaS為主,行業垂直類SaaS值得期待

SaaS包括協同辦公和企業資源管理兩大類,細分下去又有客戶關系管理、客服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應用性能管理等領域。

目前,協同辦公、客戶關系管理等通用模塊在國內企業SaaS市場占據主要收入份額,通用模塊仍為大多數企業的產品方向。

在客戶關系管理方向,國內代表性企業已有紛享銷客、銷售易、XTools、八百客、紅圈營銷、小滿科技、麥客、騰騰科技等;在協同辦公方向,國內代表企業已有釘釘、今目標、雲之家、IMO班聊、teambition、eteams等,相信在這兩個活躍領域,還會有更多的SaaS廠商出現。另外,在客戶服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財務性能管理等與公司業務開展、組織管理密切相關的方向,也會有更多的SaaS廠商出現。

另一方面,專註於某一細分領域的行業垂直類SaaS廠商,因為提供深度貼合行業特點的應用,能夠表現出更好的市場滲透速度,更高的行業壁壘,以及更低的獲客成本,雖然目前垂直類還不多,但是值得期待。從美國的SaaS發展過程來看,醫療、制藥、物業等細分行業的行業垂直類SaaS值得期待。

增長穩定持續,馬太效應不適用

在2C領域,用戶、收入的增長往往是指數級的過程,但是這一規律在企業級市場並不適用,企業的決策成本遠非個人用戶所能及,企業對新的產品、事物的接受和規模化應用必然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以salesforce積累企業客戶數占美國企業總數不足5%;國內SaaS CRM領域代表性企業紛享銷客、銷售易、和創科技,自成立到現在,各自積累的付費企業客戶數也僅為1萬家左右。所以SaaS市場發展依舊是一個持續穩定的過程,而不會出現爆發性的增長。

相較於2C領域一家獨大,強者愈強的市場格局,馬太效應在企業級SaaS領域並不明顯,行業領先者對企業用戶覆蓋率普遍不高,市場仍存在巨大的可拓展空間。總的來說,在當前階段,SaaS市場仍是一個競爭格局較為分散的市場,2C領域一家獨大的馬太效應並不適用於SaaS。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8583

燒錢行不通,為什麽互聯網公司卻前僕後繼?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6/0312/154664.shtml

導讀 : 燒錢無錯,還需快準狠,但也需謹慎。

我國的互聯網經濟從收費時代到免費時代,再到如今的補貼時代,一方面企業大量融資燒錢,另一方面大量互聯網公司持續虧損,並且虧損還在進一步放大。整個互聯網的燒錢模式,不僅讓圈外人看不懂,就連很多圈內人都有太多的不理解,而我自己在外交流,關於盈利模式也是被問的最多的問題之一。在此先糾正一點,任何公司無論是非互聯網行業,大多都是需要先投入的,不存在只有收入沒有支出的公司,而對於互聯網企業來講,燒錢是用錢來換時間,盡快地把未來預期拉到今天實現。而燒錢所在之處,主要三個方面:1.培養消費習慣、2.鋪設落地支撐、3.打壓競爭對手。

IMG_7995

培養消費習慣

互聯網由特有的連接屬性,破除中間環節,延伸出各種新商業模式以及消費習慣,但是每個新事物、新模式從出現到被大多數人所接受,存在一定周期,為了縮短此周期,培養新的消費習慣,最快的方法就是大額的補貼和優惠政策。我們來看看燒錢到底是否值得。

首先分析下做互聯網最重要的一個數據指標是什麽,對,就是用戶數。不同互聯網公司雖然賺錢方式不同,但終究還是靠用戶賺錢,有賣產品,收取增值服務費或會員費等等直接賺錢方式,還有靠用戶基數賣廣告的間接賺錢方式,而當你的用戶數量越大,粘性越強,單位價值越大之時,盈利當然越好。

對於新的模式,在不大規模燒錢的情況下,獲取目標用戶可能需要一年時間,而投入大力的補貼政策後,可能三個月內即可完成指標,提前獲取到更多的用戶數量,也可早點開始盈利方面的探索,我們拉長整個周期去看,綜合評估對企業而言燒錢的同時可能也意味著省掉一大筆錢,因為通過用戶量增大而產生規模經濟,服務單個用戶的實際成本其實不斷降低。

鋪設落地支撐

近幾年的O2O大戰,從團購引爆到外賣、搭車以及各行業O2O的興起,為了能夠支撐全國的網絡架構,需要鋪設大量的硬件,服務器,帶寬及線下倉促物流,配送團隊,地推團隊等等,這是互聯網公司需要燒錢的第二塊內容。

因為我們傳統的商業,一般都是逐步鋪開的模式,甚至很多做了幾十年也僅發展於一域,但互聯網商業的拓展速度,很多都直接已一個城市乃至全國鋪開,筆者由於處於校園互聯網的圈子里,太多太多的產品定位都是全國校園市場。麥當勞從1990年進入中國市場,在深圳開設第一家門店,至今很多三四線城市都未涉及;而京東才幾年時間,已可在五線城市看到其快遞小哥的身影,一樣為了拼速度,快速鋪開,自然而然有了大額的花費。

打壓競爭對手

互聯網有著很強的二八理論屬性,甚至更為顯著,每個垂直行業內一般只有最大的兩三家才有出頭之日,且流量為越來越集中,很多行業內第一名的盈利情況,比前十名中的後九名加起來還要多,如下圖:

IMG_7996

這也就不難理解了,為什麽互聯網公司可以不惜代價的燒錢發起價格戰,不是第一的結果可能就是死,京東與蘇寧的價格戰,雖付出慘重代價,但如今兩者的距離已逐步拉開;滴滴,快的帶來的打車市場補貼大戰,最終帶來的主要效果在我看來是徹底孵化出了這個市場,可能需要五年十年時間才被接受的消費方式,已被大量群體所接受,同時由於雙方背後資本的博弈也不相伯仲,最終以合並收場。

燒錢到底靠不靠譜?

個人創業幾年下來,感受最深的一點就是投資人才是最聰明的人,他們願意拿出大筆的資金砸進這個市場,如果不靠譜豈會去這麽做?以我們熟悉的京東為例,這家按市值計算已名列全球前十的互聯網公司,從披露的財務報表來看,近幾年的虧損從幾億元增長到幾十億元,一家公司從小虧到巨虧,但卻還被資本市場持續熱捧,讓很多人所不解。其實最主要的一點是其的交易額和營收,京東目前的交易額已近五千億,同時也有了近兩千億的營收規模,並且增長速度極快。如果把虧損的數字與營收規模相比才不到一個百分點而已,在目前有大量現金流的情況下,京東可以繼續快速擴張,提升服務質量,一旦時間成熟,控制節奏扭虧為盈輕而易舉,到時候即使是幾個百分點的收益都是天量的盈利和投資回報。

在互聯網補貼經濟的時代,給消費者來帶的是更好更便捷更劃算的生活服務,而不管市場如何,對創業者而言我想多說一句,燒錢無錯,還需快準狠,但也需謹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8735

讓機器幫你理財?智能投顧在中國可能行不通24小時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722/157603.shtml

讓機器幫你理財?智能投顧在中國可能行不通24小時
earletf earletf

讓機器幫你理財?智能投顧在中國可能行不通24小時

Fintech,這些日子日漸熱火的新名詞,比起被P2P們玩壞的“互聯網金融”,無疑更高大上一些。

在一眾Fintech子概念下,智能投顧無疑又是最火熱的一個。

不奇怪,誰讓畢馬威預測了,美國智能投顧到2020年要達到2.2萬億美元的規模,年化複合增長68%。如此大的盤子,如此高的增速,怎麽不讓人眼紅,怎麽不讓人想著複制到中國來。

不過,作為一名長期關註指數投資和量化投資的特許金融分析師(CFA),我始終覺得智能投顧在中國其實並非藍海,尤其是初創企業,或許最好下場就是被傳統金融企業收購成為附庸,期望在大市場中成為新巨頭,希望渺茫。

智能投顧:在美國幫省錢 在中國多花錢

智能投顧(robo-advisor)這東西,要玩概念,可以把它形容的很複雜,比如某個版本的闡述是:

用雲計算、大數據、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技術將資產組合理論等其他金融投資理論應用到模型中,結合投資者個人財務狀況和風險偏好,為投資者提供最佳投資組合。 

其實用大白話,就是讓機器代替傳統的理財顧問,幫你來進行投資組合的配置和優化。

智能投顧在美國的興起,大概可以追述到2011年Wealthfront的誕生。雖然智能投顧打著“計算機智能”的大旗,但其在美國之所以受到以矽谷科技公司員工為主人群的青睞,不外乎兩點:

1. 普惠金融,低門檻。在美國,人工費貴,尤其是金融行業人工費貴,所以你若希望有一個投資顧問為你服務,門檻動輒幾十萬美金甚至100萬美金。但是機器代替人來進行投資顧問服務,可以不知疲倦的24小時服務,成本極低,所以智能投顧的門檻一般低至數百美元。這個優點,其實對於早就熟悉了普惠金融的中國用戶,是毫不陌生的。

2. 費用低,大大省錢。相比門檻,這點其實是更具誘惑力的。

下圖是美國智能投顧行業先鋒Wealthfront官網上的一個圖示,揭示了智能投顧為你提高投資收益的5種途徑:

1

根據Welthfront的宣傳,他們認為自己每年可以給客戶提高4.6%的收益,而這部分收益經年累月可以幾十年中為客戶帶來額外200%的收益,看著的確是誘人。

但是,如果你是投資專業人士,就會發現Welthfront宣稱的五大途徑其實算不上什麽“黑科技”,技術含量並不高。

第一項,“Index Funds Over Mutual Funds”,指的是智能投顧大規模使用ETF這種低成本指數基金太代替傳統投顧會使用的管理費昂貴的主動型基金省下的管理費。在美國,一支主動型基金每年可能會收你1.5%到2%的管理費,而優秀的ETF可以低至0.09%。在美國,基金業高度競爭,主動基金很難制造超額收益,而高昂的管理費就成為劣勢。不過,指數基金的崛起,在美國已有二三十年歷史,算不上智能投顧的“黑科技”。

第二項和第五項都是避稅相關的。在美國,投資需要繳納多種稅收,包括股息稅和資本利得稅。而不同的交易及報稅方式,可以產生不同的納稅結果,好的稅務規劃師可以以高超的技藝為你避稅,Welthfront將人工的避稅改為機器實踐,同時利用一些指數化投資的技巧來避稅,這的確是電腦智能的一大貢獻,兩者相加可以降低1.4%的成本。由於這塊是立竿見影的,其實是智能投顧最具吸引力的賣點。

第三項是資產配置優化,屬於比較有含金量的一塊,Welthfront估算可以帶來0.5%的超額收益。

第四項是自動資產再平衡。也就是定期將投資者的資產組合回歸至初始比例,避免在大漲的資產上暴露過多的風險。這塊其實是極為簡單的技術,Welthfront估算可以帶來0.4%的超額收益。

好了,五項合計盤點下,指數基金和資產再配置是成熟的技術,Welthfront預期帶來2.5%超額收益(占了4.6%的54.35%),稅務規劃是人工苦力活機器做,而資產配置優化帶有黑科技的味道。

但不管怎樣,這一年多賺4.6%,的確誘惑啊!

但問題到中國市場呢?這就會水土不服了哦。

一方面,中國的指數基金雖然也比主動型基金費率優惠,但幅度只有1%,而且由於中國市場散戶多,指數基金不能擇時,表現反而不如主動型基金。這塊的優勢,難以體現。

另一方面,中國不收取資本利得稅,所以美國高精尖的避稅到中國就是屠龍之技了。

至於資產再平衡和資產優化的高處,要證明價值,不是那麽容易。

是的,智能投顧在美國,其實並不需要跑贏市場的黑科技,而更多是降低和規避不必要的成本,按照Welthfront幫客戶多賺(主要是靠節省)4.6%的前提下,再收取0.25%的年管理費,顯然也是理所當然的。

但問題在中國,指數投資和稅務規劃兩大絕招沒有,沒有立竿見影的好處凸顯之下,就得期待用戶相信他們的智能模型能夠跑贏市場——這在無數炒股軟件前赴後繼證偽了這個問題之後,顯然不是容易的問題。

在這個前提下,國內部分智能投顧模式還要額外收取0.5%的管理費——這對於一向不願意為顧問咨詢付費的中國金融投資者而言,顯然是一個高挑戰。

在美國幫投資者省錢的智能投顧,到了中國卻成為額外的成本開銷,這就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投顧+智能要比智能+投顧容易

把美國的智能投顧模式複制到中國來,本身就有著水土不服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即使在美國本土,科技驅動的創業企業要和老牌金融投資企業比拼智能投顧,也占不到優勢。

作為科技驅動的兩大智能投顧典範,Welthfront和Betterment都宣稱管理著可觀的資產。根據一份一季度的統計,Welthfront和Betterment的資產規模分別為30.55億美元和39.5億美元——當然在官網上,Betterment如今已經宣稱管理超過50億美元的資產規模。

雖然單看這兩個數字,對於初創企業算是很不錯的戰績。但是放到智能投顧的行業中,卻會又讓人有些掃興。

因為老牌券商嘉信也推出了自己的智能投顧服務,截至一季度的資產規模是41億元,而作為指數基金行業的締造者和迄今為止的領軍者,先鋒集團在推出自有和傳統投資顧問結合的智能投顧服務後,以310億美元的管理規模傲視群雄——是的,Welthfront和Betterment再加上嘉信也不如先鋒一家。

其實出現這樣的結果,也並不奇怪。在上文分析的Welthfront五大賣點中,指數基金本就是先鋒集團的看家本領,至於稅務規劃機器化難度有限,而動態平衡是個超級簡單功能,這意味著Welthfront作為科技新銳,能夠築起的“護城河”並不太多。

對先鋒和嘉信之類老牌金融企業,需要的只是喚起用戶使用新服務的欲望,而對於Welthfront和Betterment卻需要去尋覓新用戶,顯然難度差別極大——先鋒集團能夠後發制人,說到底就是在彼此技術差距不大,難有決定性優勢的前提下,傳統金融企業把存量客戶轉化要比發展新用戶容易。

要知道,在美國,傳統金融企業要發展智能投顧,需要平衡原有人工投顧的利益,類似先鋒這樣不得不推出機器+人工的混合模式。但是在中國,股票類投顧一直沒有長足發展,基金等理財也更多是收取渠道費而非顧問費,在向智能投顧切換上障礙要小得多。

事實上,許多基金公司原本就有使用計算機判斷的智能定投業務來服務讀者,從智能定投賣向智能基金投顧,其實並不太困難——其實目前已經有不少基金公司和第三方理財平臺推出了自有的智能投顧平臺。

為什麽在中國智能投顧或許要走附庸路線

中國當下的投資行業,競爭遠比美國來的激烈。

無論是傭金大戰打到萬三甚至萬2.5的在線股票交易,還是申購費從前幾年四折打到一折的基金代銷業務,都是白熱化。

之所以競爭白熱化,一方面是互聯網巨頭們把先做規模後考慮盈利的思路帶入了金融行業,另一方面也是服務異質化極小,只能靠價格戰攬客。

在這樣的前提下,智能投顧恰恰可以成為各類券商、基金代銷平臺差異化競爭的利器。

當然,更重要的是,這些機構,還有免費提供智能投顧服務的動機。

在美國,之所以Welthfront等要收取資產管理費,就在於他們無法從代替客戶買賣股票和基金中獲得任何收入,管理費是唯一的盈利模式。

但是在中國不同,券商原本就有傭金收入,基金代銷平臺也有一折後的申購費、尾隨傭金的和部分贖回費作為利潤來源,他們未必需要將智能投顧服務的顧問費作為直接的利潤來源——事實上,智能投顧促使更多的買賣頻次,就足以為券商和基金代銷平臺帶來增量的利潤了——在這樣的前提下,在崇尚免費的大環境下,把智能投顧服務收費提供,反而不劃算。

所以,中國的智能投顧行業或許會日漸興起,但從第一天開始,他們可能就是大機構的附庸,或者要做好被收購成為附庸的準備——在這個流量當道的年代,即使不考慮法律障礙,想靠智能投顧服務來收費,依然是太難太難的挑戰。

智能投顧 Fintech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533

讓機器幫你理財?智能投顧在中國可能行不通24小時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722/157603.shtml

讓機器幫你理財?智能投顧在中國可能行不通24小時
earletf earletf

讓機器幫你理財?智能投顧在中國可能行不通24小時

Fintech,這些日子日漸熱火的新名詞,比起被P2P們玩壞的“互聯網金融”,無疑更高大上一些。

在一眾Fintech子概念下,智能投顧無疑又是最火熱的一個。

不奇怪,誰讓畢馬威預測了,美國智能投顧到2020年要達到2.2萬億美元的規模,年化複合增長68%。如此大的盤子,如此高的增速,怎麽不讓人眼紅,怎麽不讓人想著複制到中國來。

不過,作為一名長期關註指數投資和量化投資的特許金融分析師(CFA),我始終覺得智能投顧在中國其實並非藍海,尤其是初創企業,或許最好下場就是被傳統金融企業收購成為附庸,期望在大市場中成為新巨頭,希望渺茫。

智能投顧:在美國幫省錢 在中國多花錢

智能投顧(robo-advisor)這東西,要玩概念,可以把它形容的很複雜,比如某個版本的闡述是:

用雲計算、大數據、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技術將資產組合理論等其他金融投資理論應用到模型中,結合投資者個人財務狀況和風險偏好,為投資者提供最佳投資組合。 

其實用大白話,就是讓機器代替傳統的理財顧問,幫你來進行投資組合的配置和優化。

智能投顧在美國的興起,大概可以追述到2011年Wealthfront的誕生。雖然智能投顧打著“計算機智能”的大旗,但其在美國之所以受到以矽谷科技公司員工為主人群的青睞,不外乎兩點:

1. 普惠金融,低門檻。在美國,人工費貴,尤其是金融行業人工費貴,所以你若希望有一個投資顧問為你服務,門檻動輒幾十萬美金甚至100萬美金。但是機器代替人來進行投資顧問服務,可以不知疲倦的24小時服務,成本極低,所以智能投顧的門檻一般低至數百美元。這個優點,其實對於早就熟悉了普惠金融的中國用戶,是毫不陌生的。

2. 費用低,大大省錢。相比門檻,這點其實是更具誘惑力的。

下圖是美國智能投顧行業先鋒Wealthfront官網上的一個圖示,揭示了智能投顧為你提高投資收益的5種途徑:

1

根據Welthfront的宣傳,他們認為自己每年可以給客戶提高4.6%的收益,而這部分收益經年累月可以幾十年中為客戶帶來額外200%的收益,看著的確是誘人。

但是,如果你是投資專業人士,就會發現Welthfront宣稱的五大途徑其實算不上什麽“黑科技”,技術含量並不高。

第一項,“Index Funds Over Mutual Funds”,指的是智能投顧大規模使用ETF這種低成本指數基金太代替傳統投顧會使用的管理費昂貴的主動型基金省下的管理費。在美國,一支主動型基金每年可能會收你1.5%到2%的管理費,而優秀的ETF可以低至0.09%。在美國,基金業高度競爭,主動基金很難制造超額收益,而高昂的管理費就成為劣勢。不過,指數基金的崛起,在美國已有二三十年歷史,算不上智能投顧的“黑科技”。

第二項和第五項都是避稅相關的。在美國,投資需要繳納多種稅收,包括股息稅和資本利得稅。而不同的交易及報稅方式,可以產生不同的納稅結果,好的稅務規劃師可以以高超的技藝為你避稅,Welthfront將人工的避稅改為機器實踐,同時利用一些指數化投資的技巧來避稅,這的確是電腦智能的一大貢獻,兩者相加可以降低1.4%的成本。由於這塊是立竿見影的,其實是智能投顧最具吸引力的賣點。

第三項是資產配置優化,屬於比較有含金量的一塊,Welthfront估算可以帶來0.5%的超額收益。

第四項是自動資產再平衡。也就是定期將投資者的資產組合回歸至初始比例,避免在大漲的資產上暴露過多的風險。這塊其實是極為簡單的技術,Welthfront估算可以帶來0.4%的超額收益。

好了,五項合計盤點下,指數基金和資產再配置是成熟的技術,Welthfront預期帶來2.5%超額收益(占了4.6%的54.35%),稅務規劃是人工苦力活機器做,而資產配置優化帶有黑科技的味道。

但不管怎樣,這一年多賺4.6%,的確誘惑啊!

但問題到中國市場呢?這就會水土不服了哦。

一方面,中國的指數基金雖然也比主動型基金費率優惠,但幅度只有1%,而且由於中國市場散戶多,指數基金不能擇時,表現反而不如主動型基金。這塊的優勢,難以體現。

另一方面,中國不收取資本利得稅,所以美國高精尖的避稅到中國就是屠龍之技了。

至於資產再平衡和資產優化的高處,要證明價值,不是那麽容易。

是的,智能投顧在美國,其實並不需要跑贏市場的黑科技,而更多是降低和規避不必要的成本,按照Welthfront幫客戶多賺(主要是靠節省)4.6%的前提下,再收取0.25%的年管理費,顯然也是理所當然的。

但問題在中國,指數投資和稅務規劃兩大絕招沒有,沒有立竿見影的好處凸顯之下,就得期待用戶相信他們的智能模型能夠跑贏市場——這在無數炒股軟件前赴後繼證偽了這個問題之後,顯然不是容易的問題。

在這個前提下,國內部分智能投顧模式還要額外收取0.5%的管理費——這對於一向不願意為顧問咨詢付費的中國金融投資者而言,顯然是一個高挑戰。

在美國幫投資者省錢的智能投顧,到了中國卻成為額外的成本開銷,這就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投顧+智能要比智能+投顧容易

把美國的智能投顧模式複制到中國來,本身就有著水土不服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即使在美國本土,科技驅動的創業企業要和老牌金融投資企業比拼智能投顧,也占不到優勢。

作為科技驅動的兩大智能投顧典範,Welthfront和Betterment都宣稱管理著可觀的資產。根據一份一季度的統計,Welthfront和Betterment的資產規模分別為30.55億美元和39.5億美元——當然在官網上,Betterment如今已經宣稱管理超過50億美元的資產規模。

雖然單看這兩個數字,對於初創企業算是很不錯的戰績。但是放到智能投顧的行業中,卻會又讓人有些掃興。

因為老牌券商嘉信也推出了自己的智能投顧服務,截至一季度的資產規模是41億元,而作為指數基金行業的締造者和迄今為止的領軍者,先鋒集團在推出自有和傳統投資顧問結合的智能投顧服務後,以310億美元的管理規模傲視群雄——是的,Welthfront和Betterment再加上嘉信也不如先鋒一家。

其實出現這樣的結果,也並不奇怪。在上文分析的Welthfront五大賣點中,指數基金本就是先鋒集團的看家本領,至於稅務規劃機器化難度有限,而動態平衡是個超級簡單功能,這意味著Welthfront作為科技新銳,能夠築起的“護城河”並不太多。

對先鋒和嘉信之類老牌金融企業,需要的只是喚起用戶使用新服務的欲望,而對於Welthfront和Betterment卻需要去尋覓新用戶,顯然難度差別極大——先鋒集團能夠後發制人,說到底就是在彼此技術差距不大,難有決定性優勢的前提下,傳統金融企業把存量客戶轉化要比發展新用戶容易。

要知道,在美國,傳統金融企業要發展智能投顧,需要平衡原有人工投顧的利益,類似先鋒這樣不得不推出機器+人工的混合模式。但是在中國,股票類投顧一直沒有長足發展,基金等理財也更多是收取渠道費而非顧問費,在向智能投顧切換上障礙要小得多。

事實上,許多基金公司原本就有使用計算機判斷的智能定投業務來服務讀者,從智能定投賣向智能基金投顧,其實並不太困難——其實目前已經有不少基金公司和第三方理財平臺推出了自有的智能投顧平臺。

為什麽在中國智能投顧或許要走附庸路線

中國當下的投資行業,競爭遠比美國來的激烈。

無論是傭金大戰打到萬三甚至萬2.5的在線股票交易,還是申購費從前幾年四折打到一折的基金代銷業務,都是白熱化。

之所以競爭白熱化,一方面是互聯網巨頭們把先做規模後考慮盈利的思路帶入了金融行業,另一方面也是服務異質化極小,只能靠價格戰攬客。

在這樣的前提下,智能投顧恰恰可以成為各類券商、基金代銷平臺差異化競爭的利器。

當然,更重要的是,這些機構,還有免費提供智能投顧服務的動機。

在美國,之所以Welthfront等要收取資產管理費,就在於他們無法從代替客戶買賣股票和基金中獲得任何收入,管理費是唯一的盈利模式。

但是在中國不同,券商原本就有傭金收入,基金代銷平臺也有一折後的申購費、尾隨傭金的和部分贖回費作為利潤來源,他們未必需要將智能投顧服務的顧問費作為直接的利潤來源——事實上,智能投顧促使更多的買賣頻次,就足以為券商和基金代銷平臺帶來增量的利潤了——在這樣的前提下,在崇尚免費的大環境下,把智能投顧服務收費提供,反而不劃算。

所以,中國的智能投顧行業或許會日漸興起,但從第一天開始,他們可能就是大機構的附庸,或者要做好被收購成為附庸的準備——在這個流量當道的年代,即使不考慮法律障礙,想靠智能投顧服務來收費,依然是太難太難的挑戰。

智能投顧 Fintech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574

虧錢賣硬件行不通 周鴻祎看好美圖

“所謂的硬件徹底免費、硬件不賺錢,這種商業模式其實是不對的。”

8月23日,360手機新品發布會後,奇虎360董事長周鴻祎接受第一財經等媒體采訪並表示,他認為互聯網行業的遊戲規則不能適應於手機行業。

周鴻祎曾是互聯網免費模式倡導者,進入手機行業後,也曾表示要以“硬件免費”模式顛覆行業規則,不過他在上述場合表示,期望360手機未來形成“合理的收入和利潤”,實現可持續發展。

“回歸初心”

“OPPO、vivo給我們做互聯網的人上了一課。”周鴻祎說。

2014年,360和酷派合作進入手機行業,後收購酷派旗下互聯網品牌“大神”,成立了獨立的360手機品牌。

進入手機行業後,周鴻祎努力打造其“互聯網手機”代言人形象,在多個不同場合,周鴻祎曾表示將可能在360手機中實現“手機免費”。不過當小米今年上半年陷入衰退,而OPPO、vivo等傳統手機廠商逆勢實現大幅增長時,曾經的“手機免費”代言人周鴻祎也動搖了。

“我一直在反思,硬件和軟件的遊戲規則不一樣,”周鴻祎說,“軟件免費是互聯網的規則,硬件本身有良好的利潤,企業才能形成一個良性循環,反過來才能不斷的提升研發水平和制造業能力。如果中國的硬件最後都不賺錢、都虧錢,最後就變成了惡性競爭。”

部分開展手機業務的互聯網企業,希望通過接近成本乃至“免費”的方式快速銷售手機,從而獲得互聯網用戶,通過互聯網業務收入或資本運作變現。而部分傳統的手機企業則堅持在產品、渠道和品牌支撐下提高硬件產品溢價,通過硬件銷售獲利。

周鴻祎表示,在硬件銷量只有幾百萬、幾千萬量級時,實現“硬件不賺錢、靠互聯網”的“用互聯網來補貼硬件”模式無法成立。實際上,年銷量上億的國產手機品牌當前幾乎只有華為一家。

“所以,我們的手機也要回歸初心。不在於它有多大量,做五百萬還是五十萬都是要把安全手機的硬件做到極致,讓對硬件、對安全非常在意的人願意為安全手機買單。形成一個合理的收入和利潤,才能不斷的把安全手機這件事做好。”周鴻祎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如何做手機?

從奇酷手機到360手機,一年多以來,周鴻祎似乎更現實了。

雖然曾有顛覆規則的理想,2015年中發布首款手機後,360手機獲得的市場份額實際上非常有限。

更關鍵的是,360過去發布的多款手機主打千元以下市場,而從今年上半年市場形勢來看,千元以下手機市場呈現萎縮,360不得不往上遊價位段發展。還有數據顯示,在今年上半年未呈現衰退的中國手機不同價位段的細分市場中,市場在向少數幾家主要廠商集中如果沒有好的策略,突圍也並不容易。

在這個意義上,360手機面臨的並不是要改變世界,而是如何生存。

而在未來策略上,除了要靠硬件盈利,學習OPPO、vivo,周鴻祎還看好美圖模式。“作為專業人士來看,這款手機硬件配置一般,其他手機硬件系統也都做得中規中矩,但他們把美顏功能做到極致,很多女孩子把它作為備用機,這件事給我們很大的啟發。”他說。

在美圖這家號稱擁有超過4億月活躍用戶的互聯網企業,其互聯網業務至今尚未實現變現,但通過銷售手機硬件獲得了變現,手機業務成為支柱業務。

“360可能不會做一部所有人都滿意的手機,你可以說它只是被一部分人認可,”周鴻祎說,“針對一個特定的人群,如果這個特定的人群也有足夠購買力,把它特定的需求比如安全做到極致,一樣可以獲得好的溢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1736

人民日報談金融監管:金融機構“貓冬”過關行不通

5月22日消息,人民日報今日發布評論文章稱,面對持續的監管重拳,一些金融機構仍存在僥幸心理,認為躲過這一關後,還能“重操舊業”。然而,市場規範化的大趨勢不會變,如果抱有幻想,就會貽誤良機,錯過轉型的最佳時間窗口。金融機構要想走得遠、做得大,就得堅守穩健審慎底線,正本清源,回歸主業。

最近,上海銀監局對4家銀行開出8張行政處罰單,涉及其中的銀行合計罰沒超1000萬元,引發市場關註。隨後,山東銀監局也連開7張行政處罰單。監管出重拳的態勢儼然明晰,由此可見一斑。

就在市場略有緊張之時,銀監會相關負責人表示,銀行應審慎經營,但不應該緊張。政策會分步驟推進,給市場安排合理的過渡期。監管政策出臺的目的是要“開正門,不走旁門”,只要是合法合規的業務,都會受到鼓勵和支持;對不合規經營以及不利於實體經濟發展、防範風險和市場穩定的,監管絕不手軟。

今年以來,在防範金融風險、維護金融安全的背景下,銀行業監管進入近年來最嚴的一段時期。從3月底開始,銀監會密集下發監管文件,條條直指當前銀行業運行中的亂象,觸及可能導致市場風險的核心要害。然而,這些業務已經搞了多年,風險慢慢累積,如今整治起來恐怕難在短期內完成,不少機構仍然有路徑依賴,業務掉頭也並非易事。給銀行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調整,就是要避免在化解舊風險過程中再產生新風險。

但這並不意味著就此高枕無憂。短期內,政策會考慮銀行業的風險實際和承受力,穩妥推進,而從長期來看,金融機構增強自身風險防範能力、服務實體經濟的大方向依然不改。面對最嚴監管,大多數機構開始清理殘局,收縮前段時間過度膨脹的風險業務,比如贖回委托投資業務、減少同業投融資業務、規範信托業務等。但市場中也有一些不同聲音,有人對此次監管是不是來真格的持懷疑態度,猜測這個階段還要持續多久。

應當說,在一連串的監管重拳下,有些機構覺得“疼”,並不奇怪。目前銀行業的“急難重癥”由來已久,不少業務經歷數年發展已初具規模,體量不小,甚至成為一些銀行主要的盈利來源。如果這些業務領域受到影響,對相關機構沖擊不小,因而一些人存在僥幸心理,寄希望於“排查風暴”過境,監管松口,覺得現在只要“貓一冬”,躲過去了,未來還是能“重操舊業”。另外,過去的監管環境也容易讓一些機構有此錯覺,雖然防控風險的弦一直緊繃,但仍能在跨市場、跨領域之間找到監管的空白點,開展所謂低成本業務創新。有機構還在觀望,期待像以前一樣避開監管。

然而“形勢比人強”,相關政府部門已形成維護金融安全的共識,金融行業各市場都將加強監管,那些曾經遺漏的監管空白點,在統籌監管的思路下,被一個個堵上,空子再難鉆。現在各部門出臺的政策都是切中行業薄弱點。再者,這些政策的出臺並非一時興起、空穴來風,而是監管部門已經把過脈,對當前金融運行的癥結早有掌握,對癥施藥。猛藥已下,需要看到病情有所緩解才會調方子。但不管怎樣“調”,市場規範化、金融機構守法合規的大趨勢不會變。如果還抱有幻想,可能就會貽誤良機,錯過轉型的最佳時間窗口。

對於很多金融機構來說,眼下也是反思自身發展理念的好時機。防範金融風險、維護金融安全,不僅是監管部門的事,更是金融機構的責任。一些機構喜歡打監管“擦邊球”,甚至把這當成自己“有本事”的體現,類似想法顯然是劍走偏鋒。風險管理是金融業的永恒主題,耍小聰明難成大器,要想走得遠、做得大,金融機構就得堅守穩健審慎底線,正本清源、回歸主業,在公司治理、經營理念、業務模式等方面來一場深度變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0149

行業劇蔚然成風:空有其表行不通,觀眾想看更專業的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8-03-15/1199500.html

一般說來,行業劇指的是聚焦某一行業,以該行業的特定生活狀態以及從業者的相關故事等為主要內容,劇情主線脫離行業背景、作品就無法成立的電視劇、網劇。行業劇在歐美影視市場是一個重要類型,在我國香港地區也相當發達,出現過《刑事偵緝檔案》《沖上雲霄》等優秀作品。

▲《刑事偵緝檔案》系列備受好評(豆瓣/圖)

近年來,中國內地行業劇也蔚然成風,包括近期播出的《談判官》及早些時候的《獵場》《產科醫生》《親愛的翻譯官》《法醫秦明》等,題材類型豐富,且都擁有可觀的收視率和點擊量。

然而,這些作品的口碑總體上卻不如收視率、點擊量那樣樂觀,甚至一度飽受詬病。因此,提升行業劇創作水平,成為業界和觀眾的共同關註。

題材呈現多元化趨勢

從觀眾的審美心理出發,一般而言,陌生新鮮的題材、扣人心弦的劇情、賞心悅目的形象更容易吸引眼球,對行業劇來說同樣如此。編劇陳陽表示,那些可能觸及強烈矛盾沖突的、帶有較大戲劇性的行業,更容易拍得引人入勝。因此,醫生、警察、律師等一直是行業劇的寵兒,教師、行政等則較少進入鏡頭。

每一個大的行業再細分下去,又存在著不同層面、不同類型的分工。比如,刑偵、情報、法醫屬於警察類,外科、產科屬於醫生類。對於每個具體工種及其從業者,工作內容、心理狀態等大不相同,作品聚焦行業內不同分工,就產生了行業劇的諸多子類型。從內地行業劇創作情況來看,上述各個子類型幾乎都有代表作出現。

不過,任何一個題材被反複挖掘、拍攝,都難免會讓觀眾感到厭倦,行業劇創作者也在努力尋求突破。比如,電視劇《獵場》關註獵頭行業,電視劇《親愛的翻譯官》呈現翻譯人員的生活、情感,電視劇《特勤精英》講述消防特勤隊的故事,電視劇《談判官》則把鏡頭對準談判官這個不為大眾所熟悉的行業。總的來說,近年來內地行業劇的題材呈現出多元化發展的趨勢。

行業劇的專業性尚待加強

盡管發展趨勢可喜,但內地行業劇的創作質量總體上並不太樂觀。比如,劇中高級翻譯人員的工作狀態與行業真實情況嚴重不符,資深醫生所說、所做竟違背醫學常識等。這些關鍵的場景、細節不專業,影響了全劇的品質,給不少觀眾造成了這樣的印象:所謂的行業劇只不過是披著“行業”的外衣談情說愛,跟普通的都市情感劇、青春偶像劇沒什麽不同。

要想擺脫這樣的印象,行業劇除了要在拍攝、制作上滿足一般電視劇、網劇的要求,還必須尊重相關行業的專業知識和職業道德。“尊重專業性是第一要務。行業劇的主要情節發展都應保持在專業領域內,劇情沖突,矛盾的起因、推動等都應有特定行業的必然性、合理性。劇中主要人物的塑造應帶有鮮明的職業特征,比如其個性、習慣、說話方式等,需要有所屬行業的特定痕跡。否則,行業劇的‘行業’二字,就無從談起。”影評人金小照表示,“在這個基礎上,如果能通過行業故事深挖生活、人性內涵,那就更上一層樓了。”

如果說對行業專業知識的尊重保證了行業劇在劇情、人物設置方面的水準,那麽對特定行業道德操守的尊重,則關系到一部作品的價值取向。“創作行業劇要把握住特定行業的情懷和精神,並選準落腳點,即通過張揚行業的價值觀而歌頌真善美,而不是借以渲染惡與黑暗。”編劇陳陽表示,創作者首先應守住價值底線。

深入生活是成功的關鍵

行業劇創作對編劇、導演的要求,比其他題材更高。在國外,很多優秀行業劇的編劇,本身就是或曾經是某個行業的從業者,他們的創作中沈澱著豐富的個人經驗。盡管不能要求所有行業劇的創作者都是相關行業的從業者,但深入生活,認真了解、體驗,則是必須要做的功課。

電視劇《獵場》的編劇、導演姜偉為了了解真實的獵頭行業,曾在創作前專門走訪多家跨國獵頭公司、中小獵頭公司以及職業介紹所,感受獵頭的工作環境、狀態並從中獲得了大量鮮活的素材。電視劇《急診科醫生》的主演王珞丹、張博宇等,曾到醫院體驗生活,創作過程中還有來自北京協和醫院的專業醫生、護士團隊提供技術指導和專業支持,一定程度上保證了作品的專業性。

《急診科》評分情況(豆瓣/圖)

此外,任何題材的作品要想拍得好,充足的創作時間、成熟的生產流程都至關重要,行業劇也不例外。有青年編劇向記者透露,很多時候,投資方留給編劇、導演的創作時間非常有限,使得編劇無法從容地體驗生活,導演不得不趕工、加快拍攝進度。同時,投資方、演員等許多環節都可能對劇作進行修改,甚至邊拍邊改,加入他們想象中觀眾喜歡的情節、橋段(大多是感情戲),這也在一定程度上稀釋了行業劇中的“行業”含量。對此,金小照提醒:“有很多廣受認可的行業劇,感情線很弱甚至根本沒有感情線。創作者無需貪多,把關鍵問題解決好,一部行業劇自然就會成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154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