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堂食還是外帶?矽谷咖啡挑戰星巴克!

傳統咖啡巨頭星巴克正在面對越來越多的挑戰者。

“以前很多人買一杯咖啡不僅是喝,還為了能夠在星巴克里面坐下跟咖啡合影拍張照,而今天,更多人選擇外帶,喝咖啡的人群開始更趨向追求咖啡品質及便捷性。”Wheelys中國CEO 白曉帆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表示。

近年來,隨著咖啡消費習慣的轉變,越來越多迎合新趨勢的咖啡品牌出現,給傳統咖啡巨頭星巴克等帶來挑戰,當然,星巴克等巨頭也在不斷革新以跟上行業發展步伐,但這些後來者能夠從咖啡巨頭中搶食甚至挑戰傳統巨頭的統治地位麽?

Wheelys咖啡就是眾多挑戰者之一,這一創立於2014年,運用智能移動咖啡車制作及售賣的咖啡,通過移動互聯網提高經營效益。僅兩年時間,這輛智能移動咖啡車已席卷了全球65個國家和地區。由於看到了星巴克等傳統咖啡店存在等待時間過長、門店成本過高咖啡品質難於提升等痛點,矽谷的創業者們在行動。

在咖啡市場,Wheelys是個另類,看這個品牌的出生就可以感覺到它的另類,這是一個是矽谷Y Combinator孵化器里走出來的項目,Y Combinator曾孵化出Dropbox和Airbnb這樣的“金蛋”;它孵化的公司的總體估值已超過650億美元。

而這一個以孵化科技互聯網公司的矽谷創業孵化器,怎麽孵化出了咖啡?

對此,Wheelys創始人及CEO Maria De La Croix用科技咖啡來形容這一品牌,他向記者表示,作為矽谷孵化的項目,Wheelys將移動互聯網技術融入其中,咖啡運營商、品牌擁有者、消費者三方可以通過APP實現互動,消費者可以通過手機APP來實現手機下單,隨著目前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並沒有多少人願意為一杯咖啡花費過多的等待時間,通過利用移動互聯網技術,可以減少等待時間。

Wheelys摒棄了傳統的咖啡門店模式,沒有一張桌子和座椅,只有一個小推車,這一在歐美流行的咖啡車很類似中國的一些地攤,經過Wheelys設計師設計後又不會顯得那麽老土不上檔次。Maria De La Croix表示,咖啡車在歐美有一定歷史,但單一的個體咖啡車缺乏好的設計與品牌,因而很難做大做強。不過,這樣的咖啡車在國內卻是新鮮事物,除了用時尚的外觀、APP下單吸引消費者,我們這麽做更是看中了現在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咖啡外帶。

摒棄了座椅的咖啡車大大降低了咖啡店的運營成本。白曉帆介紹:“同等地段的門店,咖啡車的租金成本只有星巴克等傳統咖啡們門店的八分之一,裝修、設備成本就更低了,我們只要一輛咖啡車就夠了。”

基於這些運營成本上的優勢,Wheelys希望能夠把節約下來的成本主攻咖啡品質,因為目前來看,消費者雖然對堂食不再看重,但對咖啡的品質需求越來越強烈,白曉帆透露:“除了在移動互聯網、成本控制上做了很多努力外,提高咖啡品質是我們需要做的,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具備與星巴克等品牌競爭的實力。”

Wheelys能挑戰星巴克的王者地位麽?

白曉帆認為,消費者喝咖啡習慣變得很快,十年以前大家要坐在星巴克里面拍照的,如今,坐下來喝的更多是商務會談、社交、或者一些學生及白領在這里辦公,真正為了喝杯咖啡的人已經很少會坐在那里了。

但可以想見,這一剛進入中國,才開了三家門店的咖啡品牌,要想挑戰目前在中國100多個城市2000多家門店、並且預計在2019年有超過3400家門店的星巴克,估計有點難。更何況,星巴克也在改變。星巴克方面表示,其在移動互聯網方面已經在作出嘗試,包括移動支付,也在一直致力於為顧客打造區別於家和工作場所的第三空間。然而,對於消費者追求更好品質與外帶食客增多的情況,星巴克方面似乎並未做出更多應對措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17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